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
其次,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问题。
再次,一些政策和规定的不完善,也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也非常激烈,我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其次,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新兴产业过快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政府应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三,政府应完善政策和规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减免社会保险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活动。
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序。
最后,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扩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拓展支持,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总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我相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镇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动与措施研究

快 被推 向前 进 。对 镇江 来讲 , 人力 资 本不 仅 决定 其 内 对 贫 乏 , 要 政府 加大 教 育力 度 , 需 引进 高层 次人 才 。 政 充分 发 挥其 后 发优 势 的坚实 生 技 术 能 力 , 且 决 定 它对 技 术 的学 习能 力 、 而 吸收 能 府 是镇 江 克 服天 生缺 陷 , 一方 面 , 政府 要 明确 职能 , 断加 强 自身 不 力 、 作 能力 与 组 织 能力 . 其 发 挥 后发 优 势 的重 要 后 盾 。 因此 , 操 是 条 件之 一 。
重 要决 策 。近 年来 , 江市 已在新 能源 、 材 料 、 镇 新 电子 信 息 、 航空 航 天 、海 洋 工程 装备 等 战略 性新 兴产 业 方 面形 成 了一 定 的产 业规 模
和 比较 优 势 。 展 势头 良好 , 呈现 出产业 集 聚化 、 业 规模 化 、 发 并 企 产
工 业 比重 达 1 % 。 8
②“ 十一五 ” 时期的“5 0 工程 。 3 1” 即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 培
育 提 升五 大优 势产 业 , 力打 造十 大产 业集 群 。 成 主导产 业做 大 全 形
与 苏 南 其 他 城 市 相 比是 欠 缺 的 , 以 , 于镇 江 来 说 在 : 所 对 区域 内制 造业 市场 需 求外 部 性形 成 且 区域 内运 输 物 质 资 本 的形成 是 其 在 经 济 追 赶 中发 挥 后 发 优 势 的 效 率有 提 高 。
域 的厂 商有 向后 发 区域 “ 逃 ” 叛 的可能 性 。 种 “ 逃 ” 这 叛 对后 发 区域 来说 就 是一 种 后发 优势 。 而这 种后 发 优势
建 设 , 进政 府 廉 洁 、 范和 高 效 ; 促 规 另一 方 面 , 创 造 要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出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产业领域的重要国家,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也有着远大的目标。
本文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产业的核心技术、发展路径等方面,探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国家战略性优先发展的未来产业,是实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其关注的是特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增长潜力。
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高端装备等方面。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GDP的增长,同时还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整体实力。
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中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一直非常重视。
2010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旨在实现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务优惠政策、人才支持政策和专项基金等方面。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制定了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七大高新技术领域作为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力度。
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助力。
三、产业的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驱动和应用,同时也要配备其它关键技术,如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网络通信安全等。
为了打造一流的核心技术和人才队伍,中国政府加大了投入和支持,培育和挖掘一批拥有全球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高端科技企业。
四、发展路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大致包括了产业园区建设、新技术转化、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
为此,各地政府建立了众多的产业园区,包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区、新能源产业园等等,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促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商业孵化器、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加速器等机构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与路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与路径首先,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规模: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国内市场。
这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市场支撑。
中国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成本优势,同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成熟的市场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2.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优惠政策、补贴和贷款等方式来支持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并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和扶持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投资。
3.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中国在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
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其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领域的培育和发展:中国政府将一些重要的领域确定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高科技制造业、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
政府通过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来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开放合作和国际交流:中国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国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和培养技术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和数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4.推动企业创新和研发: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供一系列的财政和税收支持。
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产业转化。
新兴产业发展策略解析与战略路径探讨

新兴产业发展策略解析与战略路径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突破,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信息时代,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战略路径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解析,并探讨其战略路径。
首先,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应该以技术创新和研发为核心。
作为新兴产业,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投入研发,提升技术能力,不断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应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创新研究,以获得更多的技术突破。
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还应注重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定位。
同时,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创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举一个例子,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市场定位上注重“共享”和“便利”,通过提供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服务,满足了人们对于便捷、高效的需求。
第三,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高效的团队。
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留住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
同时,团队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
进一步探讨新兴产业的战略路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新兴产业应该注重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国内市场,还需要通过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投资机构的合作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次,新兴产业应积极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
