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库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诗句中用“暖”字形容愉快、和谐氛围的是()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B.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C.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D.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2. 下列各句中,没有成语、谚语的一句是 ( )A. 看破红尘,但我不说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 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D. 饮水思源,努力不忘初心答案:A3.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道出了人生的哪个道理?()A. 天只有一日,人间万岁年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C.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D.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答案:B4. 下列成语,与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相关的一句是: ( )A. 碧空如洗B. 同舟共济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破镜重圆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常常抱怨学习语文无聊,觉得作文写不好没有意义。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根据你的理解,列举两个理由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第一,一些学生认为语文课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应用到日常中,缺乏实用性。
他们认为阅读文章、写作文与工作、生活无关,所以对语文产生了抵触情绪。
第二,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在作文方面成绩不尽如人意,或者经历过批评和打击,导致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他们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任务,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投入其中。
个人观点:但实际上,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我们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写作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和表达的方式,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达给他人。
因此,我认为学习语文和写作是有意义且值得我们努力投入的。
2.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请简述上述诗句的大致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试题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100题)一、《大同》(选择题11题,判断题5题,共16题)(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C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所认为“大同”、“小康”,其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D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A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最早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 B )。
☆A.庄子B.孔子C.梁启超D.孙中山5.“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 C )☆A.尧、舜、禹 B.夏、商、周C.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D.舜、禹和商汤6.汉代时有“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之说,其中的“礼经”指的是( A )☆☆☆A.《仪礼》 B.《周礼》 C.《小戴礼记》 D.《大戴礼记》7.“大同”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A)☆☆A.天下为公 B.选贤与能 C.讲信修睦 D.社会安定8.“小康”社会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D)☆☆A.天下为家 B.各亲其亲 C.职位世及 D.礼义为纪9.“大同”“小康”社会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最显著的不同是(D)☆☆☆A.道德品质 B.生产力水平C.礼法制度 D.物质水平与精神追求的统一10.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C)☆☆☆A.社会和谐程度不同 B.人们的道德水平不同C.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D.文字表述的方式不同11.“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C)☆☆A.这六位君主都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的杰出人才B.这六位君主是超拔杰出的人才C.这六位君主都是谨遵礼法的杰出人才D.这六位君主是通过选举而产生的人才(二)判断题1.对于上古时代,儒家与道家的认识是不同的,儒家的上古时代并非自然原始的时代,而是他们所称赞的尧舜时代。
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单元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suō)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B. 狂妄(kuáng wàng)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雕虫小技(diāo chóngxiǎo jì)C.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雕梁画柱(diāo liáng huà zhù)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D. 碌碌无为(lù lùwú wéi)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B. 虽然他身体不好,但他总是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文体活动。
D. 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努力。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你一定要看看。
”我说。
B. “这个苹果真甜啊!”他高兴地说。
C. “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
”老师鼓励道。
D. “这个句子应该怎么修改?”他疑惑地问。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朵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这座山高耸入云,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D. 她的笑声像春风拂过原野。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试卷2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季氏将伐颛臾》体现孔子的政治思想是() [单选题] *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正确答案)2.《秋水》中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为喻来说明() [单选题]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正确答案)C.人的认识受先天遗传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3.“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的“本”是指() [单选题] *A.民众(正确答案)B.国君C.社稷D.年成4.下列著作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是() [单选题] *A.《庄子》(正确答案)B.《墨子》C.《孟子》D.《韩非子》5.自号“醉翁”的文学家是() [单选题] *A.辛弃疾B.陆游C.欧阳修(正确答案)D.李清照6.《<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作者是() [单选题] *A.钱钟书B.余秋雨C.朱光潜D.蔡元培(正确答案)7. 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 [单选题] * A.《春秋》B.《左传》C.《国语》D.《战国策》(正确答案)8.富有浪漫色彩的先秦诸子散文是() [单选题] *A.《论语》B.《孟子》C.《庄子》(正确答案)D.《韩非子》9.下列文章属于文化散文的是() [单选题] *A.《灯下漫笔》B.《说笑》C.《废墟》(正确答案)D.《咬文嚼字》10.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是() [单选题] *A.《人·兽·鬼》(正确答案)B.《龙·虎·狗》C. 《闲书》D.《写在人生边上》11.培根认为,学问上“娱乐”的用途是() [单选题] *A.幽居养静(正确答案)B.熟习辞令C. 改变气质D.增长才干12.《咬文嚼字》以“柳腰桃面”为例,证明的是() [单选题] *A.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B.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关系C.运用文字的习惯性和创造性的关系(正确答案)D.文字运用和文学创作的关系13.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进行说理的作品是() [单选题] *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正确答案)D.《谏逐客书》14.下列文章中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手法的是() [单选题] *A.《灯下漫笔》(正确答案)B.《论学问》C.《故都的秋》D.《爱尔克的灯光》15.以“陈力就列,不能则止”为论据来反驳冉有推卸责任,所用的论证方法是()[单选题] *A.归纳法B.演绎法(正确答案)C.类比法D.对比法16.