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ATX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atx电源 dc-dc原理

atx电源 dc-dc原理

atx电源 dc-dc原理ATX电源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电源,它采用DC-DC原理来实现电能的转换和供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ATX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DC-DC转换的基本原理。

一、ATX电源的工作原理ATX电源是计算机主机中最常见的电源类型之一。

它主要由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滤波模块、直流输出模块和控制保护模块组成。

1. 交流输入模块交流输入模块主要负责将交流电源输入转换为直流电源供给整个电源系统。

它通常由整流桥、输入滤波电容和输入瞬态电压抑制电路组成。

整流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脉冲电流,通过输入滤波电容进行滤波,然后输入瞬态电压抑制电路对电压进行稳定处理。

2. 整流滤波模块整流滤波模块主要负责对交流输入模块输出的脉冲电流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

它通常由大功率开关管和输出滤波电容组成。

大功率开关管控制整流过程,将脉冲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并通过输出滤波电容对直流电压进行平滑处理,使其更加稳定。

3. 直流输出模块直流输出模块主要将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和分配。

它通常由控制电路和多路输出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和稳定,多路输出电路则将输出电压分配给不同的设备和部件。

4. 控制保护模块控制保护模块主要负责监测和保护电源系统的工作状态。

它通常由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和过温保护等功能模块组成。

这些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源系统和计算机设备不受电压波动、短路或过载等异常情况的影响。

二、DC-DC转换的基本原理DC-DC转换是指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不同电压、电流或功率等级的直流电能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变换器实现,变换器是一种电子器件,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关系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在DC-DC转换中,常用的变换器有降压变换器、升压变换器和升降压变换器等。

降压变换器可以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升压变换器可以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而升降压变换器则可以实现输入输出电压的升降。

DC-DC转换的核心是功率开关器件,它通过开关控制来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能转换。

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详解解读

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详解解读

12.1 计算机开关电源基本结构及原理一、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1.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目前计算机开关电源有AT和ATX两种类型。

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为:1)待机状态不同ATX电源增加了辅助电源电路,只要220V市电输入,无论是否开机,始终输出一组+5V SB待机电压,供PC机主板电源监控单元、网络通信接口、系统时钟芯片等使用,为ATX电源启动作准备。

2)电源启动方式不同AT电源采用交流电源开关直接控制电源的通断,ATX电源则采用点动式电源启闭按钮,实质是用PS-ON直流控制信号启动/关闭电源。

具有键盘开/关机、定时开/关机、Modem唤醒远程开/关机、软件关机等控制功能。

3)输出电压不同AT电源共有四路输出(±5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电源准备就绪的信号。

ATX电源PW-0K信号与PG信号功能相同,还增加了+3.3V、+5 V SB供电输出和PS-ON电源启闭控制信号,其中+3.3V向CPU、PCI总线供电。

各档电压的输出电流值大约如下:+5V +12V -5V -12V +3.3V +5V SB21A 6A 0.3A 0.8A 14A 0.8A4)主板综合供电插头接口不同AT电源的6芯P8和P9电源插头,在ATX结构中被20芯双列直排插头所替代,具有可靠的防插反装置。

对于Pentium 4机型的ATX电源,除大4芯(D 形)和小4芯电源接口插头外,还增加4芯12V CPU专用电源插头及6芯+3. 3V、+5V电源增强型插头。

2.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目前,计算机电源大多采用他激双管半桥定频调宽式开关电源。

电源中还输出一个特殊的“POWER GOOD”信号。

电源开启后PG信号为低电平,送给系统时钟电路,由该信号产生一个复位信号(RESET)用于系统复位。

经100~5 00ms的延时后,PG信号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系统复位结束,主机启动并开始正常运行。

电脑ATX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带图)

电脑ATX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带图)

电脑ATX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带图)电脑ATX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带图)ATX电源的控制电路见图1。