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企业可以在光伏发电、电池制造、电动汽车等领域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实现更多的附加值。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准入 科技创新、资源环境、重大项目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其次,要完善市场运
门槛,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在内的完 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
剩问题。
善政策支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进 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再次,
2. 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科学 入,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 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机
4. 要采取政策引导和培育对战略 特点,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求相对更
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 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高,因此要高度重视适应战略性新兴
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
要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 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首先,要
接。三要严格规划执行。进一步增强 导”作用,加快制定包括财税、采购、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战略性
地选好产业
社会投资为主”的有序衔接,逐步形 制。最后,要调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 成成熟的市场化盈利模式。具体而 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
把科学确立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为基础 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国 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构建
和前提。首先,要注重“战略性”和 内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并采取 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紧编制 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发达国家 造金融人才高地,引进国际一流的金
国家规划。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 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某 融人才。三是保险护航,发挥科技保
划的情况下,抓紧研究编制国家战 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 险的支持保障作用。鼓励保险公司根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 封锁政策,为此,我国需要加快加强 据科技企业保险需求,积极进行产品
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I.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广阔;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经济周期下行,向中高端技术产业转移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从国内经济发展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高质量增长期,需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更强调创新驱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思路,在区域经济发展、全球产业分工中具有必需性、急迫性和长期性。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这种产业具有发展周期长、带动就业多、增长动能强等特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II.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和不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充分考虑我国自身优势和不足。
我国优势明显,包括政府支持力度大、科技研发实力强、市场规模庞大等。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核心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低、人才缺乏等问题。
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对自身优势予以巩固和提升,对不足之处进行补齐和弥补。
III. 如何措施才能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
具体而言,政府应制定明确规划和政策,提供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优化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合作联盟建立等。
IV.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坚持市场导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导向。
其实,市场是第一生产力,实现自我变现和可持续发展,使产业链掌握更多话语权。
因此,产业政策应更多借鉴市场机制,通过自愿联盟和产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吸引优质资源和人才,构建稳定的产业生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风险分担。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因、现状与发展路径分析

战略性 新 兴产业 :成 因 、现状 与发展路径分析
王 征
( 济南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 5 0 0 9 9)
摘要: 战略 性新兴 产业在 未 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中将会 占有举足轻 重的作 用, 昭示着我 国未来产业发展 的前 景。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兴起 , 从外 因方面看, 是 传统经济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 迫切 需要寻找新 的领 头羊和 生命 军。
一
具有 广 阔的市场前景 、 长远 的经 济技术效 益和产业 带动 效应 ; 三, 对经 济社会 发展 和国家安 全具有 重大和全局性
的影 响。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的成因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兴起 , 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 : 从外 因方面 看 , 是传统 经济发 展到一定 阶段 以后 在 某种 程度上 遇到 了极 大的发展瓶 颈 , 产业 的发展迫切 需 要 寻找新 的领头羊和生力军 。 首先 , 是 能源 短缺和 可持续发 展 的要求 。工业革命 以来 , 世界能 源的消耗迅 速增加 。人类 生活使 地球上 自 然资源 的消耗速度大 大超过 了其恢 复速度 , 同时 , 污染物 尤其是温室气体 的排放 , 对 自然界 的影 响也 日益显著 , 对 人类 的生存构成 极大威胁 。在这种情 况下 , 一些 能够减
、
少对 自然环境 的破坏 , 减少对资源 的巨大消耗 , 或者能源 需求较低 的产业成 为发展 的重点 。 其次, 是新 型经济 增长点 的迫切需 要 。世界金 融危 机的爆发从 表面上 看是美 国金融机构创 新过度 , 金融监 管不力 所导致 的 , 实际上其 根源是世界 产业发展 方 向不 明确的结果 。 尽管因其主要爆 发于金 融领域 而被称 为“ 金 融危机” , 但却深刻反 映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 中所 存在 的深刻机制 缺陷 , 即反 映 了各 国产 业发展 的创新机 制、 成本控 制机制 和市场渗 透机制存 在严重 的问题 。以 美 国为首 的发达 国家需要有新 的产业 , 成为经济 发展 的 新引擎 。在这样 的背景下 , 新 材料 、 新 能源 、 生物 技术 以 及海洋 、 空间技术等 引发 的产业 由于其 发展空 间的相对 广阔成 为美 国重点培 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再者, 是经 济转型 的现实需 求 。当前 不仅世 界上 的 发达 国家 经济增长 乏力 , 就是发 展 中国家也面 临着 经济 升级换代 的形势要求 。对 于我 国来说 , 经 济发展 面临的 人 口、 资源 、 环 境压力也 日趋 紧张 , 面对世 界新一轮 的技 术革新 和各 国的产业 升级 , 把握机 遇 , 推动经济实现转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路径及对策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给世界各国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如何走出危机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
而新兴产业大概为那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各国都把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进展作为新一轮产业进展的重点。
基于国际和国内两个环境背景,我国同样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正式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大连市经济进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2006年大建设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要紧表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进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
大连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都市,肩负着辽宁在中部领先崛起的重任,对辽宁省经济进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看来任重而道远。
大连市如何抓住“十二五"黄金机遇期,推动辽宁经济前行,实现经济腾飞,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专门好的选择。
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实现飞速进展的重大举措。
大连市在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连市应该在创新、政策环境、融资及产业集群等方面入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更快进展。
本文以大连市为切入点,详细分析研究了大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情况,首先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点,同时依照国家和辽宁省以及大连市自身规划,明确大连市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不是: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公共安全产业。
其次分析了大连市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条件,得知大连市拥有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天然优势,同时意义重大。
