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工程化学基础》第2章

《工程化学基础》第2章
11
碳团簇
在大量的团簇中,研究最多的是碳团簇, 原子数为 20,24,28,32,36,50,60, 70,84,120…的稳定性较高,其中 C60 的 丰度最高,C70 次之。C60 是1985年发现的。 以 C60 作为结构基元而形成的 C60 固体是除 石墨、金刚石外,碳的又一种同素异形体。
O
CO
CO CH2 N Ca N O CO CH2
CH2 CH2
CH2
[CaY]2– 配离子
9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螯合物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螯合效应的结果。即多 齿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了环状结构 。结构对配合物的 性质有很大影响。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的配合物往往有 不同的空间结构,并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例如
20
非整比化合物(不定组成)与整比化合物(定组成) (水,二氧化碳等)是一对矛盾,他们代表着物质形 成的两种方式,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1
四、金属有机化合物
由金属原子和有机基团中碳原子键合而成,含金 属–碳键(M—C)的化合物称金属有机化合物,如 (C2H5)2 Zn、C6H5Ti(OC3H7)3、(C2H5)4Pb、RMgX(R 为烷基,X为卤素)。 金属有机化合物大体分三类: (1)离子型化合物 (2)σ键化合物 (3)非经典键化合物
《工程化学基础》
第二章 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
1
本章内容提要
物质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原子的结合态组成 的,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的不同,可以将物 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原子、分子及其结合态因其所处条件不同,他们 又可分成单质、简单化合物、配合物、高分子化合 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可以 聚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宏观状态,表现出不同 的性质、功能和用途。

化学反应工程-第2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2章
rA
移项并积分得:
dCA kCA a CB b dt
CA 0
kt

dCA CA mCBn
CA
这时假设a,b分别为m, n ,则以时间t为横 坐标,以积分项 C

A0
CA
dC A m n C A CB
为纵坐标,当以具体数据代入时,作图就可 以得到斜率为k的直线。如果得到直线,则表明此 动力学方程是适合于所研究的反应的。若得到曲 线,则表明此动力学应被排除,应该重新假设a, b的值而加以检验。
即:
ln
C Ae
C A0 C Ae C A C Ae
1 k1 1 t K
代入2-20式得:
将实验测得的CA-t数据,按照上式 C
ln
C A0
A
C Ae C Ae
与t作图可以得一条直线,斜率为k1+k2, 又因为k1/k2可知,因此可以求出 k1,k2 值。
2.2 等温恒容过程 ⑵ 反应转化率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反应物A的转化率可以用下式定义
反应物A的转化量 n A 0 n A xA = A的起始量 n A0
注意: ① 转化率恒为正。 ② 反应物一般指关键反应物(限制反应物、着眼反应物), 其是以最小化学计量量存在的反应物。 ③ 根据nA0的选择不同,有单程转化率(以反应器进口物料 为基准,如氨合成过程的合成塔进口循环气。)和总转化率 (以过程进口物料为基准,如氨合成过程的新鲜气。)。
如果cA0远远小于cB0,cB在全部反应时间里近似 于不变,则二级反应可以作为拟一级反应处理。
适用范围:
利用积分法求取动力学方程式的过程, 实际上是个试差的过程,它一般在反应级 数是简单整数时使用。当级数为分数时, 试差就比较困难,这时应该用微分法。 其他不可逆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 积分式见书上表2-4.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
V
1 1 - xA kt
=
nA0
CA nA
CA C A0
=1 - x A
ln
ln
1 1 - xA
斜率﹦k 或
ln
C A0 CA
t
二级不可逆反应 A﹢B→产物
若 CA0﹦CB0
CA
( rA ) kC A
2
dC A dt
kC A C B

dC A dt


1 CA

dC A CA
2.13 93 k 5.02 86.8 k 0.0181 0.0309 1 2.13 K 1 5.02 K B B
2
2
2
9.58 89.3 k 6.46 86.3 k 0.0408 0.0338 1 9.58 K 1 6.46 K B B 3.3 92.2 k 0.0263 1 3.3 K B
第2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2.1 概述
均相反应 均相反应是指参予反应的各物质均 处同一个相内进行的化学反应。
烃类的高温裂解为气相均相反应,酸碱中 和、酯化反应为典型的液相均相反应。
2.1.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组分A 的摩尔数变化量称为A组分的反应速率。 例 反应物
1 xA C A0 1 xA
斜率﹦k 或
1 CA

