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合集下载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P(价格) P₁
供给 减少
S₃ S₁(供给曲线) S₂
供给 增加
Q(数量) Q₃ Q₁ Q₂
o
影响供给变动的其它因素主要有 :
生产的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变动 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生产者对未来生产的预期的变动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
o
二、需求曲线
1.需求曲表线达:了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 即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化。
o
一、供给曲线
1.供给曲表线达:了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
P(价格)
即供给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正向变化。
S(供给曲线)
P₂ P1
启示:
Q₁ Q₂
Q(数量 )
(1)用保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

(2)对企业购买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有利于扩大
该企业的生产规模。
o
2.供给变动曲线
供给变动曲线,是指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影响供给, 使整条供给曲线平行移动
o
梦想 让
在创新中绽放
树立远大理想 传承创新精神
o
Q₂ Q₁ Q₃
需求 增加
Q(数量)
启示:
(1)国家可以实行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或抑制需求。
(2)当一种商品价格昂贵而是消费者望而却步时,可以
o
考虑生产替代品;当某种商品处于薄利多销时,可以考虑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替代品)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o
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
P(价格)
p₁ p₂
启示: (1)降低该商品的价格,可 以扩大该商品的需求量。降 价促销使商家常用的一种竞 争手段。 (2)提高商品的价格,对某 种商品加征消费税,有利于 限制某Q种(数商量品) 的需求,引导 Q₁ Q₂ 居民合理消费。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假设其她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得推移,该曲线不一定就是稳定得,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得需求量,需求曲线就会移动。

例如,科学家发现常吃冰淇淋可使人长寿,那么这就将增加人们对冰淇淋得需求,从而致使冰淇淋得需求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需求曲线得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得需求量增加得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称为需求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得需求量减少得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称为需求减少、由于市场供给曲线假设其她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得推移,该曲线不一定就是稳定得,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得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例如,糖就是生产冰淇淋得一种投入品,当糖得价格下降时,销售冰淇淋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卖者就更愿意增加冰淇淋得供给,从而致使冰淇淋得供给曲线移动、下图说明了供给曲线得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得供给量增加得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称为供给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得供给量减少得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称为供给减少。

均衡下图给出了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两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市场得均衡。

两线相交时得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两线相交时得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图中冰淇淋得均衡价格为2元,均衡数量为7个;即2元时,冰淇淋得供给量与需求量都就是7个。

均衡表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所谓市场得均衡,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物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销售得物品数量相平衡。

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得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买者买到了她们想买得所有东西,卖者卖出了她们想卖得所有东西。

买者与卖者得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得均衡变动。

为了说明原因,就要瞧一下,当市场价格不等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得情况。

分析均衡变动得三个步骤结合均衡得概念,又通过分析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得情况,说明了供给与需求就是如何共同决定市场均衡得、市场均衡又决定了物品价格,以及买者所购买与卖者所销售得该物品得数量。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
2 . 需求 曲线 的“ 线 移 动”


Q 一
Q :

图 1
所谓需求 , 由于其他因素( 如人们的收
日 q 知识梳 理
l 重l 难 l 点l 聚I 焦I
人、 相关商 品的价格 、 人们 的预期 、 国家政策等 ) 变动所 引起 的对该商品需求量 的变动 。如果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 则其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反之 , 如果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 则其需 求 曲线 向左移动 。 如图2 所示 , 当商品的价格坏 变时 , 由于其 他 因素变动 , 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由Q 。 增加到 , 这时 , 需 求曲线就由D , 向右移动到 , 即发生所谓的“ 线移动” 。 【 例题讲解】 o
素变动 的情 况 。运动鞋 价 格上涨 后 , 消费 者会 减少 对 它 的需 求 量 , 故A 项正 确 。B 项 的含 义 是价 格
上涨 , 获利可能增加 , 生产者会加大对该款运动鞋的供给 , 故排除。
答案 A
2 . 国 家为鼓励 节能 汽车 的推 广使 用 . 给 购 买节 能汽 车的 消 费者 一定 补 贴 , 从 而使 消 费者增 加
加, A 项正确 , D 项错误 ; B 项反映的是随着商品 自身价格的上涨 , 其需求量减少 , 排除 ; C 项反映的
是随着商品 自 身价格的下降 , 人们对节能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 排除。
I 重1 难l 点I 聚l 焦{ 知 识 梳 理 》
答案 A
二、 供 给 曲线 的点 、 线移 动
Q ,一 Q z Q
图2
1 . 市场上 某款 运动 鞋的价 格 上涨后 , 其 需 求量发 生 了相应 的 变化 。 下列 图示正 确反 映 这一 变

