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简介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第1章绪论1.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各方面的性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人们对汽车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取得更好的汽车性能,充分利用机械和电子两方面的优势,提供机电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日益被业界人士推崇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虽然汽车是机械技术的完美再现,但是由于机械技术在短期内不会再有很大的突破,而电子技术正越来越体现出其相对而言更优越的地方,所以研制机、电相结合的汽车相关部件正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
转向系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应当说也已经找到了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
其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持续稳定地行驶。
汽车方向盘助力系统经历了从机械助力到液压助力(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HPS)再到电子液压助力系统(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EHPS)这三个阶段的演变。
经过多年的探索,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 ,简称EPS)作为一种全新的动力转向模式走入了业界的视野,并且很快成为动力转向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的热点。
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对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有着诸多的优点,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配套的部件的研究与开发正愈来愈备受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青睐。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
另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
正是因为由于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部分取代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HPS)。
浅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与验证

浅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与验证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得到了发展,汽车底盘正由传统底盘向线控底盘过渡。
为了追求更高的执行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好的安全性,智能驾驶汽车要求底盘系统能够尽可能取消执行机构间的机械连接,用电信号来传递指令。
其中,线控转向是线控底盘中控制横向运动的核心部件,是汽车高阶智能驾驶的重要执行机构。
关键词:引言乘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经纯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阶段,目前已全面进入电动助力时代。
根据助力形式的不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分为转向轴助力式、单齿轮助力式、双齿轮助力式、带传动单齿条助力式4种。
选择助力形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最大齿条力等力学特性参数,因此转向系统的力学特性分析对电机选型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转向系统的研究大都聚焦于转向控制的策略,对于力学特性特别是齿条力的实车测试方面的分析还比较少。
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征分析1.1耗能量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较于传统汽车转向系统而言,具有耗能量低的特征。
具体而言,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需通过电动机带动液压油流动而产生转向动力,液压油等资源浪费严重,转向能量消耗量大。
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可更好地控制能量输出,在汽车转向时进行能量的输出,实际能耗量低,大大提升了汽车与运行期间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
1.2转向跟随力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跟随力更强,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动机与其他结构直接相连,使车轮转向期间前后摆振率降低,切实提高了汽车专项时的效率,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仅如此,对传统液压转向系统相比,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迟滞效应小,抗扰能力强。
1.3稳定性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稳定性高的特征。
以汽车高速运行转向情况为判断汽车稳定性的重要依据,采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帮助汽车在方高速行驶期间迅速回正,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程控制,确保汽车转向期间的安全性,提高驾驶员驾驶体验。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https://img.taocdn.com/s3/m/6f46b2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5.png)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 概述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提供更轻松、更精确的转向控制,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2. 工作原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三个局部组成:电动助力转向助力器、转向传感器和转向控制单元。
2.1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器电动助力转向助力器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感知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并提供适当的助力来辅助驾驶员转向。
同时,电动助力转向助力器还能通过调节助力的力度来提高转向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2.2 转向传感器转向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的转向角度和速度,并将转向信号传递给转向控制单元。
转向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3 转向控制单元转向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转向传感器的转向信号,并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和当前道路状况来调节电动助力转向助力器的工作。
转向控制单元使用复杂的算法来实现转向力的精确控制,以提供最正确的驾驶体验。