1 C A0
t
若 CA0≠CB0 ,设β﹦ CB0 /CA0

dC A dt
kC A C B

CA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题解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题解

s 习 题2-1、 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3222222232 4CH OH O HCHO H O CH OH O CO H O+?+?进入反应器的原料中,甲醇:空气:水蒸汽=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试计算: (1)反应的选择率; (2)反应气体出口组成。

解:(1)由Y S x =⋅得: 06920961072Y .S .x .=== (2) 以进口气体含甲醇2mol 、含空气4mol 、含水蒸汽1.3mol 为计算基准。

参加反应的甲醇的量:2×0.72=1.44(mol )出口气体含甲醇:2-1.44=0.56(mol )主反应消耗的甲醇:1.44×0.961=1.38384(mol ) 主反应消耗的氧气:1.38384/2=0.69192(mol ) 主反应生成的甲醛:1.38384(mol ) 主反应生成的水: 1.38384(mol )副反应消耗的甲醇:1.44×0.039=0.05616(mol ) 副反应消耗的氧气:0.05616×1.5=0.08424(mol ) 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0.05616(mol ) 副反应生成的水份:0.05616×2=0.11232(mol )因此,反应气体出口组成如下: 甲醇:0.56(mol ) 甲醛:1.38384(mol )氧气:4×0.21-0.69192-0.08424=0.06384(mol ) 氮气:4×0.79=3.16(mol ) 二氧化碳:0.05616(mol )水蒸汽:1.3+1.38384+0.11232=2.79616(mol )折算成摩尔百分比,出口气体含甲醇、甲醛、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的分率分别为:7.0%、 17.3%、0.8%、 39.4%、0.7%、34.9%2-2 、试推导 n 级不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C p k k 和的量纲。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A
A+P
P
P+P
(2-8)
(2-9)
2.1.3 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⑴转化率 转化率一般用关键组分来表示。所谓关键组分必须是反 应物,生产上选择的关键组分一般是反应物料中的主要
组分,即价值较高且不应是过量的,因此转化率的高低,
会一定程度上反映过程的经济效果,对反应过程的评价 提供直观的信息。
2.1.3 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对于选择率一般有平均选择率和瞬时选择率之分,以平 行反应(2-5)、(2-6)为例,
两种选择率的定义为: 平均选择率 瞬时选择率 (2-2)
2.1.3 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⑶收率Y 收率的定义为:
Y 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 A摩尔数 A的起始摩尔数
(2-3)
COCl2
3 2 2 CO CO Cl 2
(2-12)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rCO ) k c c
(2-18)
则对于氯气的反应级数是分数。
2.1.5 反应动力学方程
⑵反应速率常数kA 由式(2-13)知,当A、B组分的浓度等于1
(rA )k A ,说明kA就是浓度为1时的速率。 时,
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速
三级反应常见。例如下面的气相反应(2-11):
2NO+O2 动力学速率方程为:
2 (rNO ) k NO cNO cO2
2NO2
(2-11)
(2-17)
2.1.5 反应动力学方程
级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它的绝对值不会超过3, 但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负数。例如下面的光气合成反 应:
CO+Cl2
生产上还经常遇到循环反应器,如合成氨或合成甲醇的 合成塔等,由于化学平衡或其他原因的限制,原料一次 通过反应器后,转化率一般很低,需要把出口的反应混

2020春工程化学习题集2-动力学

2020春工程化学习题集2-动力学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习题一、选择题(1)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B)A.增加分子总数B.增加活化分子总数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使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D )A.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加B. 反应系统混乱度增加C. 活化分子分数增加D.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加(3)升高同样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C )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E a较大的反应D. E a较小的反应(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B.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随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小相同倍数。

(5) 对于催化剂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B)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C)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D) 加入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6)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 3B == 2C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A、A、B、C的浓度不再变化B、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D、A生成的速率与C生成的速率相等(7)正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是由于( B)。

A增大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 B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 提高了正反应的活化能D增大了平衡常数值(8)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CN2 (g) + O2 (g) 2NO (g) KH2 (g) + 1/2 O2 (g) H2O (g) K2NH3 (g) +5/2 O2 (g) 2NO (g) + 3 H2O (g) KN 2 (g) + 3H2 (g) 2 NH3(g) K则K=_( C )。

