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上海证券市场日内流动性与波动性研究

合集下载

上海股市的流动性和市场冲击成本分析

上海股市的流动性和市场冲击成本分析

上海股市的流动性和 市场冲击成本分析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6年4月上海股市的流动性和市场冲击成本分析研究中心 施东晖 摘要:l交易成本是市场质量的综合体现,也是构成证券交易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交易成本的构成中,市场冲击成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衡量流动性的最重要指标。

 l在电子竞价市场中,由于交易所在某个时刻可以观察到限价指令簿的整体状况,因此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不同委托量下市场冲击成本的大小。

 l尽管上海股市的买卖价差在全球交易所中处于较低水平,但在相同的委托金额下,上海股市的市场冲击成本要远远高于欧洲的主要交易所。

 l市场冲击成本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交易所可用来监测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投资者可用来支持投资决策,监管者可用来制定投资指引,指数编制者可用来筛选指数成份股。

 l为了给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增加市场透明性,建议本所可在外部网上每日发布前一个交易日市场冲击成本最低(流动性最好)的10个股票的流动性数据,并在每月的统计月报中披露上证50指数成份股和整个指数每个月的平均冲击成本数据。

一、交易成本与市场质量1.交易成本是市场质量的综合体现 在金融市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双重影响下,证券交易所迎来了全球竞争的新时代。

在新在竞争环境下,证券交易所对市场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在其2004年度报告中就指出:“证券交易过程中的市场质量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 衡量交易所市场质量的指标可谓是多种多样,包括:流动性、稳定性、透明性、有效性等,这些特性受到交易机制、市场结构和监管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其综合体现就是交易成本的高低。

 首先,流动性和交易成本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较低的交易成本即意味着较高的流动性。

其次,较低的交易成本意味着股价不会因不完全信息及供需突然变化而大幅扭曲,使市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再次,较低的交易成本使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信息快速地改变投资组合,加快股价对新信息的反应和吸收能力,使市场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透明性。

上证50_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上证50_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1 引言及文献综述股指期货具有高杠杆性,且交易费用较低,会影响现货市场的定价,因而是目前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工具。

我国在2010年4月16日推出了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在5年后推出了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股指期货,并于2022年推出中证1000股指期货。

我国股市的特点是波动幅度大、市场换手率高,而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进一步规避风险。

其中,上证50指数综合反映了上海证券市场流动性较好、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其行业分布集中在金融、主要消费、工业、原材料四大核心产业,在我国资本市场处于重要地位,因而选取上证50指数股指期货具有代表性。

何诚颖等(2011)运用高频数据中的I-S模型和P-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新信息反映速度和融入比率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都要强于指数现货市场。

李昌荣、邹青(2012)运用二元VAR-EGARCH与信息传递速度模型发现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价格关系与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信息传递能力逐步增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显著的正反馈效应。

蔡庆丰等(2015)在VECM-DCC-MGARCH模型的基础上,以GJR形式考虑变量非对称作用、构建了VECM-GJR-MGARCH-t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沪深300期现货市场在行情上涨时期两者关系大幅减弱,现货市场波动对不利冲击的反应更加敏感。

魏建国、李小雪(2016)基于VECM-PT-IS模型分析发现,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均具有双向引导关系,其中中证50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强,上证50股指期货相对较弱。

2 模型构建与检验方法2.1 GARCH模型考虑到2tσ是一个分布滞后模型,可以用一个或两个2tσ的滞后值代替许多2t u的滞后值,标准的GARCH(1,1)模型为:,t ty x uγ=+1,2,,t T=⋅⋅⋅ (1)22211t t tuσωαβσ−−=++ (2)222111ln(2)ln()/222t t t t tl y xπσγσ=−−−− (3)222111()t t t ty xσωαγβσ−−−=+−+ (4) GARCH(,p q)的条件方差表示为:2222211()()q pt j t j i t i t tj iu L u Lσωβσαααβσ−−===++=++∑∑ (5)为了使GARCH(q,p)模型的条件方差有明确的定义,相应的ARCH(∞)模型为:22()t tL uσθθ=+ (6) 2.2 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进行研究,假设有如下模型:11st i t i tiY Yγαε−==++∑ (7)211s mt i t i i t i ti iY Y Xγαβε−−===+++∑∑ (8)()//(())R UURSS RSS mF RSS n s m−=−+(9) 3 数据选取及描述性分析本文主要使用Stata16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选取2003年12月31日—2023年5月31日(无节假日)上证50现货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3.20.111上证5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杨恩惠(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金融期货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意义重大。

