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歌曲写作之一部曲式

合集下载

多声部歌曲的写作19 歌曲曲式

多声部歌曲的写作19 歌曲曲式

第八章多声部歌曲的写作19多声部歌曲是歌曲体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与单声部歌曲相比,多声部歌曲在表现歌曲内容、塑造音乐形象和抒发感情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牧歌、阿拉木汗等),如音域的宽广、丰富的和声效果、强烈的音色对比等,这些都是单声部歌曲无法比拟的。

因此,学习多声部歌曲的写作,也就成了学习歌曲的写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果说单声部歌曲所表现的是一种平面式的、效果单一的音乐形象,那么,多声部歌曲则擅长表现多层面的、具有多维效果的音乐形象。

因此,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多声部歌曲比单声部更难写,难就难在学习者除了要掌握单声部歌曲的写作技术外,还必须要掌握和声与复调等与多声部写作有关的知识。

多声部歌曲的写作包括任何超过二声部以上的多声部写作形式,其中二声部与四声部为多见,这是因为二、四声部数量均等(如男女各一个、男女各两个),比较容易获得音响上的平衡。

多声部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重唱,也可以是合唱,可以是独唱(领唱)加合唱,也可以是重唱加合唱,还可以是无伴奏纯人声的合唱。

多声部歌曲的写作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改编式的写作,即根据一首现成的单声部歌曲改编成多声部歌曲,如《牧歌》《阿拉木汗》;一种是原创式多声部写作,即从开始就按照多声部写作原则,将旋律与和声一道构思来进行多声部创作。

《旗正飘飘》、冼星海、游击队歌等。

第一种创作方法由于有现成的主旋律(一般为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或民歌),只要配上合理的和声并安排好合适的声部就可以,因此,写作上相对容易(当然,写好并不容易);第二种方法由于旋律与和声是一体化的创作,因此不仅要有旋律写作的技巧,还要有多声部写作的知识,写作难度相对大些,但是,此种写作方法由于是旋律与和声同时考虑,两者的结合相对更加完美。

第一节多声部歌曲的表现特点与单声部相比较,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增加了旋律的厚度如《旗正飘飘》是一首混声四部合唱,主旋律是一个激昂有力的旋律,先由男高和男低声部唱出,至第四小节主旋律移至女声声部,为了表现这个主旋律的气势,作曲家在主旋律以外的其他声部安排了和声填充式的声部进行,以加强主旋律的厚度,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声部创作手法。

《歌曲写作》教学大纲.doc

《歌曲写作》教学大纲.doc

《歌曲写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50726英文名称:Songwriting授课对象:录音艺术专业(电子音乐制作方向)、音乐编导、音乐经理人、流行音乐表演开课学期:四学分/学时:4/64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方式:理论讲解,范例写作、谱例分析、弹唱试听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考试:卷面考试:片断写作与整体写作相结合,题型多样。

作品考试:给指定歌词创作完整歌曲,要求既有纸质乐谱,又有音响(保存为MP3、MIDI、WAV 等格式)。

课程简介:《歌曲写作》是作曲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创作实践特点。

课程教学以歌曲创作所涉及的作曲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通俗歌曲、民歌改编等风格的作品创作。

在授课过程中,将声乐作品的基本写作规律、作曲技巧、歌曲分析三者结合,具体内容涉及主题构思、旋律写作、曲式安排、词曲结合、歌曲改编等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本门课程旨在系统培养学生一定的歌曲编创能力,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歌曲的艺术特色,能够掌握歌曲的创作语言和基本写作技巧,胜任一般声乐作品的创作(主要是通俗歌曲),并在创作实践中提升音乐修养,适应当代传媒领域对音乐传媒人才素质和能力多元化的要求。

教学要求: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趣味、内容与形式、风格与技术、理论与实践” 的统一,教学内容不在于理论精深,而在于实用有效。

课程学习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需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写作,弹唱和歌曲实例分析的练习,勤于思考创作。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配备器材包括:五线谱板、电钢琴、多媒体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章' 节)重点' 难点学时第一章课程导入第一节歌曲的常见体裁第二节歌曲的演唱形式第三节人声分类及音域第四节关于歌词1.歌词的艺术特征2.歌词的结构形式1•歌曲的演唱形式;2.人声音域及分类;3.歌词韵律与旋律音乐性的和谐结合;4.歌词的句式与段式。

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曲式的定义及概述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曲式的定义及概述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结构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的形式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曲式也就是音乐过程的结构。

每一首具体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我们仍然在其中发现一些规律应注意的一点,曲式的学习必须与具体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相结合。

