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期中语文(苏教版)
(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把阳光写成了一个淘气的孩子,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和美丽,用生动的手法写出了它所照射到的地方的景象。
一起看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欢送查阅!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稳固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阳光的美丽和顽皮,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阳光的顽皮、大自然的美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播放音乐,师在音乐声中描述:)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
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往外一看,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们的校园!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手心!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顽皮的种子二、复习生字。
出示课件,生字以及词语,请学生分组读,比赛读,读。
三、学习课文。
1. 教师范读。
(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课题3顽皮的阳光,孩子们,赶快把书翻到24页,听老师读读课文。
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相信大家能做到专心看书,认真倾听。
2. 自由朗读。
孩子们,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对,有4个自然段。
老师已经读过了,那么你们会读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感悟,熟读成诵1.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请学生举手读课文。
孩子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阳光像什么哦,你知道了阳光像个顽皮的小男孩。
( 出示“阳光像个顽皮的小男孩。
〞)那么阳光是怎么顽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学生朗读。
提问:那么,你从哪些字看出了它的顽皮呢(爬跳探看)这几个字不仅写出了阳光的顽皮,也是动词。
我们一起再来带着喜悦之情来读一下课文。
孩子们,顽皮的阳光跳上窗台跟小朋友打完招呼,又到哪去了对,它又溜进了花园里。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苏教版

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guī宝②踌chú ③滑jī④一chóu 莫展【答案】①瑰②躇③稽④筹【解析】试题分析:用普通话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点,如声母的平翘舌音、j q x的区别、g k h的区别、韵母uo与ou的区别、e an ai的区别以及前后鼻音不同,参照词的语境写出汉字,注意同音形似字,不要写错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两段文字中每段都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它们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多年前,洞庭中学动员全校师生大搞植树造林,做到林成片,树成行。
树苗在师生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杂草和害虫也随之消声匿迹。
如今的校园已是绿树成茵,一片葱茏。
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美丽无比的都市风情,江南水乡田野情趣【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句子,根据语镜、词义和汉字的形声结构特点判断,仔细辨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小题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小题2】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小题3】,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小题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小题5】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小题6】,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小题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小题8】,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小题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小题10】,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答案】【小题1】窈窕淑女【小题2】白露未晞【小题3】蒌蒿满地芦芽短【小题4】卢纶【小题5】宵眠抱玉鞍【小题6】羌笛何须怨杨柳【小题7】李煜【小题8】人不寐【小题9】经纶世务者【小题10】黄发垂髫【解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 说明文训练(无答案) 苏教版

说明文训练(一)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
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
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
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
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
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
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
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
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
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江D. 林2.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三人行,必有我师C. 学而时习之D. 知之为知之4.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林B. 明C. 早D. 江5.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书C. 大小D. 快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论语》。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清照的诗句。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大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_______的名句。
3.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_______的《登鹳雀楼》。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_______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2. 请解释“温故知新”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4.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一段话。
2. 请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一段话。
3. 请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写一段话。
4. 请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一段话。
5. 请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一段话。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句(期中考试前)

初三语文第九周周练练习题命题:顾老师班级:姓名:一、名句填空。
(来自语文课本)1、到此已无尘半点,。
2、晓战随金鼓,。
3、五岳归来不看山,。
4、,直为斩楼兰。
5、五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西岳,北岳,中岳嵩山。
6、,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7、,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晚景》)8、月黑雁飞高,。
9、,大雪满弓刀。
10、,人有旦夕祸福。
11、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12、东城渐觉风光好,。
13、,红杏枝头春意闹。
14、,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楼高不见章台路。
15、,乱红飞过秋千去。
16、,浅草才能没马蹄。
17、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18、,君子好逑。
(诗经中的《》)19、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20、,白露为霜。
21、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蒹葭》)22、,恒兀兀以穷年。
23、,;行成于思,毁于随。
2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2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26、众里寻他千百度。
,,。
(辛弃疾《青玉案》)二、名句填空。
(来自《古今诗文读本》县教育局“师生同读大赛”推荐部分)27、盛年不重来,。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28、,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拟行路难》)29、玉颜不及寒鸦色,。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30、一唱都护歌,。
(李白《丁都护歌》)31、君看石芒砀,。
(李白《丁都护歌》)32、思君若汶水,。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33、自去自来梁上燕,。
(杜甫《江村》)34、试玉要烧三日满,。
(白居易《放言五首》)35、,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36、,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37、老翁佣纳债,。
壁破风生屋,。
(于谦《荒村》)38、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纳兰性德《采桑子》)三、名句填空。
(来自《古今诗文读本》)39、大漠孤烟直,。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岳阳楼记》

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根据课文注释翻译。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 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微斯人 没有
居庙堂之高 指朝廷
四大名楼总图
中 国 四 大 名 楼
岳阳楼
黄鹤楼
鹳雀鹊
滕王阁
•鹳鹊楼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你知道这些楼分布在我国哪四个省?
