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教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教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一课时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生态的脆弱性目标定位1.了解森林的价值、分布及破坏后的环境问题。

2.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通过学习森林的环境效应,树立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

核心点一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6CO 2+6H 2O ――→光能叶绿素C 6H 12O 6+6O 2↑新-课 -标 -第- 一-网 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

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

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

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

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如下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

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

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

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

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

2. 让学生理解森林资源的保护意义,认识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基本政策。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资源的定义、功能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成功案例。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5. 总结:强调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知识的掌握。

3. 环保意识:评价学生在讨论中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提出的建议。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1. 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和开发利用的方式。

2. 掌握木材、非木材森林资源的生产和加工技术。

3. 认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的重要性。

七、教学内容第七章:森林资源的保护1. 理解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目的。

2. 学习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和规定。

3. 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八、教学内容第八章: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1. 了解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利用的方式。

2. 学习森林资源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3. 探索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的途径。

九、教学内容第九章: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政策1. 学习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中班主题活动保护大森林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活动保护大森林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活动保护大森林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1.1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中班儿童了解到保护大森林的重要性,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从而是实际生活中行动起来,为保护大自然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教学内容1.2.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材料:森林图片、纸、笔1.2.2 导入情境教师让孩子们看图片:一片茂密的森林,大树参天,鸟语花香。

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的小动物有哪些?它们喜欢在哪里生活?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教育目标:保护大自然,让小动物们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1.2.3 正文教师借由场景化的语言,介绍“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最美丽的生态系统之一,而生物多样性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随后,教师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下常见的森林动物,比如松鼠、老鹰、狐狸、熊等,并通过简单的语言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耳目输入,了解生命种类的多样性。

接下来,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围绕着“如何保护大森林动物们的家园”展开讨论,引导孩子们学会珍惜自然资源,从身边做起,保护自己居住的环境,让来自森林的信息以此得到了更深入的传播。

1.2.4 活动设计1.分组制作海报让孩子们自由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描述一种森林生物,比如“松鼠”,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共同制作一张海报,要求海报有颜色和形状,以使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生物。

2.游戏:树上的动物在现场搭建架上,每个孩子化身为森林中的一只动物,跳跃、愉快地欢庆。

3.亲子游戏:环保三步走发放一两张白纸,要求孩子们画上一棵大树。

然后,介绍环保的重要性,从购物袋这个小事情开始,让孩子们从小事情做起,反复强化环保概念,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1.3 教学反思1.正文内容接地气,场景化的语言触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参与生动的互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课堂活动设计得当,通过互动设计,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生态环境,从而对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森林资源大班教案

森林资源大班教案

森林资源大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森林资源的特点。

2 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三大林区。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森林资源的学习,激发学生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志趣。

2 了解由于人类活动给森林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3、能力和方法
1 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自己获取我国森林资源的知识信息,并加以处
理和整理。

2 通过讨论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 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提高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难点读图理解护田林带和护坡林带的作用。

【高二】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案

【高二】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案

【高二】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8.3 森林资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目的:1.了解东北林业开发的现状和林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解东北林区加强森林资培育与保护的必要性。

2.了解东北林区森林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理解该区林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强森林资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森林资的综合效益。

重点:森林资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森林资的综合开发。

教学难点:东北森林资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森林资的综合效益。

教学准备:1.东北林区分布图,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分布图2.东北林区森林、东北三宝等景观图片,两幅漫画3.东北森林工业分布图时安排:一时教学过程:一、林业开发现状与问题我国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于世界的第七位,但仍属于少林国家。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左右,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50%左右,而且分布不均,特别是森林资的各项人均拥有量,都在世界各国的后列。

因此我国森林资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与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东北林区。

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地,西南横断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南坡,东南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区。

其中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地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林区通称东北林区。

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位居、全国三大林区之首。

森林树种从南到北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其中大兴安岭林区的优势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和长白林区优势树种是红松等,它们都是优质用材林区。

林区自然条及森林类型优势树种大兴安岭林区纬度高、气温低。

只适宜耐寒树种生长,属寒温带针叶林区兴安落叶松等小兴安岭林区气候温和,林土肥沃,适于针阔叶混交林生长,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红松、水曲柳等长白林区红松、紫椴等2、东北林区森林资的分布除了以上区分布的天然林以外,东北地区还有人工防护林分布。

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即东北平原西部地区。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第一章:森林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的概念、分类和分布。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森林的定义与分类森林资源的种类与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森林资源。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的定义与分类。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资源的种类与价值。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章:森林开发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开发的方式和利用途径。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森林开发的方式与利用途径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开发利用的方式。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开发的方式与利用途径。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

实例讲解:分析森林开发利用的实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第三章: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3.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森林破坏的现象。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政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使学生掌握我国的森林保护政策。

4.2 教学内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我国森林保护的政策与措施4.3 教学方法采用数据展示、政策解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政策。

4.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1 森林资源的种类1.2 森林资源的价值1.3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2. 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2.1 自然因素2.2 人为因素3.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3.1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3.2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3.3 公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森林资源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为话题,引发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思考。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介绍森林资源的种类、价值及开发利用方式。

