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2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 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2 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3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制式 4 广播电视转播的数字化浪潮
1、广播的诞生
第 一 节 广 播 电 视 的 产 生 与 发 展
人们对电磁波的发现和认识是广播技术诞生的基础。 1890年,美国萨拉托加的大联盟旅馆,800人 通过电话欣赏了在梅蒂逊广场举行的音乐会及其 它地方传送的舞曲和朗诵。
策划
信号。
采写编排 节目制作 编辑 节目播出 节 目 传者 信号传送 转换信号 媒 接收 介 信号接收
合成
播放
收听收看
受者 转换信号 发射
广 播 电 视 的 传 播 过 程
传
记 者 摄 影 师 摄 像 师 录 音 师
者
采集将要报道的信息、编写文稿
采集所需的相关图像和声音资料
编辑:节目的组织、节目的加工 编剧:编创文学剧本 导演:根据节目的内容指导整个节目的编排制作 导播:指导和指挥节目的播出 在节目中专职以自己的有声语言传送信息 参与节目策划、在节目中组织串联节目各部分、 控制节目节奏、与受众建立特定沟通关系
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的分类 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
广 播 电 视 的 传 播 方 式
无线电波的波段
波峰
波峰
波长
波长
波谷
波谷
AM(调幅)
FM(调频)
广 播 电 视 的 传 播 方 式
无线电波的波幅与频率
频 率
波 幅 时间
“您正在收听的是91.5FM WRKX The Rock!” FM无线电台都是在88MHz和 108MHz之间的频带发射信号 “这里是AM680WPTF” AM无线电广播的频率限制在535 千赫-1700千赫的频带中
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发展

11.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 年的美国。 12. 1979年,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卫星直接接收电 视节目的国家。 13. 1980年6月,美国特纳广播公司(TBS)创立的 开 始通过卫星向临近国家的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全球电视 业开始起步。
二、名词(简答)
1.广播电视系统
策略和手法。
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发射广播电视信号时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
作广播波段、电视频道。 广播波段:无线电广播用的最广泛的是中波,中短波
和超短波等三个频段。通常规定,中波为535~1605kHz
(千赫兹),中短波为2~6MHz(兆赫兹),短波为 6~24MHz 电视频道:甚高频、超高频(VHF /UHF),甚高频分 为低频率范围(2-6频道)和高频率范围(7-13频道), 超高频需要较强输出功率(14-69频道)。
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广播电视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提供了点对面的传者和受众之间传播可能性广播电视还能给人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广播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情状思维框架和文化景观第二节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一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物理性声音的立体感与空间信息声音的心理性无线电波的传输与接受真正从科学原理到应用于人类的传播领域最初的发明是无线电报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收发报机1906年美国人费森登第一次语言播音1916年无线电之父美国人德福雷斯特进行首次新闻广播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电台kdka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正式开播1922年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列宁称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与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
广播电视的发明及发展

广播电视的发明及发展广播电视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它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
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一些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尝试通过无线电技术传输声音和图像。
广播技术的发展始于1895年,当时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首次成功地将无线电波用于传输音乐和声音。
这项科技创新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无线电收音机收听音乐会和新闻报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早期阶段,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和质量仍然有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播技术得到了改进,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
广播电台广泛建立起来,开始进行规模化的广播和节目制作。
人们可以坐在家中,通过收音机收听新闻、音乐、电视剧和儿童节目等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
这种媒体形式的出现让人们拓宽了视野,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情况。
到了20世纪30年代,电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电视的原理与广播类似,但是通过电子设备将声音和图像传输到电视机上。
最早的电视节目制作非常简陋,黑白的图像和有限的通信范围限制了电视的发展。
然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电视的画质和音质都得到大幅提升。
电视的普及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年代。
随着电视机的生产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电视机。
电视节目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人们可以观看各种娱乐、新闻和教育节目。
电视成为人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随着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视、平板电视以及互联网电视等新型电视产品相继问世,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观看体验。
在21世纪,广播电视的发展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网络和流媒体技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观看广播和电视节目。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人们享受到更加清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媒体内容。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和创新。
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广播电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和娱乐,也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广播电视视的诞生与发展