供求曲线移动原理

供求曲线移动原理

供求曲线移动原理
供求曲线移动原理是指在市场中,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供求曲线会发生平移或移动。

移动曲线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 生产成本的变化: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表示供给减少;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表示供给增加。

- 生产能力的改变:如果某行业增加了生产能力,供给曲线
将向右移动,表示供给增加;如果生产能力减少,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表示供给减少。

2. 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 收入水平的变化: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需求曲线会向
右移动,表示需求增加;当消费者的收入下降时,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表示需求减少。

- 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变化: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需
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因为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商品;而如果补充品的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因为消费者不再需要购买这个价格更高的补充品。

需要注意的是,供求曲线移动并不意味着价格一定会发生变化。

供需曲线移动会导致市场均衡点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价格和数量的调整。

当供需曲线同时向同一方向移动时,价格的变化将更加明显;当供需曲线移动的方向相反时,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受到相互影响,变化程度会有所不同。

总之,供求曲线移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它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了解供求曲线移动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动和价格调整的机制。

经济学基础曲线大全

经济学基础曲线大全

基础各种曲线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消费者偏好增强;2、收入增加;3、替代品价格上涨;4、互补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PS:价格;QS:供给量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A、生产成本降低;B、生产技术提高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5、预期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第二章:无差异曲线含义: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市场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上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交易量,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平衡。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和交易量的一种机制。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市场中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供给商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加生产,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当市场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引导消费者增加购买,促使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达到平衡。

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会随着市场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市场需求下降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商会减少生产,从而降低供给量。

此时,商品的价格会上升,以达到供求平衡。

同样地,当市场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这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从而抑制消费者的需求,使市场需求与供给趋于平衡。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也可以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往往会减少,从而导致市场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市场需求会增加。

这种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可以衡量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对于制定市场策略和调整价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供给的数量和价格,而供给的变化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品价格。

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可以达到平衡,促进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对于制定市场策略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ΔY
e
=
Y ΔX
=
ΔY ΔX
X Y
X
3、点弹性表达式:
ΔY
e=
lim
x0
Y ΔX
=
dY X dX Y
X
Back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弹性的种类很多
在需求函数和供给 函数中,需求量和 供给量是因变量, 因此弹性分为需求 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又可 分为需求的价 格弹性、需求 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 性。
P1
收入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需求减少。
0
Q1
D2 C
B
Q2
Q3
Q
1、需求曲线的移动
PP
P1
A
B
P2
C
P3
D
0
Q1
Q2 Q3
Q
需求量的变动
PP
P1
A
B
C
D2
D0
D1
0
Q1
Q2
Q3
Q
需求的变动
Back
2 、供给曲线的移动
(1)供给量的变动
P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P3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P2
价格
2
B CD E 3 45 6
供给量
0 200 400 600 800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P 7 6 5 4 3
2 A
1
E D
C
B
Qs =- + P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均衡价格变动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

用点、线移动法巧解需求、供给曲线难题作者:袁孝保来源:《青苹果·高一版》2016年第09期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单就课本中关于商品的价格与需求关系、价格与供给关系的文字表述来说,二者的关系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运用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来表达和探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时,由于添加了部分西方经济学元素,这部分内容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问题,往往让学生们觉得难以应对。

本文结合数学函数图像知识,从自变量、因变量变化的关系入手,讨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是如何表现为曲线上的“点移动”或曲线自身的“线移动”,以帮助大家走出有关的认识误区。

根据数学函数图像的知识,自变量引起的函数图像的变动是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即“点移动”;而自变量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函数图像的变动是曲线自身的移动,即“线移动”。

同理,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中,价格是自变量,价格变化引起的图像变化是“点移动”——在曲线上的移动;价格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图像变化,则是曲线的移动——整条曲线的左右移动。

(注:在西方经济学图像中,一般都是用纵轴表示自变量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或供给量)一、需求曲线的点、线移动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一般来说,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它的变动分为两种情形:1.需求曲线的“点移动”所谓需求曲线的“点移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如果商品的价格越低,人们对其需求量越大;反之,如果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对其需求量越小。

若以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那么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如图1所示,当商品的价格由P■下降到P■时,需求量由Q■增加到Q■,即价格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曲线上的“点移动”。

2.需求曲线的“线移动”所谓需求曲线的“线移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如人们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的预期、国家政策等)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曲线的移动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就会移动。

例如,科学家发现常吃冰淇淋可使人长寿,那么这就将增加人们对冰淇淋的需求,从而致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需求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称为需求增加;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称为需求减少。

供给曲线的移动
由于市场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

例如,糖是生产冰淇淋的一种投入品,当糖的价格下降时,销售冰淇淋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卖者就更愿意增加冰淇淋的供给,从而致使冰淇淋的供给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供给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称为供给增加;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称为供给减少。

