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试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第1—3节同步练习卷

八年级(下)科学测试第三章:植物与土壤1—3节命题人:王文胜郑卓飞责任人:姜方亮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A.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园B.小小的砂粒C.多种无机盐D.一小块碎玻璃2、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A、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B、根细胞没有叶绿体C、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阳光D、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3、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能离开水,请问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A.叶片从空气吸收B.根从土壤吸收C.植物体自己制造D.动物提供4、正常土壤结构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分B.空气C.矿物质D.腐殖质5、生命起源初期,地球上并没有土壤,以下哪种生物的出现使其成为可能()A、低等植物B、高等植物C、动物D、真菌6、下列植物体的根系哪一个与小麦一样同为须根系()A.樟树木B.小葱C.桂花树D.柳树7、同种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下列哪种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A.温度B.土壤的结构C.土壤的通气状D.此土壤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8、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与此有关的结构或生理特点是()A.根毛区细胞液泡内细胞液的浓度一般较土壤溶液的浓度大B.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长短不一的根毛C.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之间,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D.以上各点都是9、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
请你分析一下这些水分的来历。
()A、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B、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C、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D、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植物和土壤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植物和土壤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2.小柯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A.只有清水B.只有浓盐水C.两者都会D.两者都不会3.蒲公英、丝瓜、草莓的茎分别是()A.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C.攀援茎、匍匐茎、攀援茎D.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4.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A.缠绕茎B.匍匐茎C.攀援茎D.直立茎5.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6.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A.抗呼吸作用B.抗蒸腾作用C.增强光合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7.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B.没有及时浇水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8.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9.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新版浙教版111

4 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大白菜增产实验,结果收获时每棵大白菜重约4千克。
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C)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3.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A)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B. 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4.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C)A. 气孔、导管、根毛B. 根毛、气孔、导管C. 根毛、导管、气孔D. 导管、气孔、根毛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6.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
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来实现的?(B)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7.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解析】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茎增粗。
斑竹为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共50 分)1、以下属于土壤生物的是()A、砂土、落叶B、蚯蚓、真菌C、石块、细菌D、水、空气、砂土2、“落时归根” ,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A、有机物B、无机盐C、土壤生物3、以下人类活动不会惹起土壤污染的是()A、施用化肥B、施用农药C、乱扔快餐塑料盒)D、矿物质D、栽种农作物4、植物都能从土壤中汲取水分,这是因为土壤中溶液的浓度(A、低于根毛细胞液浓度B、等于根毛细胞液浓度)C、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D、以上都不正确5、夏季人们常常会吃凉拌菜瓜。
凉拌菜瓜时,盘子的底部会有大批的水出来,这些“水”来自()b5E2RGbCAPA、空气中的水蒸气B、菜瓜中的叶绿体C、细胞中的细胞质D、细胞中的细胞液6、尿素化学式为CO( NH2)2,则它属于哪一种有机肥料()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p1EanqFDPw7、无机盐和水分在茎中靠什么构造运输()A、筛管B、导管C、叶脉D、根毛8、河水出现水华的原由是()A、水变黑发臭B、水中缺乏溶解氧C、水中氮磷元素大批增添D、水中细菌大批增添9、以下工厂排出的废水最有可能造成土壤生物性污染的是()A、养牛场B、化工厂C、电镀厂D、造纸厂DXDiTa9E3d10、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下土壤种类中最适合栽种水稻的是()A、砂土类土壤B、粘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以上土壤均可11、植物茎的构造由外向内挨次是()A、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韧皮层——髓B、树皮——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髓C、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D、树皮——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髓12、有人为了图方便,会在树与树之间绑上铁丝晾衣物,假如铁丝长久绑在树上,铁丝处的树皮会渐渐向上崛起,严重的会致使树木的死亡。