contents
目录
• 广播电视的起源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的影响与意义 • 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广播电视的起源
早期的无线电技术
01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无 线电波的传输原理和应用,为广 播电视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02
190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 成功实现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 ,标志着无线电技术的突破。
《美国偶像》
这是一个音乐真人秀节目,自2002年开始播出。它为许多音乐新人和歌手提供了 展示才华的平台,并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兴媒体与广播电视的竞争案例
Netflix
这个流媒体平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和无广告观看体验,吸引了大量观众。它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内容 制作和分发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Hulu
这个流媒体平台成立于2008年,通过与各大电视台和电影制片厂合作,提供最新电视剧和电影的在线观看服务。 它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广告收入和用户粘性方面展开了竞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广播的发展阶段
初创期
1920s年代初,美国匹兹堡 KDKA电台的开播标志着广播的
诞生。
扩张期
20世纪30至40年代,广播逐渐 普及,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 介。
成熟期
20世纪50至60年代,随着收音 机普及和节目质量的提高,广 播业发展达到巅峰。
转型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视媒体 的崛起对广播业造成冲击,广 播开始寻求转型和多元化发展
个性化和定制化
随着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广播电视节目将更 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第二章广播电视发展史略PPT课件

❖ 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 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亨利希·赫兹在实验室内产 生了电波,证实了电波理论。
电视荧光屏的雏形。 18
二、电视诞生
❖ 1、发明电视 ❖ 1923—1929年间,英国人贝尔德(1888—1946)和
❖ 1839年,埃德蒙·贝克莱(EDMOND BECQUEREL)发现了电化学效应,使光现象 与电现象联系在一起。
15
❖ 在1865年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工程中,英国人约 瑟夫·梅在对电缆进行测试时,意外发现了光线照 射在含有硒的物体上能产生电子放射现象。
❖ 1873年,他正式发表硒的光电效应报告,证实硒 具有将光能变成电能的特性。这说明任何物体影 像,在理论上可用电子讯号予以传播,为电视的 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 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它一个商业海岸 电台呼号:KDKA。据记载,这是第一个向政 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
❖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 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6
7
❖ 电台开播当晚的第一条新闻就是总统大选开 票消息:共和党候选人、俄亥俄州参议员哈 定击败考克斯当选。
13
5、数字广播
❖ 80年代,出现了数字广播。 ❖ 90年代出现网络广播。NJ (Net Jockey)
14
第二节 电视的诞生和发展
一、电视的前发明期
1、解决光电转换
❖ 电视首先需找到光电转换的桥梁。
❖ 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J.J.BERZELIUS) 在一次化学试验中生成的碱金属里,偶然 发现了“硒”。但他并没有做进一步研究。
最新自考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归纳

第一章世界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第一节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一、无线电的发明1819年,丹麦的汉斯·克里斯蒂·奥斯特发现电与磁有密切的关系。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确立电磁感应定律。
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是历史上最早研究无线电波的人。
他于1873年发表了《电磁理论》,在理论上为后来的电磁学确定了最初的概念。
他还用数学论证,电波向外传播的速度和光速一样,每秒钟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5周。
麦克斯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4年起,德国科学家海泥瑞基·赫兹开始在德国若干大学进行一系列实验,最终找到了产生无线电波、发射无线电波以及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1888年,发表了《电磁波及其反应》的研究报告,是有关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
为了纪念赫兹发现无线电波的贡献,人们一度把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
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确定以“赫兹”为无线电波波长的计算单位。
1889年俄国的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提出了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讯的设想,并于1894年研制成一台无线电发报机。
但是未被推广、运用。
西方国际普遍认为,无线电的发明人是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
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无线电报通讯公司。
1899年,美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在新泽西州成立。
1901年12月,马可尼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无线电的发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意义是什么?无线电通讯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对20世纪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无线电报、无线电话、无线传真、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等,都是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成果。
二、无线电广播的试验首次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自己的声音的是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顿和李·德福雷斯特。
费森顿想利用无线电波,并把声音变成电信号。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广播的发展.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45年12月5日,北平新华广 播电台改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图一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使用过的广播发射机 ? 图二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最早的播音员之一肖岩 (右)。