山 西
鹳雀楼
湖北 湖南 江 西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上页 返回 下页
若夫 霪雨 霏霏 浊浪排空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登斯楼也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像那 连绵的雨 雨雪繁密的样子 冲向 桅杆 船桨 迫近 昏暗的样子 这 离开国都 说坏话 萧条冷落的样子
上页 返回 下页
至若 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而或 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静影沉璧 心旷神怡
然则: 然,这样,指上文“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五段译文:
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 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 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 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 悲;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 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 担扰。这样,进朝廷做官也担扰,退处江 湖也担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 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 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 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2021五校联盟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张加龙一、积累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每空1分)(1) ▲ ,虽听不自阿。
(《吕氏春秋·不苟》)(2)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3)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4) ▲,君子好逑。
(《关雎》)(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6) ▲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7)《浣溪沙》中对偶工整奇巧,表现词人伤春惜春、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的句子是:▲,▲。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深情目送友人离去,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最近几年来,我市历史人文游、沿海生态游、美丽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备受自驾游游客青睐.。
西溪景区、安丰古镇、甘港老家、黄海丛林公园、新街花木园、弶港滩涂等景区游客纷至tà来。
漫步西溪古街,品味唐风宋韵;伫立甘港老家,体验农家风情;▲,▲。
如诗如画的美景,别出新裁的创意,吸引了上海、南京等地游客蜂拥而至。
(1)给加点字注音,按照拼音写汉字。
青睐.(▲)纷至tà(▲)来(2分)(2)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改成▲ (1分)(3)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子,自选东台一处景点,在空白处写出得当的内容。
(2分)▲,▲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利用正确....的是(▲ )(2分)A.在国家推出控制房地产泡沫政策后,很多房地产公司仍然推陈出新....,想方设法提高房价。
B.日本右翼一再否定侵略历史,其言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 方才结束的“习特会”引发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多家媒体强聒不舍....争先报导。
D.个别同窗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委曲求全....,仍然刻苦学习。
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语文上册期中试题语文上册苏教版期中试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
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语文上册苏教版期中试题,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上册苏教版期中试题1一、看拼音写词语。
(20分)lǒng zhào yǐn rén zhù mù yǐn bì ǎng yì yú kuài guī lǜ( ) ( ) ( ) ( ) ( ) ( ) ( )jìn zhǐ kāi pì diē dǎo xìng gé lì shēn cān yǐn( ) ( ) ( ) ( ) ( ) ( )yì sī bù gǒu ru yǐn ru xiàn róng huà qīn xié lěng kù( ) ( ) ( ) ( ) ( ) ( ) ( )suí yù ér ān fù gài( ) ( )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侍( )栽( )佛( )季( )疑( ) 翅 ( )待( )载( )拂( )李( )凝( ) 翘 ( )三、默写本学期课内所学古诗。
(4分)题西林壁 (苏轼)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多音字组词。
(12分)折{ 假{ 似{便{ 闷{ 觉{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4分)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不光……还…… 如果……就……(1)(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2)他( )善于观察,( )善于联想,写起文章来总是具体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期中考试卷第一部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怅(w ǎng ) ②(j ùn) 工 ③(zh ù) 藏 ④忘(q u è)2.下面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①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生命在诞生、成长、繁延、死亡,新陈待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
② 学问是寸积珠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阵的。
