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牙备牙方法图例

合集下载

全瓷牙预备标准

全瓷牙预备标准

全瓷牙预备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切端的预备:先预备切端,均匀磨出1.5厘米的修复空间,做两个定深沟,均匀磨出1.5厘米的深度。

2. 颊舌侧的预备:颊舌侧或唇舌侧均匀磨除1.0厘米,邻接区要有牙体硬组织的支持。

3. 前牙肩台的预备:前牙的肩台一定要圆润、光滑、连续、直角肩台采用的比较多。

4. 共同就位道的取得和倒凹的消除:连冠或桥冠体制备时,共同就位道的取得和倒凹的消除非常重要。

各个基牙选取一个共同的牙体长轴,制备每颗牙以同长轴为基准,在各个轴面内收8°-10°。

此外,预备牙体常用车针也有一定的要求,备牙后需要使用沙粒较细的车针过顺,使表面平溜,更易于修复体就位。

最新下颌第二前磨牙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ppt课件

最新下颌第二前磨牙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ppt课件

【方法和步骤】—合面预备
形成一宽斜面。
【方法和步骤】—合面预备
1.4 通常用咬合纸检查在正中合、前伸合及 侧合时均应有1.5-2.0mm的间隙。
【方法和步骤】—颊舌面预备
2.1 两段式: 首先合1/2,用圆头锥形金刚 砂车针分别在颊,舌面的中央及邻近近, 远中轴线角处制备三条1.5mm的纵深沟,
增加的新风量
Lw l
经缝隙渗出空气的速度
2H
新风量的确定
3)补充局部排风量要求
不使房间产生负压,至少应补充与局部排风 量相等的新风量。
Lw Lp
新风量的确定
实际工程设计,新风量可按总送风量的体积分数来设计, 一般规定不小于10%
一次回风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1.夏季
吸收余热、余湿 变成N状态后、 一部分排到室外, 另一部分回到空 调箱再和新风混 合。
都存在冷热量抵消问题
解决方法: 1、实现无露点控制,将空气直接处理到送风状态。 2、使用二次回风空调系统。
二次回风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回风使用两次,在冷却减湿设备前与新风混 合的为一次回风,在冷却减湿设备后与新 风混合的为二次回风。
夏季可以代替再热器, 冬季可以部分代替再热器。
1、夏季
二次回风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一次回风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2.冬季
1)确定室内状态点N、
热湿比ε、送风状
态点O’ 、送风量
qm及机器露点L’
C’
一次回风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C’
新风比m’% qm,w' iN ic' m'% qm iN iW'
一次回风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新风比m’%
1)若m’%等于或大于系 统应有的最小新风百分 比m%,则就取qm,w’做 系统冬季的新风量,

前牙全瓷冠的牙体预备ppt

前牙全瓷冠的牙体预备ppt
金刚石钻针、直径 2.0mm 的小球形 金刚石钻针和橄榄球状金刚石钻针。 ●牙体预备量:
1.0mm。
4/6 舌面预备
●预备步骤:分为舌隆突和舌窝两部分 ▲ 舌隆突处用直径约1.0mm的平头圆角柱状钻 针制备与唇面颈1/3平行的深度指示沟,然后磨 除指示沟间的牙体组织,形成平龈0.5-1.0mm内线角圆钝的肩台。 ▲ 舌窝处先用小球形金刚石钻针制备深约1mm的深度指示沟,再用橄榄 球状金刚石钻针均匀磨除 1.0mm。
前牙全瓷冠的牙体预备

