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人类学现状

合集下载

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部分
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起源上,我们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当时, 修道士和教士们通过开展各种慈善活动,帮助贫困者和弱者。然而,这一时期 的宗教慈善活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它更多的是基于宗教信仰和慈善 精神的自愿行为。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贫困问题和各类社会问题逐渐 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理论开始形成。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玛丽·里士满(Mary Richmond)的功能派社会工作理论。她强 调社会工作应以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而非仅限于慈善和志愿服务。
人类学是一门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从原始社 会到现代社会的各种人类社会形态。历史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 的是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和文化,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 等多个领域。
历史人类学转向的出现是由于传统历史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传统历史学 往往注重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对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历史 人类学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强调对人类社会的整体理解,文化、社会和 政治等多个方面。
四、成果和不足
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 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 区和文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习惯,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交流。其次,西方历史人类学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演变过程,为 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总之,西方历史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其研究 成果丰富多样,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然而, 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一、引言人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社会、文化、生命方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学科范畴和深刻的认识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学不断发展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从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两个方面来探讨人类学的发展现状。

二、人类学的研究现状1.传统人类学的衰落传统上,人类学主要研究非洲、亚洲、美洲原住民等非西方民族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非洲、亚洲、美洲原住民所处的文化环境已经失去了传统的特点,这一传统人类学已经逐渐淡出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2.多元文化主义的崛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崛起,这一思想意识对人类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人类学更多地关注和研究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3.社会性别和族群问题的挑战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的加速,人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如社会性别、种族和族群等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许多国家形成的种族和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上。

三、人类学的未来1.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学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人类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

未来的人类学需要更多地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问题,重点探讨全球化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2.新的研究手段新的技术手段的不断出现和普及,也将极大地推动人类学的研究进程。

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社交媒体数据的挖掘等,这些新的研究手段不仅可以改善人类学数据的质量和规模,还能够加速学科的研究进程。

3.跨学科研究现代科学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而需要跨学科研究。

人类学打破学科界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跨界研究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将人类学与其它科学融合的紧密程度日益增加。

四、结论作为社会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分支,人类学随着时代的转变和全球化的发展也面临不少的挑战。

传统的研究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求,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新的数据研究手段的出现,人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多地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和跨学科研究,并更加重视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文化人类学(整理)

文化人类学(整理)

文化人类学一、学科发展历程⏹人文学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创造性,以展示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社会科学:人的一致性——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出某种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人类学四个分支之一: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 A.描述的民族学(民族志ethnography):注重物质文化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研究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特征传播:从德国(北欧、俄罗斯各国)传到美国——文化人类学:⏹ B.比较的民族学(与比较社会研究comparative sociology并称):分专业研究社会组织、经济、政治制度和宗教仪式等——民族学与社会学结合为社会人类学传播:从德国——英国、法国学科发展分期⏹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水岭⏹60年代以前:古典进化论——结构主义⏹60年代以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百多年是人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1)19世纪后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年代后期⏹(4)60年代1.近代人类学:进化论和传播论⏹(1)生物进化论:⏹进化(evolution):原指一种事物由一种状态逐渐地、有秩序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西方进化观的历史:⏹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时代即已存在⏹中世纪:宗教神创论占统治地位⏹欧洲宗教改革之后:基督教的新教理性准许并提倡用时间的直线推移来描述世界的起源和人生的目标⏹近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产生巨大的“变迁”⏹18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开始讨论“进化”理论⏹1859年:达尔文——阐述动植物由优胜劣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1863年:赫胥黎——证明人猿同祖理论⏹1871年:达尔文出版《人类的由来与性的选择》,阐述人类起源于动物、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及人类与高等动物的亲缘关系(2)文化进化论(进化论学派)⏹“人类学”一词的出现:1501年,是研究人的生理及解剖的学科名称⏹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的人类学”的创立: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演化&人类创造物质文化的演化人类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进化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生物进化论的代表:达尔文、赫胥黎⏹文化进化论的代表:⏹斯宾塞:英国实证哲学家——社会超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泰勒:英国人类学家——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进化是第一位的,退化是第二位的⏹摩尔根:美国人类学家——阐述人类社会—文化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文化进化论的共同观点:⏹ A.关心的是全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不关心某个具体社会、具体文化内部的运作;⏹ B.持单线进化论,并不考虑生态环境和人文地理因素对具体进化过程的影响,忽略文化进化中区域性和民族性因素;⏹ C.强调人类心理能力的一致性及其对文化进化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全人类的心智能力是一致的,因而每个民族都必然经历同样的文化发展过程;⏹ D.采用“文化残余”和“文化类比”的方法,把不同的文化现象按排列组合成一定高低不同的时间序列,用以代表全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考研复习资料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考研复习资料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导论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W·H·霍尔姆斯于1901年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术语,其英文是Culture Anthropology。