基于买卖委托单不平衡的上海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与流动性研究

基于买卖委托单不平衡的上海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与流动性研究
率 ; 正 负 委 托 单 不 平衡 交 易 日的股 票 平 均 收 益 率 存在 显 著 差 异 , 委 托 单 不 平 衡 交 易 E的 股 票 平 均 收 益 率 显 在 正 t
著 小 于 负 委托 单 不 平 衡 交 易 1 3内收 益 率 , 易 者 在样 本 考察 交 易 日期 间 更 偏 好 委 托 卖 单 , 票 流 动 性 与 投 资 者 交 股
AN i Z Sh 。 HANG S a . u h o J n ,G e a AO W n T o

( .H ri Is t eo e n l y Sh o o n gm n , ab 5 0 1 C ia 2 colfMa a e et 1 ab ntu Tc oo , colfMa a e et H ri 1 0 0 , hn ; .Sho o ng m n , n it f h g n S a g a Jatn nvrt , h n h i 0 0 0, hn ) h n h i io g U i sy S ag a 2 0 3 C ia o ei
买卖 委 托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 平 衡 正相 关 。
关键词 : 令驱动 ; 托单不平衡 ; 益率 ; 指 委 收 流动 性 中 图 分 类 号 :80 9 F3.1 文 章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732 (08 0 —0 20 10 2 12 0 )6 09 .7
Re e r h o o k Re u n a d Lq i i s d o d r s a c n St c t r n iudt Ba e n Or e y I a a c n Sh n h i Sh r r e mb ln e i a g a A- a e Ma k t

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实证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实证分析
s c iy lq diy a m p o e iui t f a ke . Alh gh t yp s ofs c iy n t a pa f m o fx d r ia iiy e urt iui t nd i r v s lq diy O m r t t ou he t e e urt i he de l ltor f ie p oft b l t s c iy ofe ha ge i e .bu ih is n r a et e lq d t fs cu iy wilb m pr e . e urt xc n s fw tw t t ic e s h i uiiy o e rt l e i ov d Ke r : De lplto m ffxe o iablt e u iy o xc n y wo ds a a f r o i d pr ft iiy s c rt fe ha ge;Liuiiy;Po ii nayss q dt stvea l i
了分析 。并 根 据 流动 性 指 标 进行 了 实证 分 析 , 果表 明 , 定收 益 证 券 交 易平 台使 市场 在 深 度 及 宽度 等 方 面均 得 到 结 固 了改善 ; 过横 截 面 数据 分析 , 通 可知 银 行 间 市 场 与 交 易所 市场 及 固定 收 益 证 券 交 易 平 台 比 较 , 市 场 深 度 方 面表 现 在 出较 大优 势 。因 此 . 固定收 益 证 券 交 易平 台的 引进 , 使债 券 流 动 性 得 到 较 大提 高 , 促 进 市 场 流 动 性 有 明 显 的 作 用 。 对 虽然 固 定收 益 证 券 交 易平 台的债 券 品 种 较 少 , 是 当债 券 品 种 不 断增 多后 , 券 流 动性 将 会 得 到 改善 。 但 债

《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范文

《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范文

《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沪港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

自沪港通实施以来,其对于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的影响,以期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沪港通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桥梁,为两地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交易通道。

其开通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对于理解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献综述前人关于沪港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市场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的影响。

多数研究表明,沪港通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沪市的流动性,降低了股价波动性。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沪港通对市场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沪股通和港股通开通后的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模型分析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的影响。

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沪港通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沪港通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沪市的流动性。

具体表现为交易量的增加和买卖价差的缩小。

这表明沪港通的开通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促进了市场的活跃度。

(二)沪港通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从实证结果来看,沪港通的开通对股价波动性产生了积极影响。

沪市股票的波动性在沪港通实施后有所降低,这可能与境外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市场监管的加强以及信息披露的改进等因素有关。

然而,这种影响并非一成不变,需进一步关注其阶段性变化。

六、讨论与建议(一)讨论1. 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对市场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境外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有助于稳定市场,提高市场效率。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行为。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动态关系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动态关系