牙体预备量
切端:2.0-2.5 mm 唇面:1.2-1.5 mm 邻面:≥ 1.0 mm 舌面:1.0 mm 肩台:1.0 mm
(内线角圆钝的直角肩台)
钻针选择
预备步骤
1、切端预备 2、唇面预备 3、邻面预备 4、舌面预备 5、龈边缘修整 6、精修完成
1/6 切端预备
●钻针选择: 直径约 1.0mm 的平头圆角柱状金刚石钻针。
5/6 龈边缘修整
●钻针选择: 直径约1.0mm的平头圆角柱
状金刚石钻针和直径约1.2mm及 1.4mm的细粒度平头圆角柱状金刚 石钻针。 ●牙体预备量:
唇面边缘为1.0mm 的内线角 圆钝的肩台,位于龈下 0.5-1.0mm; 舌面边缘为0.5-1.0mm的内线角圆 钝的肩台,平齐龈缘。
5/6 龈边缘修整
●预备步骤: 先使用合适粗细的排龈线排龈,将唇面及邻面用直径1.0mm的平
头圆角柱状金刚石钻针预备至龈下 0.5-1.0mm,再用直径 1.4mm的细粒 度平头圆角柱状金刚石钻针修整圆滑,形成宽 1.0mm的内线角圆钝的直角 肩台。当邻面近远中间隙小,直径 1.4mm的磨光钻针不能通过时,可选用 直径较小(如 1.2mm)的细粒度平头圆角柱状金刚石钻针修整邻面肩台。

全瓷牙备牙方法图例

全瓷牙备牙方法图例

全瓷牙备牙方法图例预备前先用硅橡胶包被预备牙的唇舌面制成—预备参照.硅橡胶参照的范围至少包括预备牙和其两侧各一邻牙沿牙齿切缘切割硅橡胶以制备唇面参照,将得到的唇侧部分再分成切向半和龈向半,舍弃切向半,只保留唇龈部分作为参照,并将其重置入口中检查与牙面的吻合性。

如果瓷冠将样的定深沟再使平头车针与唇面的切向段平行在唇面的切向段制备2条或更多的纵向定深沟,沟深应没及车针的全径。

纵沟在靠近唇面中部的水平逐渐变浅消失.此处的牙面曲度也最大切端预备:使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在切缘上至少制备2条深度为2.0 mm的唇舌向定深沟。

切割时车针的方向应与切缘未经切割时的唇舌向角度一致文献介绍的切缘预备深度从1O mm、15 mm到20 mm不等。

若要取得足够的美观效果,最好切除2 0mm的切缘组织.达到定深沟的深度。

切缘磨除过多会使唇面应力过大,导致修复预备完成后进行,这样做可使舌面的垂直舌壁预备面和凹面状舌隆突预备面之间的区分更明显舌面预备使用小轮形金刚砂车针为使舌面的舌隆突部分预备充分,用直径大于轴柄1.4 mm的球形金刚砂车针在舌面磨出数个定深坑凹,使车针深入牙体直至其轴柄与釉面接触,这样备成的坑凹深度为0.7 mm。

一般要制备3个这种深度参照。

在舌面应磨除 O .5~1.0mm厚的牙体组织用小轮形车针将舌面隆突区预备成凹面状。

由于多数牙齿都需要在舌面中部制备出尽可能大的间隙,凹面形磨切方式可使这一部位得到最大可能的预备。

同时.舌隆突预备形成的曲面将舌面清楚地区分为水平段和垂直段两部分.使预备体的固位力和抗力都得到加强。

另外.舌面的凹面预备可减少应力.而斜面状预备则会产生较大的张应力。

预备尖牙时.应制备出纤细的舌嵴;肾舌隆突分成2个凹面.以增加修复体的抗旋转力厚的牙)。

如果用打磨各轴面,留心去除各线角部位残留的边角.特别注意不要在靠近龈肩台的部位形成倒凹用锥形裂钻圆钝预备面上任何明显的棱角,残留的尖锐线角可导致瓷裂肩台精修:使用957号车针精修肩台内角圆钝的肩台和图15-28所显示的不同。