3. 优势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以下优势:•节能环保: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无需液压泵和液压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液压油污染。
•精确稳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和道路状况提供精确的转向力,提高驾驶稳定性。
•可调节性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助力的力度来适应不同驾驶条件和驾驶者的需求。
•故障自诊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故障,提高驾驶平安性。
4. 应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在现代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它不仅在高档轿车上得到应用,也在中低档车型中得到普及。
除了提供驾驶员更好的驾驶体验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根底。
与其他汽车电子系统相结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为未来智能交通做出奉献。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引言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旨在提供更轻松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驾驶安全性。
本文将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综合介绍,包括其原理、功能、优势以及发展前景。
1. 原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动机的力量来辅助转向操作。
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将液体通过泵送到助力转向器以增加转向轮的转向力量,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通过电动机转动转向轮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2. 功能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以下是其主要功能:2.1 转向助力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转向助力,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驾驶员无需用力过多就能完成转向动作。
这使得操控汽车更加轻松和灵活,特别是在低速行驶和停车时。
2.2 主动回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具有主动回正功能,即在转向操作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方向盘调整到中性位置。
这种功能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
2.3 转向感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感知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并根据驾驶环境和车辆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当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进行快速转向时,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助力,以增加操控的稳定性。
3. 优势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以下优势:3.1 能量效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相比液压系统的泵,其能量损失更小,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效率和更低的油耗。
3.2 精确性和可调性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电子控制,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可调性。
驾驶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驾驶条件对助力的大小进行调整。
3.3 故障检测和自诊断功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自动故障检测和自诊断功能。
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它能够及时发出警告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代码,方便修复和维护。
4. 发展前景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
它能够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驾驶负担,提升驾驶体验,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结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汽车技术创新。
它通过电动助力的方式提供更加轻松和精确的驾驶操控体验,并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和可调性。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项目资料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项目简要说明一、项目概要及背景研制开发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称EPS)。
产品包括转向柱式、齿轮齿条式、小齿轮式三大系列,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项目从xx年10月开始,计划xx年5月完成。
xx年开始批量生产,达产后年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0万套。
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助力转向装置,它用电机提供助力,助力大小由电控单元(ECU)控制。
它用于汽车转向系统上,可以使汽车转向操作轻便、灵活、可靠,从而获得最佳动力控制,改善转向系统性能,提高安全性;它能节约燃料,有利于环保,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高新技术,也是轿车动力转向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国外EPS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EPS成为发展最快的高科技汽车零部件产品之一。
目前日本、欧洲已迅速推广,预测2010年后,顶级轿车将全部安装EPS,全世界30%新开发车型将安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目前我国EPS研发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技术处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技术落后,软硬件依赖进口,只有少数厂家可以进行以组装为主的EPS 生产。
国内汽车厂商配套主要依赖于进口。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到2010年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以上,可以安装EPS的轿车、微型面包车、轻型客车、轻型货车年产量超过400万辆。
我国汽车转向行业“十一.五”专题发展规划,到2010年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需求量约为100万套。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列入《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产品。