它的历史意义在于:
担负起抗日战争的部分宣传任务,对于推动抗日 战争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从实践中培训了 人民广播的第一批编辑技术人员;奠定了人民 广播事业的最初基础,为以后延安台恢复广播 准备了必要的人力和物质条件。
2016/6/10
11
? 背景:国民党的黄金十年和抗日战争 ? 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 ? 广播在战争期间的社会动员能力;
抗战动员
四、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 中国共产党的广播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 报务活动中派生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 播电台从属于新华社,称新华广播电台。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 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 始播音,呼号为XNCR。延安台断断续续两年多 的播音,尽管时间不长,但这是中国人民广播事 业的开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 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早期广播的发展2019125中国广播电视事业2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19221978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19791991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19922007?中国使用无线电电报始于清朝末年?1905年清政府北洋通商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置了无线电收发报机
? 1949年1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改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成为中国广播 电视事业长期的管理机构 。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2016/6/10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广播(radio) 电视广播(television)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则指电视。
按传输方式分, 无线广播/开路广播 有线广播/闭路广播 卫星广播 网上广播 按覆盖范围,
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国际广播
按技术标准, 模拟广播、数字广播
与其它大众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的物质 技术基础和信息载体是有所不同的:
二、广播电视的特征
对象广泛 时效性强
丰富直观
接受随意 转瞬即逝
顺序接受
三、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1、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与分配 在发射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时所使用的 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为广播波段和 电视频道。 调幅广播;调频广播
2、彩色电视的制式 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 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 (红、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 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 制式:NTSC、PAL、SECAM。不同制 式的节目不经制式转换处理,彩色会失 落,而且噪波也多。
广播电视是电子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子技 术设备,其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或导线,它不需要发 行渠道,在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只要观众打 开接收机,就可接受到广播电视节目,建立起媒介与 受众的直接联系。 报刊书籍作为纸质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印刷 技术设备,其信息载体是纸张,并通过一定的发行渠 道被受众所获得; 电影,作为视听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感光技 术设备,其信息载体是胶片,并通过发行和放映渠道 传递给受众;
面对电视咄咄逼人的挑战,广播媒介也被迫找 寻自己新的发展空间: (1)调整节目结构,发掘音乐的潜力。 广播在50年代后最大的改变就是音乐成为广播 媒体中最重要的内容。音乐节目成为广播新的 增长点。 战时新闻传播备受重视,战争结束后,人们开 始了对娱乐、消遣乃至审美享受的追求。
(2)广播与汽车融为一体,“伴随性” 优势继续发挥,成为二战后广播媒介发 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西方汽车业的迅速崛起,广播媒体 也迎来了复兴机遇。 具有相当购买力和消费影响力的汽车一 族成为广告商亲睐的有商业价值的强势 收听群体。
美、加等大部分美洲国家、日、韩、菲律 宾、中国台湾等。
⑵、PAL制(帕尔制) 西德1962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采用逐行倒相(Phade Alternation Line)的英文缩写命名。 特点是电视机成本高,但性能最佳, 收看效果好。德国、英、澳大利亚、新 加坡、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等。
⑶、SECAM制(塞康制) 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1966年研制成 功,采用“顺序传送彩色于存储 (Sé quenntial couleur à mé moire)的 法文缩写。 特点是电视机效果间于PAL制和NTSC 制之间,成本较高,兼容性较差。 法、俄、非洲部分国家。
三、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1)电视技术的准备。
1913年,德国科学家斯温顿提出了电子图像生成原理 的研究报告,阐释了电子扫描及其偏转控制原理。这 一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电视技术的基础理论。 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华伊金发 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电视画面,可 以取代由许多光电管组成的摄像屏和笨重的机械转盘 ,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相继建立电 视台,第二年正式播送节目。 1939年2月,美国开始彩色电视试验广播。 1939年4月30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盛况,首次用电视报道 了罗斯福总统主持博览会开幕典礼的实况。罗 斯福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的总统。同年11月26日,德国转播“德国- -意大利”两国足球比赛,这是世界电视史上 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 随后,其他各国也都相继进行电视节目的发射 与接收的研究,并试播电视节目。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60年代美德法三国 电视制式 在技术上激烈对抗的结果。 ⑴、NTSC制(简称为N制) 1953年起用于美国,采用的是美国 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的英 文缩写命名。 特点:电视机成本较低,兼容性能 较好,但彩色不够稳定。