全瓷冠备牙的标准

全瓷冠备牙的标准

全瓷冠备牙的标准咱都知道全瓷冠备牙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

1. 牙体预备量切端预备呀,一般来说得预备出 1.5 - 2mm的空间哦。

这就好比给全瓷冠留出足够的“小窝”,要是空间不够,全瓷冠戴着就会很不舒服,就像你穿了一件小一号的衣服,紧绷绷的。

唇颊侧预备呢,要预备出 1 - 1.5mm。

这个量是为了保证全瓷冠能很好地贴合牙齿的唇颊面,要是预备少了,全瓷冠可能就会显得鼓鼓囊囊的,不美观。

舌侧预备通常是0.5 - 1mm。

这个部位相对特殊,不需要像唇颊侧那么多的预备量,但是也不能太少,不然全瓷冠的稳定性就会受影响。

邻面预备得有 1 - 1.5mm。

这样全瓷冠在邻接的时候才会很合适,就像拼图的两块,要是邻面预备量不对,全瓷冠之间的邻接关系就会出问题,可能会塞牙之类的。

2. 肩台的要求肩台的宽度一般是0.8 - 1.2mm。

这个宽度就像是全瓷冠的“小底座”,合适的宽度能让全瓷冠稳稳地待在牙齿上。

肩台的形状常见的有直角肩台和浅凹形肩台。

直角肩台边缘清晰,制作出来的全瓷冠边缘会很整齐;浅凹形肩台相对更柔和一些,对牙龈的刺激性可能会小一点。

3. 轴面聚合度轴面聚合度不能太大,一般是 2 - 5度。

如果聚合度太大,全瓷冠就容易松动,就像一个圆锥,底面太大的话,上面的东西就容易掉下来。

而合适的聚合度能保证全瓷冠既有一定的固位力,又不会对牙齿造成太大的损伤。

4. 表面粗糙度备牙后的牙齿表面不能太粗糙,也不能太光滑。

太粗糙的话,全瓷冠和牙齿的贴合就不好,容易有缝隙,还可能藏污纳垢;太光滑呢,全瓷冠的粘结效果又会受影响。

所以得达到一种适中的状态,就像我们走路,既不能坑坑洼洼走不稳,也不能滑溜溜的容易摔倒。

5. 牙龈健康的考虑在备牙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对牙龈的损伤。

如果损伤了牙龈,牙龈可能会发炎、出血,这对全瓷冠的修复效果可不好。

要时刻注意保护牙龈,就像我们保护小花朵一样,小心翼翼的。

全瓷冠备牙的标准有好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每一个小细节都关系到最后的修复效果,咱们可不能马虎呀。

第二前磨牙全瓷牙预备

第二前磨牙全瓷牙预备

z 意义:避免应力集中,防止崩瓷。
圆头柱状金刚砂车针
z
制备定深沟:1.5~2mm
均匀磨除定深沟之间的残余组织
颊侧预备:1.2~1.5mm
全瓷冠颊舌测预备: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
烤瓷冠颊舌侧预备: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
平头锥形金钢砂车针:颊侧3条定深沟
z
去除定深沟间残留的牙体组织,尽量向颊外展隙扩 展,同时不要损伤邻牙。1mm直角肩台
舌面观
注意事项
z 1 活髓牙进行预备时应在局麻下进行。 z 2 预备时注意支点稳固,间歇磨切,喷水降温 z 3 邻面预备时勿损伤邻牙。
合面预备:圆头柱状金刚砂车针
制备定深沟:3条引导沟
位置:各三角嵴以及三角嵴近远中侧的主发育沟
依合面的几何斜面外形均匀磨除定深沟间残留的组织
厚度:2mm (正中颌、前伸颌与侧方颌时与对颌
牙的间隙大小)
功能尖斜面预备
z 功能尖斜面:与牙体长轴成 ,位于上 颌牙舌尖的舌斜面,下颌牙颊尖的颊斜面。与 对合牙牙尖的斜面平行。
第二前磨牙全瓷牙预备
目的和要求
z 1 加深对全瓷冠理论的理解。 z 2 掌握前磨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
z 对工作模型上的人工前磨牙进行全瓷冠的牙 体预备。
实验用品
z 仿头模、工作模型、口腔检查器械、盒高速 涡轮手机、各种形态车针等。
前 磨牙预备步骤
z 1 合面预备 z 2 功能尖斜面预备 z 3 颊面预备 z 4 舌面预备 z 5 邻面预备 z 6 精修
换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扫磨近远中邻面1mm肩台
肩台:龈上1mm直角肩台 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
舌面观
精修:圆头锥形钨钢车针
精修车针:细颗粒金刚砂车针