这是因为植物体内()RTCrpUDGiTA、水分的运输被切断B、有机物的运输被切断C、无机盐的运输被切断D、空气的运输被切断13、以下对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蒸腾作用促使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B、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汲取和运输的主要动力C、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和叶片的温度D、以上说法都正确14、 1998 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 和土壤 测试卷(有答案)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和土壤 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1、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小饮食店里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会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都有毒B.因它们不能分解而破坏了土壤结构C.它们分解后会产生有毒物质D.它们减少了土地使用面积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A.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园 B.小小的砂粒C.多种无机盐 D.一小块碎玻璃3.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A.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B.根细胞没有叶绿体C.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阳光D.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4.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能离开水,请问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A.叶片从空气吸收 B.根从土壤吸收C.植物体自己制造 D.动物提供5.正常土壤结构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分 B.空气 C.矿物质 D.腐植质6.在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时,蚕豆叶的下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1)细胞不规则,彼此嵌合着(2)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3)细胞内有叶绿体,呈现绿色(4)细胞无色透明(5)细胞之间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A.(1)(4)(5) B.(2)(4)(5)C.(1)(3)(5) D(3)(4)(5)7.下列植物体的根系哪一个与小麦一样同为须根系()A.樟树木 B.小葱 C.桂花树 D.柳树8.同种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下列哪种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A.温度 B.土壤的结构 C.土壤的通气状D.此土壤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9.植物体吸水的主要部位是()A.分生区 B.根冠 C.伸长区 D.根毛区10.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
请你分析一下这些水分的来历。
()A.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B.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C.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D.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11.植物体运输各种物质的器官是()A.根 B.茎 C.叶 D.果实12.植物体吸收来的水分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下列不是蒸腾作用的目的的是()A.蒸腾作用散发水分能带走大量的热,有效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B.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C.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植物体的根吸水太容易,水分多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13.植物体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根 B.叶 C.茎 D.花14.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A.50% B.80% C.16% D.90%2、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和的生物。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3章 植物与土壤》word同步测试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3章植物与土壤》word同步测试浙教版科学八下《第3章植物与土壤》word同步测试初二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一、你可以挑选:(共50分后,每题2分后)1.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b)比较方便找到样本(c)土壤中存有较多的蚯蚓(d)土壤较结石,易于发掘土壤2.下列工具中适于观察土壤生物的是()(a)显微镜(b)望远镜(c)放大镜(d)电子显微镜3.以下环境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就是()(a)灰暗、干燥、无氧的环境(b)柔软、黑暗、有氧的环境(c)温暖、干燥、阴暗的环境(d)阴暗、潮湿、温暖有氧的环境4.有关“土壤中所含有机物”的检验实验,观点错误的就是()(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必须大(d)土壤潮湿时应放到火上轻易露天5.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小,能弯曲,这些细胞坐落于()a.根冠b.分生区c.弯曲区d.根毛区6.小明为探究植物茎的物质运输,把一植物枝条作环割处理,结果发现该枝条长势不好,其原因就是()a导管受损b筛管受损c外树皮被破坏d木质部受破坏7.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原产,与短萼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8.如果植株生长得特别矮小,而且叶片呈暗绿色,甚至红色,则是由于体内缺少哪种无机盐()a.氮b.磷c.钾d.铁9.在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捍卫细胞c.角质层d.导管和筛管10.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树皮b.维管束c.形成层d.髓11.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区别在于()a.维管束中是否有形成层b.树皮中是否有韧皮部c.木质部中与否存有导管d.韧皮部中与否存有筛管12.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a)从土壤中吸收(b)土壤中微生物提供(c)自身光合作用产生(d)动植物的遗体13.某地试行用“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酸性溶液)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家用洗涤剂中含有一种叫三聚磷酸钠的化学物质,因此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引致水和土壤污染,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污染,除去是否无关紧要15.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医院污水(b)不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c)人造纤维(d)弃置的橡胶、塑料16.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杀灭,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就是()(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17.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18.叶片宽敞的绿色植物,不适宜生活在潮湿的沙漠,在海边栽种的防风林,挑选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a)增加风的阻力(b)增加水分的散佚(c)推动光合作用(d)有助于稀释二氧化碳19.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可以脱水,以下与之原理相同的就是()(a)盐渍咸肉能够放置更长时间(b)煮熟蔬菜有助于留存(c)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20.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自测题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自测题选择题:1、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B、比较方便的找到样本C、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D、土壤较疏松,便于挖掘土壤2. 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特点是指()A、土壤湿度和疏松成度B、土壤湿度和温度C、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D、以上都是3. 下列外界条件与土壤形成过程无关的是()A、风吹雨打B、电闪雷鸣C、日晒雨林D、动植物作用4. 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土壤最终形成的是()A、最低等生物出现B、地衣、苔藓植物的出现C、森林和草地出现D、低等动物的出现5. 适宜耕种的土壤是()A、砂土类土壤B、壤土类C、黏土类土壤D、以上都可以6 .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7. 在土壤颗粒之间有许多空隙,关于这些空隙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空气的流动B、有利于矿物质的流动C、有利于水的流动D、有利于植物根的伸展8. 下列性状属于砂土类土壤的是()A、通气、透气性能强,宜于耕种B、易干旱,有机质易流失C、有机质分解慢D、保水、保肥能力强9. 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A、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B、浇等量的水C、不能被雨水淋到D、以上都是10.