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体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
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极高。
由于手术相关的DVT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因此,了解DVT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一围手术期患者DVT的发生机制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
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V因子和R5.6Q条带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
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
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二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1.手术前: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
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卧床、下肢肌肉的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减少、郁滞。
神经外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

神经外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现将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以来我院神经外科5例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病人316例,平均年龄(52+6.5)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2.1血流速度缓慢2.1.1肢体功能障碍神经外科最常见症状为高颅压,患者一旦出现昏迷,可造成肢体自主运动障碍,也可因占位或损伤脑组织致肢体瘫痪。
因此,昏迷及肢体瘫痪患者患肢缺乏主动或被动运动可造成血流速度缓慢。
2.1.2手术制动神经外科手术时间长,长时间被动保持同一体位,也是造成血流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
2.1.3长期卧床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或特殊体位要求,常减少翻身及四肢活动程度及次数。
且术后恢复期较长或患者本身病程较长,均可延长其卧床时间,致使血流速度缓慢。
有资料显示,卧床两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卧床3d的患者。
因静脉血流缓慢,在瓣窦内形成涡流,使瓣膜局部缺氧,引起自细胞粘附分子表达,自细胞粘附及迁移,促成血栓形成。
2.2血液高凝状态2.2.1血液中水分不足神经外科针对高颅压患者应用20%甘露醇或速尿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造成机体水分大量丢失,血液处于浓缩状态。
颅内压过高患者易出现频繁呕吐,亦限制水的摄入,更加重机体水分缺失,促使血液高凝状态出现。
2.2.2下丘脑功能障碍脑出血、颅内肿瘤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旦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则会出现高热、高血糖、尿崩、应激性溃疡等症状,从而增加血液粘滞度,增加水分丢失,减少水分摄入而造成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机制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及术后病人凝血系统应激性处于活跃状态。
止血藥物的应用以及某些肿瘤裂解产物亦可影响凝血机制,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2.3静脉损伤2.3.1静脉炎的发生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如20%甘露醇多一七叶皂试钠、尼莫同等均对静脉血管有较强的刺激。
长期反复使用可造成静脉壁受损,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易发生药液渗漏。
术后常见并发症之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预防策略

北京市一建九十天冲刺打卡2021年真题汇总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A卷一、【单选题】1. 采用极坐标法绘制的波浪玫瑰图,极坐标的径向长度表示()。
A、波浪的波长大小B、波浪的频率大小C、波浪的波高大小D、波浪的周期大小正确答案: B2. 关于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正确的是()A、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资料B、暗示施工单位购买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C、简化施工、节约安全费用D、不随意压缩合理工期正确答案: D3. 下列关于招标投标异议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2日前提出B、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C、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提出D、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招标投标活动继续正确答案: C4. 关于预应力锚索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腐蚀环境中宜采用预应力锚索B、处于极软岩、风化岩时、宜采用压力集中型锚索C、预应力锚索应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制作D、钻孔应采用湿钻、钻孔时记录地层变化情况正确答案: C5. 防尘要求最高的通信机房是()。
A、核心网机房B、 IDC机房C、传输机房D、蓄电池室正确答案: B6. 回流线是连接轨道与牵引变电所的电线路、回流线的等电位连接方式是()。
A、回流线与钢轨连接B、回流线与接触网立柱基础连接C、回流线与贯通地线连接D、回流线与扼流变压器中性点连接正确答案: D7. 关于质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押应当转移占有B、质押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C、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D、质权自出质人办理质押登记时设立正确答案: C8. 某混凝土结构出现宽度为0.5mm的裂缝且裂缝深度较深、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目的观察分析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各44例。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DP[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浓度]、D-D(D-二聚体)、AT(抗凝血酶)。
结果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前APTT、FDP、D-D、A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APTT、FDP、D-D、A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标签: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术患者而言,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继而极易发生肺栓塞状况。
基于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相关预防能够显著提高接受颅脑外伤术患者的预后效果。
据资料显示,未对颅脑外伤术患者及时护理,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高达8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均为接受颅脑外伤术者;(2)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者;(3)基础生命体征平稳者。
排除标准:(1)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凝血功能异常者。
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该如何预防和处理

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该如何预防和处理手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随之而来的也可能是一些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就是其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
那么,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手术后为什么会出现?又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深静脉血栓,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形成了血凝块。
这些血凝块可能会阻塞血管,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
如果血栓脱落,还可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发肺栓塞,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手术本身会对身体造成创伤,激活体内的凝血系统。
其次,术后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活动量减少,导致下肢肌肉收缩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变慢。
此外,手术中的麻醉药物、术后的脱水治疗等也可能影响血液的黏稠度和流动性。
那么,如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呢?早期活动是关键。
在手术后,只要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应尽早开始活动。
比如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腿部屈伸运动,帮助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回流。
当能够下床时,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