全瓷牙正常制备标准

全瓷牙正常制备标准

全瓷牙正常制备标准
全瓷牙的制备标准因修复类型和牙齿位置而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制备标准:
1. 牙合面预备:为了形成足够的空间来放置全瓷牙的牙冠,牙医会磨除一部分牙齿组织。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金刚砂柱形平头车针在牙合面预备深度指示沟,深度为\~2mm。

2. 颊侧和舌侧预备:使用金刚砂锥形平头车针均匀磨除牙体组织,使之与原牙合面的形态相仿。

颊侧和舌侧的预备深度指示沟深度为1\~,并按照牙体形态均匀磨除牙体组织。

下后牙颊面及上后牙舌面要预备功能斜面。

3. 邻面预备:使用金刚砂锥形圆头车针小心打开邻面,预备约1\~的间隙。

4. 排龈线处理:根据龈袋的深度及附着龈的厚薄情况,选择合适粗细的排龈线,并将排龈线剪成略长于基牙颈部周长的线段。

之后把排龈线的一端从基牙邻面滑入龈沟,再用排龈器尖端沿排龈线的相对固定端向游离端旋转,同时配合外翻力使排龈线水平推开牙龈并固定。

5. 精修打磨:使用金刚砂肩台修整车针和金刚砂锥形圆头车针对牙齿各面进行精修打磨,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光滑的牙基。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口腔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快速磨牙全冠预备

快速磨牙全冠预备

快速磨牙全冠预备有朋友说,备牙像老鼠啃的似的,总是要调咬合、邻面,甚至是内冠,还有经常遇到全瓷牙碎裂的情况。

尽管大家越来越喜欢做嵌体修复,但对于一些病例,还是只能选择全冠。

基础的东西是不会退出舞台的。

下面总结一个全冠预备的方法,简单上手,基本上3根车针能搞定,也比较高效。

全瓷冠牙体预备右上第一磨牙石膏模型个人认为,后牙全冠,如果龈合高度合适,做龈上肩台或者齐龈肩台比较好。

全瓷牙,最好是轴颈线角圆钝的水平直角肩台。

这样能保证全瓷牙牙冠边缘的强度。

那么第一步,金刚砂球钻BR-31 预备颊舌(腭)侧,颈缘处定深。

肩台初成型。

大球钻在龈缘稍上位置,平行龈缘做一条定深沟,颊舌侧各一条。

如上图。

第二步,金刚砂车针TF-14,是一根又大又粗的金刚砂车针。

为了避免边缘飞边,车针的直径最好大于肩台的直径,那么TF-14是不错的选择。

颊侧3条,舌侧3条,6条定深预备沟不用多,不可少。

最后,按照牙体形态,连接定深沟。

如上图。

第三步,TF-14,由近远中边缘嵴,预备车针针道,预备完顺势预备邻面,这样能防止损伤邻牙。

制作针道如上图,不需很深。

第四步,四周初成型。

注意聚合度。

聚合度都在手上,车针角度控制好,聚合度不是问题。

第五步,TF-14 合面重要窝沟定深。

第六步,合面预备完成,肩台修整,抛光成型。

抛光用TR-13EF。

有釉质凿的可以用来修整边缘飞边。

离体牙预备效果。

口内效果,舌侧由于牙周出血,肩台不清晰。

三根车针,六步完成。

一个有肩台,有聚合度,有合面的基牙就预备完成了。

很多时候把事情做好,不一定就会耗更多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瓷牙备牙方法图例预备前先用硅橡胶包被预备牙的唇舌面制成—预备参照.硅橡胶参照的范围至少包括预备牙和其两侧各一邻牙沿牙齿切缘切割硅橡胶以制备唇面参照,将得到的唇侧部分再分成切向半和龈向半,舍弃切向半,只保留唇龈部分作为参照,并将其重置入口中检查与牙面的吻合性。