控制电路采用TL494(有的电源采用KA7500B,其管脚功能与TL494相同,可互换)及LM339集成电路(以下简称494和339)。

494是双排16脚集成电路,工作电压7~40V。

它含有由{14}脚输出的+5V基准电源,输出电压为+5V(±0.05V),最大输出电流250mA;一个频率可调的锯齿波产生电路,振荡频率由{5}脚外接电容及{6}脚外接电阻来决定。

{13}脚为高电平时,由{8}脚及{11}脚输出双路反相(即推挽工作方式)的脉宽调制信号。

本例为此种工作方式,故将{13}脚与{14}脚相连接。

比较器是一种运算放大器,符号用三角形表示,它有一个同相输入端“+”;一个反相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比较器同相端电平若高于反相端电平,则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

494内的比较放大器有四个,为叙述方便,在图1中用小写字母a、b、c、d来表示。

其中a是死区时间比较器。

因两个作逆变工作的三极管串联后接到+310V的直流电源上,若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就会形成对直流电源的短路。

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可能发生在一个管子从截止转为导通,而另一个管子由导通转为截止的时候。

因为管子在转换时有时间的延迟,截止的管子已经转为导通了,但导通的管子尚未完全转为截止,于是两个管子都呈导通状态而形成对直流电源的短路。

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494设置了死区时间比较器a。

从图1可以看出,在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串联了一个“电源”,正极接反相端,负极接494的{4}脚。

A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的锯齿波信号,只有大于“电源”电压的部分才有输出,在三极管导通变为截止与截止转为导通期间,也就是死区时间,494没有脉冲输出,避免了对直流电源的短路。

死区时间还可由{4}脚外接的电平来控制,{4}脚的电平上升,死区时间变宽,494输出的脉冲就变窄了,若{4}脚的电平超过了锯齿波的峰值电压,494就进入了保护状态,{8}脚和{11}脚就不输出脉冲了。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

ATX电源工作原理及检修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TX插头9脚引出。

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各不相同。

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

PW-OK 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TX插头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电压。

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 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5V、±1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

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ATX开关电源,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半桥功率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ON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首先是输入电源部分,它接收来自交流电源的输入,并将其转换为适当的直流电压。

在大多数地区,交流电源的标准电压为220V,50Hz。

ATX电源在接收到交流电源后会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

其次是整流滤波部分,它主要由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电容组成。

变压器将交流电压降低到适当的电压范围,然后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电路可以是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其中全波整流效果更好。

然后是稳压部分,它主要由稳压管(或稳压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

当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电压可能存在波动,需要通过稳压管来进行稳定。

稳压管可以将输入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以供后续电路使用。

滤波电容则用于进一步平滑电压波动。

最后是保护电路部分,它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过压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

过电流保护可以监测电源输出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如果超过则会通过控制开关或限流电路来降低输出电流。

过压保护可以监测电源输出电压是否超过额定电压,如果超过则会通过反馈控制降低输出电压。

短路保护可以检测到输出端是否出现短路故障,如果是则会通过切断输出电压或电流以保护其他硬件设备。

此外,ATX电源还具备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如待机模式和电源管理等。

在计算机处于待机模式时,电源会切换到低功耗状态,以节省能源并延长电源寿命。

电源管理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控制电源的开关,以实现自动开关机、定时开关机等功能。

总而言之,ATX电源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输入电源、整流滤波、稳压和保护电路等几个主要部分。

通过这些部分的协同工作,ATX电源可以将来自交流电源的电流转换为计算机硬件所需的稳定直流电压,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ATX电源的电路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详解

ATX电源的电路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详解

ATX电源的电路原理及常见故障检修详解1.ATX电源的工作原理ATX电源的主变换电路和AT电源相似,采用双管半桥它激式电路。

整个电路的核心是脉宽调制(PWM)控制芯片,多数ATX电源都采用TL494(或其替代芯片),利用TL494的④脚“死区控制”功能来实现主变换电路的开启和关闭。

2.如何判定故障范围由于微机电源都设置了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大多表现为主机加电无任何指示,主机不启动,显示器无任何显示,电源风扇不转。