均衡
下图给出了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两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市场的均衡。

两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两线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图中冰淇淋的均衡价格为2元,均衡数量为7个;即2元时,冰淇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是7个。

均衡表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

所谓市场的均衡,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销售的物品数量相平衡。

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买者买到了他们想买的所有东西,卖者卖出了他们想卖的所有东西。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

为了说明原因,就要看一下,当市场价格不等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的情况。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结合均衡的概念,又通过分析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的情况,说明了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共同决定市场均衡的。

市场均衡又决定了物品价格,以及买者所购买和卖者所销售的该物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

当某些事件使其中一条曲线移动时,市场上的均衡就改变了,从而将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产生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上的均衡时,可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只要一个事件移动了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或同时移动了这两条曲线,就可以用上述三个步骤预测这个事件将如何改变均衡时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

需求移动引起的市场均衡变动
假设某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

这种情况将如何影响冰淇淋市场——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一,天气炎热改变了买者对冰淇淋的嗜好,影响冰淇淋的需求曲线。

即由于天气炎热,增加了买者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想购
买的冰淇淋数量。

供给曲线不变,因为天气炎热并没直接改变卖者希望生产并销售的冰淇淋数量。

第二,由于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买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冰淇淋数量增加,所以,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第三,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2元升至2.5元),均衡数量增加(7个增至10个)。

即冰淇淋的价格上升,销售量增加。

如下图所示,需求曲线从D1移动到D2,需求增加。

注意曲线移动与沿着曲线的变动:
买者嗜好使冰淇淋价格上升,需求增加。

尽管供给曲线仍然相同,但卖者对冰淇淋的供给数量增加。

即“供给量”增加,但“供给”不变。

供给指供给曲线的位置,供给量指卖者希望销售的数量。

该例中,供给没有改变,因为买者嗜好并没有改变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卖者的销售愿望,而是改变了在任何一种价格水平下买者的购买愿望,从而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
升。

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这种供给量的增加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总之:
供给曲线的移动,称为供给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变动;
沿着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变动,称为供给量变动;
沿着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变动,称为需求量变动。

供给移动引起的市场均衡变动
假设某年夏天,台风摧毁了部分甘蔗田,导致糖的价格上升。

这种情况将如何影响冰淇淋市场——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一,作为冰淇淋投入品之一的糖的价格上升,影响冰淇淋的供给曲线。

即由于生产成本增加,减少了卖者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生产并销售的冰淇淋数量。

需求曲线不变,因为投入品价格的上升并没直接改变买者希望购买的冰淇淋数量。

第二,由于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卖者愿意并能够销售的冰淇淋数量减少,所以,供求曲线向左移动。

第三,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2元升至2.5元),均衡数量减少(7个减至4个)。

即冰淇淋的价格上升,销售量减少。

如下图所示,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供给减少。

注意曲线移动与沿着曲线的变动:
投入品价格上升使冰淇淋价格上升,供给减少。

尽管需求曲线仍然相同,但买者对冰淇淋的需求数量减少。

即“需求量”减少,但“需求”不变。

需求指需求曲线的位置,需求量指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

该例中,需求没有改变,因为投入品价格上升并没有改变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买者的购买愿望,而是改变了在任何一种价格水平下卖者的销售愿望,从而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供给减少引起均衡
价格上升。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这种需求量的减少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总之:
供给曲线的移动,称为供给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需求变动;
沿着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变动,称为供给量变动;
沿着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变动,称为需求量变动。

供给和需求都移动引起的市场均衡变动
假设天气格外炎热和台风摧毁部分甘蔗田发生在一个夏天。

这些情况将如何影响冰淇淋市场——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一,两条曲线都应该移动。

天气炎热影响需求曲线,因其改变了买者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想购买的冰淇淋的数量;台风导致糖价上升,改变了冰淇淋的供给曲线,因其改变了卖者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想销售的冰淇淋数量。

第二,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第三,根据需求和供给变动幅度的相对大小,可能出现两种结果,如图(a)和图(b)所示。

在这两种情况下,均衡价格都上升了。

图(a)中,需求增幅很大,而供给减幅较小,均衡数量增加。

图(b)中,供给减幅很大,而需求增幅较小,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这些情况肯定会提高冰淇淋的价格,但是,它们对冰淇淋销售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注:
如果供给和需求都移动,且不知其各自移动的大小(供给和需求各自增、减幅度),那么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就必有一个无法确定。

如下图所示的红框中供给和需求都移动的四种可能组合。

即是,如果价格的变动是确定的,那么,数量的变动就必然是不确定的;
反之,如果数量的变动是确定的,那么,价格的变动就必然是不确定的。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