《赵威后问齐使》中“助王息其民”的是() [单选题] *A.钟离子B.叶阳子(正确答案)C.婴儿子D.於陵子仲1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单选题] *A.满招损,谦得益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正确答案)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8.《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 [单选题] *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民何以才能够“加多”(正确答案)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9.《咬文嚼字》中,月轮的“晕外霞光”的喻意是() [单选题] * A.文章的言外之意B.文字的联想意义(正确答案)C.文章的思想内涵D.文字的直指意义20.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单选题] *A.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正确答案)B.函梁君臣之首C.故能明其德D.弃黔首以资敌国。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词性不同的一项是:A. 批评B. 声音C. 做法D. 火炉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评价B. 乡愁C. 江水D. 硕士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语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B. 他居然不知道这件事!C. 我早就告诉过你了。
D. 不要再这样做了,好吗?4. 下列词语中,意义相近的一组是:A. 喜悦、悲伤B. 安详、惊讶C. 温暖、炎热D. 繁荣、崩溃5. 下列各组中,语病都在同一处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还参加了许多活动。
B. 昨天下午,他们在操场上踢足球。
C. 尽管下雨,但他还是准时到达了。
D. 请你给我一点儿糖吧。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1. 桌子上有一本书,不知_____谁的。
2. 他始终_______了这个问题。
3. 不能_______学问,不如______学也。
4. 他似乎对这个问题很______。
第三部分:综合题(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中有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更吹层楼。
”这句话意味着人应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要过分追求虚荣和外表的光鲜。
材料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崇尚简约生活的风潮,这种风潮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已经引起了一些反思和反弹,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内心的需求,追求更简单、更纯粹的生活方式。
1.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爱上层楼,更吹层楼”这句话?2. 你如何看待社会上崇尚简约生活的风潮?请结合自身经历和观点作出回答。
以上就是大学语文大一考试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把握好考场时机,祝您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大学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呱呱(guā guā)坠地徇私(xùn sī)枉法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C. 饕餮(tāo tiè)盛宴踌躇(chóu chú)满志D. 恣意(zì yì)妄为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也不例外,真是名副其实。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稳如泰山。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锲而不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C.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字字珠玑。
D.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无懈可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他的性格如同春风,温暖人心。
C. 他的智慧如同星辰,照亮了黑暗。
D. 他的演讲如同泉水,清澈甘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他工作勤奋,学习刻苦,生活节俭。
C.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第一篇: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一)、论点问题(单选)A.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B.只有毅力至强者方可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C.重点阐述了三事,体现其教育思想。
D.提倡施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
E.在文学,无论阅读或是写作,我们必须有一丝不肯放松的谨严。
F.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G.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H.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名师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I.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1.《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2.《秋水》的中心论点()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4.《论毅力》的中心论点()5.《论毅力》的总论点()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中心论点()7.《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8.《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9.《吃饭》的中心论点()(二)论证方法问题(可单选,可多选)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E、例证法 1.《寡人之于国也》主要的论证方法()2.《秋水》主要的论证方法()3.《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的论证方法()4.《论毅力》主要的论证方法()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中心论点()6.《容忍与自由》主要的论证方法()7.《咬文嚼字》主要的论证方法()8.《吃饭》主要的论证方法()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采用的论证方法()10.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采用的论证方法()11.“五帝之多连,三王之所争”采用的论证方法()12.“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采用的论证方法()13.“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采用的论证方法()14.“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采用的论证方法()1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库
一、填空
1、《周易》分()和()两部分。
2、()的产生那个年代约在西周初年,文辞简洁难懂,形式上随时占筮之书,但内容上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3、()是对《周易》卦爻辞的注释,约产生于战国至西汉前期。
4、联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作为儒家经典的“礼”,包括三礼,即()、()、()。
6、()是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文。
7、陶渊明别号()。
8、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之宗”的是()。
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
10、()是战国末期诞生的一种文体,既有诗的整饬和声韵之美,又有文的灵活和陈叙质变,是深受历代文人喜爱的一种文体。
11、秋天对应五行中的(),五音中的(),五方中的()。
12、贺铸号(),是北宋著名词人。
13、联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14、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的作者是()。
15、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巨人三传”包括()、()、()。
16、约翰·克里斯朵夫是长篇小说()的主人公,作者是()。
17、《约翰·克里斯朵夫》中,主人公的原型是音乐家()。
18、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在()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
19、“五云嫂”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0、贺铸因在《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善写闲愁而得名()。
二、简答
1、简要介绍《乐记》的内容和意义。
2、文赋的特点是什么?
3、简要分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如何用典故的?
4、简要分析《饮酒》的思想意蕴。
5、简要概括《约翰·克里斯朵夫》中主人公的性格。
6、简要分析《牛车上》的艺术特点。
7、简要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特点。
三、鉴赏
1、赏析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如何写“闲愁”的?
2、赏析欧阳修《秋色赋》与前人相比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色。
四、论述
1、以《归园田居》为例分析陶诗冲淡自然的风格。
2、分析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艺术特点。
3、分析《秋声赋》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