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统计调查1

合集下载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1)【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划记法,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会用表格整理数据,用条形图、扇形图直观地描述数据;3.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初步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回忆小学所学的统计的有关知识,并在旁边空白处记录下来.二、新知探究自学课本回答下列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收集数据;统计中经常用整理数据;可以用和来直观地描述数据.叫做全面调查.尝试练习1: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1.收集数据如何收集数据,让各小组的同学在下面的问卷调查中获取数据.填完后交小组长,由小组长表唱票,小组成员在表格中进行统计.1. 确定调查目的;2. 选择调查对象;3. 设计调查问题.2.整理数据语数外物政历地生51 1 2 人学科类3.描述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 条形统计图:就是用坐标的形式来描述.如: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将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百分比和名称.如图所示:制作扇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大小,它的确定方法就是用该部分数据所占的百分比×360o ,如语文所占的百分比是20%,则相对应的圆心角为360o ×20%=72o.注意:各部分的圆心角之和可能与360 o有一定的误差.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全面调查的意义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的学科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直观形象的描述了数据.利用表和图分析了解到了全班同学喜爱学科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查的全体对象.像这样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做全面调查(也叫做普查).三、巩固提高例 经调查,某班同学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60%,公交车占30%,其他占10%,请画出扇形图描述以上统计数据.例 春节文艺晚会是大家都喜欢的节目,下面是路刚班级喜爱某种节目的人数分布 表,但因不小心,他打翻墨水,有些地方被墨水遮掉了.请你帮他解决以下问题.(1)被墨水遮掉的3处应是① 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2)从上表中可知该班同学喜欢_______的人数最多;(3)画出条形图表示全班同学喜欢某种节目的分布情况. 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 某中学初一(3)班5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验,测验题目共20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统计结果如下:节目编号节目类别 划计 人数 百分比 1 相声 ① ② ③_ 2 小品 正 8 19% 3 歌曲 正5 12% 4 舞蹈 正 8 19% 5 杂技 正 7 17%6 戏曲 3 7% 合计42421语文% 数学25 %全对的2人对19题的8人对18题的10人对17题的9人对16题的6人对15题的6人对14题的5人对12题的2人对10题的1人对6题的1人.(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并填上相应数据?(2)你能用条形图把上述数据表示出来吗?2. 根据下面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对滨州市家庭人口数据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2口之家占24%,3口之家占41%,4口之家占20%,5口之家占10%,6口之家占3%,其他占2%.(1)哪一类家庭人口多?占百分之几?(2)哪两类家庭的百分比之和超过了半数,且最多?(3)哪两类家庭的百分比之和刚达到30%?§10.1 统计调查(2)【教学目标】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及样本的代表性,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2.理解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案例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合理运用抽样调查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数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收集数据;统计中经常用整理数据;可以用和来直观地描述数据.叫做全面调查.二、新知探究自学课本,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要对某校20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1) 抽样调查的意义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叫做抽样调查.(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3)抽样的注意事项: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00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当然还可以在上学或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进行调查;或则每隔10个人调查一个,直到调查满确定的样本容量.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尝试练习: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⑴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吗?这样做你认为有什么不足之处?⑵能否有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请阅读教材P153-155后,小组讨论交流你的理解.⑶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在上面的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⑷你明白了统计的思想了吗?抽样调查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点?需要注意什么?⑸见教材P154表10-2,你知道哪个节目最受学生喜爱?百分比为多少?据此你知道全校2000名学生中有多少学生最喜爱这个节目?⑹试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表10-2中的数据.三、巩固提高1. 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的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的估计.⑴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⑵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⑶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 举出不宜用全面调查的例子,并说明理由.3. 某班要选3名学生代表本班参加班级间的交流活动.现在按下面的办法抽取:把全班同学的姓名分别写在没有明显差别的小纸片上,把纸片混放在一个盒子里,充分搅拌后,随意抽取3张,按照纸片上所写的名字选取3名同学.你觉得上面的抽取过程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⑴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⑵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⑶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2.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⑴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⑵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3.小明家搞池塘养鱼已三年,头一年放养鱼苗20000尾,其成活率约为70%,在秋季捕捞时,随意捞出10尾,称得每尾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0.8 0.9 1.2 1.3 0.8 0.9 1.1 1.0 1.2 0.8.⑴估计这塘鱼的总产量是多少千克?⑵如果把这塘鱼全部卖掉,其市场售价为每千克4元,那么能收入多少元?除去当年的投资成本16000元,第一年纯收入是多少元?⑶已知该养鱼户的第二年纯收入为48000元,那么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10.1 统计调查(3)【教学目标】1.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层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能利用分层抽样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1.什么是抽样调查?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统计的思想是什么?4.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点?简单随机抽样时需要注意什么?二、新知探究:自学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的优点:.(2)在什么情况下分层?分层的根据是什么?尝试练习问题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⑴不能用对学生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⑵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样调查?⑶采用分层抽样与在整个地区直接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这样抽取样本一般能更好地反映总体.如果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则可按下表抽取:教材P157表10-3是按上述做法进行调查并整理得到的数据,从中可以大致估计出整个地区观众对五种节目的喜爱情况.请你画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表10-3中的数据.⑷由表10-3中数据还可以估计各个年龄段中观众对某类节目喜爱的情况.如,各个娱乐37% 35.2% 19.7%三、巩固提高1. 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3∶4∶3,要抽取容量为500的样本,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合适?2. 根据表10-3,请你计算各个年龄段中最喜爱新闻、体育、戏曲类节目的百分比,画出折线图,分析随年龄变化,观众喜爱节目的变化情况.3. 活动1的问题中,除了根据年龄段分不同的人群,还可以按其他特征分吗?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调查收集数据的方式通常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时用____________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但关于电视机寿命、火柴质量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采用_____________,国家人口普查采用________________.2.对某中学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学校共有学生1500名,其中男生有800名,女生有700名.如果样本大小为150,小明现有三种方案:A:在七年级学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B:对全校学生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C:分别在男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80名,在女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70名进行调查.你觉得哪种方案调查的结果会更精确一点?说说你的理由.3.小张和小李去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小张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 .4.