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ppt文档)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
第28页/共47页
3、说明脏腑之间生理联系
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 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 五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的基 本观念。
第29页/共47页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相互资 生的关系
肝(木)生心(火)――肝藏血以济 (滋养、帮助)心:肝的疏泄可助心行血

辛 白 收 燥 西 秋金肺 大 鼻 皮 悲

咸 黑 藏 寒 北 冬水肾 膀 耳 骨 恐

第9页/共47页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是以相生和相克来说明 事物之间在正常情况下的相互联系、 相互协调的关系。
第10页/共47页
(一)五行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 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如:木可以燃烧生火,所以说木生 火......等等。
第3页/共47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 类 3、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第4页/共47页
(二)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柔和、 条达舒畅等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均属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向上、温热、光明 等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均属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化生、受纳、承载、 生化等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均属土。
过弱
过强

乘土 侮金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 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
第23页/共47页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 用
第24页/共47页
具体运用从以下三方面论述:
▪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 互关系
▪ 说明五脏的病变的相互影 响
▪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ppt概述【2024版】

五行学说ppt概述【2024版】

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
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作用的事物 和现象,均归属为水
(二)五行归类和推演
1.取象比类法: “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 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 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 定其五行归属。
母亢→子盛→母子皆亢 如:肝火亢盛,心火亦亢,心肝火旺
(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子”(先病)的一行异常, 会影响到“母”(后病)的一行,结果母 子皆异常。
①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子能令母实) 如:心火盛,引动肝火,而心肝火旺。
②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 如:肝火盛,下劫肾阴,而肝旺肾阴亏虚。
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顺序反克
相侮原因:太过、不及

.太过所致相侮:如水太过,
水反侮土


.不及所致相侮:如土太虚,
土虚水侮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主要区别:
.相乘是按五行相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均可由“太过”“不及”引起, 且相乘与相侮可同时发生。 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 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 所胜,轻而侮之。”
脾(土):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肺(金):肺气肃降,肃清气道 肾(水):藏精主水,先天之本
(三)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土生金:脾气运化,散精,上归于肺,使肺宣肃正
常 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

中医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五行学说PPT课件

1.指导脏腑用药
根据药物的色、味的五行属性:
白芍
• 青色、酸味入肝 •赤色、苦味入心
•黄色、甘味入脾 •白色、辛味入肺 黑色、咸味入肾
丹参
白术
石膏
黑芝麻
2.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治疗疾病时,要依据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疾 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实脾气-《难经》”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盛衰。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 之-《金匮要略》 。”
如:以火为例 水克火 , 火生土 以克水 ,水克火 ; 使水对火的克制不致过分造成火的偏衰。 木生火 , 火生土 以克水 ,水生木 ,木生火 ; 以保证火不会偏亢。
五行制化
生中有克 , 克中有生 , 相反相成 , 以 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 , 促进事物 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在相生中有克制 , 在克制中求发展。
3.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 ,累及 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常见:母行虚弱 ,引起子行亦不足 ,终致母 子两行皆不足。 如“水竭木枯”
五行的母子相及
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 ,影响 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常见 子行太过,引起母行亦亢盛,导致子母两 行皆亢盛,即“子病犯母”;如火旺木亢。 子行不及,累及母行,引起母行不足,导 致子母两行皆不足,即“子盗母气”。如木 虚水亏。
2.病色与反映在面部的分部
本脏之色见于本脏之位,是色脉相 符,表示病情较轻。
病变的色部相生,表示 病证为顺。 病变的色部相克,表 示病证为逆。
3.脉象与季节 在疾病中,脉象变化与时节相应,表示 病证为顺。 如 《四言举要》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五行学说 ppt课件

五行学说 ppt课件
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 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 体是(0),即稳定不变。
0 0