由于ATX主板上有一部分电路称为“电源检测模块”,它可以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这部分电路出现了故障,也表现为上述故障现象。

那么,怎样判定是ATX电源故障还是主板故障呢?ATX电源和主板之间是通过一个20脚长方形双排综合插件连接的,如图2所示,其中14脚(绿色线)为PS-ON信号,主板就是通过这个信号来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的。

当主板电源的“电源检测部件”使PS-ON信号为高电平时,电源关闭;当主板使PS-ON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源工作,向主板供电。

当ATX 电源不和主板相连时,电源内部提供PS-ON信号高电平,ATX电源不工作,处于待机状态。

当计算机通电后无法开启时,可将所有供电插头拔下,将14脚和地线(黑色线)用导线短接,若电源风扇转动,各路输出正确,即可判定电源是正常的,否则是电源故障。

3.ATX电源常见故障维修(l)无300V直流电压。

这种故障,首先从交流输入插座查起,保险管、整流二极管(桥)、滤波电容是常坏的元件。

找到损坏元件后,还要检查主变换电路大功率开关管及其附属电路,在保证其正常时,才可以加电,因为这种故障通常是山大功率元件损坏后引起的。

大功率管多采用MJE13007(400V/8A/75W),是故障率最高的元件,更换时要选用性能参数等于或高于原参数的管子,最好选用原型号的管子,还要注意两个管子的参数应一致。

(2)通电后辅助电源正常,启动电源各路主电压无输出。

这种故障有两种可能,一是主变换电路有故障,二是控制部分损坏。

atx电源原理

atx电源原理

atx电源原理
ATX电源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电源标准,它提供了电脑所需
的稳定电压和电流。

ATX电源原理基于交流电转化为稳定的
直流电。

具体来说,ATX电源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输入滤波器:电源的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源,通过输入滤波器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纯净的直流电,用来供给后续的电源模块。

2. 整流桥:输入的交流电通过整流桥进行整流,将交流电转化为脉冲状的直流电。

3. 大容量电容:整流后的脉冲电流通过大容量电容进行平滑,削峰填谷,将电压波动降至最低。

4. 直流-直流转换器:通过直流-直流转换器将平滑后的直流电
转化为所需的不同电压级别。

一般电脑电源输出主要有+12V、+5V、+3.3V等。

5. 保护电路:电源还包括多种保护电路,例如过载保护、过电压保护、短路保护等,用于保护计算机内部设备不受损坏。

6. 风扇:ATX电源还配备了一个内置风扇,用于散热,保持
电源的工作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通过以上原理,ATX电源能够为计算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
供应,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

这种电源标准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计算机的标配,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电子设备中。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和维修教程整理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和维修教程整理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和维修教程整理一、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1.交流输入滤波器(AC Input Filtering):这个部分的作用是将进入电源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去除噪音,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整流器(Rectifier):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常见的整流器有桥式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脉动电,然后通过滤波电容进行过滤,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3.电源开关(Power Switching):电源开关主要是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机状态。

当计算机主机开机或者关机时,电源开关会相应地打开或者关闭电源。

4.反馈电路(Feedback Circuit):反馈电路主要用于监测电源输出电压,并根据需要调整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当电源输出电压过高或者过低时,反馈电路会向控制电路发送信号,以调整输出电压。

5.控制电路(Control Circuit):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电路的信号,向整流器、开关器件等部分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电源的调整和稳定。

6.保护电路(Protection Circuit):保护电路主要用于确保电源的安全性,例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

当电源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保护电路会自动切断电源输出,以保护其他电路的安全。

二、ATX电源电路维修教程1.检查电源开关和电源线:首先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或者接触不良。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更换电源开关或者电源线。