小王某月手机话费中的各项费用统计情况见下列图表,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 下列各题:(1) 该月小王手机话费共有多少元?(2) 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 (3) 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4)50403020100项目金额/§10.2 直方图(1)【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会选择合适组距对数据进行等距分组,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并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2.通过学习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通过学习用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3. 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初步培养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1.什么是分层抽样?2.分层抽样的优点是什么?二、新知探究自学课本回答下列问题:称为组距.叫做频数.尝试练习:活动1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1:为了参加学校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你知道应该怎样选择吗?为什么?问题2:已知63名学生的身高数据,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你知道怎样做才能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吗?(即在哪些身高范围学生比较多?而哪些身高范围学生比较少?)活动2 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方法阅读教材,并结合以上探究,你知道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注意对以下概念的理解:1.组距2.频数3.频数分布直方图4.频数折线图活动3 应用频数分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数据见教材).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问题在活动1的问题2中,对数据进行分组时,组距取3,把数据分成8组.如果组距取2或4,那么数据分成几个组?这样做能否选出身高比较整齐的40名队员?三、巩固提高1. 为了解九年级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部分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 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并画了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如下):cm)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M=_______,m=_______,N=_______,n=__________;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 8, 15, 5,则第四组频数是______.3.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6分钟而小于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 ) A .5 B .7 C .16 D .33(第3题)/min§10.2 直方图(2)【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问题,会选择合适组距对数据进行等距分组,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2.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并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3. 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培养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1.什么是组距、频数?2.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二、新知探究:活动熟练掌握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从蔬菜大棚中收集到5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的个数:28 62 54 29 32 47 68 27 55 4336 79 46 54 25 82 16 39 32 6461 59 67 56 45 74 49 36 39 5285 65 48 58 59 64 91 67 54 5768 54 71 26 59 47 58 52 52 70请按组距为10将数据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分析数据分布的情况.(先独立思考后分组交流评讲)三、巩固提高:⑴全班有多少同学?⑵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⑶跳绳的次数x在100≤x<140范围内的同学有多少?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⑷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⑸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某县教育部门对该县参加奥运知识竞赛的7500名初中学生的初试成绩(成绩均为整数..)(1)抽取样本的容量为;(2)根据表中数据,补全图中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规定初试成绩在90分以上(不包括90分)的学生进入决赛,则全县进入决赛的学生约为人.2.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指导下,若干名“环保小护士”组成了“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该小组抽样调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 dB ),将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设所测数据均为正整数)组别噪声声级分组频数频率1 44.5~59.5 4 0.12 59.5~74.5 a 0.23 74.5~89.5 10 0.254 89.5~104.5 b c5 104.5~119.56 0.15合计40 1.00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补充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全市共有2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 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个?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2.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3. 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一、本章知识网络: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得出结论直方图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据收集数据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二、知识链接:1. 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2. 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查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 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 (2)决定组距与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三、巩固练习:1. 右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你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七年级有学生 人, 七年级共捐款 元,该校三个年级共捐款 元.人均捐款数(元)0246810121416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年级/日4821温度/℃2. 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七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 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率是多少四、当堂检测 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1.下列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对甲型HINI 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 A.调查全校女生 B.调查全校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人 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 B. 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 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 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 A.144 B.162 C.216 D.250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很棒的! 6.为了考察某校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调查了60名男生的身高,那么它的总体是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7.小明家本月的开支情况如右图所示,如果用于其它方面的支出是150元,那么他家用于教育支出是____________元.8.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_____________万人.9.测得某市2月份1~10日最低气温随日期变化折线图如图所示 ()1 最低气温为2c 的天数为_______天.()2 该市这10天的天气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挑战你的技能10.老师布置每位学生估计本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小玲是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就向数学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做了调查,用他们的数学平均成绩估计本班的数学平均成绩,这样的抽样调查合理吗?为什么?11.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课进行了测试.将所得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进行整理(如下边所示),请你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回答问题:(1)全班有多少同学?(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3)测试成绩在70≤x<80范围的同学有多少?占全班同学的百分比?(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测试成绩?12. 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全校七年级学生 每天(除课间操外)的课外锻炼时间. (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说:“我到(1)班去调查全体同学”;乙同学说:“我到体育场上去询问参加锻炼的同学”;丙同学说:“我到全校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你认为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填“甲”、或“乙”或“丙”)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适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绘制了条形和扇形统计图,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图1(3)若该七年级共有1200名同学,请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课外锻炼时间不大于20分钟的人数.20分钟约40分钟及以上图2。

