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热点问题分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各国首要任务,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2.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文化冲突、资源竞争等。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寻求适应和发展的新路径。
3.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
资源和环境保护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4.城市化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挑战。
如何优化城市发展,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5.水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原因,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如何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热点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自然灾害的影响,已经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7.区域冲突区域冲突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矛盾、领土争端、民族冲突等问题时常发生。
如何解决区域冲突,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8.贫穷与发展差距在全球范围内,贫穷和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年,全球面临许多地理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将对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2024年十大地理热点问题的解析,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水资源、粮食安全、能源、生物多样性丧失、海平面上升、土地利用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问题。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地理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温度的持续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
2024年,气候变化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将加剧南极和北极地区的融化,威胁海拔较低地区的居民。
二、人口增长全球人口增长持续加速,2024年,世界人口可能达到80亿人以上。
人口增长对粮食、水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城市化的加速也将对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城市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密度也在持续增加。
2024年,城市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而城市管理和规划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水资源水资源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关键的资源之一,2024年,对水资源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全球许多地区将面临水资源匮乏和水质恶化的问题,这将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领域造成严重影响。
五、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全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024年,粮食供应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将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六、能源能源是支撑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2024年,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将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因此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七、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024年,生物多样性丧失将继续加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八、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海平面持续上升。
2024年,海平面上升将对很多沿海城市和岛屿国家构成巨大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缓其影响。
环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环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环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尤其是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空气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颗粒物含量很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整改措施如下:1.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2.加强环保监管:建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企业进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和监管,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3.提倡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车辆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和步行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二、水污染水污染是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和农药农化物等都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以下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
对于工业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采取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水质合格。
2.控制农药农化物的使用:加强农药的管理和监控,鼓励农民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农化物对水体的污染。
3.加强河道治理:对于河流水域的污染,采取清淤、清理垃圾和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改善河道的水质。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往往由于化工厂、工矿企业、农药农化物等,造成了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含量过高。
以下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整改措施:1.土壤修复与改良:发展土壤修复技术,通过生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方法,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2.加强污染源治理:对于产生土壤污染的企业,采取严格的排污许可和监管措施,鼓励企业使用低污染的原材料和工艺,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3.推动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年,地球面临着诸多地理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气候变化到资源利用,从城市化到人口迁徙,这些问题涉及到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进行解析,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关注的地理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包括暴雨、干旱、飓风、洪灾等,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工业活动、能源消耗和森林砍伐,这些活动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全球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低碳经济政策,以降低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二、城市化与城市扩张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全球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进行。
城市扩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面临巨大压力,交通拥堵、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解决城市化问题,各国需要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三、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地理学领域的另一个热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如矿产资源开采、水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等。
为平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各国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规划,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人口迁徙与难民危机随着全球战争、冲突、灾难频发,许多地区的人口正在面临迁徙和难民危机。
这些人口迁徙给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解决人口迁徙和难民危机,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提高人道主义援助水平,促进难民问题的解决和人口流动的可持续发展。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地理热点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政治地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2024年度全球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移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并对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全球合作,通过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2.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3.人口迁移由于气候变化、战争冲突等原因,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
这不仅对受影响的地区造成压力,同时也需要全球范围内加强移民政策和协作,为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4.城市化问题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的发展和资源利用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等问题需要更加科学的处理,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自然灾害风险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日益增加。
地震、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挑战。
强化自然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6.资源利用和分配不均全球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困境。
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不均衡分配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资源的公平利用。
7.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8.区域冲突与战争在世界的一些地区,地缘政治冲突依然存在,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年,地球仍将面临许多地理热点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围绕2024年的十大地理热点问题展开解析,分别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地理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候逐渐变暖。