b h v n e c e - le s. Th n t e J h n e s n ia e h on e rto eain h p y t e Ad a c d Dik y Fu lr Te t e h o a s n Tet idc t s t e c itg ain r lt s i o
上涨两个时期. 构造 了多个流动性测度指标表达流动性状态, 使用上证 国债指数表 达收益率水平. 无论在 下跌还是上
涨 时期 , 用增 强的 Dce-ulr 验 验 证 了流动 性 测度 指标 与 国债 指 数 所构 成 的 时间序 列均 为 1阶 单整 序 列 . 运 i yF l 检 k e 随后 借 助 J hne 检 验验 证 了两类 时间序 列之 间存 在 协 整 关 系. 过 建 立 向 量误 差修 正模 型 , 制 脉 冲 响 应 曲线 和 进 行 o asn 通 绘 Grne 因果 检 验 , 现 来 自流动 性 的短期 冲击 对收 益率 变 化 的影 响 在 下 跌 和 上 涨 时 期存 在 差异 , 下跌 时期 可 以观 ag r 发 仅 察 到 流动 性 溢价 现 象 , 时 , 自收益 率 的短期 冲击对 流 动性 变化 的影 响在 两 个 时期 均一致 . 同 来 ’
Ab ta t sr c :Th ra u y ma k to h n h iS o k Ex h n e i iie n o t tg s a c r ig t h e te s r r e fS a g a t c c a g s dvd d i t wo sa e c o dn o t e
关键 词 : 上交所国 债市场; 流动性; 收益率; 流动性溢价
中图分 类号 : 09 F8 .1 3
文献 标 志码 :A

转融通对上海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转融通对上海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转融通对上海证券 市场 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杨 贝贝
( 郑州大学 商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 摘要 ] 本文 以我 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研 究 了转 融通制 度 的推 出对股票 市场流 动性和波 动性 的影 响。实
证研 究表 明 , 短期 内, 转 融通业务与整个市场 的流动 性存在单 项 的因果关 系 , 而 与市场 的波动性 没有具体 的相 关影 响。 根据实证结论与我国融资融券交 易发展现状 , 本文对转融通业务发展提 出了政策建议 。 [ 关键词 ] 转融通 ; 流动性 ; 波动性 ; 实证分析
作 阶段 的市 场流 动性 均 值为 2 4 3 . 2 2 , 高于 准 备启 动阶段的 2 1 3 . 8 。随 着 转 融 资业 务 试 点 的推 出 , 上海 证券 交 易所 的市场 流 动性 是逐 渐增 加 的 。我 们 可 以看 出 , 转融 通 制 度 的推 出在 一 定程 度 上 对 促 进 市场 流动 性有 积极 的影 响 。 波 动性指标 变 动态 势 : 在 推 出转 融 通 制 度 具 体 议 案之 前 , 上证 1 8 0指 数 的 平 均 E t 波动 性 ( 即
融 券业 务 的进 行 。这 也 是 我 国文 献 中常 用 的 说
法, 百 度 百 科 中对 转 融 通 的定 义 与此 大 体 一 致 。 第 二种 观点认 为 , 转 融通 指特定 的金 融机构 , 如证
司和 中部证 券金 融 公 司 。 它们 成 为 了连 接证 券 市 场 和 资本市 场之 间唯一 的资 本流通 渠 道 。 3 .台湾 的“ 双轨 制 ” 模 式 台湾证 券市 场 的信用 交易 制度一 方 面借 鉴 了
4 7

我国上证5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证5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证5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21年第04期摘要:在当前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市场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主体,国内与国际双向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时期,期货市场的发展日益受到高度重视。

而我国目前的股指期货品种只有三种,其中上证50指数的走势对中国期货市场有着重要的信号作用,其波动必然会对股票市场造成重要影响。

基于此,研究分析上证50股指期货对我国现货交易市场的短期波动性及影响、促进我国的证券资本期货市场和证券衍生品期货市场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统计学特征分析、ADF的平稳性模型检验、自回归模型分析、ARCH效应模型检验、GARCH效应模型、EGARCH非对称性研究等方法,研究上证5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上证50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上证50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虽然使得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大,但是对其影响程度非常轻微:利空与利好政策消息对上证50指数年化收益率的短期波动程度影响往往具有非对称性,利空消息相比利好政策消息而言,往往会直接导致上证50指数日年化收益率短期产生较大幅度波动。

关键词:上证50股指期货 GARCH模型波动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国际化趋势明显,国内期货交易行业从20世纪初一个小规模的“贸易集市”发展到如今相当规范化的专业期货市场,成为我国现代期货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期货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用新经济发展政策创新理念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以更好地服务国内实体民营经济市场需求发展为市场导向,交易平台品种逐渐发展完善,交易规则制度和市场监管有效机制不断创新,服务于国内实体经济的工作成效不断深化,在推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结构跨期优化配置、支持推进供给侧领域结构性重组改革、有效防范规避金融风险、促进国内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期货市场在不断走向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课题上海证券市场日内流动性与波动性研究上海交大-国泰君安课题组课题主持人:杨朝军李迅雷课题研究与协调人: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施东晖傅浩课题研究员:章飚蔡明超杨文沈思玮目 录1、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数据说明3、流动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衡量指标3.1市场流动性的经济学含义3.2 西方学者对市场流动性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3.3上海证券市场流动性研究的目的3.4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指标体系的设计4、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4.1 流动性研究4.2 波动性研究5、主要结论5.1 关于流动性的研究结论5.2 关于波动性的研究结论5.3 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关系6、总结与展望7、对策建议内 容 摘 要本报告以现代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根据西方学术界对市场流动性的研究成果和中国股市的运行特点,建立了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指标体系。

