论转换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转译法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文学研究转译法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欧阳智英(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翻译方法中的转译法(TranslalionConversion )也称转换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 惯表达上的差异,无法直接用汉语将英语的原意体现出来,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将原文做相应的改变。
转 译法可以将英语词汇的词性转译成不同的汉语词性,还可以将英语原句转译成不同类型的汉语句子。
因此,转译法在英译汉 的过程中既可以是词性的转译,又可以是语态或句型的转译。
关键词:转译法英汉翻译翻译方法汉英翻译方法中的转译法(TranslalionConversion )也 称转换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 规则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无法直接用汉语将英语的原意 体现出来,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文做相应 的改变以符合译文表达形式的翻译方法。
转译法的目的是 将英语原文中的词类、语态或句子类型进行相应的转换, 使译文既能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能符合译语的表达 方式。
一、词性的转译转译法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词性的转译,包括由名词 转换成动词、形容词;由动词转换成名词;由形容词转换成 动词曰由副词转换成动词等。
(一)英语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动词名词化(nominalizalion )在央语使用中非常普遍,形 成了英语的一种静态的语言特征。
而汉语则是一种逻辑性 语言,没有动词形态的变化,汉语句子中使用较多的动词, 有着明显的动态语言特征。
将英语名词翻译成汉语动词的 目的是在译文中强化原文的动态形式。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 种情况院1.由动词派生的英语名词转译成汉语动词。
由动词派生的英语名词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具有动词的特性,因此,在 翻译过程中通常将这类名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
这种情况 在公文文体中出现比较多。
如院Mailers concerning the employment , discharge , re - muneralion , benefits,labor protection , labor insurance , etc . of the workers and staff ofajoint venture shall be stip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rough the conclusion of a contract .合营企业职工的录用、辞退、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 等事项,应当依法通过订立合同加以规定。
英汉翻译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探究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英汉翻译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探究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吕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一直在呈直线发展,也正是因为经济上的发展迅速,所以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其中英汉翻译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通过翻译转换理论的概念及意义、文化和翻译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英汉翻译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具体影响和分析,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英汉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 探究前言提高翻译质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和翻译活动研究状况,通过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与翻译活动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进而帮助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更好把握自己的翻译方向和风格,使中国人对翻译活动能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利于中华文化的优化和传播,服务国家的文化建设需要,从而为我国翻译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
一、翻译转换理论的概念及意义Halliday认为语言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层次,这四种四种层次就是语法、语音、词汇以及词形,而由于任何一个层次比如语音和另外一个层次之间是不可能进行翻译的,所以Halliday认为层次的转换仅仅限于同层次之间。
而Catford却认为翻译完全可以分为等级限制的翻译和不限制等级的翻译,所以Catford将这种不受限制的翻译统称为翻译转换理论。
译者的翻译活动中最难的一点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翻译、交流和理解的困难所在,但是翻译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必然通道,所以只有克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使译者的翻译活动整体水平的得到有效提升。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但是语言却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这其中存在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存在就为译者的翻译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译者的翻译活动属于“权力话语”的一种表现形式,译者要将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很准确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两种语言,还要对两个国家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忠于原文”。
浅析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法的运用

浅谈英译汉中的英汉词性的转换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
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
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
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翻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以“挖个坑填个萝卜”方法来逐词对译。
翻译时原文的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即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其他词性。
现将英语中的四类主要词性和汉语词性之间的转换介绍如下:一、英语名词的转换(一)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的比较多一些,在英语句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句中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作为习语主体的名词往往可以转化为动词。
如:to have a rest中的rest,make no mention of中的mention,pay attention to中的attention,又如take care of中的care这几个词都是短语中的中心词,这些词虽然是名词,但几个短语表达的都是一种动作,再者,rest,mention和care本身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此这样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动词。
因此这几个英语短语中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动词休息、提及、注意和照顾。
论转换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论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1题目:论转换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填写定稿日期5月1日。
教师学生都要手写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日期填写定稿日期5月1日。
教师学生都要手写签名指导教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On Application of Conversion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byLiu XiaoUnder the Supervision ofLi Wentao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May 2012AcknowledgementsUp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esis,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Prof. Li Wentao, for his enlightening guidance, incessant encouragement and careful modification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 Without his patience and prudence, I could not have brought my thesis to its present form.Besides,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other beloved teachers in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their valuable and informative courses which have benefited me a lot during my college years.