2024年,气候变化仍将继续对全球农业、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贫困问题,引发环境移民和社会动荡。
二、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现象不断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024年,海平面上升将对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产生巨大影响,可能引发严重的灾难。
全球各国需要联合应对海平面上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海岸防护等措施,减轻其影响。
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理热点问题中永恒的话题。
2024年,地震、洪水、飓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仍将对全球各地带来巨大破坏。
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加强预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公众的风险意识等措施,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2024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地开发等因素,水资源供给可能将不足以满足需求。
因此,全球各国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确保各地居民的用水需求。
五、城市化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地理热点问题之一。
2024年,城市将继续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挑战。
有效应对城市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调整,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六、粮食安全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将继续引起关注。
气候变化、土地开发、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因素将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加剧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生态文明十大热点问题

生态文明十大热点问题★水体污染治理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了全世界极需解决的难题!★大气污染治理目前,大气污染的问题主要是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
造成大气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且以后者为主,这种污染所造成的伤害已经没有了国界的限制,足以威胁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居住下去,其后果十分严峻,已成为与世界各国都有切身利害关系的问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近年,关于重金属污染事件屡见不鲜,从湖南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陕西凤翔数百儿童铅超标到重金属污染“菜篮子”等等,近日南方周末又有报道说,饮水机内也存在重金属污染,可见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
★湿地保护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环境系统之一。
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
全世界20000种鱼类中,超过40%依赖淡水生存,湿地也是重要的植物遗传基因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湿地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野生动物保护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而它们的灭绝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挽回的。
★森林植被保护广阔的森林植被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而且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和降雨,生产和保护土壤,涵养和保护水源,调节水循环,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优化气候及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因此森林植被保护直接维系着地球生态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

2024十大地理热点问题解析2024年,地理热点问题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气候变化到人口增长,以下是2024年十大地理热点问题的解析。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包括更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2.水资源危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2024年,一些地区可能面临日益加剧的干旱,这将对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3.城市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全球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速。
2024年,一些城市可能面临住房危机、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等问题。
4.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全球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024年,人们将更加关注如何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粮食安全: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将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粮食浪费以及改善全球粮食分配公平性的问题。
6.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塑料垃圾、油污染以及过渡鱼类捕捞等问题,以寻找解决海洋污染的有效途径。
7.能源转型: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减轻对有限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全球能源系统正在发生转型。
2024年,人们将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突破。
8.基础设施发展:随着人口和城市化的增长,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4年,人们将继续关注如何有效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对交通、水电等方面的需求。
9.环境破坏与生态恢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24年,人们将继续研究和推动生态恢复项目,以修复受到破坏的森林、湿地和其他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
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
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
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的酸性降水。
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
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
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
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
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
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
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
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
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
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
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
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
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
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
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
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
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
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
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
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
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
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
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
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
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
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
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
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
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
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万种。
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
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
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题目: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虽然铅在土壤中的溶解度低, 且不易移动,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开发和破坏, 加上工业的发展, 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铅污染。
铅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具有潜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1 ] 。
由于铅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 有关铅污染及铅毒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 ,2 ] 。
有研究表明, 人体血铅水平和土壤铅含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2 ] 。
要最终解决铅污染问题, 一方面应减少污染的来源; 另一方面则要对已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
本文就铅对土壤的污染及其修复技术作一综述, 为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1 土壤的铅污染铅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为1215μg/ g。
土壤铅含量一般在2~200μg/ g , 平均变化幅度为13~42μg/ g。
全国土壤背景值基本统计量的结果表明, 我国土壤铅含量最高可达到1143μg/ g , 最低为0168μg/ g , 平均可达到26μg/ g [3 ] 。
根据来源不同, 环境中的铅可分为“原生”和“外源”两种。
土壤成土过程中保留在土壤母质中的铅称为原生铅, 主要来源于岩石矿物。
岩石在风化成土过程中, 大部分铅仍保留在土壤中。
无污染土壤铅含量大都仅略高于母质母岩含量。
除母质母岩风化保留在土壤中的天然原生铅以外, 由于人类活动也可造成污染, 引起土壤中铅含量升高。
通过尘埃沉降及各种污染途径进入土壤的铅称为外源铅。
土壤外源铅主要来源于大气传输和沉降。
铅的密度较大, 空气中的含铅颗粒容易沉降下来, 不断积累在土壤里。
表1 70 年代~90 年代铅的全球产量1975 1980 1985 1990Pb 产量/ 103t/ 年- 1 343212 344812 343112 336712表1 列出了70 年代到90 年代铅的全球产量。
据统计, 80 年代释放到土壤中的铅达到796 ×103t/ 年[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