A K·K·K;B K·K/ K;C K·(K)3/ K;D K·(K)2/ K。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 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 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VR 4 0.537 2.15m3
16
2.1.4 循环反应器
在工业生产上,有时为了控制反应物的合适浓度, 以便于控制温度、转化率和收率,或为了提高原 料的利用率,常常采用部分物料循环的操作方法, 如图所示。
17
循环反应器的基本假设: ①反应器内为理想活塞流流动; ②管线内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整个体系处于定常态操作。
第二章
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1
2.2.1 单一不可逆反应过程平推流反应器 与全混流反应器的比较
图2-1 不同反应器中浓度、转化率、反应速率的变化图 2
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在恒温下进行,其
设计式为:
P
1
k
cn 1 A0
n
xA 0
1
1
A xA xA
dxA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在恒温下进行,其
设计式为:
m
xA
图2-5 多釜串联反应器的空间时间
11
计算出口浓度或转化率
对于一级反应:
1
cA0 cA1 kcA1
2
cA1 cA2 kcA2
cA1
cA0
1 k1
cA2
cA1
1 k 2
cA0
1 k11 k 2
依此类推:
cAN N cA0
1 ki
i 1
12
如果各釜体积相同,即停留时间相同,则:
cAN
VR1 :VR2 V01 :V02
是应当遵循的条件
6
(2)全混流反应器的并联操作 多个全混流反应器并联操作时,达到相同 转化率使反应器体积最小,与平推流并联 操作同样道理,必须满足的条件相同。
7
(1)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考虑N个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解析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解析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均相反应 均相反应是指参予反应的各物质均处同一个相内进行化学反应。

在一个相中的反应物料是以分子尺度混合的,要求:①必须是均相体系 (微观条件) ②强烈的混合手段 (宏观条件) ③反应速率远小于分子扩散速度一、计量方程反应物计量系数为负,生成物计量系数为正。

计量方程表示物质量之间关系,与实际反应历程无关; 计量系数只有一个公因子;用一个计量方程表示物质量之间关系的体系称为单一反应,反之称为复合反应。

二、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容积内组分的物质的量(摩尔数)的变化称之为该组分的反应速率。

反应物:生成物:对于反应三、化学反应速率方程r 是反应物系的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32223NH H N =+032223=--N H NH A A Adn r Vd d t C dt=-=-R R Rdn r Vdt dC dt==A B S R A B S Rαααα+=+SABRABSRr r r r αααα===AA AB r [k (T)][f(C ,C ,)]=有两类;双曲函数型和幂函数型。

k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a(b)-反应级数。

(1)反应级数(i) 反应级数与反应机理无直接的关系,也不等于各组份的计量系数; (ii) 反应级数表明反应速率对各组分浓度的敏感程度;(iii) 反应级数是由实验获得的经验值,只能在获得其值的实验条件范围内加以应用。

(2)反应速率常数k[k]: s -1·(mol/m 3)1-nE :是活化能,把反应分子“激发”到可进行反应的“活化状态”时所需的能量。

E 愈大,通常所需的反应温度亦愈高,反应速率对温度就愈敏感。

k 0 —指前因子,其单位与 反应速率常数相同;E—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J/mol ; R — 气体常数,8.314J/(mol .K)。

a b A A B r kC C=2220.512H Br HBrHBrBr k c c r c k c =+0exp[]E k k RT=-01ln ln E k k R T=-⨯ln klnk 0 slop=-E/R1/T⏹ 反应速率的温度函数关系● 活化能越高,斜率越大,该反应对温度越敏感; ● 对于一定反应,低温时反应速率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
一、基本概念
1、配位化合物地基本概念(定义、命名);
2、团簇(分子簇、离子簇、原子簇)
3、整比化合物与非整比化合物;
4、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5、晶体的基本类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型晶体、过渡性晶体)
6、非晶体(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玻璃化温度、粘流化温度、分解温度)
7、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变化规律、计算)
8、常见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类、结构(肥皂、洗衣粉)
9、大气的相对湿度
10、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二、教材习题
1、教材17页(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举例)
2、教材22页表2—1 (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环氧乙烷、聚丙烯晴)分子式;单体;重复单元;聚合度。

4、教材32页练习题1、2、3、4、
5、6题。

5、教材43页练习题2、5、6题;44页思考题2、3题。

6、教材53页表2.11
6、教材62页例2.2;教材67页练习题4、5题。

补充习题
一、判断对错并改正(正确的在括号内“∨”错误的“×”,并改正)
1、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交替排列着原子、离子、粒子间靠共价键结合。