穿着合适的弹力袜也有帮助。
弹力袜可以对腿部施加一定的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的淤积。
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多喝水,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
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医生可能会预防性地使用抗凝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但使用抗凝药物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以防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物理治疗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方法,如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它通过对腿部进行周期性的加压和减压,促进血液流动。
如果不幸在手术后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又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确定血栓的位置、大小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检查包括超声、CT 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是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来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其逐渐溶解。
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

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手术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深静脉血栓就是其中之一。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如果不及时处理,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移动,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手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创伤会激活体内的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2、静脉血流缓慢: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使得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血管内皮损伤:手术操作可能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暴露内皮下的胶原,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促进血栓形成。
二、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活动手术后应尽早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屈伸下肢等。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下床活动,增加下肢肌肉的收缩,促进静脉回流。
2、机械预防(1)梯度压力弹力袜:通过对下肢施加梯度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
(2)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间歇性地对下肢进行加压和减压,模仿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改善血液循环。
3、药物预防(1)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预防药物,具有抗凝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普通肝素: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调整剂量。
(3)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使用方便,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4、饮食和水分摄入鼓励患者术后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饮食方面,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
5、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稠度,应劝导患者戒烟。
三、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一旦发现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手术后或长时间卧床静养期间,受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形成。
DVT的形成可能会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尽早活动是预防下肢DVT的关键措施。
手术后尽快进行被动活动,如踝关节的活动和主动活动等,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床上转位:卧床期间,定时将患者从一个体位移到另一个体位,通常是每2小时一次,以减轻下肢血液淤滞,提高血液循环。
3.弹力袜或弹力带:穿着弹力袜是预防下肢DVT的常用方法,可以增加腿部深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
选择合适大小和压力的弹力袜或弹力带,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佩戴。
4.药物预防:对于高危患者,如年龄较大、肥胖、有血液凝块病史或手术时间较长等,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在护理方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下肢水肿、疼痛、发红等。
如果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2.监测血凝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等。
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
3.肢体抬高:平躺或抬高患者的下肢,有助于减轻淤血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4.皮肤护理:定期检查下肢皮肤情况,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患部受到压迫。
5.给予适当营养: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提高组织修复能力,促进术后恢复。
6.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
总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是重要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危害与防治一、形成的原因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壁的损伤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如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二、危害静脉内血栓会脱落栓子阻塞血管腔,栓子随血流运行可到达全身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栓塞。
不同大小的栓子对机体影响程度不同。
少量的中、小栓子多栓塞肺动脉的小分支,一般无严重后果,若栓塞前肺有严重的淤血可导致出血性梗死。
大的血栓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者大分支,可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栓子小但数目多广泛栓塞肺动脉多数小分支,也可引起右心衰竭猝死。
正常情况下栓子的运行情况有以下三种:1、静脉系统和右心栓子:下肢静脉内血栓脱落的栓子随血液运行→静脉系统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右肺动脉,引起静脉系统的栓塞或者是右心栓塞。
2、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下肢静脉内血栓脱落的栓子随血液运行→静脉系统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右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小动脉,引起脑、脾、肾、肺等栓塞以及左心栓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组 病例 均采 用 溶栓 、 凝 治疗 , 通 过 饮 食 的 管 内皮会 释 放 大 量 组 织 因 子 人 血 , 活 凝 血 系 统 。 抗 并 激 指导、 高患肢、 抬 避免 患 肢过 度 外 展 , 观察 患 肢 皮 温 、 而手术创伤会 引起血小板溶解减少 , 而使血 液呈 从 皮色 及 动 脉搏 动情 况及 抗凝 、 溶栓 治 疗 的护 理 , 治 高凝状 态 , 易 导致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高 血 压 患者 在 容 疗 8d后 临 床 症 状 逐 渐 改 善 , 胀 、 痛 基 本 消 失 。 本 身 多伴 有 高血 脂 、 血 糖 , 而可 出现 血 液黏 稠 度 肿 疼 高 从 本组 2 l例 经彩 超检 查证 实下 肢 静 脉 通 畅 , 一 例并 增 高 ; 无 部分 颅 内及 重 型 颅 脑 损 伤患 者 一 旦 出现 下 丘
下 肢 8例 , 中发 生 在偏 瘫肢 体 的有 1 。 高血 压 例 都有 在下 肢输 液 的情 况 。开颅 术后 的病人 常用 脱 其 4例 脑 出血 术 后 有 1 1例 , 外 伤术 后 有 8例 , 肿 瘤 术 水 、 脑 脑 利尿 、 张 血管 等 药物 , 对 血 管有较 强 的刺 激 , 扩 均 后 有 2例 。本 组 病 例 均 有不 同 程 度 的患 肢 肿 胀 、 疼 长期 反 复使 用 可 造成 血 管 壁 受损 , 管通透 性 增加 , 血
痛 、 温升 高 , 经彩 超检查 证 实 下 肢 深 静 脉血 栓 形 当静 脉 内皮 及其 功 能 损伤 可 引起 多种 具 有 生物 活 性 皮 均
成。
2 结 果
物质 释放 , 导致 血小 板 聚集 、 附 , 成血 栓 。 粘 形 3 3 血 液高 凝 状态 . 严 重 创 伤 和开 颅 术后 , 血
原 因 , 析 形 成 血 栓 的 高 危 因 素 , 取 预 防 护 理 措 下 肢 深静 脉血 栓形 成 的发 病 率 明显 高 于 卧床 3 d的 分 采
施 , 有 患 者均 取得 良好 疗效 , 所 现报 道 如下 :
1 临 床 资料
患 者 。
32 血管 内膜 损 伤 .