并以30指数样本股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股票从2000年9月6日至2000年12月29日期间的每分钟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上海股票市场股票的流动性与其绝对价格有关,较低的绝对价格降低了股票的流动性。

这主要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目前委托方式中最小报价单位为0.01元有关,因为价差可以归结为流动性成本,同样的绝对价差下,低价股的流动性成本更高。

②流动性与一段时期的波动幅度有关,波动幅度越大的股票日内流动性也越高。

③个股在上午开盘时流动性明显不足,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达到相对平稳,上午收盘前流动性明显减弱,下午开盘前明显增强,并逐步达到平稳,而在下午的收盘前,流动性急剧增强。

④分钟收益率在交易日的早期和收盘前有较大的异常收益率。

隔夜信息带来的收益率是较大的,而交易日的早期收益率由高到低的变化是对隔夜收益率的消化。

交易日尾市的收益率变大是对下一个隔夜信息预期的反映。

⑤交易者在交易的早期有较强的观望心态,日内成交量和委托量在交易的早期是全日的最低。

交易量在交易日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交易收市前随收益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委托量则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稳定增加。

说明交易者在交易后期有较强的交易欲望。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①目前上海股市的最小报价差都是0.01元,对于高价股而言损害了交易委托信息的透明程度,对于低价股而言则降低了其流动性。

因此,对于不同的价格等级,应规定不同的最小报价差。

②从交易行为的实现过程来看,交易行为具有不可监测的特性,但交易行为对流动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可通过流动性、波动性等指标,建立一个定量的市场监控体系,与此同时对上市公司公布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切实维护市场的有效和公平运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一个重要的假设是投资者可以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买入或卖出的价格是相同的。

但实际的情形并不如此,在许多市场上,即使是同一时刻投资者买入或卖出资产总是存在价差。

德姆塞兹(Demsetz,1968)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买卖价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基于买卖报价差和交易及时性的流动性概念。

德姆塞兹的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奠定了以市场流动性为核心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础。

西方学者们开始大规模研究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则是在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修正案之后。

该法案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取消长期以来的固定佣金制度,并要求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市场体系,利用通讯和数据处理设备能够把有条件的所有证券市场联系起来,加大经纪人、交易商和投资者的信息量,使投资者交易指令得到最佳执行。

在此之后美国证券市场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关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金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如何获得和传递信息?影响市场买卖报价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产生和输送买卖指令?投资者结构如何影响价格形成等。

根据证券市场价格形成的主导力量,价格形成机制分为报价驱动系统(Quote-driven System)和订单驱动系统(Order-driven System)。

前者的证券交易价格由中介人(一个或多个)给出,买卖双方的委托不直接成交,而是从中介人手中买入或向其卖出股票,买卖价差成为中介人的收入;后者是投资人将委托交给经纪商再由经纪商委托送至市场,以买卖双方的报价为基础进行撮合成交。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日内流动性与波动性的特征研究,揭示市场制度与交易行为在市场中的作用。

目前,市场流动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兴趣,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戴国强和吴林祥(199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全面地阐述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经济学思想渊源以及七十年代以来微观结构理论的重大进展。

瞿强(2000,财政部“国债政策与金融政策协调”课题,李扬主持)分析了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定义和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度量方法与指标,并考察了流动性对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何杰(2000)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并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无必要也不可能引入做市商制度。

桂杰(2000)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证券委托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我国可以根据《证券法》规定将市价委托导入交易系统的撮合程序设计,将其与委托优先顺序统一考虑。

桂杰(2000)还比较了世界各证券交易所在微观结构的设计上所采取的抑制股市过度波动的方法,建议交易所业务规则中增订因异常波动而停市的条款并完善临时停牌制度,考虑逐步放宽涨跌幅限制及建立断路措施。

仁可(2000)对证券市场撮合竞价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并撰文认为深沪证券交易所今后可考虑开放盘后交易,以用于大额交易或按收市价进行交易,并应当在下午开盘和收盘时实行集合竞价。