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是()A、小麦B、大豆C、水仙D、洋葱11. 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每公顷地被雨水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最多的是()A、林地B、农田C、裸地D、草地12. 下列有关土壤中水分、空气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越多植物生长越旺盛B、空气越多植物生长越旺盛C、水分适中,空气通透性强,植物适中越旺盛D、植物的生长只于水分的多少有关,而于空气多少无关13. 植物在下列哪个环境中生长往往具有较发达的根系()A、水稻田B、小河边C、沙漠地区D、雪山上14. 植物细胞要从外界吸水,细胞液的浓度必须()A、大于外界溶液浓度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以上情况均可以15. 以下关于根毛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毛是根毛区表皮细胞的细长突起B、根毛增大了根毛区与土壤的接触面积C、根毛是与根毛区表皮细胞不同的细胞D、根毛分布在根尖的根毛区16. 在腌制咸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菜卤,其中的水主要来自于()A、食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B、被腌咸菜的细胞失水C、空气中水蒸气凝结D、食盐与菜发生化学反应产生17. 农民常给农作物松土,使农作物的根能从土壤中获得丰富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水分D、无机盐18.可使植物茎杆粗壮、不易倒伏的无机盐是下列哪种元素的无机盐()A、氮B、磷C、钾D、硼19.对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的害处是()A.造成肥料浪费B.造成环境污染C.造成植物萎焉死亡D.以上各项都是20.在配制植物营养液的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对照组外,其他三组一定要缺乏某一种元素B、操作中要洗净有关器皿C、配制中所需的水一定要用蒸馏水D、配制时也可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没有营养液中的元素21.下列关于筛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长筒形活细胞组成B、组成筛管的细胞上下壁消失C、位于茎的韧皮部D、输导有机物22.桃树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A.茎中有木质部B.茎中有韧皮部C.茎中有形成层D.茎中有木纤维23.葡萄茎的形态是()A、直立茎B、攀缘茎C、缠绕茎D、匍匐茎24.茎的主要功能是()A、支持和吸收氧气B、输导和支持作用C、防倒伏和制造淀粉D、光合作用和输导作用25.缠绕茎的特点是()A、刚劲有力,直立生长B、细长柔软,生有卷须C、平贴地面生长D、长而柔软,缠绕在别的物体上26.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C、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D更好的缠绕他物向上生长27.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A.水不能向上运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B.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的叶片C.形成层被破坏,细胞停止分裂D.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28.下列植物具有年轮的是()A、青菜B、萝卜C、马尾松D、甘蔗29.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变化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D、便于记忆树龄30.下列方法能加强蒸腾作用的是()A、选取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B、放在阳光下照射C、放在通风处D、以上方法都可以31.蒸腾作用的意义是()A、降低叶面温度B、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C、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D、以上都是32. 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33.“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科学解释是()A、由于树木遮挡了太阳辐射的缘故 B.主要是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C、前两个合并起来D、空气不流通降低了温度34.移载植物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一部分枝叶,这是为了()A、降低光化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增强根的吸收能力35.氯化钴蓝色滤纸遇水变()A、绿色B、红色C、白色D、褐色36. 小青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人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哪个功能有关( )(A)导管的输导作用(B)筛管的输导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37.像浮莲一类浮水植物的叶片,没有气孔的应是()A、上表皮B、下表皮C、上、下表皮D、难以确定38.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应是()A、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B、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C、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D、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39.叶表皮不具有的功能是()A、能使阳光顺利的通过 B 、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化作用C、对叶片内部组织有保护作用D、能限制叶片内的水分丧失40.在发生洪灾后,被水淹没过的农作物,农民通常要进行“洗苗”,洗去农作物上的泥沙。
八下植物与土壤总复习测试卷带答案

植物及土壤总复习一、选择题(2分/题,共40分):1、关于土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B.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有机质组成C. 在固体部分中矿物质颗粒占95%D.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2、黄山风景秀丽,近年来却因有人随意乱扔塑料袋而面目全非,塑料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在于()A. 破坏土壤结构B. 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C. 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D. 燃烧时造成大气污染3、移栽植物幼苗时要剪去枝条上的部分叶片,其主要原因是()A. 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B.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C.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D. 减少水分运输,提高幼苗成活率4、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一圈,一段时期后,这棵小树的变化是()A. 没有变化,正常生活B. 伤口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C. 死亡D. 伤口下方形成环形瘤状物这说明()A. 有机物是通过树皮里的导管运输的B. 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里的导管运输的C. 有机物是通过树皮里的筛管运输的D. 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运输的5、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A. ①③④②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④①②③6、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拨起,而树干却不折断,这是因为()A. 木质部发达B. 韧皮部发达C. 树皮较厚D. 韧皮纤维较多7、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要到达树冠的每一片树叶,这里促进水分运输的动力是()A. 蒸腾作用B. 光合作用C. 吸水作用D. 呼吸作用8、阳光下,一棵柳树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9、下列哪项及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A.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C. 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10、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主要原因是()A. 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B. 