()
2、液态物质的分子间力越小,气化热越大,沸点就越高。

()
3、一个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愈强。

()
4、分子间力与化学键不同,是非直接相连的原子间,基团间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

在小分子中的分子间力则比较简单,可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

()
5、配位化合物K[Pt(NH3)Cl3]中只有配位键()
6、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是用来描述和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
7、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和确定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
8、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是用来描述和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
9、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和确定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
10、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可以互相转化。

()
11、在离子晶体中,一个阳离子总是属于一个确定的阴离子。

()
12、在原子晶体中,分子内是共价键,分子间也是共价键。

()
二、填空题
1、具有“塑料”王之称性能优良的聚四氟乙烯的化学式是它的单体是、重复单元是、属于型高分子化合物。

2、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它的化学式是,属型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是,在洗涤油污时(要求用化学式表示)插入油污,在不断搅拌下进入水溶液而去除。

3、聚丙烯酸是一种处理废水的高效絮凝剂,它的化学式是,它的单体是,重复单元是属型高分子化合物。

4、配合物Na4[P t Cl6]的名称是,配位中心是,配位体是,配位数是。

5、肥皂的主要成分是十八酸钠,它的化学式是,属型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是,在洗涤油污时(要求用化学式表示)插入油污,在不断搅拌下进入水溶液而去除。

6、将20 g的NaCl溶于200 g水中,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mol·Kg-1,NaCl 的摩尔分数是。

7、浓度均为0.01 mol·L-1的HAc,NaCl,C6H12O6和CaCl2溶液,其蒸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沸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凝固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8、有两种溶液,一种为1.50 g尿素[CO(NH2)2]溶于200 g水中,另一种为42.8 g某非电解质溶于1 000 g水中。

若这两种溶液的凝固点相同,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g·mol-1。

9、298 K时有一仅能透过水的渗透膜,将0.01 mol·L-1和0.001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开,欲使该体系达平衡需在溶液上方施加的压力为Pa。

10、海水结冰的温度比纯水结冰的温度,其温度改变值可用关系式表示。

11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是、、、。

12、按照晶胞参数的差异可将晶体分为种晶系,它们具有不同的。

13、MgO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的微粒为,微粒间的作用力是,晶体类型为,预测其熔点为。

三、选择题
1、稀溶液依数性的核心性质是( )
A:溶液的沸点升高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C:溶液具有渗透压D: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和一杯糖水B,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
A:A杯水减少,B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B:A杯变成空杯,B杯中水满后溢出;
C:B杯水减少,A杯水满后不再变化;
D:B杯水减少至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

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1mol·L-1,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HAc-NaCl-C6H12O6-CaCl2B:C6H12O6-HAc-NaCl-CaCl2
C:CaCl2-NaCl-HAc-C6H12O6 D:CaCl2-HAc-C6H12O6-NaCl
4、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

A:蒸汽压下降B:沸点上升
C:冰点下降D.渗透压
5、非整比化合物有着特殊的性能与用途,下列化合物不是非整比化合物的()。

A:α—Si:H B:Cu5Zn
C:Zn(NO3)2D:Y2O2S:E u3+
6、下列四种晶体中,熔点高硬度大是()。

A:CO2(S)B:CaO C:CaF2D:SiO2
四、计算题
1、在200g水中溶解100g的乙二醇C2H6O2制取汽车用的防冻剂,试计算:
(1)已知25℃时纯水蒸气压是3.18kPa,求该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
(2)该溶液的正常沸点;
(3)该溶液将在什么温度下凝固?
2、海水中盐的总浓度约为0.60 mol·L-1(以质量分数计约为3.5%)若均以主要组分NaCl计,试估算海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和沸腾的温度,以及在25℃时用反渗透法提取纯水所需的最低压力(设海水中盐的总浓度若以质量摩尔浓度m表示也近似为0.60 mol·kg-1,k fp=1.853℃·kg·mol-1、k bp=0.513℃·kg·mol-1)
3、4.5g某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和125g水配制成溶液125mL,此溶液的凝固点是-0.372℃,求:
(1)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沸点;
(3)该溶液在25℃时的蒸气压。

(已知:k f=1.86℃·kg·mol-1、k b=0.512℃·kg·mol-1、25℃时水的蒸气压
p A=3.18 kpa、H2O的分子量1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