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模具制造的全过程,掌握常见模具制造工艺的原理和方法,培养解决模具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流程;3、理解不同类型模具的特点和制造要求;4、学会使用常见的模具制造设备和工具;5、能够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工艺中的问题;6、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章节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和安排如下: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概述1.1 模具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分类1.2 模具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1.3 模具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章:模具设计与材料选择2.1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2 模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2.3 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特点第三章:模具加工工艺3.1 模具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3.2 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和设备3.3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第四章:模具装配与调试4.1 模具配件的装配顺序和方法4.2 模具调试的基本原则和步骤4.3 模具调试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五章:模具使用与维护5.1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5.2 模具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5.3 模具寿命评估和更换策略第六章:模具制造工艺实际应用6.1 模具制造工艺案例分析6.2 模具制造工艺创新与发展趋势6.3 模具制造工艺的质量控制方法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模具制造工艺相关图纸和技术资料2、模具制造工艺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3、模具制造工艺案例分析报告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专利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商标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商标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著作权法律法规,用于保护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著作权。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学院名称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XXXX年XX月XX日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酒瓶塞子的注塑工艺的分析及模具设计。

首先,对注塑工件进行了结构和工艺分析,确定了最佳成形方案;对整个塑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利用CAD等软件,完成了酒瓶塞子注塑模设计。

关键词;酒瓶塞子,CAD,注塑模.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发展方向 (1)1.2.1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1)1.2.2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方向 (3)第二章塑件工艺分析 (5)2.1塑件的工艺分析 (5)2.1.1分型面的选择 (5)2.2塑件的材料分析 (5)2.3塑件的表面分析 (7)2.4塑件的尺寸精度 (7)2.5塑件的壁厚分析 (7)2.6塑件的脱模角度分析 (7)2.7塑件的圆角分析 (7)2.8塑件的孔尺寸设计 (7)2.9塑件的注塑工艺参数设置 (7)第三章模具设计 (18)3.1整体设计 (18)3.1.1模架结构选择 (18)3.1.2注塑机的选择 (18)3.2系统设计 (20)3.2.1 浇注系统设计 (21)3.2.2排气系统设计 (23)3.2.3模温系统设计 (23)3.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4)3.3.1导套 (24)3.3.2导柱 (25)3.4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25)3.4.1抽芯距S (25)3.4.2侧抽芯力FC (26)3.4.3斜导柱设计 (26)3.4.4侧滑块设计 (27)3.5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28)3.5.1成型镶块 (28).3.5.2成型镶件 (28)3.5.3推出机构设计 (29)3.6注射机校核 (30)3.6.注射量校核 (30)3.2最大锁模力校核 (30)3.6.3注射压力的校核 (31)3.6.4模具厚度校核 (31)3.6.5开模行程的校核 (31)第四章总装配图 (32)第五章结束语 (33)致 (34)参考文献 (35).第一章概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本课题为酒瓶塞子的注塑辅助工艺分析及注塑模设计。

【最新文档】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10页)

【最新文档】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篇一: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冲裁件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 金属材料工程指导教师 : 吴敏、邹隽、余海洲评阅教师 : 吴敏、邹隽、余海洲完成日期: 201X 年 1月18日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 ........ .... ................ .3第二章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3)2.1冲压工艺分析........................................ .............. ........... ... (3)2.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 .............. (4)第三章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 .............. (5)3.1模具类型的确定........................... .............. ........................ . (5)3.2定位方式的选择........................... .............. ........................ . (5)3.3卸料装置的选择.......................... .............. ......................... . (5)3.4导向装置的确定........................... .............. ........................ . (5)第四章排样图设计............................... .............. .................... ............ .64.1排样相关尺寸的计算.................... .............. .. (6)4.2绘制排样图.................................... .............. .............. .. (6)第五章主要工艺计算............................. .............. ...................... (7)5.1压力中心的计算............................ .............. ....................... (7)5.2冲压力的计算................................ .............. ................... ......... .. .8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 .. (10)第六章主要零件结构尺寸的设计.............. .............. . (10)6.1凹模结构的设计..................................... .............. ..... ........ ...... ..116.2冲孔凸模结构的设计.................................... .............. ............... .126.3凸凹模结构的设计 (13)6.4定位零件的设计................................... .............. .............. . .. (14)6.5弹簧的设计............................... .............. .................... .. (14)6.6 凸凹模尺寸确定........................................ ................... ....176.7卸料螺钉的设计.......................................... ............ ........... (17)6.8卸料装置的设计.......................................... ............ ........... .. (17)6.9模柄的确定.......................................... ............ ........... .. . ... .176.10上垫板的确定...................................... ...................... . ....176.11刚性推件装置的确定........................................ . (17)。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产品工艺分析工件图由图易知,冲压件外形简单,厚度适中,尺寸小,无特殊要求,属于普通冲压件。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工艺:单一冲裁工序:落料,采用闭式落料模。