2.检查电源输入: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输入端的交流电压。

正常情况下,乘以开方根号2(约为1.41),得到的值应当接近电源标称电压(一般为110V或220V)。

3.检查电源输出: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输出端的直流电压。

如果输出电压低于或者高于标称电压,可以调整反馈电路或者控制电路来修复问题。

4.检查整流器和滤波电容:如果电源输出电压有脉动或者噪音,可能是整流器或者滤波电容损坏。

使用万用表检查整流器和滤波电容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不正常,可以更换相应的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X 电源的控制电路见图1。

控制电路采用TL 4 9 4 (有的电源采用KA 7 5 0 0 B ,其管脚功能与TL 4 9 4相同,可互换)及LM 3 3 9集成电路(以下简称494和3 39)。

494是双排16脚集成电路,工作电压7〜4 0V 。

它含有由{14}脚输出的+5V 基准电源, 输出电压为+5V ( ±0. 05V ), 最大输出电流25 0 mA; 一个频率可调的锯齿波产生电路, 振荡频率由{5}脚外接电容及{6}脚外接电阻来决定。

{13}脚为高电平时,由{8}脚及{11}脚输出双路反相(即推挽工作方式)的脉宽调制信号。

本例为此 种工作方式,故将{13}脚与{14}脚相连接。

比较器是一种运算放大器,符号用三角形表示,它有一个同相输入端牛";一个反相输入端 ■"和一个输出端。

比较器同相端电平若高于反相端电平,则输岀端输岀高电平;反之输岀低电平。

4 9 4内的比较放 大器有四个,为叙述方便,在图1中用小写字母a 、b 、c 、d 来表示。

其中a 是死区时间比较器。

因两 个作逆变工作的三极管串联后接到+3 10V 的直流电源上,若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就会形成对直流电 源的短路。

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可能发生在一个管子从截止转为导通,而另一个管子由导通转为截止的时 候。

因为管子在转换时有时间的延迟,截止的管子已经转为导通了,但导通的管子尚未完全转为截止,于 是两个管子都呈导通状态而形成对直流电源的短路。

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494设置了死区时间比较 器a 。

从图1可以看出,在比较器a 的反相输入端串联了一个 电源",正极接反相端,负极接4 9 4的 {4}脚。

A 比较器同相端输入的锯齿波信号,只有大于 电源"电压的部分才有输出,在三极管导通变为截止与截止转为导通期间,也就是死区时间,4 9 4没有脉冲输岀,避免了对直流电源的短路。

死区时间还可由{4} 脚外接的电平来控制,{4}脚的电平上升,死区时间变宽,4 9 4输出的脉冲就变窄了,若{4}脚的电平超过 了锯齿波的峰值电压,4 9 4就进入了保护状态, {8}脚和{11}脚就不输出脉冲了。

4 9 4内部还有3个二输入端与门(用1、2、3表示)、两个二输入端与非门、反相器、T 触发器等电路。

与门是这样一种电 路,只有所有的输入端都是高电平,输岀端才能输岀高电平;若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平,则输岀端输岀低 电平。

反相器的作用是把输入信号隔离放大后反相输出。

与非门则相当于一个与门和一个反相器的组合。

T 触发器的作用是:每输入一个脉冲,输出端的电平就变化一次。

如输出端Q 为低电平,输入一个脉冲后, Q 变为高电平,再输入一个脉冲,Q 又回到低电平。

比较器、与门、反相器、T 触发器以及锯齿波振荡器 及{8}脚、{11}脚输出的波形见图2。

3 3 9是四比较器集成电路。

按管脚的顺序把内部四个比较器设为A 、B 、C 、D 比较器。

4 9 4和3 3 9再配合其他电路,共同完成ATX 电源的稳压,产生PW-OK 信 号及各种保护功能。

一、 产生PW-OK 信号PC 主机要求各路电源稳定之后才工作,以保护各元器件不致因电压不稳而损坏,故设置了PW-OK 信号(约+ 5V ),主机在获得此信号后才开始工作。

接通电源时,要求PW-OK 信号比±5V 、±1 2V 、+3 .3V 电源延迟数百毫秒才产生,关机时PW-OK 信号应比直流电源先消失数百毫秒,以便主机先停止工作,硬盘的磁头回复到着陆区,以保护硬盘。