本项目研发的EPS适用于国内大多数中小排量乘用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二、研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目前国内1.6升以下乘用车的转向系统主要是机械转向。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一、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
其中,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系统由于其节能环保、舒适性高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
本文档将介绍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控制的转向助力系统。
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构、扭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ECU等组成。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电动机提供适当的辅助力,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地操作转向。
三、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1. 扭矩传感器信号处理:扭矩传感器安装在电机轴上,用于检测驾驶员施加在转向轮上的扭矩。
当扭矩发生变化时,扭矩传感器会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这个信号会被送到ECU进行处理。
2. 角度传感器信号处理:角度传感器安装在转向轴上,用于检测转向轮的转角。
当转向轮转角发生变化时,角度传感器会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这个信号会被送到ECU进行处理。
3. 车速传感器信号处理:通过车速传感器来测量车辆的速度,并根据车速的变化调整电动助力转向的输出力。
当车速发生变化时,车速传感器会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这个信号会被送到ECU进行处理。
通常在低速时提供更大的助力,高速时减小助力以增加操控稳定性。
4. ECU处理:ECU接收到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计算出需要提供的辅助力矩,并控制电动机进行相应的动作。
5. PID控制: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通常会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进行控制。
PID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误差,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1.电动助力转向电机:负责提供辅助转向力,通常与转向柱相连并安装在转向齿轮或转向柱上。
2.控制单元(ECU):接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电机的输出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简介

正文本文从六个方面介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针对EPS转向系统的必要性、常用类型、重要参数分析、开发基本流程和异响问题的对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一、动力转向系简介1、辅助动力转向的必要性使用大而宽的轮胎以及前轴载荷(整车载荷)增加、转向时需要较大的力、人没有转动的力,所以为了改善驾驶人的操控性,很有必要增加辅助转向机构。
2、辅助动力转向的目的增加辅助动力转向的目的是减轻操舵力和提高驾驶时的操稳性(稳定性、操控性);二、动力转向系的分类1、类型①液压式(HPS) Y1W②电动液压式(EHPS)③电动式(EPS):管柱式(C-EPS): YC5、YL1、YAE、YFE小齿轮输入轴式(P-EPS):YN5、YY5齿条助力式(R-EPS):无2、EPS型式管柱辅助小齿轮辅助齿条辅助三、动力转向系关重分析1、EPS系统简图2、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是通过扭力杆扭转后使两个分相器单元产生一个相对角度。
3、控制器逻辑(ECU)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时,连接方向盘的扭杆产生形变,其形变角度与方向盘的转矩成正比,转矩传感器将扭杆形变的角度转化为线性的电压输出信号T,并与车速信号V,发动机转速信号W,点火信号G送入到控制器ECU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运算后,输出电流信号控制助力电机。
助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产生助力转矩,该助力扭矩施加到转向轴上,从而辅助驾驶员完成转向操作。
4.2 磨损补偿涡轮蜗杆传动而产生的磨损间隙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进行补偿:四、EPS开发流程(转向柱、转向器)1、开发过程开发初期主要确认的参数有:整车质量,前轴载荷,轮胎规格,转向轮转角,最小转弯半径,轴距和轮距等;基本流程如下:2、设计输入转向柱的设计输入主要包括:电机类型、蓄电池电压、额定电流、倾角调节功能及角度、溃缩行程、管柱长度、安装尺寸、减速比、方向盘接口尺寸、点火开关锁口等参数;转向器的设计输入主要包括:齿条最大推力、内外球头中心距、齿条行程、线传动比、齿条直径和安装尺寸等参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动机或者液压泵等方式,为驾驶员提供操控方向盘的帮助,使得操控更为轻松和舒适。
这一系统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好的驾驶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发展历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高端车型开始使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技术逐渐普及并应用于更多的车型中。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标配,甚至将其与先进的主动安全系统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的驾驶辅助。
在过去,汽车的转向系统主要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方式,通过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工作来帮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
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得转向系统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化。
随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出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的需求。
二、技术特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许多技术特点。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配备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单元,通过精准的电子控制来感知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操控需求,从而实现更为精准和及时的转向助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动机或者电动液压泵等设备,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使得操控更为轻松和灵活。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节能环保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用电能取代液压油,降低了车辆能耗和排放。
