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影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移动的原因,并分析对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YX X Y ∙∆∆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2)计算:A 弧弹性:e d = —QP P Q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222121Q Q P P P Q ++∙∆∆ 。
B 点弹性:e d = —QP dP dQ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二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第二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单项选择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D)。
A.张某买了面包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C.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D.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2.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3.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4.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则(D)。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是劣质品D.x和y是互补品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C)。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知道二、多项选择1.在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是(BCD)。
A.彩电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C.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D.等离子电视机的价格上升2.如果一种物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CD)。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3.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D)。
A.该商品的可替代程度B.商品的必需程度C.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D.时间的长短4.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则该商品可能为(ACD)。
A.正常品B.低档品C.奢侈品D.必需品5.影响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
A.该商品的可替代程度B.商品的必需程度C.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D.时间的长短三、名词解释四、判断题1.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话,消费者能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数量。
(√)2.供求定律表明在均衡价格时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3.在产品和劳务有相近的替代品时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Q
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2)需求变动 P
需求增加则使需 求曲线向右上方移 P2 动,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增加; P1
P3
需求减少则使需
求曲线向左下方移
动,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减少。
O
D3
D1
D2
S
E2 E1 E3
Q3 Q1
Q2
Q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求定理: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 分 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 向的变动;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概述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鸟瞰
产品和服务
企业
产品价格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投
劳动、土地、资本、管理
资
资金
利息
产品市场
家庭
要素市场
储 蓄
金融市场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 化行为
第二节 需求曲线
1.需求
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3)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如 图:
P
ed>1
富有弹性
A 3
2
BD
P
ed<1
缺乏弹性
3
A
2
B
D
0 20
50 Q
0 20 25
Q
P ed=1
单位弹性
3
A
B 2
D
0 20 30
Q
P
ed=∞
完全弹性
P
D
ed=0
完全无弹性
D
0
Q
Q
国开经济学(本)第10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国开经济学(本)第10章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试题 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正确答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试题 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正确答案是: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试题 3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正确答案是: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试题 4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正确答案是: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试题 5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社会投资增加试题 6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正确答案是:I+G+X=S+T+M试题 7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试题 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正确答案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试题 9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正确答案是:以上几个因素都是试题 10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试题 11总需求曲线表明()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试题 12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正确答案是:投资减少试题 13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政府支出的增加试题 14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政府支出的减少试题 15下面因素中不构成总需求的是()正确答案是:税收试题 16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正确答案是:与横轴垂直的线二、多项选择题试题 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试题 18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试题 1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正确答案是:政府支出增加, 自发投资增加, 政府税收的减少, 储蓄的减少, 储蓄增加试题 20总需求的构成()正确答案是:居民的消费, 企业的投资, 政府的支出, 净出口试题 21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正确答案是: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货币供给减少试题 2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正确答案是: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试题 23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正确答案是: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 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试题 24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正确答案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试题 25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 价格水平试题 26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正确答案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三、判断题试题 2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经济学原理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 若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 ES=∞供给曲线是平行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3、用类似于需求曲线求弹性时所用的几何作图法来测度供给曲线的弹性 (图2.5)。
一:
要求供给曲线S上任一点A点的弹性,可由A点做供给曲线的切线切纵轴于 R点,切横轴于T点,则A点的弹性系数
(2)依据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 弹性大于1,称为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相对平缓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充足。 • 弹性小于1,称为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幅度 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相对陡峭的曲线。 一: 生活必需品,比如日常洗漱用品、食盐等通常就缺乏弹性。 • 弹性等于1,称为单元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与价格变动的幅度相等,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对称的双曲线。
一: 2、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在假定其他条件(如消费者收入、消费 者偏好、其他商品价格、预期等)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 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需求表 需求表表示消费者对于特定商品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 该商品的数量。如表2.1
4、需求曲线
根据需求表绘制而成的曲线就称为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如图2.1
• 派生供给商品弹性的大小。所谓派生供给是指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半 成品、动力及设备等中间产品的供给。由于派生供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供给, 因此,派生供给商品与最终产品弹性呈同方向变化。
第3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概念
一:
图2.6中,DD和SS分别代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当两者相交于F点时,生产者愿意 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刚好相等,此时就称为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最新用图形说明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用图形说明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用图形说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用价格消费线推导需求曲线用短期TP L线推导AP L、MP L用STC线推导SAC、SAVC、SMC、AFC线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线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2、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3、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睡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
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5、低档品:只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变得的商品。
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登陆地把某一可变生产要素指甲刀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数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编辑产量是递减的。
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7、机会成本:市场以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8、外在经济: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以来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他们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位置下降。
9、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高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医院接受的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10、价格歧视:垄断厂商为了增加利润,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2、当只有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收入-消费曲线)3、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决策主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
4、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线和一条曲线形的需求线相切,切点处两需求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同)。
微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及解答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2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6.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都可能
7.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2。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图2-2(a)中,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均衡价格P1=6,均衡数量Q1=20。图2—2(c)中,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1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5.5,均衡数量增加为Q3=22。5。因此,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数量增加.同理,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第三章 市场均衡模型(西方经济学练习)

第二篇第一章市场均衡模型一.填空题:1.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作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可用需求函数表示为()。
7.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化);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化)。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8.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9.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0.根据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单元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五类。
)11.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12.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3.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正方向)变动。
14.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5.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6.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与()之间的关系。
17.供给曲线向()倾斜,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变动。
18.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的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19.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与()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和()相交时的价格。
20.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选题:阐述影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移动的原因,并分析对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的影响。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22
姓名:**
学号:**
一、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1)、除了物品的价格以外,还有另外四种重要的因素决定了需
求曲线。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也许是最重要的。
(2)、市场的规模,或家庭的数量,显然影响着每种价格下的需求量。
如果其他条件相等,消费者数目增加一倍,大约会使需求量增加一倍。
(3)、其他物品,特别是那些可以作为有关物品的替代物的,它们的价格和可获得性将会影响需求曲线。
(4)、在这些客观因素背后的,是一组称作爱好或偏好的主观因素。
这些爱好可以反映出真正的需要,也可以包括相当数量的人为造成的需要,还可以具有很大一部分的传统因素。
二、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1)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则供给量越小;而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则越大。
(2)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越高,在同等条件下,将有更高产量、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因而供给就会增加。
(3)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利润率的高低,利润高将有更多的供给。
(4)政府的税收与补贴政策。
国家税收多则会造成企业减少供给,相反如果政府对产品的补贴多,会导致产品供给增加。
三、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
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总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总之,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需要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2)、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
反之,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的变动不能确定; 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也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