+ ++
++
五行学说
(二)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
——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⒈五行相乘
⑴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 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⑵规律:
⑶原因:太过、不及 太过所致相乘:如木旺乘土 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
五行学说
相生: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资生的联系。
五行学说
相克: 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羽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 耳 骨 唾 恐 呻 胱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
——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⒈五行相生
⑴含义:是指木、火、土、金、 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 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木曰曲直
引申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土爰稼穑
引申
生化、承载、受纳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金曰从革
引申
沉降、肃杀、收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水曰润下
引申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ppt教学课件

五行ppt教学课件
五行与精神养生
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 态。例如,当感到焦虑和紧张时,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或深 呼吸来平衡心神,从而缓解压力和疲劳。
在风水学中,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被用来调和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以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 例如,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将木属性的绿色植物放在家中可以增强家中的生气和活力;根 据五行相克的原理,将金属性的物品放在家中可以化解一些不良的风水格局。
在命理学中,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被用来推算人的命运和性格特点。例如,根据五行相生的原 理,如果一个人的命理五行缺水,那么这个人可能比较急躁、缺乏耐心;根据五行相克的原 理,如果一个人的命理五行木多金缺,那么这个人可能比较固执、倔强。
五行的特性
火的特性
炎热、光明、活跃 、迅速。
金的特性
坚硬、锋利、收敛 、沉静。
木的特性
生长、发展、舒展 、柔和。
土的特性
稳定、厚重、包容 、肥沃。
水的特性
流动、变化、深邃 、寒冷。
五行的相互关系
相生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表示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产生或滋养另 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
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表示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制约或抑制另 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
制化关系
五行的相互关系还包括制化和反制化。制化是指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调节另一种物质 或能量状态的功能或特性;反制化则是指一种物质或能量状态可以消除另一种物质或能量 状态的特性或影响。
02
五行PPT教学课件
目录 CONTENT
• 五行的基本概念 • 五行的应用 • 五行的相生相克 • 五行的与其他事物的关联 • 五行的实践应用
01

五行学说ppt课件

五行学说ppt课件
23
乘侮均属不正常的相克现象,区别在于: 相乘 相克次序 相侮 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
联系在于:可同时发生。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运行大论》)
24
2 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
26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肾
属水。 五行学说将人体与自然界联系起来,表达了天人相应。
27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其五行归属,不仅阐明其功能特 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间资生和制约 的内在联系。
14
是以生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还以乘侮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 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这即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意义
15
生克和制化 相生 指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克 指甲事物对乙事物的生长和功能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补肾之虚;补脾气以益肺气;针灸时虚证可补其所属母经或母穴(如肝 虚证取肾经合穴阴谷)。
39
实则泻其子 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 肝实证时,采用泻心法有助于泻肝火;针灸疗法,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 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取心经荥穴少府)
此外,还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等。
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 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乘侮来阐释病 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金木水火土 课件(共16张PPT)

金木水火土 课件(共16张PPT)

我知道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
0 2 3
读书谣:身坐正,脚放平。左手轻轻压,右手
此 处 可



慢慢点,眼睛跟着看,字字都过目。
辑 修 改
读一读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2
0

2 3
金木水火土。
处 可 编

辑 修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2

3
可 编
年 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木水火土
修 改
跟我读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2 3 年
金木水火土
处 可 编 辑



听一听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一二三四五,
2 0
金木水火土。

2

3
可 编
年 版
天地分上下,
辑 修 改
日月照今古。
2
0 2 3
写好汉字它来帮。
此 处 可


辑 修


左上格、左下格,
右上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写一写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2
一 3
年 版





