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评价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水是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旨在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的用途,为制定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主要目的包括:1.了解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和污染源;2.监测和控制水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3.评估水体是否达到特定的水质标准;4.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水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1.采样与分析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水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分析。
采样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确保样品能够反映整个水体的污染情况。
常见的水样品采集方法包括虹吸法、自动水样器和人工采样等。
而水样品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物理学分析等。
2.指标选择根据水体的用途和当地的环境法规,针对不同的水环境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指标包括水中溶解氧、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
选择合适的指标能够反映污染物的浓度和对水体的影响,为评估水质提供重要依据。
3.监测技术与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和仪器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创新。
例如,光谱分析技术、质谱技术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仪器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缩短监测的时间和成本。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参考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参考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当地的法规,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评价水体是否合格的依据。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水中污染物浓度限值,以及对于水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要求等。
2.综合评估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化学污染物、生物指标、水质标准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目标达成度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一、报告总览本报告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对某地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的报告。
本报告从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空气质量评价1. 监测指标污染物:SO2、NO2、CO、O3、PM2.5、PM10监测频率:日均值,季度均值2. 监测结果通过对上述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空气质量总体较差。
其中,PM2.5和PM10的日均值均超过国家标准。
SO2、NO2、O3污染物的季度均值也超过了标准。
3. 结论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标普遍较差,需采取措施加强治理。
三、水质量评价1. 监测指标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总氮(TN)、pH值监测频率:月均值2. 监测结果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水质监测断面的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BOD5和NH3-N超标较严重。
COD超标不同程度。
TP和TN指标也超过国家标准。
3. 结论该地区的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需加强水环境治理。
四、土壤质量评价1. 监测指标镉(Cd)、铅(Pb)、砷(As)、汞(Hg)、六六六、滴滴涕等常见污染物监测频率:年均值或定点监测2. 监测结果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部分地块入侵性作物镉含量超标。
其他污染物指标未超标。
3. 结论该地区土壤质量存在镉污染问题,需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五、改进建议1. 加强空气质量治理,采取措施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2. 加强水环境治理,控制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对水环境的污染,保障水质量。
3.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控制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保障土壤质量。
4. 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环境。
六、报告结论通过本次环境质量评价,发现该地区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需要加强治理和管理措施,以提高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
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

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一、引言环境监测与评价是对其中一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科学方法,旨在揭示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针对市区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内容本次环境监测涵盖空气、水质和土壤三个方面的指标,共计分析了20个参数。
其中空气方面包括颗粒物(PM10、PM2.5)、臭氧(O3)、二氧化氮(NO2)等;水质方面包括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等;土壤方面包括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三、监测结果1.空气质量通过监测数据发现,PM2.5和PM10污染程度较为严重,超过了国家标准。
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烟尘和家庭生活燃烧等。
臭氧指数超标,主要与工业废气排放、太阳照射和城市热岛效应有关。
而二氧化氮浓度较低,说明该地区交通排放和工业排放的控制效果较好。
2.水质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溶解氧(DO)的水平较高,说明水体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良好。
而氨氮(NH3-N)和总磷(TP)的浓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预示着该地区水体存在有机污染和养分过剩的问题。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废水处理。
3.土壤状况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酸碱度适中。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包括铅、镉和铬等。
这与工农业活动、废弃物排放和城市扩张等因素有关。
重金属的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四、评价与建议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得出以下评价与建议:1.空气质量方面,应加强机动车尾气控制,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加强排放标准管理。
同时,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和家庭生活燃烧,改善空气质量。
2.水质方面,应强化生态水环境保护,加强废水处理厂等污染源的治理。
同时,宣传节约用水理念,减少污水的排放。
3.土壤质量方面,应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控制土壤污染源的排放。
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土壤修复工作,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与标准