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C.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D. 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蒸气多11、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日照强,蒸腾作用就快B.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D. 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12、土壤中的水分参及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A. 土壤→根毛→导管→叶脉→气孔→大气B. 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13、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试卷八年级科学(下)第三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A)矿物质(B)氧气()水(D)臭氧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A)小细砂(B)蛋白质()无机盐(D)金属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A)甲,甲(B)甲,乙()乙、乙(D)乙、丙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A)根冠(B)根毛区()分生组织(D)侧根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12.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生长的部分是()(A)分生区(B)伸长区()根毛区(D)根冠13.某一植物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则缺:()(A)氮元素(B)磷元素()钾元素(D)硼元素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B)合理使用化肥()注意不把生活垃圾倒入水中(D)小区内禁止机动车驶入1.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A)树木因缺氧而死(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16、上壤中水分进入到植物体内,主要是由哪个器官和组织完成运输的()(A)叶,营养组织(B)茎,分生组织()果实,营养组织(D)根,输导组织17.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A)只有叶的边缘(B)整个叶片()叶脉(D)只有叶尖18.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A)木质部(B)韧皮部()外树皮(D)形成层19.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与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20.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A)农药(B)化肥()枯草(D)病菌21.小明从资料中了解到,清晨割橡胶产量高,主要的理由可能是()(A)清晨植物的呼吸作用最弱,但水分最多,膨压最大(B)清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中的水分多,膨压最大()清晨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最多,膨压最大(D)清晨植物蒸腾作用最弱,细胞中水分最多,膨压最大22.以下哪个结构与植物体内输送有机物密切有关()(A)导管(B)叶脉()根毛(D)筛管23.收割小麦的时候,甲地的农民用镰刀或机械割麦,乙地的农民则用双手把麦株连根拔起,带回到麦场脱粒,比较这两种收割方式,说法有错误的是( )(A)收割小麦时,机械操作比手工效率更高(B)割麦比拔麦更能保持土壤中的肥力()拔麦将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因此割麦比拔麦好(D)拔麦可同时完成收获和灭茬两道工序,应该提倡24.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B)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2.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分别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壁()液泡(D)叶绿体二、填空题:26.把生活在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土壤生物。
27.小明为探究土壤中的成分,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以发现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____,证明土壤含有________________。
28.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值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U值的测定:(1)把适量土样放人烧杯,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得到土壤浸出液;(2)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______上;(3)将其与______________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
29.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在长期的自然条作用下,岩石被风化,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土壤。
30.如果土壤黏性差,表示土壤中___________性能好,但_____________性能差。
31.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_____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__状况等有关。
32.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33.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34.在植物的茎结构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如大豆根属于_____________,而小麦根属于___________36.植物根能生长与根尖的__________结构有关,根细胞数目不断增殖与__________结构有关37.某湖泊水域曾出现过以下几种状况:①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位明显下降③有黄绿色的“水华”④pH值等于.0 ⑥溶解氧下降,则其中能说明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38.植物木质茎中包括:①木质部②韧皮部③形成层④外树皮⑤髓,这些结构从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9.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0.如右图所示,请写出植物叶结构中各部位的名称:(1)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2)其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1.农民有时为了改良土壤结构,在土壤中掺入砂子,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为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活动创造了条.三、分析说明题:42.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下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从土壤的酸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____________。
(2)测量土样的pH,可以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______________。
43.如下表所示,这是我国广东省兴宁县下堡乡封育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请看表回答:时期水土流失面积(×100米2)封育林前1330封育林前00封后增减数—830封后增减率(%) 一62(1)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主要使土壤中_______________大量流失。
(3)当地不少村实现了全村沼气化,使用沼气作为能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封育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2、3、4、D 、6、D 7、A 8、9、B 10、B 11、12、B 13、A 14、D 1、16、D 17、18、D 19、20、21、D 22、D 23、D 24、2、26、动物,植物,微生物27、水珠,水分28、加水搅拌,过滤,PH 标准试纸29、有机物,空气30、通气,保水保肥31、通气,水分32、根毛区33、大于,水分34、导管3、直根系,须根系36、伸长区,分生区37、①③⑥38、⑤①③②④39、没有形成层40、(1)气孔,保卫细胞(2)保护叶片41、增强导水通气能力,微生物42、(1)地(2)PH试纸,酸碱指示剂(3)死亡43、(1)植被破坏,森林被乱砍滥伐,不合理开发等均可(2)氮、磷和钾等矿物质元素(3)清洁无污染(4)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或植树造林,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