至于竞价优先决定原则的选取,可加入投资人身份的不同(如机构或个人)及委托的数量大小予以考虑,并对“特别转让”制度有必要加以完善。

何杰(1999)研究了交易制度的中介目标及其监控制度,认为准确地选择交易制度的中介目标是实现交易制度最终目标的前提。

在最终目标既定的前提下,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具备四个标难,即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和适应性。

这些研究对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的讨论几乎都是集中在宏观与规范性的层次,虽然一些学者也提出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建议,但最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基本处于空白。

本论文希望能够从金融数据的挖掘中找到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科学定量定义方法,以及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证券日内价格波动问题。

在竞争性和高风险的金融环境中,以每日为单位的价格波动和基于此低频价格序列的模型不能给交易者和风险管理者提供所需的准确性。

市场中的某些模式或关系是低频数据所无法揭示的。

由于信息是连续地到达市场中,而离散的低频数据取样会忽略大量的信息,而高频取样和分析能够降低实际市场信息流和分析之间的不一致性。

因此,人们开始转向高频数据研究。

Wood,Mcinish和Ord(1985)描述了NYSE的每分钟交易数据的特征,指出了在开市后交易早期和收市前的收益率较高;同时收益率的标准差呈现非对称的U型特征,交易早期收益率标准差和收市前的标准差也都较高,但前一个比后一个持续的时间长;分钟收益率的序列自相关性不强。

直到8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都认为金融市场是有效率的,只有新信息才能改变价格,其价格是不可预测的,在时间上是独立的。

长期而言,任何人的表现都不可能系统地优于市场。

因此,在大量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可能得出线性关系。

但非线性方法使得那些原先被认为是随机的价格波动也能得到解释。

Engle(1982)利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分析得出,资产收益的方差与一个不变数和该收益的前期随机因子的平方有关。

Bollerslev(1986)和Taylor(1986)提出了GARCH模型,资产收益的方差除上述因素外,还取决于前期收益的方差。

这些模型更为细致地解释了股票价格行为,从而使模型具有实用的价值。

目前国内对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研究集中在以日间市场收益率为对象的研究上,并且大多采用每日收盘数据,也就是说根据上一日收盘到当前日收盘的市场波动。

而这一段时间内有着对交易产生显著不同影响的两个时段,即上一日收盘后到当前日开市前的非交易时段和当前日的交易时段。

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两个时段中,哪一个对交易的影响大?这里指出,上海证券市场在每日的开盘时定价采用的是集合竞价,而在其后的交易时间采用的是连续竞价。

Kyle(1985)研究了集合竞价交易的定价策略,以知情者和非知情者为研究对象,得出集合竞价交易的定价策略是两类交易者的理性预期均衡。

也就是说,集合竞价是开市前非交易时间中的信息在市场上的反映。

Glosten, Milgrom(1985)和Easley, Hara (1987)对连续竞价模型做了研究,分析了在交易时间报价与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揭示了信息对交易时间中价格的影响。

杨(1997)检验了1993-1995年上海交易所的数据,李(2000)检验了1991-199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两文都指出交易时间的波动性要显著地大于非交易时间的波动性,认为交易本身产生波动。

同时认为交易时间收益率与非交易时间收益率的相关性很低。

因此,有必要对交易过程中市场价格行为的特征作一些研究。

本文波动性研究的对象是股票交易日的每分钟价格变化、交易量规模和收益率序列,其数据是非常庞大的。

以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如俞乔(1994)、吴世农(1994)、韩得宗(1995)和杨(1997)等),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日间、周、月收益率。

日内的价格变化是否符合有效市场假说呢,国外近年来有众多关于日内微观数据的研究。

Woods等(1985)分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中股票的日内交易的统计特征,研究发现在交易日的开市和收市有不同寻常的高收益率和标准差。

2 数据说明为了所选用的股票能够以有限的样本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市场情况,本文选取了上海30指数成分股中30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取自2000年9月6日—2000年12月29日,时间间隔为1分钟。

每次采样数据包括价格、成交股数、交易时间、累计委托数量等。

一只股票每个交易日采样所得数据有243个,共有57个交易日,四个月的数据有近14000个。

在波动性的研究中,定义分钟收益率为对数收益率,股票i 在第t 分钟的收益率为:it r1,ln ln −−=t i it it p p r 其中,和分别为股票i 第t 分钟和第t-1分钟的价格。

如果在第t 分钟没有交易,那么股票i 的第t 分钟收益率为0,这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交易规则,即没有交易产生就没有收益发生。

it p 1,−t i p3 流动性的定性与定量指标3.1 市场流动性的经济学含义资产的流动性是交易的基本需要,而交易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