1.整体说明:(1).上、下模板之间采用导向零件是为了给条料定位,防止错位。

(2).弹性卸料把板料安装在凸模一侧,用卸料螺钉连接于上模座或凸模固定板,上模座和卸料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或橡皮等弹性元件,弹簧有一定的预压缩量,用于提供卸料力。

弹性卸料板还可提供压料力,防止条料不平或翘曲。

2.凸模采用全长统一尺寸是为了方面凸模的制造,保证精度。

淬火时下2/3为硬状态,上1/3保持为软状态用于紧配合。

3.凹模设计为矩形是为了配合工件,采用直柱面是因为落料口较大,简化造模。

4.凸模每次冲裁完后伸入凹模口1mm。

5.冲裁出的工件经过冲床工作台落料孔落入料筐内,过程是:冲裁时,后面的落料件进入凹模口内,把停留在凹模口(工作段)最下面的一个工件推出,经过工作台的落料孔排除。

6.生产步骤:(1)送料,利用导向零件固定条料的位置;(2)开动冲床,凸模挤压板料,冲出工件,复位;(3)进料,重复(1)、(2)步骤。

三、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的确定(1).条料裁条易知宽<100mm,厚t=1.5mm,故查得公差△=-0.8;(2).查《冲压工艺学》P25,表2-11,得a=1.8,a1=1.5A方案:横裁横排 B方案:横裁纵排C方案:纵裁纵排 D方案:纵裁横排(3).条料宽:B=D+2a+|Δ|式中B——条料宽度(mm);D——工件横向最大尺寸(mm);a——沿边;Δ——条料宽度公差。

计算利用率得:A方案:58.7% B方案:54.5%C方案:57.0% D方案:58.7% (4).采用D方案:纵裁横排2.力参数的计算=1.3ltττ取τ=350MPa(1).冲裁力 P冲P 冲=1.3×(41×2+20×2)×1.5×350=83265N=83.3KN (2).卸料力 P 卸=K ×P 冲 查《冲压工艺学》P23 表2-10,得K=0.05 P 卸=0.05×83265=4163.25N=4.2KN(3).推件力 P 推=n ×K ’×P 冲 查《冲压工艺学》P23 表2-10,得K ’=0.055P 推=8×0.055×83265=36636.6N=36.6KN (4).总冲裁力P ∑= P 冲+ P 卸+ P 推 P ∑=124.1KN=12.7t (5).压力中心计算 0x =13 (33415).203505.121...103505.133......621662211+++⨯⨯⨯++⨯⨯⨯=++++++S S S x F x F x F =17.8mm0y =13 (334143)3505.121...5.263505.133......621662211+++⨯⨯⨯++⨯⨯⨯=++++++S S S y F y F y F =13.8mm 其中n F =τt S n3.模具工作部分(刃口)尺寸计算。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家电等行业。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将介绍模具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具备以下能力:•理解模具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常用模具制造工艺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具备模具质量检测和问题排查的基本能力。

3. 课程内容3.1 模具基础知识•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的组成和结构;•模具的工艺要求和性能指标;•模具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2 模具设计原理•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流程和方法;•模具CAD设计软件的使用;•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3.3 模具制造工艺与方法•模具切削工艺与方法;•模具焊接工艺与方法;•模具表面处理工艺与方法;•模具组装和调试工艺与方法。

3.4 模具质量检测和问题排查•模具质量检测的方法和工具;•模具问题排查和分析方法;•模具问题修复和维护技巧;•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学习要求4.1 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以下知识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工程图学基础;•CAD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4.2 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具备以下能力:•运用模具设计原理完成模具的设计;•运用模具制造工艺和方法制造模具;•运用模具质量检测和问题排查技术解决模具相关问题。

4.3 实践要求学生需要参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践项目,包括:•完成一套小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参与模具质量检测和问题排查。

5.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和实践项目评估两部分。

•考试占总成绩的50%,涵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实践项目占总成绩的50%,包括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践项目成果和报告。

6. 参考资料•《模具设计基础》王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模具制造技术》张强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教程》李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7. 总结本课程设计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模具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完整版)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

(完整版)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学院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XXXX年XX月 XX日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酒瓶塞子的注塑工艺的分析及模具设计。