如果瓷冠将明显改变原有的唇面外形,则可在备有预想牙体外形的诊断蜡型上制备硅橡胶参照沿预备牙中矢状线由龈唇端到龈舌端将硬化后的硅橡胶印模切成两半,即可备得中矢状面参照。

这一参照能较好地指示沿预备体中线包括切缘和舌面在内的综合预备状况.但不能指示唇面近远中侧的预备情况。

术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采用哪种参照。

若时间充裕可制备两种硅橡胶参照使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制备定深沟瓷牙冠预备时制备定深沟的做法已实行多年。

用已知直径的车针切磨牙体时,通过与未经切割的邻近釉面对比就可得知切磨的深度。

使平头锥形车针于唇面的龈向段平行。

用车针针体切入唇面近远中向的中央并使车针与唇面龈向段平行。

车针必须全径甚至更深地切人牙体内。

虽然边缘完成线最终将会与龈缘平齐或稍稍位于龈下,但此时车针顶端应保持在龈缘稍上方。

重复以上过程2次,在中矢沟与两邻线角之间的中央再各制备一条同样的定深沟再使平头车针与唇面的切向段平行在唇面的切向段制备2条或更多的纵向定深沟,沟深应没及车针的全径。

纵沟在靠近唇面中部的水平逐渐变浅消失.此处的牙面曲度也最大切端预备:使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在切缘上至少制备2条深度为2.0 mm的唇舌向定深沟。

切割时车针的方向应与切缘未经切割时的唇舌向角度一致文献介绍的切缘预备深度从1O mm、15 mm到20 mm不等。

若要取得足够的美观效果,最好切除2 0mm的切缘组织.达到定深沟的深度。

切缘磨除过多会使唇面应力过大,导致修复体唇面发生前面曾提到过的半月形瓷裂。

预备后的切面应与原来的切缘平行,更为重要的是与咀嚼力方向垂直。

不制备这一约45。

的切舌向斜面会导致肩台处的应力过大唇面的切向部分预备:使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唇面预备应分两个平面进行,这样唇切角预备时可尽量舌向深入以取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同时又不会伤及牙髓或使唇轴壁过度倾斜。

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磨除唇面唇切段定深沟之间所有的残留牙体组织。

唇面的龈向部分预备:使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用同一车针继续龈向部分的唇面预备。

先大体制备出肩台边缘完成线.并使这段唇轴面与舌纵轴壁之间形成尽可能小的聚合角。

唇面牙体磨除的厚度应为1.Omm左右将唇面预备向邻面延展并制备肩台。

此时的肩台可一直延展到舌面,但次序上应在舌隆突预备完成后进行,这样做可使舌面的垂直舌壁预备面和凹面状舌隆突预备面之间的区分更明显舌面预备使用小轮形金刚砂车针为使舌面的舌隆突部分预备充分,用直径大于轴柄1.4 mm的球形金刚砂车针在舌面磨出数个定深坑凹,使车针深入牙体直至其轴柄与釉面接触,这样备成的坑凹深度为0.7 mm。

一般要制备3个这种深度参照。

在舌面应磨除 O .5~1.0mm厚的牙体组织用小轮形车针将舌面隆突区预备成凹面状。

由于多数牙齿都需要在舌面中部制备出尽可能大的间隙,凹面形磨切方式可使这一部位得到最大可能的预备。

同时.舌隆突预备形成的曲面将舌面清楚地区分为水平段和垂直段两部分.使预备体的固位力和抗力都得到加强。

另外.舌面的凹面预备可减少应力.而斜面状预备则会产生较大的张应力。

预备尖牙时.应制备出纤细的舌嵴;肾舌隆突分成2个凹面.以增加修复体的抗旋转力舌轴面预备:使用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用预备其他轴面时所用的平头锥形金刚砂车针预备垂直舌轴壁。