3(10分) ①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 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③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 》) ⑤关关雎鸠, 。
, 君子好逑。
(《关雎》) 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蒹葭》) ⑦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陈涉世家》) ⑧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4.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特点。
(2分)材料一:长沙大约在3月10日入春,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开始春天,而内蒙古五原,春天的脚步则要到4月20日左右。
材料二: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始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著阅读。
(5分)1)《宫廷游戏》中,小人国的皇帝为“我”展示了他们国内的哪几种表演?(每一种表演都只用一句话来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言的妙用》中,三位教授改进本国语言的计划之一是“要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他们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45分)阅读《桃花源记》中选段文字,完成6-10题。
(1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 [ ]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比至.陈(《陈涉世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复行数.十步 来此绝.境 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与朱元思书》)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 ,文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成语,请你说说它的意思。
(2分)9.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乐土”,而在小说《社戏》中鲁迅又为我们描绘了另一片“乐土”——平桥村,请你说说这两片“乐土”有何相似之处?作者在两片“乐土”中寄寓的情感又有着怎样的不同?(3分)10.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分) 读下面《我的叔叔于勒》片断,完成11—14题。
(10分)片断一: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微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毫无疑问,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片断二: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片断三: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1.上面三个片断中,都有对于勒的描写,比较它们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于勒以前是流氓,是败家子,但从上面片断对于勒的描写中,你有没有对于勒性格的新的发现呢?请举例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于勒、闰土和孔乙己在经济上都是“穷光蛋”,但造成他们贫穷的原因是不同的,请分别说出造成他们贫穷的根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当我看到又老又穷的于勒时,心里发出了呐喊,“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请续写这一心理活动,将我对父母行为的疑惑、不满写出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学问和智慧》选段,完成15—16题。
(5分)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
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涩的书”(dun book)。
然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
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
“鞭辟入里”、“豁然开朗”,都不是容易的事。
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15.语段中作者认为“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什么是“著书的智慧”,什么是“读书的智慧”。
(2分)著书的智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的智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认为“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
请举一本你看过的“有智慧的书”(写出书名)...,说说它是怎样启发你的心灵、开辟你的思想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千灯照我回家》选段,完成17-22题。
(17分)千灯照我回家车前子那天,我到千灯镇①,站在镇口桥头,忽然有惊奇!江南小镇我见得多了,想不到还会有惊奇。
千灯镇的气息,不一样。
打个比方吧,江南小镇如果说它是戏剧演员,那么大多是花旦。
气息古穆一点的也无非为青衣;而千灯,却宛如老生,还是麒派老生,咬字有力,喷口苍劲:“湛湛青天不可欺……”我顿时觉得千灯壮美。
有英雄气,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尽管此刻天空是灰白的,要在我头顶酝酿一场初夏之雨。
我让同行的人先走,我于桥头看了一会儿水,只见河面开阔,河水很湍急的样子,对岸的粉墙投影水中.河水带着它们融动、漾动,漾动、融动,又带着它们向前,似乎是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耀眼白帆。
我好久没见白帆了。
我的视线随即升起,越过黛瓦,不妨说成甲板吧。
就见到那座塔——后来我知道它叫秦峰塔,是千灯的“镇标”。
但秦峰塔在我看来。
更像一根桅杆,日月星辰,若在左右。
于是千灯有动感.光影化风,白帆变烛火。
时间的长廊中逶迤摇红。
这时,已经由不得我认为不认为千灯壮美了,它一扫我一路上的胸中闷气,这几天欲雨不雨。
空气仿佛阁楼窄小,燕子把它深紫色的蘸水钢笔戳在了尘封的墨水瓶里。
记忆倒能脱颖而出……如梦似幻地我看到两只燕子从对岸人家的窗口飞出。
我也好久没见到燕子了。
说起来我与千灯的缘分不浅.而那天,却是我第一次来千灯。
千灯是我的祖籍。
看着朋友们在前面长廊里等我.我就下了桥。
长廊里的风刚烈,毕竟夏天了,刚烈之中也就婀娜。
这和千灯差不多。
我在前面说过,千灯是壮美的,壮美者,刚烈也。
千灯也是婀娜的。
在千灯的小巷里走走,这种感觉会越来越生动。
千灯的丰富性在这里,刚烈如顾炎武与气节是千灯结出的果;婀娜如顾坚和昆曲是千灯开出的花,千灯这一棵大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因为根深叶茂,自然花红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