首先,对注塑工件进行了结构和工艺分析,确定了最佳成形方案;对整个塑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利用CAD等软件,完成了酒瓶塞子注塑模设计。

关键词;酒瓶塞子,CAD,注塑模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发展方向 (1)1.2.1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1)1.2.2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方向 (3)第二章塑件工艺分析 (1)2.1塑件的工艺分析 (1)2.1.1分型面的选择 (1)2.2塑件的材料分析 (2)2.3塑件的表面分析 (2)2.4塑件的尺寸精度 (2)2.5塑件的壁厚分析 (2)2.6塑件的脱模角度分析 (2)2.7塑件的圆角分析 (2)2.8塑件的孔尺寸设计 (2)2.9塑件的注塑工艺参数设置 (2)第三章模具设计 (4)3.1整体设计 (4)3.1.1模架结构选择 (4)3.1.2注塑机的选择 (4)3.2系统设计 (5)3.2.1 浇注系统设计 (5)3.2.2排气系统设计 (20)3.2.3模温系统设计 (20)3.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1)3.3.1导套 (22)3.3.2导柱 (22)3.4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抽芯距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侧抽芯力F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斜导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侧滑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作者:————————————————————————————————日期:—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姓名吴伟指导教师嵇正波(别写嵇老师)南京工程学院编2013年10月20日1、(统一写2013年10月20日)设计题目(该页写设计题目、装配图和加工的零件图)“链片冲孔落料复合模"凸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工艺装备的设计1、装配图2、凸模零件目录(第三页写目录)前言 (4)1 工艺设计任务书 (5)2 零件分析 (6)2.1零件的绘制与工艺分析 (7)3 确定毛坯 (9)3.1毛坯选择类型 (9)3.2毛坯材料选择 (9)3.3毛坯尺寸的要求 (9)4 工艺规程设计 (11)4.1凸模零件的加工方法 (11)4。

2拟定凸模零件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 (11)4.3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 (12)4。

4切削用量的确定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12)5 确定工件的定位与夹具方案 (14)5。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4)5。

2工艺装备的选择 (15)5。

3确定装夹方案 (16)5。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7)5。

5零件程序 (19)6 结束语7 参考文献 (22)2、(按照这个目录顺序写:分为前言、章节、结束语、参考文献,字体分别为黑体和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3、所有图都要在图下方写图号和名称,如:图3.1零件毛坯图。

图3.1 零件毛坯图修改成如下:图3。

1 零件毛坯图(5号字体,并且离图不要太远)4、正文部分:字体都是小四,行距1.5倍.5、每章都要另起一页写,比如第二章别接着第三章下面写!6、参考文献格式按照该同学的格式写前言根据《模具制造工艺》的介绍,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些模具制造的相关内容。

在现代工作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形.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产行业中的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模具制造工艺学》工艺设计说明书(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工艺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工程系《模具制造工艺学》工艺设计说明书班级 11模具学生姓名总课时数3周指导教师蒋礼斌日期:2013年 12月 6 日至 12月31日目录一.任务书 (1)二.零件图 (2)三.毛坯图 (3)四.×××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4)1.零件图样分析 (4)2.零件工艺分析 (5)3.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6)4.零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8)五.参考文献 (10)一.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工艺设计。

根据所给零件图,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填写相关工艺卡片,撰写说明书。

学生要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工艺设计任务。

本工艺设计的具体任务如下:1.对零件图样进行结构分析。

明确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功能等,明确选用何种材料。

绘制零件图1张。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拟定工艺方案。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分析各主要加工表面选用何种加工方法及其所用的工艺工装(刀具、夹具、量具、辅具)、基准,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和检验工序。

绘制毛坯图1张。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各1套(包括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4.撰写工艺设计说明书1份(装订时使用统一封面)。