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am also much obliged to all my friends who have helped me with my thesis.L. X.(名字的第一个字母)ABSTRACTOn Application of Conversion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Liu XiaoDue to 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grammar and expression style, translators may adopt the approaches of changing the word classes and sentence components in English-Chinese (E-C) translation. As a frequently-used translation technique, conversion enables translators to achieve a natural, fluent and accurate translation that not only conveys the original text’s information but also fits the idiomatic usage of Chinese.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amines the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in E-C translation such as conversion from English nouns or prepositions into Chinese verbs. The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usually results in the convers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 so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vers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of how to convert the English perspective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ones conforming to Chinese culture and thought pattern.Key words:conversion; word classes; sentence components; perspectives; E-C translation摘要论转换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刘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或表达习惯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需要改变原文的词类或句子成分。
浅谈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技巧

浅谈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技巧摘要: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保持原文的内涵,经常会发生词性转变的现象。
换句话说,词性转变既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又是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英汉翻译中的词汇转换问题主要源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
本文主要从介绍英汉翻译的四大词性转换技巧角度,分析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应用技巧。
有助于译者灵活、合理地使用各种翻译技巧以达到译文语义连贯、信息完整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性转换;技巧一、引言由于英汉在语法、表达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汉翻译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给英汉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语言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异。
翻译不流利,欧化现象明显,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善于运用词转换和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
本文论述了英汉翻译中部分语音转换的特点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使原始信息更准确、更有效地被接受。
二、国内外翻译中词类转换技术的文献综述词类转换作为最常用、最重要的翻译技术之一,在英汉翻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翻译专家学者对词类转换进行了研究。
中国的汉英翻译研究比较全面,对翻译技术和形态转换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种是根据语音转换类型分析的不同部分进行的,如吴重阳在《英汉翻译中的汉字语音转换》一书中进行了分析(2014年),案例描述的类型有4种。
此外,张扬在《简论英汉翻译中的词转换》(2016)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英汉四字转换、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的转换。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总的来说,经过许多理论成果的翻译转化,随后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持,而且在技巧上,国内文献也倾向于按照词类的分类,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探讨。
三、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技术由于英汉表达方式的不同,英语不可能总是机械地翻译成汉语中的同一部分,例如,把名词翻译成名词,把动词翻译成动词等等。
为了表达原文的内容,有必要改变英语的语言形式。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浅析英汉翻译中转换法类型及运用

浅析英汉翻译中转换法类型及运用摘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英汉翻译中必然存在不对等的问题,这给英汉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从转换角度出发,运用大量例证来分析在英译汉中存在的词类及句子成分转换的可能性,从而解决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词类、句子成分的不对等问题。
关键词:英汉翻译转换法类型运用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把英语句子中的词性、句式一一对应照搬过来,则汉语译文会变成英式汉语,读者不易理解或无法理解,译文不通顺不流畅且带有明显的欧化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应用词性转换和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词性的改变,而且包括词性作用的改变和句子词序的改变。
如原文中的名词可以转换成译文中的动词,原文中的介词可以转换成译文中的动词等,反之亦然。
例如:1)The growing awareness by millions of Africans of their extremely poor and backward,living conditions has prompted them to take resolute measures and create new ones.如果不改变词性,这句话可能会译得很拗口,不堪阅读,如: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对于他们非常贫穷落后的生活条件的日益觉醒促使他们采取坚决的措施,创造新的生活条件。
如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将名词awareness 译为动词“意识到”。
同时将形容词growing 转换为相应的副词,其它部分也作相应的变化。
改译为: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已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异常贫穷落后,这就促使他们奋起采取坚决措施去创造新的生活条件。
2)Joseph beheld my style of cooking with growing indignation. (Wuthering Heights)我的这种做饭方式叫约瑟夫越看越冒火了。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CATALOGUE 目录•翻译实践背景与意义•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概述•科技英汉翻译实践过程分析•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成果总结与展望•结论全球化趋势下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科技翻译在促进国际交流、技术传播和知识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作为经典的翻译理论,为科技英汉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运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探究科技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层次转换规律和技巧。
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科技英汉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为科技翻译工作者提供实用的理论指导和翻译策略,促进科技翻译水平的提高。
010203翻译转换理论翻译转换概念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定义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核心思想语言单位的对应卡特福德认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翻译的基础。
翻译转换的必要性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卡特福德认为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转换以确保意义的准确传递。