《10.1 统计调查》(同步训练)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10.1 统计调查》(同步训练)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10.1 统计调查》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班级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共收集了30份成绩单,其中100分以上的有8份,90分到99分的有15份,80分到89分的有7份。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优秀(≥9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0%B. 及格(≥6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0%C. 良好(≥8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D. 不及格(<6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2、某校对七年级学生的身高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50名女生进行调查。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频率分布表:身高区间(cm)男生频率女生频率150-1600.120.15160-1700.200.25170-1800.300.20180-1900.280.10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女生B. 男生中最常见的身高区间是160-170cmC. 女生身高区间170-180cm的频率高于男生D. 男生身高区间150-160cm的频率低于男生3、在调查某班学生观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全面性,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

A. 抽查部分学生的看电视时间B. 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C. 仅调查男同学的平均看电视时间D. 仅调查女同学的平均看电视时间4、进行一次关于某市居民自行车拥有量的统计调查,以下调查方式中哪项能够获得较准确的调查结果?()A. 随机抽查部分居民的自行车拥有量B. 调查所有居民的自行车拥有量C. 调查市内所有小区的自行车拥有量D. 调查所有在市内街上骑自行车的人5、某班级有40名学生,老师想了解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20名学生对数学感兴趣,15名学生觉得一般,5名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反映了“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百分比?A、20%B、40%C、50%D、70%6、在一次关于“最喜欢的季节”的调查中,调查团队总共调查了300人,结果喜欢春季的人数是夏季的2倍,喜欢秋季的人数是春季的1.5倍,喜欢冬季的人数是夏季和秋季喜欢人数总和的1/3。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白浪镇九年制学校叶广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统计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展开一个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根据实际问题能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划记法和表格整理数据。

②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③会画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初步过程,会根据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

②让学生经历借助数据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体验利用已有信息画出统计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①能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从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并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②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1、重点:参与从收集数据到描述数据的全过程。

2、难点: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及注意点。

3、关键:确定扇形圆心角。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圆规、三角尺、量角器、计算器、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精彩故事,引入课题1、课件显示北京成功申奥的情景资料2001年7月13日晚上21点50分,经过一次模拟投票,22时,国际奥委会委员开始正式投票选举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仅仅5分钟后,第一轮投票就结束了,萨马兰奇宣布第一轮投票结果------大阪被淘汰了。