参考资料:《机械设计》、《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等资料。

二.零件图(附零件图)三.毛坯图(附毛坯图)四.×××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1.零件图样分析(分析零件图样上个尺寸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功能等,选择何种材料等)2.零件工艺分析(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分析各主要加工表面及尺寸选用何种加工方法,使用何种的工艺工装(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各道工序的基准,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和检验工序等)3.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规程)卡片674.零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若干张,每道机械加工工序一张)机械加工工序卡片89五.参考文献(此处列举在工艺设计中所查询过或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格式样例:[1]曾东建,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26,69~140[2]任鹰,实用文体写作教程,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93~103[3]王世震,石美玉,孙凤英,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93~315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姓名吴伟指导教师嵇正波(别写嵇老师)南京工程学院编2013年10月20日1、(统一写2013年10月20日)设计题目(该页写设计题目、装配图和加工的零件图)“链片冲孔落料复合模”凸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工艺装备的设计1、装配图2、凸模零件目录(第三页写目录)前言 (5)1 工艺设计任务书 (6)2 零件分析 (7)2.1零件的绘制与工艺分析 (8)3 确定毛坯 (10)3.1毛坯选择类型 (10)3.2毛坯材料选择 (10)3.3毛坯尺寸的要求 (10)4 工艺规程设计 (12)4.1凸模零件的加工方法 (12)4.2拟定凸模零件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 (12)4.3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 (13)4.4切削用量的确定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13)5 确定工件的定位与夹具方案 (15)5.1定位基准的选择 (15)5.2工艺装备的选择 (16)5.3确定装夹方案 (17)5.4机械加工工序卡 (18)5.5零件程序 (20)6 结束语7 参考文献 (23)2、(按照这个目录顺序写:分为前言、章节、结束语、参考文献,字体分别为黑体和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3、所有图都要在图下方写图号和名称,如:图3.1零件毛坯图。

图3.1 零件毛坯图修改成如下:图3.1 零件毛坯图(5号字体,并且离图不要太远)4、正文部分:字体都是小四,行距1.5倍。

5、每章都要另起一页写,比如第二章别接着第三章下面写!6、参考文献格式按照该同学的格式写前言根据《模具制造工艺》的介绍,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些模具制造的相关内容。

在现代工作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形。

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产行业中的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模具工业对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模具制造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

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对模具的需求,目前,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新工艺和先进加工设备,不仅改善了模具的加工质量,也提高了模具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同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给模具设计和制造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制造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从过去只能制造简单模具,发展到今天可以利用现代制造技术生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

目前,全国已有模具生产厂家数千个,职工数十万人,每年能生产上百万套模具。

为了尽快发展我国模具工业,国家已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如给专业模具厂投资一共进行技术改造;将模具列为国家规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引进国外模具先进技术;制定有关的模具标准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国模具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并在某些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1 工艺设计任务书1)课程介绍《模具制造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深入。

全面和系统掌握这门学习的基础理论,并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应用中,提高大家分析、研究和应用能力。

2)任务3)要求(1)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2)制定零件的制造工艺方:①制订工艺路线②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③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刃具④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⑤切削用量的确定(3)画毛坯图:在加工余量已确定的基础上画毛坯图,要求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的实体尺寸用双点画线绘出。

比例取1 :1 。

同时应在图上标出毛坯的尺寸、公差、技术要求、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起模斜度等。

(4)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4)课程设计说明书①目录;②工艺设计任务书;③零件分析;④确定生产类型;⑤选择毛坯,⑥拟定工艺路线;⑦工序设计(选择机床和工艺装备,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绘制各工序的工序简图,确定工时定额);⑧给定夹具的工作原理的简单说明,定位方案分析,定位元件的组成,夹紧方案分析,夹紧机构的组成,定位误差的计算等(选作内容)。

2 零件分析2.1零件的绘制与工艺分析图2.1零件图(1)由于该零件是凸模,凸模都有两个部分组成,即工作部分和配合。

工作部分尺寸0009.09-Φ,配和尺寸018.0007.012+-Φ。

零件为凸模采用为外形加工比较方便。

(2)该凸模截面呈圆形,故加工时采用车削加工,淬火后经磨削加工达到图纸要求,由于其安装部分与工作部分由同轴度的要求,加工时,应安排外圆一次车出成形,磨削时应一次磨出,并同时磨出轴肩,以保证垂直度要求(参见表2.1)。

间隙值/min凸模垂直度公差等级单凸模多凸模 薄料、无间隙(0.02)>0.02~0.06 >0.065 6 76 7 8表2.1凸模垂直度公差等级2.2确定生产类型。

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生产类型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1)大量生产:同一产品的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重复的进行同一零件的同一道工序的加工。

(2)成批生产(大批、中批、小批):一年中分批的制造相同的产品,制造过程有一定的重复性。

(3)单件:单个生产不同结构和不同尺寸的产品。

很少重复。

参见表2.2本零件选择单件生产表2.2生产类型与生产纲要3 确定毛坯3.1毛坯选择类型模具的材料常采用铸件,锻件,各种型材及焊接件等。

铸件毛坯常用于制作形状复杂的零件,如上下模座等。

锻件毛坯适合制造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要求高但形状不复杂的零件。

如中小型凸模,凹模。

型材常用于形状与某些零件相仿的毛坯。

如板材、棒材、管材等。

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结构件类型的零件毛坯。

由于该零件简单对称,力学性能要求高,所以本模具采用锻件并且采用自由锻造。

锻件如图3.1所示:采用圆柱形锻件。

图3.1 零件毛坯图3.2毛坯材料选择毛坯材料选具有高强度、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耐磨性,但冲击韧性差。