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与标准环境监测与评估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与评价,从而了解环境状况,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与评估的常见方法和标准。
一、环境监测方法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两种。
1.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是指在实际环境中,采用设备和仪器对污染物浓度、噪声水平、辐射程度等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
常见的现场监测设备包括气体采样器、水质分析仪、噪声测量仪等。
通过现场监测可以获取真实的数据,判断环境是否达标。
2.远程监测远程监测是指利用无线传输技术,通过远程传感器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的方法。
远程监测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或难以直接接触的环境进行监测,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常见的远程监测设备包括遥感传感器、无人机等。
二、环境评估方法环境评估是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常见的环境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1.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对环境质量进行主观评估的方法。
评估结果通常为优、良、中、差等级别,用于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和决策制定。
定性评估具有快速、经济、适用于大范围的特点,但主观性较强。
2.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基于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对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浓度或值,并与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比对,得出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结果。
定量评估具有准确、科学、可比性强的特点,但需要较多的数据和专业知识支持。
三、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标准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个层面。
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颁布的,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
国家标准通常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源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
各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由各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适用于某个具体行业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
环境质量评价范文

环境质量评价范文环境质量评价是对一个特定地区或者局部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旨在了解环境质量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涉及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首先,空气质量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测定和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指标,可以评估目标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状况。
一般包括大气传播模型模拟、监测站点数据、指数评价等多种方法。
通过对空气质量状况的评估,可以判断目标区域的大气环境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污染源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
其次,水质评价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水质评价一般包括水质监测、水质分析和评价方法等环节。
通过对水样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水域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水质评价除了包括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管网等方面的评价,还包括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的评价和监测。
土壤质量评价是对土壤状况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污染物浓度等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质量状况。
土壤质量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土壤修复、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提供依据。
另外,环境质量评价中还包括对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噪声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噪声源的测定和分析,评估目标区域内的噪声污染状况。
固体废物评价主要是对垃圾、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生成、处置和处理进行评价,以确保固体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处置。
生态环境评价一般是综合评价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在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评价指标、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等多个环节。
同时,环境质量评价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大范围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遥感监测、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从而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度。
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帮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建议,以改善环境状况、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显著。
特别是大气、水、土地等方面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显得格外重要。
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意义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对环境质量进行连续、系统、科学、全面的观测、记录、分析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报告的一种行为。
它是了解整个环境问题的最基本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
环境质量监测对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各地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和实施措施,对环境污染的源头实施排放和治理,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和意义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确定环境质量的状况、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型、污染的程度及其长期变化趋势等,并对其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价的过程。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在于能够对环境质量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的评价,为环境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反馈,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的改进,保证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的步骤1.环境质量监测的步骤(1)确定监测项目:根据有关环境污染物质的特性和影响,确定必须监测的项目。