主题在一首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主题也即是主导乐思。

主题的长度并无严格的规定,他通常是一个乐句或一个乐段。

主题可以是单一材料的,也可以是对比的(多出现于大型的乐曲中)。

一首乐曲中的主题数量可多可少。

有多个主题时,可分为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

在具有一定长度的主题中,主题的开头部分成为“主题头”,它往往体现为主题最核心的动机材料。

在乐曲发展过程中,主题头的乐思动机具有特别醒目的特点,从而成为辨认主题素材的最重要标志。

结构单元,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一首完整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该乐曲的整体结构。

能够成为整体结构的最小曲式是乐段。

音乐中最小的具有一定完整性的结构单元是乐段(可以表达乐意的最小结构单位)。

由乐段构成的次级结构称为段,为最底层的次级结构单位。

有大于乐段的曲式构成的次级结构称之为部,部本身还可以分出下属层次的结构单位来。

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相反为开放性结构。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结构在微观与宏观上来解释,它的结论将是不同的。

曲式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一首乐曲中,曲式的各组成部分由于所处地位及所引起的不同作用而具有不同的曲式功能。

担负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主题或若干主题)的段落,称之为曲式的基本部分。

其余的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等段落,这些都是从属部分。

歌曲写作复习资料

歌曲写作复习资料

歌曲写作复习资料一、歌词,又被称为“歌诗”、“声诗”,它是一种供歌唱使用的“能合乐歌唱的诗”。

二、歌词的艺术特征:1.主题的深刻性、集中性;2.形象的可歌性、可唱性;3.情感的根本性、真实性;4.语言的凝练性、通俗性;5、节奏的鲜明性、确定性;6.韵律的和谐性、明快性三、歌词结构的基本单位——句式,表现多样,其基本的样式为七字句、五字句,这与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诗歌、古诗中的“七言”“五言”不无关系。

四、歌词的段式,在一般情况下多是旋律段落形式的依据。

分为1.一段式2.二段式3.三段式4多段式五、歌词写作的常用手法:1.直叙2.比兴3.对偶4.排比5.序列6.比拟7.对比8.衬托9.设问10.夸张11.叠置12.重复13.衬词六、旋律线,又称音高线。

是乐谱横向连接中的形态标志。

是种隐伏的、表现多样的线条。

它以其音高的精心配置和相互关系所产生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旋律的发展。

内在动力分两个方面体现:1、乐音横向进行的音程大小2、乐音接续进行的形态七、乐音横向进行的音程大小来看,旋律线可分为级进和跳进两种。

1.级进,调式自然音列间的序进。

是旋律线的基础,是旋律不间断性和流畅性的体现,是形成线条的因素。

2.跳进,三度及三度以上的音程进行。

常给人一种宽广和破坏不间断性的印象。

不仅是加剧紧张性和增强力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使旋律的表现力个性化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棱角的因素。

跳进常易体现开阔、有力的感受,表现高昂突进的情绪。

八、乐音接续进行的形态来看,旋律线可分为水平式、上升式、下降式、环绕式、波浪式等类型。

九、音乐的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在它的作用下,调式音列中音的井然有序的运动,才有横向的旋律、纵向的和声的产生。

十、节奏的重要性:节奏是旋律的骨骼,是旋律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渗到旋律生命中的因素。

1.旋律的各种表现力是通过不同的节奏来体现的。

2.虽然脱离开节奏的旋律是不存在的,但相对而言节奏却可以离开旋律线而单独存在。

歌曲写作(A)