主要用作承受冲击负荷较小,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及冲头、冷切剪刀、钻套、量规、拉丝模、压印模、搓丝板、拉延模和螺纹滚模等,Cr12有较好的淬硬性和淬透性,该材料有良好的强韧性,淬火时不易淬裂,并且变形倾向小,有较好的耐磨性。

3.3毛坯尺寸的要求毛坯尺寸通常根据模具零件的尺寸加适当的加工余量,首先,选择模具零件毛坯应考虑为模具加工方便,并应可能根据所需的尺寸确定毛坯,该零件选择锻件,应保证毛坯的合理机械加工余量。

如果锻件机械加工的加工余量过大,则不仅浪费加工工时,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如果锻件机械加工的加工余量过小,使锻造过程中产生的锻造夹层、裂纹、脱碳层、氧化层、表面不平度等缺陷,则得不到合格的模具零件。

如图3.3所示:毛坯零件图综合图图3.3毛坯零件图综合图4 工艺规程设计4.1凸模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据图表面粗糙度和尺寸位置形状精度要求,确定加工方法加工如下:4.2拟定凸模零件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因当是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达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确定的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数控机床和坐标磨床。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选定加工方法能否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符合经济性的要求。

工艺路线如下所示:工序一:准备毛坯 70*Ф20 工序二: 热处理 调质28~32HRC工序三: 车 车外圆,钻顶尖孔,要求Ф9轴和Ф12轴及Ф18轴一起车出,并各留0.5mm 磨量,车出右端面及R1.5的圆弧和最后车2*1的退刀槽,割断保证58mm 。

工序四: 热处理 淬火并回火,检查硬度是否为58~62HRC 工序五: 车 研磨两端的顶尖孔工序六: 磨 磨外圆009.09-Φmm 及018.0007.012+-Φ并保证同轴度要求。

工序七: 钳 将凸模装入固定板工序八: 磨 与固定板通模左端面,翻身磨出右端面。

工序九: 车 修光圆弧R1.54.3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1)计算法:用于在影响因素清楚的情况下采用,且不能离开具体的加工方法和条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查表法:以工厂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积累的经验所制成的表格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确定加工余量。

此法方便、迅速、应用广泛。

(3)经验法:有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人根据经验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

4.4切削用量的确定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1)毛坯余量的确定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 Ra3.2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查4.32表得毛坯余量为4mm(2)各工序余量的确定(2)各工序尺寸偏差的确定各工序基本尺寸可由设计尺寸逐一向前工序加余量推算。

工序公差可按该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偏差。

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表面粗糙度可查“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加工手册”查得(1) 尺寸(2)加工018.0007.012+-Φ Ra0.85 确定工件的定位与夹具方案5.1定位基准的选择(1)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

工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或最初几道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在以后的工序中则使用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选用基准时有基准重合、同一、自为、互为等原则,在使用时要注意。

本零件为圆柱形零件。

外圆尺寸Φ9、Φ12两者有同轴度要求。

根据长度尺寸30、21和5加工出所对应的表面,有垂直度要求。

一般可按照互为基准原则,故选择Φ9端面为精基准,而选毛坯外圆为粗基准。

如图5.2所示5.1.1图定位基准选择(2)磨削时以修整的两中心孔作定位基准,满足了互为基准的原则。

如图5.1.2所示图5.1.2磨削时的定位基准5.2工艺装备的选择机床:数控车床能对轴类或盘类等回转体零件自动地完成内外圆柱面。

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可以选择经济型数控车床,一般采用步进电动机形式半闭环伺服系统。

这类车床设置三爪自定心卡盘、普通尾座或数控液压尾座,适合车削较长的轴类零件。

根据主轴的配置的要求选择卧式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线和圆弧插补,数控车床刚性良好,制造和对刀精度高,能方便和精确地进行人工补偿和自动补偿,能够加工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因此用卧式数控机床CA6140,由于工件硬度和精度要求较高,淬火后要进行磨削,所以选择坐标磨车。

刀具选择:一般先采用标准刀具根据该零件的工艺及实际条件确定其刀90外圆车刀材料为硬质合金钢刀、中心钻头、砂轮、割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