国际奥委会迅速开始了第二轮投票。

又经过揪心揪肺的5分钟等待,萨马兰奇拆开信封郑重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

”会场中一片沸腾!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欣喜的狂呼出声,所有人都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宣泄心中的快乐和喜悦。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提问:国际奥委会根据什么决定由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学生:根据投票结果,中国得票最多。

2、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的实例。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由此引入课题:10.1统计调查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10.1图。

10.1统计调查(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10.1统计调查(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达标题
3 .调查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受欢迎情 况,共调查学生 100人,其中25人选择科 技小组, 5人选择书法小组, 30人选择美 术小组,40人选择歌咏小组,请用扇形统 计图表示不同小组的受欢迎情况.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用划记法记录数据时,“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 据。 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 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4. 数据的描述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 示出每个项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图 目的具体数 目。 人数
填完后,请将问卷交数学课代表。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 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问卷中应该增加性别项。
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 同学最喜爱的节目的编号(字母),我们 把它们称为数据。
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规律,需要对数据 进行整理,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如下表 所示)。
圆心角的度数 =百分比× 360°
(2)
图10.1-1
在这次调查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 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进行 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 全体对象 于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假设有一位同学忘了上交调查问卷, 这次调查是全面调查吗?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全面调查的 实例吗?与同伴交流.
课堂练习: 经调查,某班同学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有 60%,公交车占30%,其他占10%, (1)请画出扇形描述以上统计数据。 (2)若这个班共有50名 学生,那么坐公交车的 学生有多少人?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创设情景

10.1统计调查(一)

10.1统计调查(一)
CCADBCADCD CEABDDBCCC DBDCDDDCDC EBBDDCCEBD ABDDCBCBDD
问题1
讨论1: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看 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 怎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全班同学喜爱 各类节目的情况?
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P152表10-1 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数据的描述
3、用样本的特征来估计总体的特征。
2013年7月8日星期 一
36些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 也知道了抽样调查的重要性,那在具体调 查某些数据时,可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自己 需要的数据以及如何整理这批数据呢?
2013年7月8日星期 一
37
数据收集的方法:
抽样调查
的图表形式:
2013年7月8日星期 一 21
抽样调查
优点:
具有调查的范围小、节省 时间和人力物力.
缺点:
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 果精确,得到的只是估计值.
2013年7月8日星期 一 22
整个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 情况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 象,称为总体。
总体
估计 样本
抽样
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的 一种调查方式,它是从总体中抽取 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 体的一种调查。 2013年7月8日星期
(1)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业余时间娱 乐的主要方式。
(2)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调查一个班级里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 以了解学生们对班主任老师某一新举措的意 见和建议。
2013年7月8日星期 一 30
4.如图是某商场销售雨伞的情况: 请观察折线图回答 300 问题: 250 200 销售量 (1)哪个季度雨 150 (把) 100 伞销售量最大? 50 0 (2)请你为这家 商场就进货问题提 出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0.1第1课时《统计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0.1第1课时《统计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0.1 第1课时《统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统计问题,如何设计统计方案,以及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的基本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统计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如问卷、实地考察等。

3.演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0.1统计调查》课件1李志君

《10.1统计调查》课件1李志君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问题与情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胜利闭幕。 这是代表们举手表决
民 意 测 验 消 费 者 调 查
一、情景引入:
你想知道我们班同学对新闻、体育、 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 情况吗?你会怎么做?
怎样解决上面的问 题呢?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全面调查的 实例吗?与同伴交流.
1、明确调查问题 (喜欢哪个电视节目)
2、确定调查对象 (全班每位同学)
全 面
3、选择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查 4、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开始投票)

步 骤
5、整理数据
(划记法)

6、描述数据
(画条形图或扇形图)
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 点,并相互交流
女生 男 50% 生
50%
女生 男生 40% 60%
甲校
乙校
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10.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下面是 我国领土地形分布图,从下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 息?
自我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拓展提升 端午节快要到了,汇通超市对去年端午节这天销售“竹叶粽”、
量是 1.5 万盒,2000年每个快
餐公司盒饭年销量是 2 万盒.
(3)2000年该地区快餐公司共销售盒饭
__1_6_0_万盒.
作业:教材137页练习1、2题
1. 求百分比 2. 算角度 3. 画圆、画扇形 4.标名称,写标题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亚洲象