(2)制定监测计划:综合考虑工业或居民区、城市或偏远地区、流量和时间等要求,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
(3)实施监测:根据监测计划,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
(4)数据处理: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处理,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修补、数据处理等。
(5)报告与反馈: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并及时反馈给监测目的方、政府和公众。
2.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1)制定评价方案:综合分析各种评价要素,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及其方法。
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法。
一、水质监测方法水是人类生活必需品,因此水的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水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场测试,包括测量pH值、浑浊度,以及测量温度等参数;另一种是实验室测试,包括测量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等参数。
这些参数都与水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通过检测这些参数可以了解水体的温度、酸碱度、有机物质含量等信息,从而评价水的质量。
二、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空气质量的监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化城市中,空气中的污染物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场监测,包括对空气质量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另一种是通过遥感技术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及时的监测与提醒。
三、土壤质量监测方法土壤质量是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化学农药、肥料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加重。
因此,进行土壤质量监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土壤质量监测主要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包括对土壤的颜色、质地、含水量、PH值等参数进行测量;实验室检测包括酸碱度、盐分、微量元素、重金属等检测。
通过了解土壤的质量,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管理,并防止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四、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进行统计来评价生物多样性;第二种是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物种进行调查,根据物种的分布情况来评价生物多样性;第三种是通过对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评价生物多样性。
总之,监测和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愈发明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旨在对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并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评价一般从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空气质量评价可以通过采集大气颗粒物、化学物质等样品进行分析,在综合考虑气象因素的基础上,评估大气污染的程度。
水质评价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分析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土壤质量评价则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评估土壤的肥力和辐射状况。
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是评价的基础,也是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前提。
监测主要包括环境参数的连续采集与观测,以及环境事件的现场监测与报告。
其中,连续监测可以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并安装传感器设备,实时记录环境参数的变化。
比如,空气质量监测站可以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物质的浓度,水质监测站可以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变化。
现场监测则主要用于事件的迅速响应和环境事故的紧急处理。
例如,对于某一工厂的污染排放,环保部门可以派人进行现场采样,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相关处理措施,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通常会制定标准和流程。
这些标准和流程以国家和地方层面为主,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问题制定而成。
例如,国家可以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限量值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有许多行业标准和行业监测规范,用于指导某一特定行业的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工作。
总体而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是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评估和全面监测,我们才能了解环境污染的源头和程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设计2012届环境工程专业1209091班级题目广州市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姓名禹崇学号120909137O 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目录一、绪论部分31、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32、空气质量监测站33、例行监测的意义3二、广州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41、城市的相关资料收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理位置 (4)地貌 (4)气候: (4)人口 (5)工业状况: (5)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布点情况6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所选项目及所用的方法74、空气质量监测测定时段与频次85、测定结果数据表。
9三、空气质量评价101、评价方法10空气质量指数 (10)污染指数 (10)超标次数 (10)超标率 (10)超标倍数: (10)2、........................................................ 评价结果。
11四、参考文献12广州市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摘要一、绪论部分1、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
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
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2、空气质量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站,又称空气站。
空气站的功能是对存在于大气、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点、连续或者定时的采样、测量和分析。
为了对空气进行监测,一般在一个环保重点城市设立若干个空气站,站内安装多参数自动监测仪器作连续自动监测,将监测结果实时存储并加以分析后得到相关的数据。
空气质量监测站是空气质量控制和对空气质量进行合理评估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城市空气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3、例行监测的意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是日常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内容, 主要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以确定环境质量状况,定时、定点的环境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为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科学研究也提供的基础数据。