静 脉 内膜损 伤 因 素 有 化
本组 2 l例 中男 l , 9例 , 龄 2 7 2例 女 年 1— l岁 。 学 性 、 机械 性 及感 染 性 , 临床 常见 原 因是静 脉 注射 有
2 例 均 发 生在 开 颅 术后 l 1 O一2 , 下 肢 1 1d 左 3例 , 右 刺 激性 的药 物 , 高渗 液 体 、 些抗 生 素等 。本 组 病 如 某
日益 增 长 , 特别 是 并发肺 栓 塞 , 接 影 响着 病 人 的生 在许 多静 脉 窦 , 些 静 脉 内 的 血 液几 乎 只有 依 靠 肌 直 这 命 。我 科 20 0 8年 1月 至 2 0 0 9年 6月 共 有 2 l例开 颅 肉泵 的作 用 才 能 向心 回流 , 肢不 活动 因 而易 出现 下 V - J 卧床 两周 后 , 术后 病人 发 生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 过 我 们 积 极 查 找 血 流 缓慢 而发 生 D T3。有 资料 显示 , 经
V 1 1 o 1 u u t 00 o 2 . 6A g s 2 1 . N
I N N ME I A O R A - A D C LJ U N L I AI
《 海南 医学) m0年第 2 卷 第 1 2 1 6期
・
护
理 ・
开 颅 术 后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原 因 及 其 预 防
【 关键 词 】 开颅术后 ; 深静脉血 栓 ; 43 6
【 献标识码 】 B 文
【 文章编 号】 10 -65 (00 1—19 2 03 - 0 21 )6 4—0 -3
长 期 卧床 病人 深 静脉血 栓 ( V ) 成 的发 生 率 血栓 。开颅 术 后 病 人 需 卧床 休 息 , D T形 而腿 部 肌 肉存
得当的预 防护理 ,1 2 例病人 临 床症 状 和体 征 完全 缓解 , 彩 超检 查证 实 下 肢静 脉 通畅 。结论 开颅术 后 经
D T的发生与血 流滞缓 、 V 血管 内膜 损伤和血液 高凝状态有着 密切关系。系统 的预 防和护理 措施 能有 效减少 D T的发生 , V 减轻患者的痛苦 和经济负担 。
仍 被 各 国学 者所 公认 。
3 1 血 流滞 缓 .
我们 针 对 以 上 三 大 因 素 提 出 了有 效 的预 防 措
众所 周 知 首先 是 白细 胞 , 后 施 。首先 详 细 了解 病 人 是 否 患 有 高血 压 、 尿 病 及 然 糖
是 血小 板 , 以在 血 流 的周 围层 聚 集 , 小 板沉 积 在 慢性 心血 管 疾 病 和 全 身 凝 血 功 能情 况 , 见 性 地 从 可 血 预
发肺 栓 塞 。 3 下 肢深 静脉 血栓 形成 的原 因
脑 损伤 就 会 出 现 高 热 、 血糖 、 崩 、 激 性 溃 疡 等 高 尿 应
症 状 , 而 增 加 血 液 黏 稠 度 , 加 水 分 丢 失 , 少 水 从 增 减
15 8 6年 , i h w提 出静 脉血 栓 形成 的三 大 因素 分 摄人 而造 成 血液 高 凝状 态 。 Vr o c 是 血 流滞 缓 、 管 内膜损 伤 和血 液 高凝 状 态 … , 血 目前 4 预 防措 施
郑 少 颜
( 南省 人 民 医 院神 经外科 , 南 海 海
【 要 】 目的 摘
海 口 50 1 ) 7 3 1
对2 1例开颅术 后
避免 开颅术后下肢 深静脉血栓 的形 成 , 减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方 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病人 进行观察 , 出相应 的原 因与预 防措施 。结果 由于对 病情 的预 见性分 析、 时和 提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