此处应磨除1.O mm厚的牙体。

预备时还应使舌壁与唇面的龈向段之间的聚合角尽可能小,因为预备体锥度过大会导致抗力不足,应力增加甚至使瓷冠折裂小心仔细地将各轴面预备与邻接的轴面预备移行连接(图中为舌轴面和远中邻轴面)。

如果各轴面连接不圆滑,瓷冠在这些过渡区将变薄且容易折裂。

带边角的方形预备可能非常稳固,但圆钝的预备会使修复体有较高的强度轴面精修使用171号钨钢车针用171号锥形无板牙裂钻平整各轴面。

虽然使用增粗加长的特殊车针不容易划损牙面.但如使用小心得当.1 71号车针也完全可以用于牙体精修打磨各轴面,留心去除各线角部位残留的边角.特别注意不要在靠近龈肩台的部位形成倒凹用锥形裂钻圆钝预备面上任何明显的棱角,残留的尖锐线角可导致瓷裂肩台精修:使用957号车针精修肩台内角圆钝的肩台和图15-28所显示的不同。

肩台的锐角内角不能在瓷修复体上得到复制,对修复体的支持作用差。

另一方面,无肩台冠经常导致边缘适合不良和外形过大。

邻面肩台缺失会导致瓷冠的近远中面承受的张力增大。

一般认为肩台的宽度应为1.0 mm。

虽然有人推荐肩台宽度可在0.5~1.0 mm之间,但窄于1.0 mm肩台预备仅适用于过小牙的修复,为保护牙髓,这类牙齿只能承受最低限度的牙体预备。

首先使用平头金刚砂车针进行肩台预备,然后像Gldstein介绍的那样,使用带斜边的末端刀口金刚砂车针。

一方面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另外还能沿肩台在切龈向的“上下起伏”外形由唇面到邻面再到舌面进行预备,同时又不划伤肩台。

还可用边缘轻微倾斜的末端刀口钨钢车针进一步精修肩台,并防止车针在肩台切向高起部位挖切牙体。

瓷甲冠的边缘完成线一般采用平滑的肩台形式。

肩台应与咀嚼力方向或牙齿的长轴垂直,肩台与牙体外表面之间的角度近似直角。

虽然有时预备线采用凹面肩台形式.但其与牙体表面之间的角度为钝角,这一角度的增加可导致相应的应力增加为了保证制备的肩台平滑一致,用釉质凿平整肩台表面。

同时检测其宽度。

不要将肩台和牙齿轴壁交接部位制备成锐利的内角。

只有在平滑的肩台预备基础上.才能做出具有良好边缘适合性的瓷甲冠预备过程中将硅橡胶水平唇面参照置于牙面上,检验唇面切龈向预备的程度可通过中矢状面参照检查牙体预备的全面状况。

可以看出,各部位牙体预备的质量达到基本一致唇切向观察完成瓷甲冠预备的上颌中切牙同一预备的舌面观。

注意舌面和切面上没有尖锐的线角前牙瓷甲冠牙体预备的结构特征以及各自的功能作用铸瓷冠牙体预备用硅橡胶团包被后牙的颊舌耠面.制作颊舌复合参照。

取出聚合后的硅橡胶块,沿预备牙近远中侧邻牙牙尖的中线进行垂直切割,然后在牙齿的颊舌面进行水平切割并与垂直切面相交。

去除游离下来的硅橡胶段即可制得颊舌复合参照。

以邻牙耠面外形为方位对照,这一硅橡胶参照可精确地指示牙齿颊舌面的预备程度中矢状面参照的制作。

另取硅橡胶团包被预备牙.硬化后取出口腔.沿单根牙的垂直中线或磨牙近中尖中线切割硅橡胶块,即制得中矢状面参照。

它可以单独或与颊舌复合参照一起用来检查牙体预备状况完成后的中矢状面参照近观模式图。

为了便于观察,邻接的牙齿已被去除。

显示硅橡胶块与预备前牙齿的中线严密吻合(牙合)面预备:使用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用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在(牙合)面制备定深沟。