我所选择的城市是广州市。
二、广州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1、城市的相关资料收集(地理位置、地形、人口、工业情况等与空气质量有关的因素)地理位置: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
广州位于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
市中心位于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3度15分53秒。
地貌: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气候: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
全年平均气温21.9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
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 C。
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3.5 C。
平均相对湿度77%年降雨量约为1736毫米。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人口:2015年,广州常住人口达到1667万,其中户籍人口832万,非户籍常住人口超过837万。
截至2014年7月,广州有少数民族人口63万人,55个少数民族成分齐全。
广州有3所民族小学、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华侨广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中国大城市之首。
2013年,广州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侨港澳眷属近360万人。
其中海外华侨华人106. 08 万人、港澳同胞87. 72万人,共193. 80万人,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
外籍人士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外籍人士众多,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
截至2014年10月25日,在广州居住的外国人为11.8万人,其中亚洲人口为5.7万人,欧美人口 3.6万人,非洲人口 1.6万人。
工业状况:装备制造挺起广州工业的脊梁20世纪兴起的信息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等,无一不是通过装备制造业创造出来的。
以造船、汽车、重型机械、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为重点,走出一条发展技术装备的新路子,树立起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形象”。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也是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振兴机械装备工业,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及通信装备、输变配电及发电装备、楼宇及起重装备、船舶制造、重型机械装备、数控机械装备、包装机械装备”八大领域。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八大领域及模具、农机、城市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等其他重要装备,并加强发展成套装备、军工装备和装备服务业,广州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目标:平均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工业废水、废气排放100%达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布点情况广州市环保局在该市中心城区设置有17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
分别是:荔湾西村、黄沙路边站、荔湾芳村、麓湖、公园前、海珠宝岗、海珠沙园、白云山、杨箕路边站、体育西、海珠湖、海珠赤沙、天河龙洞、奥体中心、黄埔大沙地、黄埔文冲、萝岗西区。
(如下图)1、荔湾西村:商贸批发市场、大型住宅小区。
2、黄沙路边站:位置就设在交通道路边上,主要考虑了该处都属于内环路沿线,具有车流量大、有很好的代表性等因素。
3、荔湾芳村:商业区和居住混合区。
4、麓湖:人口比较密集,有医院,公园。
5、公园前:人口比较密集,有学校,市政府,公园。
6 海珠宝岗:商业区和居住混合区,还有医院。
7、海珠沙园:居民住宅区,有住宅小区,学校。
8、白云山:人口比较密集,有医院,公园,火车站。
9、杨箕路边站:位置就设在交通道路边上,主要考虑了该处都属于内环路沿线,具有车流量大、有很好的代表性等因素,附近还是居民住宅区。
10、体育西:居民住宅区,有小区和学校。
11、海珠湖:商业区,还有公园。
12、海珠赤沙:居民居住区,有学校和公园。
13、天河龙洞:居民居住区,有学校和公园。
14、奥体中心:商业区,还有运动中心,公园。
15、黄埔大沙地:商业区和居住混合区。
16、黄埔文冲:商业区和居住混合区。
17、萝岗西区:工业、商业和居住混合区。
还有医院。
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所选项目及所用的方法广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子站系统和中心控制数据接收平台系统两部分。
子站系统利用串口通讯采集仪器数据及状态标识; 为确保中心系统的数 据接收,系统通讯采用ADSL 宽带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并设立了发送和接 收数据的协议;子站系统的可视化界面与远程控制软件结合,可随时对子站进行 监控;采用SQL 语言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完成每日日报预报功能。
广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自动监测子站系统 (以下简称“子站系统”) 和中心控制数据接收平台系统(以下简称“中心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采集存 储子站内仪器的数据和运行状态,对数据进行质控操作得到每日空气质量的日报 和预报。
目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子站包括10个国控点子站,5个亚运子站, 17个市控子站子站常规监测项目为 SO2 N02 CO 03 PM10和气象参数, 国控点子站监测的S02 N02 CO 03 PM1C 项作为监测指标,统计广州市的空 气污染指数AP1。
为做好2010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监测工作,广州市添置 了大量的自动监测仪器,传统的系统已无法满足需要,为此,广州市环境监测中 心站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和建设了一个新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所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4、空气质量监测测定时段与频次该市环保局所采用的空气质量测定方法是: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子站系统和中 心控制数据接收平台系统两部分,是 24小时不间断测定。
这套系统的功能有: 查询5minj 山视化靠示和每个小时的原始值;可对数据指控和质控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能自动生成单站多测项目表、多站单测项目表、多站多测项目表、空气质量日报表、单日API日报表。
该市环保局监测站综合利用计算机编程、数据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设计建成的广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新系统,主要特点有:可采集种类和数量众多的监测仪器的监测数据亭具有确保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网络及协议亭可进行数据查询质控以及日报预报功能亭具有远程监控功能方便日常维护。
整套系统建成已快1年,目前已能稳定运行,并取代传统系统进行日常工作。
进一步补充完善系统的通讯及协议,将使其能兼容更多的新型仪器,运行更加稳定有效。
5、测定结果数据表。
表3 广州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与臭氧超标率单位:微克/立方米(CO毫克/立方米)三、空气质量评价1、评价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 —50、51 - 100、101- 150、151-200、201 - 300 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
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API )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超标次数:污染物浓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达标;污染物浓度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超标;超标率:超标率=超标日(小时)数/参与评价的有效日(小时)数超标倍数:超标倍数=(污染物浓度-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2、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