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前后,以下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腐败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玄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跟着中国历法的别传,二十四骨气已撒布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入手下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透露表现日夜平分。

腐败:天气明朗,草木茂盛。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强壮发展。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降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天气入手下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分。

节气歌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腐败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鸟来全。

忙种开了产。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店。

处暑动刀廉。

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养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河碴上。

大雪地封严。

冬至不航船。

小寒近腊月。

大寒整一年。

节气诗地球绕着太阳转。

24节气歌

24节气歌

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每年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导读:二十四节气(The24Solar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

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全)

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全)

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全)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全)农历二十四节气歌(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注释:廿(niàn)二十四节气歌(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双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每节分为三物侯,每一物侯为五天。

一季三月孟仲季,每季六节亦不变。

太阳黄经定气温,七十二候跨全年。

各候名称很形象,草木鱼虫生态变。

注释: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

以5日为候,3候为气,6气为时,4时为年,一年分24节气,共72候,每候有一种相应的物候现象,即候应。

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

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 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

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分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

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一)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24节气歌以及解释

24节气歌以及解释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歌歌词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歌歌词

三一文库()〔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歌歌词〕
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二十四节气歌 - 闫学晶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春呀吗春天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夏呀吗夏天
立秋忙打甸
处暑动刀镰
白露割蜜薯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秋呀吗秋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汊牢
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冰如铁
迎来又一年
盼望冰消雪化艳阳天哎唻哎嗨哎嗨呦哟。

二十四节气歌大全.

二十四节气歌大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西园梅放立春先,惊蛰初交河跃鲤,云镇霄光雨水连。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洛,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O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 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 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 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 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 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 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 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 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 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节气气候农事歌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 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咼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田节节咼,平田整地栽稻田,中耕除早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养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与(农)谚语
1.立春农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雨水农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惊蛰寒,芒种水淹岸”。

3.惊蛰农谚说:“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个阴雨天”。

4.春分农谚说:“春分甲子雨绵绵,夏至甲子火烧天”“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身”“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冻了春分,才有夏雨”。

5.清明农谚说:“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

”“光清明,暗谷雨。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6.谷雨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农谚说:“立夏日晴,蓑衣头笠随身行。

”“立夏不干,干死鱼虾”。

8.小满农谚说:“四月八日晴,油菜麦子长两层;四月八日落,油菜麦子光壳壳”。

9.芒种农谚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雷声大,定是大旱年”。

10.夏至农谚说:“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夏至风西南,路上水成潭。

”“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

”“夏至雾茫茫,洪水漫山岗”。

11.小暑农谚说:“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

”“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野黄梅”。

12.大暑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13.立秋农谚说:“立秋天渐凉,处暑谷渐黄。

”“雷打立秋,干死泥鳅。

”“立秋无雨秋是旱”。

14.处暑农谚说:“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15.白露农谚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雾迷迷,秋分稻出齐。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16.秋分农谚说:“白露看花,秋分看稻。

”“白露过去是秋分,忙过秋收忙秋耕”。

17.寒露农谚说:“寒露不出终不出,霜降不黄终不黄”。

18霜降农谚说:“霜降有霜,米谷满仓” “十月不下霜,种地一包糠”。

19.立冬这天是冬季开始。

按气象学上规定平均气温为10℃以下时为冬季的标准。

20.小雪农谚说:“小雪雪满天,来岁定丰年。


21.大雪,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北方地区可见积雪,但还不到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2.冬至农谚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无霜,确臼无糖。

”“头九没落雪,九九如六月”。

23.小寒农谚说“冷在三九”,意思是说进了三九,才算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农谚:“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24.大寒相对于小寒来说,大寒标志着严寒的持续。

但在大寒以后,气温开始缓慢回升,“寒冬过后万物春”。

2012-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