歌曲写作(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属于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是()A曲式结构 B音乐内容 C节奏 D主题2、歌曲中能够比较集中概括整个歌曲感情和性格特征的那部分曲调,叫做()A复调 B主题 C和声 D调性3、在“起承转合”乐段中,担任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内容的是()A起 B承 C转 D合4、呈示段、中段、再现段的曲式结构属于()A回旋曲式 B两段体 C三段体 D乐段5、音乐作品的ABA类型称为()A一段体 B两段体 C乐段 D三段体6、两段体的歌曲,第一段终止在主音,使A B两段之间有某种分隔感,称为()A收拢性终止 B乐段 C开放性终止 D动机7、c----a1(c2)的音域属于()A男高音 B女高音 C女中音 D男低音8、回旋曲体的数目不能少于()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9、这是一种人数较多的演唱方式,不分声部,大家同唱一支旋律,在演唱中虽然有轮唱的处理,但仍属此范围,这种演唱形式是()A独唱 B合唱 C齐唱 D小组唱10、A(主题)、A1、A2、A3、A4……属于()A回旋曲式 B奏鸣曲式 C三部曲式 D变奏曲式11、A(a+a1)B(b+a1)是属于()A两段体 B再现两段体 C一段体 D三段体12、快速时可表现豪迈,雄健有力的进行和热烈的欢腾,活泼明朗的情绪,中慢速时可与抒情旋律相结合,并且适应各种不同风格、体裁和内容的拍子是()A 2/4拍 B 5/4拍 C 6/8拍 D 2/2拍13、音色清纯明亮、富有光泽、辉煌的音区是()A中音区 B低音区 C高音区 D中低音区14、弱起的上行纯四度具有()A沉着肯定的特点 B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号召性C是构成旋律流畅进行的基本音程 D歌曲创作中很少使用15、在保留原来音乐材料的结构基础上进行装饰变化的手法是()A转调 B主题 C显示性乐段 D变奏16、一般来说,音乐中来表示高昂、热烈、喜悦、激动的情绪的是()A快速 B中速 C慢速 D中速偏慢17、下列属于音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曲式结构 B节奏 C旋律 D节拍18、音乐结构中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是()A乐段 B乐句 C旋律 D节奏19、主题展开时,依照旋律各音之间原来的音程和顺序,将进行方向完全颠倒过来,就好象物体在水中的倒影一样,这种发展手法是()A、引伸法 B模进法 C承递法 D倒影法20、《黄水谣》是一首结构的歌曲()A一段体 B变奏曲式 C两段体 D三段体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1、人们的嗓音按照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一般可分为()A女高音 B女中音 C女低音D男高音 E男中音2、属于通俗歌曲的作品有()A《外婆的澎湖湾》 B《甜密密》 C《点绛唇》D《别离》 E《让世界充满爱》3、旋律在进行方式上常见的有()A重复音进行 B级进进行 C跳进进行D和弦分解进行 E回音进行4、属于艺术歌曲的作品有()A《天伦歌》 B《蝶恋花》 C《三月的小雨》D《思乡》 E《我的中国心》5、千变万化的节奏按其性格和常见的形态可分为()A劳动节奏 B欢乐节奏 C进行节奏D战斗节奏 E自由节奏6、旋律是由相结合而成的()A音高 B节拍C节奏 D速度7、常见的歌曲结构有()A一段体 B乐句 C两段体D三段体 E多段体8、一个乐句在复拍子里的长度是()A两小节 B一小节 C四小节D六小节 E八小节9、旋律的发展手法有()A原样重复 B重复变化 C模进D节奏重复 E自由延伸10、曲调的基本因素是()A节奏 B和声 C音调D织体 E演唱法11、演唱风格常有()A美声唱法 B抒情唱法 C民族唱法D叙事唱法 E通俗唱法12、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结构的歌曲()A二段曲体 B三段曲体 C一段曲体D变奏曲体 E回旋曲体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1、由长度相等的方正性乐句组成的乐段叫。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29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29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29(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加人清角音(角音上方小二度)或者变宫音(宫音下方小二度)所形成的调式是( )。

A.宫调式(燕乐)B.宫调式(清乐)C.六声调式√D.七声调式解析:六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加入清角音(角音上方小二度)或变宫音(宫音下方小二度)而成。

2.下列选项中,属于D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 )。

A.c小调B.g小调C.b小调√解析: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也相同的大调与小调,叫作关系大小调,又称平行大小调。

计算方法:大调主音下方小三度为其关系小调的主音,二者共用一个调号。

D大调与b小调的调号相同,为关系大小调。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 )。

A.乐节B.乐汇C.乐段√D.乐思解析: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或一部曲式。

乐段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

4.歌曲写作中,运用得最多的结构是( )。

A.一段体B.二段体√C.下段体D.四段体解析:在一般歌曲创作中,相比于一段体和四段体,二段体结构在歌曲中最为常见。

5.下列不属于起拍收拍三要素的是( )。

A.速度B.力度C.情绪D.姿势√解析:指挥中起拍收拍的三要素为速度、力度、情绪。

6.指挥的手势是指挥工作的核心。

两手的基本分工是( )。

A.右手拍子,左手各种提示,既有分工又有密切合作√B.右手各种提示,左手拍子,既有分工又有密切合作C.左右手不一起按指挥图示打拍子D.左右手视情况,轮换打拍子或各种提示解析:指挥的右手是主管大局的,多承担基本图式的击拍。