二、广播的发展
(一)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初创阶段
1921年,法国邮电部建立了本国第一座广播电台,通 过巴黎埃菲尔铁塔(312米)进行定时广播。 1922年,苏俄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法国国营电台、 英国广播公司先后开始播音。 1923年德国、1923年英国广播公司成立。1924年意大 利、1925年日本也建立了电台,这年3月22日,第一家 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验性广播。1926年,以该台 为基础,合并了大阪和名古屋两家电台,成立了日本 广播协会NHK。至20年代末,北美和欧洲各国大多有了 自己的广播。 1927年,荷兰为维护殖民统治,开始向海外殖民地广 播,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电视发明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英国科学家贝尔 德。 1927年,他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 的完整组合及播送,第一次在电视上清晰的显 示了一个人的头像。他的实验成果表明了电视 的真正诞生。贝尔德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 。贝尔德在前人尼普科发明的机械扫描版研究 的基础之上,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使用的电视 传播和接收设备,表明了电视的真正诞生。
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 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 1899年,马可尼成功地将电报自英国跨 越英吉利海峡拍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 成了横越大西洋电报的发射。 当时无线电报主要用于航海通讯。
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 台首次作试验性广播。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看 ,广播从此诞生。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试验电台广播了 该州(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 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滋堡西屋电气公司 开办的商业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它被 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的播音也 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贝尔德是个执拗的 家伙。这位疯狂的苏格 兰人曾经为了得到清晰 的图像,加大电流电压 到2000伏,自己却不 小心碰到了连接线,差 点触电身亡。
电视的发明者——— 约翰· 洛奇· 贝尔德
(3)、正式的电视播送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开始试验广播。 播出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嘴里刁花的人)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 众电视发射台,11月2日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开 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电视台,并开始定期播出节 目,每周播放13个小时。 于是,1936年11月2日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事业 的诞生日。
截至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达到570 家,到了20年代末,几乎半数的美国家 庭拥有了收音机。
(二)、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期, 广播的大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席卷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了广播事业发展的 两大契机,造就了世界广播发展的黄金时代, 也奠定了广播传播的两个基本特征——感染力 强和伴随性收听。 二次大战中,广播为战争服务,各国尤其 重视对外广播。战后广播进入全盛阶段,成了 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除了新闻节目以外 ,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 等。其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广播 的调整与复兴期 50年代电视的出现终结了广播的黄金时代,经 营广播成了赔本的生意。美国、日本、英国等 国家50年代末、60年代初广播发展开始停滞、 下降,广播进入调整时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视传播的逐渐普及 ,广播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许多国 家(地区),广播的收听率明显下滑,严重威 胁着广播电台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传统的无线广播正在同电脑 网络相结合,向网上广播发展。目前全 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近两千多个电台 在网上建立了网站,凭借电脑网络传送 各种节目,使传统的地面和卫星传送方 式同网络传播结合起来。 总之,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广播媒介 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自己和 报纸与电视媒介的区别,扬长避短,继 续发展。
1935年安蒂·H·阿姆斯唐发明调频广播, 调频电台随之出现。20世纪50年代中后 期,许多国家采用了调频广播,这种广 播的优点是音质好、不易受干扰、可以 提高广播的收听效果。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广播的技术 手段迅速发展。调频广播、调幅广播、 立体声广播并存。
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1933年通过无线电广播 作了四次“炉边谈话”,成为美国政治史上重 要事件和广播史上的里程碑。 《纽约时报》报道说:“从来没有哪一位总统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叫人觉得这样的满怀信心” 。著名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称罗斯福“炉边 谈话”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呼风唤雨”的作用 。
(一)无线电技术 的出现
(俄)波波夫: 1895年5月7日的 成功试验; 1900年研制出无 线电收—发电报 机。
(意)马可尼: 1896年展示成果, 此后并获得无线 电专利。
波波夫(俄): (1859—1906) ,物理学家。
马可尼:
马可尼(意): (1874—1937) 1909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学习要求: 掌握对相关概念的描述
了解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分析、掌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
概念
广电概况
特征
制式
一、广播电视
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 或一定的区域传送声像节目,通称为广播。
广播 (broadcast)
世界各国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
地区
全世界 亚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南北美洲
国家总数 196 44 53 45 16 38ຫໍສະໝຸດ 各彩色电视制式使用的国家数
NTSC 44 7 1 0 3 33
PAL 95 31 26 28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