提出这一术语的目的就是与从生物特性角度研究人的体质人类学相区别。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文化人类学关心的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及其习得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遗传传递的行为方式。

”二、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西方学术界往往把亚里士多德作为“人类学”这个词的创立者),其希腊词源是Anthropos(人)+Logic(研究),即人的研究之意。

但是,亚里士多德当时并未将其作为人的研究的概念。

按照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的看法,真正与人的生物特性研究有关的是1501年,当时德国学者M·亨特在其著作《人是万物之灵》中使用了这个词。

1655年,在一本未署名的著作《抽象人类学》中,才出现该词的英文形式,该书还对人的研究首次作了科学的区分:“人类学或人类本性史,迄今为止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心理学,即关于理性灵魂的本性的讨论;第二类为解剖学,即通过解剖揭示人体的结构或者构造。

”大体上讲,第一类为后来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第二类为后来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三、文化人类学多种名称的由来(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民族学”这一术语常常被看作是“人类学”的同义词,它最早出现在1607年。

但是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来使用,则是1830年法国著名科学家让·雅克·昂佩勒,他将民族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门学科。

1839年,法国博物学家爱德华将这个词用作巴黎民族学会的称号,该学会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民族学会,其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欧洲历史上各个民族的起源与关系。

到19世纪中期以后,民族学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即“只对人类文化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进行比较研究。

美国的文化和历史研究

美国的文化和历史研究

美国的文化和历史研究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历史和文化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人文学和人类学的关键话题。

文化研究美国的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初,当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开始探索美国文化中的多元性。

研究的重点是探索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文化研究开始流行起来。

人们对文化的不同方面——如音乐、电影、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文化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们开始探索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和政治制度,研究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今天,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方向。

研究的主题包括种族、社会阶层、性别、艺术和媒体等方面。

文化研究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

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美国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美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当时欧洲移民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国正式获得了独立,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其后,美国开始迎来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包括西部开垦、移民潮和科技进步等方面。

在现代,历史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的领域。

历史研究的主题包括美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角色等。

历史研究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人物,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结论美国的文化和历史研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领域。

这些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为美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洞察。

美国历史学派 博厄斯

美国历史学派 博厄斯

浅谈美国历史学派在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以博厄斯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为例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派,即历史特殊论学派,也被称为“博厄斯学派”它的出现,对西方文化人类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西方人类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博厄斯学派的文化人类学思想也被许多学者所使用。

一直以来美国历史学派的博厄斯被人们尊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现代人类学的建造者和设计者。

那么历史学派以及博厄斯本人,他的研究领域除了人类学外,还有哪些。

本文以文献检索、阅读为根本对美国历史学派及博厄斯的研究方法、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以我们生活的圈子为田野,作出简单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历史学派相关方法及理论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学派博厄斯研究方法理论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继进化学派和传播化学派之后,西方民族学界出现了一个新学派“历史学派”或称“批评学派”、“美国学派”。