也可以说,指挥的右手是“指挥”二字中的“挥”字,其主要任务是不停地挥动,即打拍子。

指挥的左手是辅助和补充右手的,是“指挥”二字中的“指”字,具有多种功能。

例如长音的提示,力度的提示,声部的提示,复调性音乐的提示等。

7.下列哪首曲子为南宋浙派琴家郭沔所作?( )A.《忘机曲》B.《吴江吟》C.《潇湘水云》√D.《伐檀》解析:古琴曲《潇湘水云》为南宋浙派琴家郭沔所作。

歌词写作规范

歌词写作规范

歌词写作规范一什么叫歌词简单的说就是歌曲中的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曲调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它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节拍、乐句长短的要求而规定的。

要有合情合理句清段明的逻辑性要想写出一首好的歌词,首先要明白歌词,不等同于诗歌。

它要求“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句式长短上,诗虽有长短句,但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而词则大量采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再则,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歌词最重要的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到就会产生共鸣。

而诗歌却是语言的另一种升华,你可以读不懂它,但是能感觉到它。

其次,歌词是为了配合音乐而产生的载体,一首歌词,不管是多么地出色,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音乐,那么就仿佛是被湮没住光芒的宝石,毫无价值。

相反,一首好的诗歌,即使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仍然能让人读出其中的意境来。

要想写出好的歌词,诗歌则是基础。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

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

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

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

话又说回来,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

诗歌创作的经验也能给歌词创作以很大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成功诗歌的创作能使一个人的文笔更精练、更准确、更富表现力,这些对歌词创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歌曲写作基础(七)——曲式结构

歌曲写作基础(七)——曲式结构

歌曲写作基础(七)——曲式结构这节的内容简单。

寥寥数语加几页乐谱就能说明白。

而且相关内容在第一个帖子里已经交流过了,但那时是针对歌词,现在是针对旋律。

过几天准备去上海呆一个月左右,不知道走之前还能完成几个帖子,抓紧,抓紧。

*************************************************************** ***********曲式就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器乐作品的曲式很复杂,在专业院校里,曲式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歌曲的曲式结构相对简单,但也有不少类型。

这里不全面细说,只跟大家交流最简单、最常用的几种类型。

一、一段体一段体也叫一部曲式,就是歌曲只有一个乐段。

在传统民歌、幼儿歌曲中常见。

现代歌曲中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结构,比如上个帖子中的《九九艳阳天》就是个一段体的歌曲。

曲网中南梆子老师的《全民健身幸福多》也是一段体的歌曲。

因为一段体歌曲容量相对小,表达主题单一,情绪展开受限制,所以运用相对很少。

而且上个帖子是专门说乐段的,那么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二、两段体学院派的叫法是单二部曲式,就是简单的由两个乐段连接起来的结构。

既然有简单,那就有复杂的呗?对,叫复二部曲式,当然,接下来还有复三部曲式。

今天我们只涉及简单的,而且我和大家都是业余选手,别叫得那么正式,就说是两段体、三段体好了。

两段体结构是歌曲中运用最广泛、最广泛、最广泛(不是回声,重要的问题说三遍嘛)的曲式结构。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1、再现性两段体:歌曲由A、B两个乐段构成,B段的前半部分旋律与A段对比性较大,B段后半部分再现了A段的部分旋律,使整首歌曲的旋律产生了对比中有统一的特点。

例1《共和国之恋》(刘毅然词刘为光曲)。

B段前两句都是不方整的3小节,通过音区提高,八度和六度大跳表现出来的情绪与A 段形成了较大的对比,后两句的旋律重复了A段的三、四句旋律。

(旋律试听)2、对比性两段体:A、B两个乐段在旋律、节奏、结构等方面对比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乐段与一部曲式
主 讲 李彦仪
第一节 乐段的构成
“乐曲的结构和设计”称其为曲式。乐段是最小的完 整的曲式单位,但乐段内部仍有更小的非完整的结构 单位:
乐汇
乐节
乐句
一、两句的乐段
❖这种乐段是由两个乐句以呼应的关系共同来 完成的基本的曲式结构单位。可分为重复性乐 段和对比性乐段。这种乐段在我国的民歌中非 常常见。
三句体 五句体 六句体 多句体
五句体《我的祖国》
六句体 《掀起了你的盖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写作:《大海与小草》
重复性两句 《小情人》
对比性两句乐段 《牧歌》
二、起承转合四句的乐段
第二乐句往往是第一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引深或 模进,第三乐句在旋律进行、节奏因素、乐句落音等方 面与前面两个乐句形成对比,第四乐句则要出现第一乐 句或第二乐句中,或节奏或旋律方面的因素并终止乐段。
《满怀深情望北京》
三、其他句式的乐段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