可 编 辑 修 改
笔画:一
笔画:丨

五行ppt课件

五行ppt课件

15
五脏与六腑
完整版ppt课件
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 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 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 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脾与胃: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 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14
五脏与六腑
完整版ppt课件
“脏”是指实心或有机构的器官,有心、肝、脾、肺、肾五个 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 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合并起来是第六个腑,称为 三焦。所有脏的经络都在手臂和腿部的内侧,以及身体的前侧 。腑的经络则在手臂和腿部的外侧,以及身体的背面。当人体 面临危险的威胁时,会本能的曲起身躯,所有脏的经络都在身 体的内侧,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只有腑的经络暴露在外。
24
福碗
完整版ppt课件
能量瓷福碗独具“抗菌、易洁和活水”功能。能量瓷可对酒、 茶、食物等含有水的大分子团优化成活性强的小分子团结构, 从而使其在品质和口感上得到全面改善,更有益身体健康。同 时能量瓷具有的抗菌功能,抑制细菌在瓷面上滋生繁殖。超强 的亲水易洁功能,可不沾油污和茶垢,更易清洗,让人们远离 洗洁精等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侵害。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制化图:木以(+)生火,则火 得生为(++);火以(++)生 土,则土得生应 为(+++), 但木以(+)克土,土被克则还有 (++);土以(++)生金,金 得生则 应为(+++),但火以 (++)克金,则金被克还有 (+);金以(+)生水,水得生 则为(++),但土以(++)克 水,则水实为(0);同时金以 (+)克木,则木原(+)之亢盛 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0)。 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 了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 的整体是(0),即稳定不变。
五材说《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㈠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木曰曲直
引申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火曰炎上
引申
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等性质或作 用的事物。
土爰稼穑
引申
生化、承载、受纳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哲中 学医 基学 础的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概念
●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及其运动变化
●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 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 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 起源:五方说 殷商甲骨文





⑶原因:太过、不及 太过所致相乘:如木旺乘土 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
⒉五行相侮 ⑴含义: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
和克制。 即“反克”,又称“反侮”。 ⑵规律:

⑶原因: 太过、不及


.太过所致相侮:如木反侮金
.不及所致相侮:如土虚水侮


相侮与相乘的异同: 同:均为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 异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因“太过”或“不及” 引起;且相乘与相侮可同时发生。 异: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过度克制; 相侮是与五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⒈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⒉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⒊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 例如: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 条达,有升发之性肝性条 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
+复气
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
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
复仇,故称“子复母仇”。
+胜气
— 火
土 —
胜复
木(旺) 克 土(衰)不能制 水(旺)


(旺)金 制能不 火(衰)
木(旺)克 土(母)生 金(子)
子复母仇
病理关系
⒈五行相乘 ⑴含义: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
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⑵规律:
五行归类表 :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 五行
五色 五音 五味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木青 角 酸 生 风 东 春 火赤徵苦长暑南夏 土 黄 宫 甘 化 湿 中 长夏 金白商辛收燥西秋 水黑羽咸藏寒北冬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木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0
0 水
+ 木
++

金 +
土 ++
4.五行胜复(子复母仇)
⑴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
(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
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

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
和稳定。

⑵规律:“有胜则复”,复气 水
即胜气的所不胜;属五行之
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
⑶意义: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

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 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土脾胃口肉思歌哕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㈢五行关系
生理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制化、胜复
病理
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母子相及
生理关系
⒈五行相生 ⑴含义:是指木、火、土、金、
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 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⑵规律:





⑶意义:是事物发生和成长的根 由,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 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难经》把相生关系比喻为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比如木为火 之母,土为火之子。
⒉五行相克 ⑴含义:是指木、火、土、金、
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 克制、制约的关系。 ⑵规律:
⑶意义:维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 平衡协调,为五行中的某一行 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 “所胜”、“所不胜”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 “我克”者为我“所胜”。比 如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
金曰从革
引申
沉降、肃杀、收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水曰润下
引申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㈡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分类
依据:五行属性
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
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⒊五行制化
⑴含义: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 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⑵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 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⑶意义: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 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 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 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
如:心火盛,引动肝火,而心肝火旺。

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来乘

母”
如:肝火盛,下劫肾阴,而肝旺肾阴亏虚。 子弱→母虚→子母俱虚
如:肝阴虚,致肾阴虚,而肝肾阴虚,
心血虚,致肝血虚,而心肝血虚。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㈠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㈢指导疾病的诊断 ㈣指导疾病的治疗
《素问·五运行大论》: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己所胜,轻而侮之。”
⒊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 两行皆异常。
规 母虚→子虚→母子两虚 律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枯。
子病及母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 两行皆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