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的基础知识—常用的工艺形式共4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工艺各种面料和款式服装的熨烫技巧

工艺各种面料和款式服装的熨烫技巧

工艺各种面料和款式服装的熨烫技巧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都希望能穿上件舒适、合体,充分体现自己仪表风度的服装,由此,对服装的立体造型越来越重视。

作为体现服装立体造型工艺手段之一的熨烫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熨烫是服装缝制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熨烫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熨烫主要有三个作用:1、通过喷雾、熨烫使衣料缩水。

以至去掉皱痕。

2、经过热定型处理使服装外形平整,褶裥、线条笔挺。

3、利用纤维的可缩性,适当改变纤维的张缩度与织物经纬组织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装的立体造型,以适应人体体型与活动的要求,达到立体造型优美、穿着舒适的目的。

熨烫的方式熨烫的方式有手工熨烫和机器熨烫。

NO.1手工熨烫手工熨烫是人们在材料给湿后(当然有的不给湿),用手操作熨斗发热体,在烫台上,通过掌握熨斗的方向、压力大小、时间长短等使服装表面平服或形成服装上各种变形需要进行的熨烫。

人们总结出“推、归、拔”的工艺:“推”是通过熨斗的运动,将服装衣片的多余部分由某一部位推向另一部位;“归”是将材料经熨烫后紧缩、耸起,形成胖形弧线;“拔”是将材料拉伸、拔开。

在实际操作中,手工熨烫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有关。

手工熨烫使用的基本方法有:推烫、注烫、托烫、侧烫、压烫等。

(1)推烫推烫是运用熨斗的推动压力对服装进行熨烫的方法。

此方法经常被使用,特别是在服装熨烫一开始时,适于服装上需熨烫的部位面积较大,而其表面又只是轻微折皱的情况。

(2)注烫注烫是利用熨斗的尖端部位对服装上某些狭小的范围进行熨烫的方法。

此方法在熨烫纽扣及某些饰品周围时比较有效。

操作时,将熨斗后部抬起,使尖部对着需熨烫的部位进行加力。

(3)托烫托烫是将需熨烫的服装部位用手或“棉馒头”(一种熨烫工具,用白布包裹棉花制成)或烫台端部托起进行熨烫的方法。

此方法对于服装的肩部、胸部、袖部等部位比较有效。

操作时,不能将以上部位平放在烫台上,而应用手或“棉馒头”或烫台端部将其托出,结合推烫进行熨烫。

熨烫技巧

熨烫技巧

3、服装成型 服装面料受到热能和湿度的作用,自身已具备变 形的条件,此时,依据服装的形态要求,对需要 云熨烫整形的部位,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施加 一定的压力或拉力。熨烫出符合设计的形态。 4、干燥定型(抽湿) 服装经过熨烫成型,实现了需要的形态,但是, 要使形状固定,还需要进行快速的抽湿降温,使 服装面料冷却干燥,自然成型。 5、保形存放 成型后的服装在存放时要采用相应的保形手段。 如采用悬挂保存等,以免破坏服装的成型效果
1、衬衫 熨烫顺序:衣领—左右袖子—袖口—肩部—左前 身—后身—右前身—左右前襟帖边 质量标准: 1)衣领平整、挺括、靠领处盖着拼缝,整个衣领 围成圆形,后领烫死。 2)两肩平复、袖口成圆形,不起皱褶,袖口纽扣 部位不留印痕 、衣袖沿腋下部位接缝处烫平整 3) 前襟贴边整齐挺直,纽扣部位不留痕迹 、前后副 挺括平整无死折。
3、西服 熨烫顺序: 领子正反面—左前肩部—左后肩—右前肩— 右后肩部—左前身—左侧身—右前身—右 侧身—后身衬里—后身—左前襟衬里—翻 领烫好成型—左右袖
质量标准: 1)衣领内外平整,领部翻转后要盖着接缝或自然定 型,领子两边不能压死成自然分边。 2)左右肩部自然定型,垫肩熨平,与袖子的拼缝处 没有曲折感。 3)前胸部与背部自然平整,不留纽扣印。 4)口袋面不留盖子印。 5)袖子烫成圆形,袖口贴边平复,纽扣边平直整齐, 袖后缝自袖口起10厘米起缝烫直 6)衣服里衬保持平整,不留褶皱。、整件衣服外表 自然平整,不留皱褶、衣物表面无极光
4、西裙 衬裙烫平—裙内反面接缝烫开压死—裙全腰—下 裙身—裙襟开衩口 质量标准: 1)全裙烫成圆形 2)裙腰自然平复 3)下裙身平整 4)裙襟熨烫自然不留印痕 5)裙后开衩处不留印痕,不留极光。
六、案例分析
女装长袖的熨烫,差异点有几处? 1)无袖褶