设置位置应包括各三角嵴以及三角嵴近远中侧的主发育沟用1.5 mm或2.O mm宽的釉质凿检测定深沟的深度。

(牙合)面最终应降低1.5~2.0 mm用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磨除定深沟问残留的(牙合)面组织。

应注意依循(牙合)面的几何斜面外形进行预备,以保证瓷修复体获得足够的支持厚度,同时预备牙能保持一定的高度功能尖斜面预备:使用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为预备功能尖斜面.先用大圆头金刚砂车针制备定深沟. 图中定深沟设置在颊尖的颊斜面上预备功能尖斜面,以保证瓷修复体在颊尖颊斜面的厚度与在舌斜面的厚度一致。

上颌牙的功能尖斜面应预备在舌尖的舌斜面上。

功能尖斜面的方向应与对(牙合)牙的牙尖斜面大致平还可通过紧咬一种1.5mm厚的的厚度指示条(flexible clearance guide)来判断(牙合)面预备的程度:在患者紧咬牙齿的情况下,若指示条能从颊侧抽出.表明(牙合)面预备空隙已达1.5 mm,如果不能,则提示需要进一步预备。

观察患者的蜡片咬合记录可帮助确定需要额外磨除的部位颊舌轴面的预备:使用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为确保预备充分,先在颊舌面制备定深沟。

文献介绍的轴面预备厚度为1.0 mm、1.2 mm和1.5 mm不等,为保证瓷冠在龈缘边缘完成线部位的厚度达到1.0 mm,冠中份的轴面预备必须达到1.5 mm或略少于1.5 mm的程度。

由于铸瓷冠的耠面和功能尖斜面预备比大多数其他预备去除更多的牙体组织.功能尖斜面还起到将颊面预备区分成2个平面的作用去除定深沟问残留的牙体组织。

轴面预备应尽量向颊外展隙延展,同时不要伤及邻牙。

预备时选用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这样,在完成轴面预备的同时形成具有圆钝内角的肩台。

虽然135°角的凹面肩台或肩台形式都适用于铸瓷冠的牙体预备,但最好还是选择后者.因为肩台能够保障修复体在轴壁和边缘部位都能获得足够的厚度在舌面上重复颊面预备过程,去除牙体组织的厚度与颊面相同,预备完成后也得到一条有圆钝内角的肩台用短针形和大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完成整个的轴面预备选用短针形金刚砂车针预备邻轴面。

预备时注意不要伤及邻牙,也不要使邻轴面向牙体中央过度倾斜开始切入牙齿的邻接区时,最好使车针沿边缘嵴水平切割牙体在另一邻面重复这一预备步骤。

待制备出一定的间隙后,用针状金刚砂车针扫拂整个邻轴面,以磨除更多的牙体组织并使轴面光滑平整。

此时的边缘完成线可能尚不规则,待稍后加以修整现在可换用圆头锥形金刚砂车针扫磨近远中邻面。

仔细地将邻面的轴预备面和肩台与颊舌预备面连成一体。

邻颊或邻舌轴面交界处若留有尖锐棱角则会导致肩台参差不齐,并在瓷冠的轴面产生应力集中点打磨精修预备体:使用圆头锥形钨钢车针用钨钢精修车针打磨牙轴面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也有人使用诸如H282—016型号的钝头大号鱼雷形钨钢车针或1157 L型长圆裂钻等进行牙体精修接着光滑平整邻轴面.特别注意平整各轴面角部位残存的一切棱角.同时也使肩台得以平整使用钨钢精修车针打磨功能尖斜面,精修过程中要去除所有的锐角同样重复打磨殆面,在保持各斜面清晰明确的同时,磨除斜面交接部位所有的锐角因为预备体上的锐角都可能在修复体上产生应力,所以铸瓷冠牙体预备中不准残留任何锐角硅橡胶水平参照就位后的耠面观.显示颊轴面和舌轴面的预备情况。

其上放置一1.5mm宽的釉质凿.用以指示轴面预备程度同一釉质凿置于中矢状面参照上方.指示(牙合)面和轴面的预备程度下颌前磨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颊面观同一预备的舌面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