ATX 电源接通市电后,辅助电源立即工作。

一方面输出+ 5VSB 电源,同时向4 9 4的 {12}脚提 供十几伏到二十多伏的直流电源。

4 9 4从 {14}脚输出+5V 基准电源,锯齿波振荡器也开始起振工作。

若主机未开机,PS —ON 信号为高电平,经R37使3 3 9的E 比较器{6}脚亦为高电平,因电阻R37 小于R44, {6}脚电平高于{7}脚电平,E 比较器输出端{1}脚输出低电平,经D36的钳位作用,A 比较 器的反输出斋暮一TLTL期出也号m_r dW 的础宅平械官 』畀申弔恼向叶门脚疽出茂落:沁冠屯平冏玄冈11胆侑出運孚 h_n: I”刑的勺闵呻平 肌剧4的丿翼呻.毛 匚,丄阴的枣她出靈晤时刖斷1113駅FJS 轧5•ns 出常二对心M 门相端{4}脚亦为低电平,其电平低于同相端{5}脚的电平,输出端{2}脚呈高电平,经R4 1使4 9 4的{4}脚为高电平,故4 9 4内部的死区时间比较器a输出低电平,与门1也因此输出低电平并进而使与门2和与门3输出低电平,封锁了振荡器的输出,{8}脚、{11}脚无脉冲输出,ATX电源无±5V、±12V>+ 3 .3V电源输出,主机处于待机状态。

因+5V、+ 12V电源输出为零,经电阻R15、R16使4 9 4的{1}脚电平亦为零,4 9 4的c比较器的输出端{3}脚输出亦为零,经R4 8使3 3 9的{9}脚亦为零电平,故3 3 9的C比较器的输出端{14}脚为零电平。

另外,3 3 9的{1}脚低电平信号因D34的钳位作用,也使{14}脚为低电平,经R50和R63使{11}脚亦为低电平。

因此D比较器的输出端{13}脚为低电平,也就是PW—OK信号为低电平,主机不会工作。

开启主机时,通过人工或遥控操作闭合了与PS — ON相关的开关,PS—ON呈低电平,经R37使3 3 9的反相端{6}脚为低电平,E比较器{1}脚输出高电平,D3 5、D3 6反偏截止,A比较器的输出电平则由{5}脚与{4}脚的电平决定。

正常工作时,{5}脚电平低于{4}脚电平,{2}脚输出低电平,经R41送到4 9 4的{4}脚,使{4}脚的电平变为低电平,锯齿波振荡信号可以从死区时间比较器a输出脉冲信号,另一方面,振荡信号送到了PWM比较器b的同相输入端,PWM 比较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宽度,则是由4 9 4的{1}脚的电平(也就是负载的大小)与{16}脚的电平来决定°PWM比较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最后经缓冲放大器放大后,从{8}、{11}脚输出脉冲信号,ATX电源向主机输出±5V、±12V、+3 .3V电源。

此过程因C35的充电有数百毫秒的延时,但对主机开机并无影响。

4 9 4的{1}脚从+5V、+ 12V经取样电阻R15、R16得到电压,其电平略高于{2}脚电平,{3}脚输出高电平,经R4 8使3 3 9的{9}脚得到高电平,其电平高于{8}脚电平,因而{14}脚输出高电平,此电平经R50与基准+5V电源经R64共同对C39充电,经数百毫秒后,{11}脚电平升到高于{10}脚电平时,D比较器{13}脚输出高电平,此电平经R4 9反馈至{11}脚,维持{11}脚处于高电平状态,故{13}脚输出稳定的高电平PW—OK信号,主机检测到此信号后即开始正常工作。

关机时,主机内开关使PS—ON呈高电平,此时3 3 9的{6}脚电平高于{7}脚,{1}脚输出低电平,因二极管D34的钳位作用,{14}脚呈低电平,C39对C比较器及E比较器放电,很快{11}脚呈低电平,{13}脚输出低电平,即PW—OK信号呈低电平。