熨烫工艺基础ppt课件

熨烫工艺基础ppt课件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2)拔烫
拔烫前喷上水花,一手握住 熨斗,一手拉住衣片拔开的部 位,用力将熨斗由外逐步向里 做弧形运行,拔量渐减,从而 形成表面呈纵向的凹形。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归烫分缝
在熨烫分缝时,不握熨斗的一只手按住熨斗前方的衣缝略向熨斗推 送,熨斗前进时稍提起熨斗前部,用力压烫,防止衣缝拉宽、斜丝伸 长。
湿度的作用是使织物纤维湿润、膨胀伸展、弹性降低,使织 物的可塑性增强,柔软易变形。
熨烫压力
压力超过织物纤维的应力,使织物变形。
由于织物导热性差,因此一定时间的熨烫,能使织物受热达到使其变形 要求。持续熨烫将织物中的水分完全烫干、蒸发,才能使织物的变形不还 原。
熨烫后的冷却
二、熨烫的基本要领
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条件使织物达到预期的变形。但定型不是在 加热过程中完成,而要在冷却后实现,手工熨烫一般使用自然冷却。
本节总结
1.学习者要明确熨烫工艺要求和操作要领。 2.掌握推 归 拔等熨烫的方法。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归烫分缝
在熨烫分缝时,不握熨斗的 一只手按住熨斗前方的衣缝略 向熨斗推送,熨斗前进时稍提 起熨斗前部,用力压烫,防止 衣缝拉宽、斜丝伸长。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烫扣缝来自1)直扣缝 用左手把所需扣烫的衣缝
边折转、边后退,同时熨斗尖 跟着折转的缝头向前移动,然 后将熨斗底部稍用力来回熨烫。
正确掌握熨烫温度 熨烫的基本操作方法
正确掌握电熨斗各部位的应用
掌握织物耐热度
在熨烫之前,首先要了解衣料织物的耐热度,还要了解熨斗在原 位允许停留的最长时间。对于一些新颖的衣料织物可用边角料先试烫 一下,以决定熨烫温度。
掌握熨斗温度

服装的熨烫知识

服装的熨烫知识

服装的熨烫知识大全熨烫是运用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等来改变织物密度、形状、式样和结构的工艺过程,也是对服装材料进行预缩、消皱、热塑形和定形的过程。

一、熨烫的作用要达到平面衣片向立体的完美转化,除运用缝纫工艺中的收省和打褶以外,熨烫加工对服装立体造型的塑造非常重要,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原料预缩和整理服装面、辅料在裁剪以前,尤其是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织物,要通过喷雾、喷水熨烫等不同方法,对面、辅料进行预缩处理,并去除衣料折皱,为排料、画样、裁剪和缝制创造条件。

2. 热塑变形利用衣料的热塑变形原理,采用推、归、拔等熨烫技术和技巧,适当改变衣料纤维的伸缩度及衣料经纬组织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装的立体造型,弥补结构制图没有省道、撇门及分割设置等造型技术的不足,使服装符合人体美观和舒适的要求。

3. 定形、整形为了提高服装的缝制质量,降低缝制时的难度,在半成品的缝制过程中,衣片的很多部位要按照工艺的要求进行平分、折扣、压实等熨烫操作,如折边、扣缝、分缝烫平、烫实等,以达到衣缝、褶裥平直,贴边平薄贴实等持久定形。

对成品服装的整形熨烫,可使服装达到外形平整、挺括、美观、适体等立体外观形态。

4. 修正弊病利用织物中纤维的膨胀、伸长、收缩等性能,通过喷雾、喷水熨烫,修正服装在缝制中产生的缺陷。

如对缉线不直、弧线不顺、缝线过紧所造成的起皱,小部位松弛形成的“酒窝”,部件长短不齐,止口、领面、驳头、袋盖外翻等缺陷,都可以通过熨烫技巧给予修正,以提高服装质量。

二、熨烫的基本原理通过热湿结合的方法,使纤维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分子链段可以自由移动,此时,纤维的变形能力增大,刚度明显降低,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强迫其变形,使纤维内部的分子链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得到建立。

冷却和解除外力后,纤维及织物的形状会在新的分子排列状态下稳定下来,其定形主要包括3个基本过程:纺织材料通过加热而柔软;柔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变形后冷却使新形态得以稳定。

熨烫技巧知多少

熨烫技巧知多少

熨烫技巧知多少?■服装熨烫的工序1、确认纺织面料①熨烫服装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服装的面料,在棉、麻、丝、毛、化纤或混纺纤维中属于哪一个种类,能承受的温度是多少。