12 11
遗 鸥

七年级下册数学_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章导学案[1]

七年级下册数学_第十章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全章导学案[1]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1 统计调查(1)一、学习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重要作用;会画扇形图,并会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重点、难点)3、体验统计图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50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你了解过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吗?2.你知道统计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它们表示什么呢?三、合作学习:1、阅读课本第151页问题1,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都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该怎样设计调查问卷呢?(2)如果我们得到数据之后,该怎么来整理这些数据呢?说一说你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好处呢?(3)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划记法表中的信息,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2、分组合作――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画法:阅读课本第152页图10.1-1.(1)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代表什么?(2)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的和是多少?(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它的圆心角是怎样确定的?(4)你认为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分组讨论,并归纳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四、巩固提高:1、王聪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哪方面的费用支出最高?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 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2、如图是某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有10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周“百姓热线”共接到多少个电话?(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32、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为他们倒一杯水吗?”调查你们班的同学,并用统计图表表示你们的调查结果,4人一组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总结
1、明确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喜欢哪个动物) (全班每位同学)
调 查 的 步 骤 :
3、选择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4、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5、整理数据 6、描述数据
(开始投票)
(划记法)
(画条形图或扇形图)
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
问题提出
问题1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 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 况,你会怎么做? 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调查.
问题提出
问题1
调查问卷 年 月 在下面五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是 ( ).(单选)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 填完后,请将问卷交给小组长,然后上交.
随堂练习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下面是我国领 土地形分布图,从下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随堂练习
某校对七年级800名学生的上学方式 进行调查如图所示:
步行 28% 公共 汽车
骑自 行车 60%
则乘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 人数的 12%,有 96人。
国家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 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6月,我 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总值户均过22.83万元。其中户主 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户均财产数 值如图所示: 万元 ①户均财产最多的户主的文 40 化程度是 大学 ; ②户均财产最少的户主的文 30 化程度是 小学 ; 20 ③在平均线22.83万元以上的 10 户主文化程度是 大学 ;
归纳总结
讨论:
如何根据百分比或圆心角画出相应的扇形图?
画扇形图的一般步骤:
1.首先按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算出 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根据算得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 扇形,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相应的 百分比。
归纳总结
讨论:
如何根据百分比或圆心角画出相应的扇形图?
注意:
1.圆心角越大,扇形在圆中占的比例就越大; 2.扇形图中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 总体中的一部分; 3.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 总体的百分比。
问题处理
整理数据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节目类型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 合计
归纳总结
制表注意事项:
①表格上方写上表头; ②划记法:实质上是打“正”字,每一划
代表一个数据;
③表格式样可以多样化,以“简单”、
“清楚” 为准; ④制表的目的是突出数据的分布规律。
归纳总结
整理数据
划记
正正 正正正 正正正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节目类型
人数
4
10 15
18
百分比
8%
20%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 合计
30% 36% 6%
100%
3
50 50
归纳总结
描述数据
条 形 统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计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 图
地表示出每个项目 的具体数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图 人数
20 15 15 18
10
10 5 0 4 3
新闻
体育
动画
娱乐
戏曲 节目类别
归纳总结
描述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图
扇 形 统 计 图
戏曲 6﹪
新闻 8﹪ 体育 20﹪ 动画 30﹪
娱乐 36﹪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 部分在总体中所占 的百分比。
0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随堂练习
由此图谈谈 你的感想。
探究新知
调查问题 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大熊猫
2.滇金丝猴
3.藏羚羊
4.丹顶鹤
5.遗鸥
6.大象
探究新知
下图是六种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编号如图),你知道咱班的同学 喜爱这些动物的情况吗?
1.大熊猫
2.滇金丝猴
3.藏羚羊
4.丹顶鹤
5.遗鸥
6.大象
归纳总结
分析数据
问题1
你能根据上述统计表和统计图说出全 班同学喜爱五类电视节目的情况吗?
随堂练习
经调查,某班同学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 中,自行车占60%,公交车占30%,其 他占10%,请画出扇形图描述以上统计 数据。 画扇形图的一般步骤:
1.首先按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算出对应 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根据算得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 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相应的百分比。
问题分析
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 同学最喜爱的节目的编号(字母), 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
收集数据方法很多,如:民意调查, 实地调查,媒体查询,实验记录, 实际测量,资料查询,来访调查,
问卷能很清楚地看出全班同学 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