它的创始人是被誉为美国学术界元老和美国‘民族学之父’的博厄斯,故又称博厄斯学派[1]。

博厄斯生于德国且受教于德国,但在美国,博厄斯却被称为“文化人类学之父”、“美国人类学之父”。

这些美誉源于博厄斯移居美国后,在理论与方法论等各方面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博厄斯是继摩尔根之后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的又一奠基人。

一、历史特殊论博厄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0年到1930年是其最活跃的巅峰时期。

博厄斯认为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而这构成人类的历史。

博厄斯指出历史特殊论的首要任务是“构拟”具体地域或民族的历史,寻找过去常称之为“类似事物”的东西,寻找出现在或过去各种不同社会中相似的社会特点。

博厄斯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历史特殊论”是美国人类学界的基础理论[2]。

这一观点是针对古典进化论单线进化和寻求人类普遍进化法则的企图,以及假定这种法则分类的体系代表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轨迹的观点提出的。

亚裔美国人的文化休克分析

亚裔美国人的文化休克分析

亚裔美国人的文化休克分析作者:王洋朱立华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05期[摘要]文化休克是文化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初次进入不同母语文化而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陌生社会符号产生的深度焦虑症。

文章在跨文化视角下概述了亚裔美国人的文化休克现状,分析了其社会文化及心理动因,论证了其表征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克服文化休克问题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亚裔美国人;文化休克;动因;表征;策略[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83-03一、引言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学界对于文化休克进行了一些先行研究,然而还没有一位学者对亚裔美国人的文化休克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因此有必要对亚裔美国人在异文化环境中文化休克的动因及相应的策略进行尝试性分析。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报告《亚裔美国人的崛起》指出,由于美国对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者和富裕投资者开启国门,亚裔美国人数量在移民群体中位居第一,且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主流社会对它们仍然存有偏见和歧视,文化碰撞依然存在,28%的人表示他们很少与亚裔美国人打交道,从而导致了亚裔美国文化休克的问题。

联盟成员Uyematsu指出:在美国化的进程中,亚裔人已经尽力使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转换成美国人。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语言、习俗、历史和文化价值观等,以适应白人的文化。

然而经过这些努力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受歧视的状态依然如故。

所以他们对于白种人投来的蔑视目光做出的反应,只能是一种近乎绝望的自卑与永远的迷茫。

联盟创始人市冈裕次(Yuji Ichioka)说得更为透彻:尽管亚裔扮作白人的模样,模仿他们的行动、说话,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力求同他们一样,但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般的梦想,反而加重了自己的认同危机。

因此,大多数亚裔人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与社会地位,逐渐放弃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屈从,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体现了亚裔泛族群意识的觉醒,提高了自我认同意识。

美国十大文化发展趋势

美国十大文化发展趋势

美国十大文化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进步,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文化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美国当前的十大文化发展趋势。

1. 多元文化的兴起美国人口的多样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过去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几乎只有白人文化,但现在随着各种族群的移民和迁居,多元文化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美国,你可以找到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这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相融合,为美国的文化创造了更加丰富的面貌。

2. 社交媒体的流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思想。

同时,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不仅如此,社交媒体还成为了一种营销手段,许多公司都通过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3. 赛博文化的兴起随着科技的发展,赛博文化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游戏、虚拟现实、科幻电影等都成为了人们娱乐和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赛博文化中,人们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享受不同的经验和感受。

4. 节约环保的价值观的崛起环保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美国的节约环保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崛起。

人们开始采用节能减排、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等方式来保护环境。

随着更多人的加入和更大力度的推动,节约环保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5. 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人们开始注意饮食、锻炼、休息等方面,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健康食品、健康保健品等也成为了市场上的重要商品。

6. 娱乐文化的演变美国的娱乐业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革。

从过去的传统文化到现在的电影、音乐、游戏等,美国的娱乐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娱乐形式也不断地更新和革新。

7. 创新精神的热潮美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国家。

从工业革命时期到现在的科技创新,美国的创新精神一直驱动着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