②掌握服装整形要求款式不同的形态要求,在服装的整烫中,必须按照基本的形态要求进行操作,例如男式和女式西装的形态区别,各种衬衫或大衣的形态要求不同等。

只有掌握整形要求,才能使整烫出的服装满足不同体形。

2、提供热能服装的熨烫过程中,热能的掌握相当重要。

一般有电加热和蒸汽两种,由于电加热作为服装熨烫中的提供热能方式已逐渐被淘汰。

湿蒸汽作为在熨烫中传导热量的媒介,把热量有效地输送到服装面料内,对服装面料的表面不会产生影响,蒸汽作用于服装,使面料获得热能并被加湿,促使服装面料达到变形的基本条件。

供给蒸汽时,要因物而异不同的面料或不同款式的服装,需供给的不同数量的蒸气,以达到熨烫预定的目的。

3、服装成型服装面料受到热能和湿度的作用,自身已具备形变的条件,此时,可根据服装形态要求,对需要熨烫整形的部位,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施加一定的压力或拉力,熨烫出符合设计的形态。

4、干燥定型(抽湿)服装经过熨烫成型,实现了需要的形态,但是,要使形状固定,还需要进行快速的抽湿降温,使服装面料冷却干燥,自然成型。

5、保形存放成型后的服装在存放时要采用相应的保形手段。

如采用悬挂保存等,以免破坏服装的成型效果。

■测定熨斗表面温度的方法(1)、感觉法:对电加热熨斗一般采取“一看二靠三触”的方式。

一看:拿起经过加热过的熨斗,注视底部的颜色;二靠:底部靠近脸部8~10厘米左右,凭对热的感觉判断温度;三触:右手提熨斗,用手指朝熨斗底部迅速接触,靠手感觉温度。

(2)、滴水法:把加热的熨斗底部朝上,滴上水珠,观察水珠受热的变化来判断熨斗的温度,这种方法叫滴水法。

它的温度特征:①、80℃~100℃:滴水后水珠缓慢解散,然后出现小泡泡,几乎没有“哧”的声音。

②、100℃~130℃:滴水后水珠向四周“溅开“,同时出现滚动的小水珠,并发出“哧”的声音。

手缝与熨烫工艺

手缝与熨烫工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手缝基础工艺
3.起针 锁眼时用左手捏住扣眼的尾部起针,一般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第一针将线结藏入两层布料之间,针从眼底层向上挑缝,先 不要将针拔出,用右手将针尾的线,由下而上绕在针上,然 后再抽针拉线,拉线向右上方,使线接近扣眼的内侧边缘(图 2-10)。 4.锁转角 锁转角时,锁针和拉线要对准眼顶端,呈放射状。 5.锁眼尾 绕锁一周后,线要从最初的线孔里穿过,然后绕两次线,将 针从中间拔出,插入尾部反面,打上线结,引入布料。
绣(图2-1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手缝基础工艺
(四)打结针 打结针指刺绣时将绣线沿图案线条,每隔一定的距离做一线
结并绣穿布料,打结针多用于刺绣各种图案的轮廓线(图216 )。 (五)“Y”形针 “Y”形针又叫做嫩芽针,多用于儿童、少女的服装(图217)。 (六)“十”字针 “十”字针又叫做“十”字挑针,由许多“十”字针迹排列 成各种图案。“十”字针法要求针迹排列整齐,行距清晰, “十”字大小要均匀(图2-1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熨烫基础工艺
3.归烫分缝 熨烫分缝时,不握熨斗的一只手掀住熨斗前方的衣缝。熨斗
前进时稍提起熨斗前部,用力压烫,防止衣缝拉宽斜丝伸长。 用于熨烫衣服斜丝和归拔部位,如喇叭裙拼接、袖背缝等部 位。见图2-29 。 (六)烫扣缝 1.平扣缝 用左手把所需扣烫的缝头边折转,边后退,同时用熨斗尖跟 着折转的缝头向前移动,然后将熨斗底部稍用力来回熨烫。 用于烫腰头、门里襟等。见图2-30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手缝基础工艺
(四)三角针缝 三角针又称花绷针、黄瓜架。其主要用于服装贴边的固定,
尤其是经过拷边的布料。如裤子的裤脚贴边,上衣的袖口贴 边等。操作时,从左向右一针上一针下倒退缝(图2-6)。 (五)锁边缝 这是锁住裁片毛边的缝纫法,无锁边机或需要补修锁边时使 用手工锁边针法。其操作方法是用左手食、拇二指捏住布边, 右手持针,从左往右,按照顺序锁边(图2-7)。

熨烫工艺-大解密成衣熨烫整理工艺流程

熨烫工艺-大解密成衣熨烫整理工艺流程

熨烫工艺-大解密成衣熨烫整理工艺流程熨烫,就是单独运用或组合运用温度、湿度和压力三个因素来改变织物密度、形状、式样和结构的工艺过程,也是对服装材料(织物)进行消皱、热塑型和定型的过程。