语言对比尤其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义和句法对比。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框架,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指导翻译实践该理论丰富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深化翻译研究通过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运用,促进跨文化交流010203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应用价值科技英语翻译难点与挑战030201语言等级与范畴转换与对等科技文本的语境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汉翻译中的应用科技英汉翻译实践案例分析010203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实践背景介绍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该理论在科技英汉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实践案例选择选取了若干个科技领域的英文文本,包括计算机、医学、生物等,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
翻译过程说明根据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每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翻译思路、词汇选择、语法结构转换等方面的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论转换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On Application of Convers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byLiu XiaoUnder the Supervision ofLi Wentao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May 2012AcknowledgementsUp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esis,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Prof. Li Wentao, for his enlightening guidance, incessant encouragement and careful modification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 Without his patience and prudence, I could not have brought my thesis to its present form.Besides,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other beloved teachers in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their valuable and informative courses which have benefited me a lot during my college years.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am also much obliged to all my friends who have helped me with my thesis.L. X.(名字的第一个字母)ABSTRACTOn Application of Conversion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Liu XiaoDue to 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grammar and expression style, translators may adopt the approaches of changing the word classes and sentence components in English-Chinese (E-C) translation. As a frequently-used translation technique, conversion enables translators to achieve a natural, fluent and accurate translation that not only conveys the original text’s information but also fits the idiomatic usage of Chinese.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amines the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in E-C translation such as conversion from English nouns or prepositions into Chinese verbs. The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usually results in the convers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 so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vers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of how to convert the English perspective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ones conforming to Chinese culture and thought pattern.Key words:conversion; word classes; sentence components; perspectives; E-C translation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摘要论转换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刘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或表达习惯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需要改变原文的词类或句子成分。
作为英汉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转换法可以使译文自然、流畅、准确,既传达原意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介绍了英汉翻译过程中几种常见的词性转换方法,如原文中的名词或介词转换为译文中的动词。
词性的转换通常会引起句子成分的改变,第二章分析了句子成分的转换现象。
第三章讨论了如何将英语思维视角转换为相应的符合汉语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视角。
关键词:转换法;词类;句子成分;视角;英译汉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ii)Abstract (iii)Abstract in Chinese (iv)Introduction (1)Chapter One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3)I.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Verbs (3)II.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Nouns (5)III.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Adjectives (6)IV.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Adverbs (7)Chapter Two Conversion of Sentence Components (9)I.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Subjects (9)II.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Predicates (10)III.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Objects (11)IV.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Attributes (11)V. Conversion into Chinese Complements (12)Chapter Three Conversion of Perspectives (14)I. Convers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ubjects (14)II. Conversion from the Abstract into the Concrete (17)III. Conversion from the Stative into the Dynamic (17)IV. Conversion from the Passive into the Active (18)V. Conversion between Negative and Affirmative (18)Conclusion (20)Works Cited (21)如有三级标题,可以i. ii. iii. iv. 编写,为简明,建议目录中尽量不要写三级标题,正文中可有三级标题。
注意各级标题大小写,确保目录中的标题、页码与正文中的标题、页码保持对应。
注意每段的首行缩进、行距、字体、字号等要保持全文一致IntroductionIn translation we may go through many procedures to translate the text to make it acceptable for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s explained as follows:Translation is not the transcoding of words or sentence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but a complex form of action, whereby someone providesinformation on a text (source language material) in a new situation and underchanged function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onditions, preserving formalaspects as closely as possible. (Snell-Hornby 82) 注意引语段格式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 in translating, a translator’s task is to convey the content and spirit of the source text and rearrange them into the target text in a smooth and logical way under the new specific situations and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we should remember that “a natural style in translating is nevertheless essential to producing in the ultimate receptors a respons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receptors”(Ma and Miao 17). Therefore, effectiv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re undoubtedly indispensable in translating activities.注意文内引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