然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后经济进展的主导力量,成为主导产业是一种必定,但就目前而言还有专门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阐述了大连市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意处理好的几大关系,并针对大连市提出了几点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字: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区位商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Countermeasure of Dalian City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AbstractIn 2008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spread to the world, to the world economy caused great impact, how to get out of the crisis is a problem facing all countries. And the emerging industry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answers, all countries to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s the focus of a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wo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China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n November 3, 2009, Premier Wen Jiabao formal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October 10, 2010, the State Council formally announced the "deci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accelerating the foster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 clear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for the seven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The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o improve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seize the commanding poi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alian cit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the large construction since 2006, various economic indicators of rapid growth,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developed area compared to the gap significantly, mainly in: economic output smal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capital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shouldering the first rise in the central Liaon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it seems a long way to go. Dalian City, how to seize the "Twelf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of golden opportunity, promote theLiaoning economy forward, to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s a good choice. Developmen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 significant measure to achie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alian city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Dalian city should start in the innovation, policy environment, finance and industrial cluster,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In this paper, Dalian Cit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development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Dalian City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firs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to comb,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nd Liaoning province and Dalian city planning, clear Dalian City eight strategic emergingindustry, eigh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r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ew energy indust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new material industry,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io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ublic security industry. Secondly analyzes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Dalian city and realistic conditions, that Dalian c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f natural advantages, and significant. Then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detai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growth for the possibility of leading industry,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s the lead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become the leading industry is inevitable, bu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inall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everal relationships to develop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Dalian C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proposals for Dalian city.Keywor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leading industry; location quotient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二、研究方法 (3)(一)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3)(二) 文献分析法 (4)(三) 对比研究法 (4)(四) 计量分析法 (5)三、研究内容 (5)四、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6)(一) 创新点 (6)(二) 不足之处 (7)第二章文献综述 (9)一、主导产业综述 (9)(一) 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 (9)(二) 赫希曼基准 (15)(三) 筱原基准 (17)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 (19)(一) 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进展 (19)(二) 学者层面:积极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架构 (20)第三章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现实分析 (26)一、战略意义 (26)(一) 壮大自身实力,加快融入海滨都市的迫切需要 (26)(二)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进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7)(三) 提升经济效益,加速辽宁崛起的必经之路27二、现实条件 (28)(一) 经济实力—前提 (28)(二) 产业基础—优势 (29)(三) 开发园区—载体 (30)(四) 科技人才—支撑 (31)(五) 政策机遇—保障 (31)第四章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理论和实践依据 (33)一、理论依据 (33)(一) 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对比33(二) 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特征 (34)(一) 国家层面 (36)(二) 省级层面 (37)(三) 大连层面 (38)第五章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的实证分析 (40)一、大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40)二、大都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42)(一) 上海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42)(二) 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43)(三) 广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45)三、大连与上海市主导产业对比分析 (46)四、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分析 (48)第六章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对策建议 (50)一、亟待理顺几大关系 (50)(一)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50)(二)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52)(三)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53)(四)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54)(一) 规划引导,合理布局 (56)(二) 财税激励,金融支持 (57)(三) 培育市场,优化环境 (59)(四) 创新进展,重视人才 (61)参考文献 (67)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差不多成为世界要紧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进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