一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具有自适应和主动安全的功能,能够根据前方道路情况和车辆速度自动调整转向助力,提高行车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且,通过与车辆的其它系统和传感器相互联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可以实现车道保持辅助、碰撞预警等先进的辅助功能,为驾驶员提供更为全面的驾驶辅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
简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正文
本文从六个方面介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针对EPS转向系统的必要性、常用类型、重要参数分析、开发基本流程和异响问题的对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一、动力转向系简介
1、辅助动力转向的必要性
使用大而宽的轮胎以及前轴载荷(整车载荷)增加、转向时需要较大的力、人没有转动的力,所以为了改善驾驶人的操控性,很有必要增加辅助转向机构。
2、辅助动力转向的目的
增加辅助动力转向的目的是减轻操舵力和提高驾驶时的操稳性(稳定性、操控性);
二、动力转向系的分类
1、类型
①液压式(HPS) Y1W
②电动液压式(EHPS)
③电动式(EPS):
管柱式(C-EPS): YC5、 YL1、YAE、YFE
小齿轮输入轴式(P-EPS): YN5、YY5
齿条助力式(R-EPS):无
2、EPS型式
管柱辅助小齿轮辅助齿条辅助
三、动力转向系关重分析
1、EPS系统简图
2、
扭矩传感器
扭矩传感器是通过扭力杆扭转后使两个分相器单元产生一个相对角度。
3、 控制器逻辑(ECU )
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时,连接方向盘的扭杆产生形变,其形变角度与方向盘的转矩成正比,转矩传感器将扭杆形变的角度转化为线性的电压输出信号T ,并与车速信号V ,发动机转速信号W ,点火信号G 送入到控制器ECU 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运算后,输出电流信号控制助力电机。
助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产生助力转矩,该助力扭矩施加到转向轴上,从而辅助驾驶员完成转向操作。
ECU 控制策略主要包括: 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和阻尼控制。
项目 功 能
基本控制 根据转向力矩值及车速大小计算得到所需输出电流控制马达运转 惯性补偿控制
当驾驶员开始操作方向盘时改善马达的启动效果(启动力矩)
电机反馈电流
目标电流
车速增大
MCU
控制软件模块转向轴助力
控制算法
电机减速器
总成
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点火信号
发动机转速T
V W G
I
转向复位控制当方向盘从极限位置向回转动时,EPS提供复位助力控制
衰减控制当车辆高速过弯时调节助力输出,以防止车身出现较大摇摆
增压控制对EPS ECU的电压进行增压,当驾驶员未对方向盘进行任何操作时或车辆保持直线行驶时该电压保持在0伏。
当驾驶员对方向盘进行操作时根据负载大小以27~34伏的电压对输出助力进行可变控制
系统过热保护控制根据电流大小及其作用时间估计马达温度。
如果温度超出规定范围系统将对输出电流进行限制,以防止马达过热
4、减速机构
减速机构处是最易发生异响的部位,对配合间隙有较高要求。
磨损补偿
涡轮蜗杆传动而产生的磨损间隙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进行补偿:
四、EPS开发流程(转向柱、转向器)
1、开发过程
开发初期主要确认的参数有:整车质量,前轴载荷,轮胎规格,转向轮转角,最小转弯半径,轴距和轮距等;基本流程如下:
2、设计输入
转向柱的设计输入主要包括:电机类型、蓄电池电压、额定电流、倾角调节功能及角度、溃缩行程、管柱长度、安装尺寸、减速比、方向盘接口尺寸、点火开关锁口等参数;
转向器的设计输入主要包括:齿条最大推力、内外球头中心距、齿条行程、线传动比、齿条直径和安装尺寸等参数。
3、空间布置
转向柱
转向系统的空间布置根据发动机、变速器的搭载位置,以及驾驶室内的设计布局图进行确定。
转向器
其空间位置需根据发动机、变速器、车轮中心以及转向节的安装硬点确定,并依据转向轮的转角大小,确定其转向梯形机构的几何参数。
4、类型选择
EPS转向系统的选择主要根据汽车类型、前轴载荷、轮胎规格和使用条件等决定,并要考虑其传动效率特性、角传动比变化特性等对使用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转向的其他性能、寿命、制造工艺等。
C-EPS转向柱结构型式是由转向柱机械结构+助力机构组成;国内电机技术的成熟,C-EPS是各汽车行业主要的选择方向。
转向器结构型式有多种,主要包括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球面蜗杆滚轮式、蜗杆指销式等。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制造容易、传动效率高达90%、间隙可调整而被广泛采用。
5、关键要素
EPS系统关键的要素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述如下:
6、试验要求
正入力逆入力
载荷从小齿轮轴入力,计算齿条轴
从车轮端入力,计算齿条轴力
力
静强度正入力强度试验(QC G403)落锤冲击试验 (QC G405)
转向连接座强度试验(QC 1402)
拉杆球头座强度试验 (QC G406)
耐久强度 正转泥水试验(QC G404)
逆输入耐久试验(QC G407) 安装部耐久试验(QC 1406)
7、
强度校核
项目
内容(YL1) 1 方向盘入力 T h 5 N ·m 2 前轴满载 Ff 765 Kg 3 齿轮齿条传动比 k mm/rev 4 涡轮蜗杆传动比 i 1: 5
电机扭矩 T
N ·m
正入力
正向推力F2:
EPS 电机Fm :
由以上计算可知,齿条正向推力是: F2=Fm (电机)+Fh (手入力)=+= N 、逆入力(经验公式)
齿条逆向推力F1=Ff × g ×=765××= N
结论: F2()>F1(),即正向推力大于逆向推力,满足转向驱动的性能要求。
8、 EPS 关重参数 前轴重
前轴载荷越大,转向阻抗越大,所以需要的操舵力(齿条推力)和副辅助力也变得越大。
8.2 转向操舵力(停车时)
设计基准是在中立附近为30N 以下(操舵力矩?m ,27N ),现在的目标值是23~25N 。
推算齿条推力
计算公式:GVW ×913/(转向节臂长)(SMC 经验值)
齿条与小齿轮轴的传动比由转向系的传动比决定,电机输出力、涡轮机构传动比由
齿条推力、齿条与小齿轮轴的传动比决定。
齿轮速比
转向齿轮速比=方向盘回正角度÷轮胎转动角度
转向齿轮速比的值越小,操舵越轻便,但是,如果方向盘有少量的操作、轮胎也有大的移动,安
全性大大降低,所以需要有合理的速比值。
(手入力)
电机h )m (2F F F +=
9、 注意事项 转向追随性
电机性能决定了转矩和转速的关系;
当电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时,没有可靠的安全系数,
此时电机将成为负荷;所以,电机必须设计有富余的安全系数。
特性
为防止电机和ECU 的过热,连续使用电机的时候,需控制电机的最大输出力(过载保护)
当电机提供的辅助力减小,操舵时会变重。
五、 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对策 1、 异音位置
转向柱和转向器主要的容易出现异响的部位如下:
2、异音及对策
①齿条&小齿轮轴的异音
主要包括不确定的低频音,以及坏路和比利时路容易发生(较大的逆向输入力)。
0deg=25N
-150
-100-50050100
150-600-400-2000200400600
操舵角(deg)
操舵力(N )
1周期目2周期目3周期目4周期目5周期目6周期目
②涡轮啮合部的异音
主要包括作KOTO音和碎石路和比利石路容易发生(小的输入力)
2、异音及对策
解决思路:从问题发生到对策完成的过程
①设计者要对评价阶段提出的异音要进行确认
②如果车辆上没有异音出现,更换部品进行确认
→确认现象对车辆是否有影响(是否为其他部品的声音)
③在异音发生的路面,测定拉杆的受力(频率、振幅)
④以测量值为参考,决定在供应商进行台架试验条件;实施再现测试。
⑤关于供应商制作的对策品,台架试验时确认对策效果。
⑥装上实车,在提出的路面上确认对策效果。
⑦落实图面上的台架试验项目。
六、总结
、动力转向系统开发的思考
①EPS是汽车转向系统发展主要方向(线控转向)。
②EPS性能的检测在开发初期很重要;决定了周边的布置后很难再进行变更。
③试作时把部品的开发日程与供应商进行商谈。
④EPS开发的时候,问题最多的时候也是异音。
、高性能动力转向系统的要求
①有可靠的轮胎信息向驾驶员传达②较低车速时的操舵力要轻
③高速时偏重④要有足够的刚性
⑤有线性感、摩擦感要减少⑥有辅助动力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