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重点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运动和感知等方面。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国际音标的掌握,包括元音、辅音和音节等。

2.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比如舌头、喉头、声带等的作用。

3.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是语言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语音的实际表现。

4.音变规律,比如浊音化、清音化、辅音的鼻化等。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句法学、词法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句子、短语、词类等。

2.句法分析的方法,包括基于短语结构的上下位关系分析和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分析。

3.句子成分的分类与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4.语法关系的表示,包括句法树和依存关系图等。

三、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学、语用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义的基本概念,包括词义、句义、语篇意义等。

2.词义的分类,包括编码词义和概念词义等。

3.语义关系的表示,包括隐性关系和显性关系等。

4.语义义原的掌握,比如用来描述词义的最小单位,可以用来解释多义、歧义、同义等现象。

四、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包括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方面。

1.言语行为的分类,包括表示、指示、陈述、询问等。

2.言语行为的成分,包括言辞、语境、意图等。

3.语用规则的掌握,比如礼貌原则、言外之意等。

4.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包括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等。

以上仅为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的一些重点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复习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加深对语言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1)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1)

导言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种语言会演变为数种语言。

就是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研究这类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作历史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不同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作比较分析。

运用这种比较方法研究语言历史演变的学科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使得语言学从其他学科的附庸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

3、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状况。

4、个别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

5、一般语言学——一般语言学也叫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使用的所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个别语言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6、内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主要着眼于语言本身内部要素的研究。

7、外部语言学——外部语言学主要着眼于语言与外部要素的关系,如语言与社会、文化、民族、哲学、心理、思维、生理等因素的关系。

8、宏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以整个语言体系为研究对象。

9、微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以语言的局部变体为研究对象,如以结构的变体、社会的变体为研究对象,也就是以某一语言体系的局部为研究对象。

10、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研究,概括语言事实,形成科学原理。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各种语言的综合研究。

11、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一般是用理论语言学的原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语言教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辞典编纂、语言障碍的治疗等。

近年来人们也把从应用的角度对语言展开的各种研究称为应用语言学。

12、《梵语语法》——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Panini )《梵语语法》,是世界最早的语法著作。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⒈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成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语言链条上的某一环节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⒉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分析例子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1、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如books的s发成/s/,可是dogs的s却变成了/z/,因为/g/是浊音,/s/受/g/的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

2、异化: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另一个不同。

如普通话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你好、语法、粉笔、雨伞、土改”3、弱化: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叫做弱化。

如英语冠词a、an、the的语音弱化.4、脱落:弱化音往往会进一步脱落。

如北京话“你们”常发成/nim/,“我们"常发成/wom/,“豆腐”/toufu/说成/touf/。

⒊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常常是一组音,其各个音之间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多个音素,都是这个音位的变体.⒋非音质音位语音中,音高、音强、音长也是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也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也能构成音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等叫做非音质音位。

⒌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⒍义素是义位的组成部分,是由分解义位而得到的比义位低一层的语义单位。

如“哥哥"这个义位可分解为四个义素:亲属、同胞、年长、男性。

⒎义项是传统词汇学—-词典学中常用的术语。

现代语义学中的“义位”基本上对应于传统词汇学中的“义项”.⒏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

句法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叫做句法.⒐内部屈折即“屈折”,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导言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word完整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word完整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word完整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南--名词解释及简答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南--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名词解释1.语言学2.历史比较语言学3.语言4.言语5.符号6.组合关系7.聚合关系8.语言的层级性9.语言的融合第一章简答题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2.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不变性3.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特点4.为什么说荀子的“约定俗成”四个字道出了语言符号的本质?第二章名词解释1.语音2.音素3.音位4.国际音标5.音位变体6.非音质音位7.语流音变8.元音9.辅音第二章简答题1.举例说明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2.举例说明什么是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3. [i]、[ɿ]、[ʅ]这三个音在普通话中到底归并为几个音位好?为什么?4.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它有什么优越性?第三章名词解释1.语义2.义素3.义位4.语义场5.概念意义第三章简答题1.简述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与联系2.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3.举例说明什么是义位,什么是义素4.举例说明语境对语义有哪些作用。

5.举例说明怎样区分蕴含和预设。

6.会做简单的义素分析题第四章名词解释1.词2.语素3.词根4.词缀5.词尾6.复合词7.派生词8.叠音词9重叠词10.同源词第四章简答题1.举例说明如何区分词和词组2.举例说明语法构词的类型复合词派生词变性转化变形转化3.会分析构成词的语素类型、词所用的构词法和词的结构类型4.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二者有哪些区别?第五章名词解释1.语法2.词组3.语法范畴4.词形范畴5.词类范畴6.语法手段7.直接成分分析法8.转换分析法第五章简答题1.什么是语法组合的递归性?2.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印欧语的词类划分标准和汉藏语的词类划分标准有什么不同?3.语法意义的类叫作“语法范畴”,其中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是“词法范畴”。

试定义和举例说明语言中有几种词法范畴示例:“性”范畴是一种体词属性范畴,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俄语用词尾表示,德语用冠词表示。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威廉琼斯等人的研究使语言学摆脱了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已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结构主义语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的鼻祖。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

3、音素: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5、义素: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6、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语境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也叫小语境和大语境。

7、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它不能独立运用。

8、基本词汇: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

9、语法:语法是组词造句规则的综合,它是语言的一个层面,独立于音系学和语义学之外。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0、实词:实词在有形态的语言里往往有词形变化,实词都有明晰的词汇意义,实词主要充当一般性的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实词往往是开放性的即能产性很强。

二、填空题:1、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成语言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2、语文学的三个源头在古中国、古希腊与罗马、古印度。

中国语文学的特点是围绕字的音形义。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格里木和葆朴。

4、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洪堡特和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成三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1.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2.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3.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4.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5.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6.“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7.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8.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1.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

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12.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13.音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

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14.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15.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16.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17.宽式标音: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18.严式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19.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

20.乐音/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

21.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

22.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23.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24.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25.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26.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27.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

28.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29.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

30.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31.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

32.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33.音(质)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34.非音(质)段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35.音位体系: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36.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37.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38.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

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39.音位条件变体: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40.音位自由变体: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

41.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42.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

43.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

44.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

45.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46.元音舌位图: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

47.四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

齐口呼:以/ 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 /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 o e /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48.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49.语(词)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要素。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50.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

51.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52.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

53.词尾(变词语素):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

54.词: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55.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56.句子:语言中最大的语言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

57.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

58.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59.复合词: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60.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

61.组合的递归性: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叫组合的递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