在3 3 9的{1}脚为低电平时,经D36使{4}臆脚为低电平,{2}脚输出高电平,经R41传送到4 9 4的{4}脚,但因C35电位不能突变,经数百毫秒的放电后方使4 9 4的{4}脚转为高电平,从而封锁正负脉冲的输岀,主机进入待机状态。

上述的过程中,关机时C3 9和C35都要放电,但因放电时间常数不同,C39放电较快,故PW—OK信号先于各电源变成低电平,满足了主机关机的需要。

此外,关机时因各路输出电源的电解电容放电需要时间,也使PW—OK信号先于各电源回到低电平。

二、稳压4 9 4的{2}脚经R47与基准电压+5V相连,维持较好的稳定电压,而{1}脚则与取样电阻R15、R16与+5V、+ 12V相连接,正常的情况下,{1}脚电平与{2}脚电平相等或略高。

当输出电压升高时(无论+5V或+ 12V),{1}脚电平高于{2}脚电平,c比较器输出误差电压与锯齿波振荡脉冲在PWM比较器b进行比较使输岀脉冲宽度变窄,输岀电压回落到标准值,反之则促使振荡脉冲宽度增加,输岀电压回升。

由于4 9 4内的放大器增益很高,故稳压精度很好。

从稳压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ATX电源输出电压偏高或偏低的维修方法。

如果输出电压偏低,可在4 9 4的{1}脚对地并联电阻,或是把R47的电阻增大。

要是电源的输出偏高,则可在{2}脚对地并联电阻,也可以用增大R33或取下R69、R35来降低输出电压。

三、过流保护过流保护的原理是基于负载愈大,Q3、Q4集电极的脉冲电压也愈高,也即是R13(1.5kQ )上的电压也愈高,从这里采样经D14整流和C36滤波,再经R54、R55并联电阻与R51、R56、R58等组成的分压电路送到4 9 4的{16}脚。

随着负载的加重,{16}脚的电平也随之上升,当超过{15}脚的电平时,误差放大器输岀的误差电压促使调制脉冲的宽度变窄从而使负载电流减小。

另外,从R56、R5 8并联电阻获得的分压再经R52送到 3 3 9的 {5}脚,当{5}脚的电平超过{4}脚时,{2}脚即输出 高电平送到4 9 4的{4}脚,4 9 4停止输出脉冲信号,终止±5V 、±12V 、+3 .3V 电源的输出,达 到过流及短路保护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4 9 4的 {16}脚电平的高低只能改变输出脉冲的宽度,但不影响4 9 4的{4}脚电平状态,而3 3 9的{5}脚电平一旦超过{4}脚的电平,3 3 9的{2}脚就送出高电平去封 锁4 4 9的脉冲输出,终止 ±5V 、±12V 、+3 .3V 电源的输出,同时 {2}脚的高电平经R59和二极管D39反馈到{5}脚,维持{5}脚处于高电平状态,此时若过载或短路状态消失,4 9 4的 {4}脚仍维持高 电平,±5V 与±12V 、+ 3.3V 电源仍不能输岀,只有切断交流市电的输入,再重新接通交流电,方可再次开机。

四、过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由R17和稳压管Z02并联电路从+5V 采样,经D37送到3 3 9的{5}脚。

若+5V 电源由于某种原因升高,3 3 9的 {5}脚电平也会随之升高,当超过 {4}脚电平时,{2}脚即送出高电平去49 4的{4}脚,封锁±5V 、±12V 、+ 3.3V 电源的输岀,达到过电压保护的目的。

正常工作时,R1 7上的压降不大,Z02截止送到 {5}脚的电压较低,若+5V 电源的电压上升,使R17上的压降超过Z0 2的稳压值,Z02导通,+5V 电源上升后的电压值全部加到3 3 9的{5}脚上,促使其快速封锁49 4脉冲的输岀,以保护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