经过熨烫的服装外观显得平服、挺括,富有立体感。

它是服装生产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按加工方式,熨烫可分为熨制、压制和蒸制三种形式。

熨制是使加热器的表面在面料上移动并施加一定压力的熨烫方法,如熨斗熨烫。

压制则是将面料夹在两热表面之间并加压的熨烫方式,如各种专用烫衣机熨烫。

蒸制是以蒸汽喷吹织物表面或穿过衣片的形式,如人形喷吹熨烫机熨烫。

一、手工熨烫(一)常用熨烫工具1.电熨斗是熨烫的主要工具(图3-1-67),可分为普通电熨斗、调温电熨斗和蒸汽电熨斗。

常用电熨斗有300W、500W、700W和1000W四种功率。

700W以上的熨斗一般用于成品整烫和呢料织物熨烫,它面积大、压力大,工作效率高。

总之,电熨斗功率大小的选择一般取决于操作衣料的薄厚程度。

使用熨斗时要注意安全。

不用时,应切断电源,并放在特制的熨斗架上,不要随手放在织物及工作台上,以免烫坏织物或工作台板,或引起火灾。

注意不要让熨斗底部粘上衬胶或污垢,以免弄脏或损坏衣物。

图3-1-67 电熨斗图3-1-68 烫凳2.喷水壶喷水壶是熨烫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工具,使用蒸汽熨斗的除外。

3.烫枕又称布馒头是用白坯布包裹木属做成枕头形。

熨烫时用它垫在服装的胸部、臀部等丰满处,此类部位烫后丰满,有立体感。

4.水盆和刷子水盆、刷子是熨烫时用于局部给湿的工具,如分缝烫、小部件熨烫等的给湿。

刷子的毛最好是羊毛,它吸水饱满,毛质比较软,不易损坏织物,且刷水均匀。

5.烫凳铁凳主要用于熨烫袖窿、肩缝、裤后裆缝等(图3-1-68),以达到熨烫这些部位时能转动自如,而不影响其他部位。

6.烫布也称水布为棉布去浆后制成(图3-1-69)。

其规格可按不同需要灵活选用,一般用于大面积熨烫的水布约为2250px×1250px 或lOOcm×1500px,小面积熨烫可用750px×500px左右的水布。

熨烫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教材

熨烫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教材

熨烫培训教材上海航星机械(集团)有限公司SHANGHAI SAIL-STAR MACHINERY (GROUP) CO. LTD目录第一章:初级工熨烫技术基本知识第一节:熨烫的基本概念、原理、作用、基本过程和类型⒈熨烫的基本概念⒉熨烫的基本原理⒊熨烫的作用⒋服装熨烫的基本过程⒌服装熨烫的类型第二节:服装熨烫基本条件、和工作过程。

⒈服装熨烫的基本条件⒉服装熨烫的工作过程第三节.常见服装面料的熨烫温度第四节.服装熨烫设备⒈机械熨烫设备⒉手工操作熨烫设备、熨烫工具⒊辅助熨烫工具第二章:初级工熨烫技能知识要求第一节:熨平机和光面夹机的使用方法第二节:人像机和绒面夹机的使用方法第三节:熨斗和真空熨台的使用方法第四节:其他熨烫设备的使用第五节:常见服装面料的熨烫程序和标准。

第六节:服装面料熨烫的注意事项。

(极光的预防)第一章:初级工熨烫技术基本知识第一节:熨烫的基本概念、原理、作用、基本过程和类型。

一、熨烫的基本概念熨烫就是以一定的工具,包括熨烫设备、烫斗通过一定的技巧方法,使各种织物表面达到平整、挺括、定形的一种工艺。

二、熨烫的基本原理各种织物均由纤维纺纱织布制成的。

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虽然化学组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由许多排列不均匀的线型分子组成。

在纤维内部,分子比较平行分布的,形成较平行的部分叫结晶区,或叫结构区,又称整列部分;分子不是平行分布的,而是形成不够整齐的部分称为非结晶区,或称为不定形结构区,又称非整列部分。

由于结晶区分子排列整齐,水是很难进去的,而非结晶区分子排列不整齐,形成无数空隙,水就容易侵入,并且由此产生膨胀,疏松的形态。

当纤维受风,或受热作用,水分蒸发后,纤维又回复本来的卷区、蓬松状态。

纤维非晶区结构不严密,分子间作用相对较小,热能会引起很大的变形,原因在于增加热能就能使其分子链的活动性增加温度增加越多,分子活动性就越大以至整个分子链段都能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