3. 分析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讲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4. 讲解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介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讲解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公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方式。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森林资源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开发和保护措施。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森林资源保护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和保护森林资源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和保护森林资源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和保护森林资源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和保护森林资源引言: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们不仅是我们生活所需的氧气供应源,还是无数动植物的家园。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森林资源正面临着威胁。

因此,在中班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认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一、认识森林1. 森林的定义:森林是大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地区。

树木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例如松树、橡树和桦树等。

2. 森林的特点:森林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首先,森林非常茂密,树木之间的间隔很小,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屏障。

其次,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多样,例如鸟类、猴子和虎等。

最后,森林对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水源的质量至关重要。

二、森林的重要性1. 森林为我们提供氧气: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这些氧气是我们呼吸的必需品。

2. 森林是动植物的家园:许多动物和植物依赖森林提供的栖息地和食物。

如果森林消失了,这些物种将无处栖身,最终会灭绝。

3. 森林保护水源:森林可以防止土壤侵蚀,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森林中的树木可以吸收雨水,帮助保持水质的清洁。

三、保护森林的方法1. 不乱扔垃圾:我们要教育孩子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垃圾对森林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2. 不乱砍伐树木:砍伐树木是造成森林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推动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使用回收纸张等产品,以减少对森林伐木的需求。

3. 种植树木:鼓励孩子们参与树木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种植树木的重要性。

可以在学校或社区组织植树节,并向孩子们讲解植树的益处。

结论:通过教育孩子们认识和保护森林资源,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明白森林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只有保护好森林,我们才能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确保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呵护我们珍贵的森林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理解: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转变。

教法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转变,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享受学习过程,在体验、感悟、参与过程中构建知识经验。

下面是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设计的一篇教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材先从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环保功能谈起,说明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代替的环境资源,然后分析原始森林的分布、现状及森林破坏后的严重后果。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在充分分析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基础上来评价亚马孙开发计划和影响,最后提出开发还是保护的问题。

这种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性较强,让学生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传递-接受式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一
导入新课:兴趣小组在一周前进行的观察、体验及生活经验或感悟介绍给大家。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安排兴趣小组对校园内的绿地和裸地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测量和比较)
推进新课:
师:从兴趣小组的调查来看,植被数量越多,局部环境的湿度越大,温度变化越小,由此得出地表植被对局部气候的改善有显著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上植被最为密集的区域,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代替的环境资源,在自然界中,森林除调节气候外,还有哪些作用呢?
板书:一、森林的作用
生: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

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师:对,因此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生态效益显著。

那么,森林的分布现状怎样呢?
二、世界森林现状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探究指导读图)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比较并结合教材分析
课件展示:1.世界森林覆盖率减少的原因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森林分布的成因是什么?
3.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
4.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生:(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师:森林是人类的保护伞,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森林正遭受大面积的破坏,森林破坏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那些影响呢?
生: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探究性活动:(目的是以事例的形式说明森林破坏的严重后果,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点拨: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含量增加
点拨: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同学也可以绘成不同的框图形式。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点拨: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

师:请讨论日常生活中那些活动会浪费森林资源,如何从小事做起保护森林?
生:(讨论该问题有利于树立环保意识)
[过渡承转] 热带雨林作为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尤其显著,因而被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人类的保护伞”(由森林热带雨林)
三、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图分析] 读全球热带雨林分布图,
1.思考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
2.找出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生: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

师:赤道附近气候全年炎热潮湿,雨热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在这一地区森林茂密终年常绿,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生长迅速,每年全球雨林的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

师:课件展示热带雨林景观图及文字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讨论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相关数据、阅读资料及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讨论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课前,兴趣小组搜集相关资料,课上分组介绍雨林的环境效应
师:(总结)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蓄水海绵
3、物种资源——基因宝库
4、植物的药用价值——医学宝库
问题探究: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亚马孙雨林生态环境效应显著,为当地提供50%的水汽来源,固碳上亿吨。

雨林一旦被毁气候因水汽蒸发、蒸腾减少而变干,雨林中大量的碳素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在大气中,全球气候变暖,后果非常严重。

师:是,亚马孙雨林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其影响可谓至关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活动、角色扮演)“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解决如下问题
1、有关雨林开发与保护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
2、对这些争论你有什幺看法?有没有消除分歧的方法?
点拨:1、保护亚马孙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2、保护雨林和所在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矛盾
3、实质是谋求目前利益与保护全球生态的责任的关系。

4、尝试保护性开发,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师:亚马孙流域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但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呢?(以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板书:四、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生:(思考、讨论)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

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

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师:(引导学生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说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生:(生讨论,师点拨)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及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

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

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崩溃。

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师:很好,雨林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雨林一旦被毁,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那么,人类哪些活动会毁坏雨林植被呢?(引入下面的活动)
活动: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徙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本活动因课堂时间所限,可安排为课外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森林在大自然中的作用和世界森林的分布现状,分析了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和生态的脆弱性,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课外作业:活动: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徙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
除尘、防风固沙
二、世界森林现状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蓄水海绵
3、物种资源——基因宝库
4、植物的药用价值——医学宝库
四、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