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
中外广播电视史重点-精选文档

十七、传播媒介的全球化
• 全球传播,为什么全球传播的时代是电视 时代 • CNN成功的途径其实非常简单 • 亚洲的跨国卫星电视传播(香港星空卫视) • 亚洲国家对卫星的政策
十八、传播服务的市场化
• • • • 国际影视节目流通的特点 国际媒介的兼并趋势 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境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模式具有特点
• • • • • • 中国电视新闻纪录片的时代有何特点?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最重要的改革是什么? 民生新闻 中国电视剧走向市场的现象 纪实类节目及其形式 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过程
十九、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
• • • • 中国广播事业有哪些历史遗产 了解新中国的广播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中国电视诞生的背景 在“文化大革命”中,广播电视事业遭遇了哪 些挫折?
二十、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
• 新时期中国电视是怎样崛起的?
• 广告对中国电视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有哪些消极影响? • 试分析“四级办电视”的政策 • 通俗电视剧是怎样在中国电视方面兴盛起 来的? • 怎样认识“《河殇》”现象
二十一、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
• • • • • • • • • 新的太阳、东方时空、焦点访谈 调查性报道节目的发展 中国有线电视的大发展的标志 中国的有线电视分类 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 加入WTO对中国广播电视有何影响 治散治滥 了解中国广播电视法制的发展概况 广播电视机构整合与集团化
二十二、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
• • • • • 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过程 美国商营的媒介经济 美国电视网的权力分析 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建立经历了哪些斗争? 关于“取消规则”
五、英国广播电视分别历史
• 探讨双重体制,及其发展过程 • 英国广播公司(BBC) • 英国广播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经验特点
中外广播电视史

*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张作霖刘翰1926)*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奥斯邦广播电台(洋办1922)*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国民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中国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中国创办最久的报刊:大工报(19世纪末——至今)*古代最早的报刊(一般被认可的):唐代《进奏院状》*《收租院》是我国纪录片的第一个高峰*北京电视大学是亚洲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个电视教育节目:教授汉语拼音。
*公共产品理论:对于产品的个人消费或集体消费对于其他的消费者没有影响。
它的根本属性并不在于所有权,而是公共的且互不影响的使用权。
*心态与电视:欲知:受众欲使人知:媒体欲被认知:广告*传播史:新闻史广播电视史(事业史业务史思想史)*新闻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新媒体*中国两大新闻社:中国新闻社新华社*中央三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故事片相对的两面专题片(主题先行,论据牵强)*传播的类型: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内向(自我)传播*第一媒介:报刊第二媒介:广播第三媒介:电视第四媒介:网络第五媒介:新媒体第一章广电的科技术与事业第一节电子传播时代的技术演进与应用一.电的发明1.静电的发现2.1745年,荷兰人莱顿用“莱顿瓶”产生的电流可传达两英里导线。
1790年意大利,伏特发明蓄电池。
法国人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根据“磁”可以产生“电”的效应,发明了发电机。
3.有线电报1837年,美物理学家,莫尔斯,有线电报实验成功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发出第一封电报(上帝创造了什么?)4.有线电话1875年6月2日贝尔研制成功电话1876年2月14日在费城博览会上展示了电话系统(电话发明日)二、电磁波的发现及无线电报和广播技术的发明1.法国人安培发现电磁感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发电机2.1864年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斯韦尔提出电磁波存在理论,据此,后人发明无线电和雷达。
中外广播电视史(精品文档)

中外广播电视史(精品文档)中外广播电视史一、填空题1、电磁波振动频率的单位是以“赫兹”(周波/秒)命名的2、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是1906年圣诞前夜,费辛顿在美国玛莎诸塞州的布伦特罗镇首次播放歌曲和圣经。
3、从本质上区分,广播电视体制可分为,公法制、商营制、国营制。
4、萨尔诺夫是“美国广播之父”。
5、公共事务节目:主要包括社论、新闻人物访谈、公共议题讨论和对政治事件的报道6、公共服务类节目:包括针对特殊兴趣观众的节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节目。
7、美国政治性的电视记录片始于新闻记者爱德华默罗的《现在请看》。
8、电视网播出的第一个公共事务专栏节目是有爱德华默罗主持、费仑德里制作的《现在请看》。
9、美国借助电视进行总统选举始于1952年。
10、英国电视真正崛起于1953年。
11、19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视传播的新时期。
对电视而言,第一个具有威胁性的新媒介是电脑。
12、、多媒体的核心是统一采用数字方式综合处理及混合传送的媒体状态,它很容易实现信息的转化。
13、电视作为产业,其运营资本的耗费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节目传输的费用,另一个是节目制作的费用。
14、中国境内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2年1月26日,由美国人奥斯邦借日本张姓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美资英文报纸《大公报》合作,创办了“大公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重要的两个新闻栏目,《首都报纸摘要》(报摘)、《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联播)。
16、早起中国电视新闻从主要形态到基本观念都得自新闻电影,继承的是苏联模式的新闻记录片。
17、《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联播) 是党和政府重要国事新闻的首发渠道。
18、建国初期,中国电视可分为新闻片和纪录片两种。
19、1958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播放了四分钟的《图片报道. 东风牌小轿车》。
20、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办。
21、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的3部电视新闻片是中国首次通过国际卫星发出的新闻。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大纲

第一章1.广电事业诞生过程中的重要人物的作用、影响;2.广电事业诞生初期的重要发展环节;3.对外广播;第二章1.什么是广播电视体制;2.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有哪些;3.公营、商业、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是什么;第三章1.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2.各类型广播电视节目早期的代表作品;3.新闻节目、戏剧节目、综艺节目、政治仪式类节目的特点。
第四章1.美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2.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确定的过程、影响因素分析;3.美国的公共广播电的主导理念;4.美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崛起;5.冻结政策;6.大卫·萨尔诺夫对美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贡献与影响;7.AB、CCBS、NBC的早期发展;8.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网形成的原因;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原因;10FCC、RCA;11.1996年电信法案对美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第五章1.英国广播电视体制确立的原因;2.新BBC与老BBC:改制;3.英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4.英国肥皂剧的特点;5.英国仪式类节目的作用与影响;6.如何认识ITV的性质;第六章1.如何评价苏联的广播电视体制;2.苏联的新闻改革;3.俄罗斯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第七章1.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早期发展;2.政治秩序对法国广电事业的影响;第八章1.德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早期发展,发达的原因;2.汉斯·布里多对德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3.集权状态下广播电视事业的特点;第九章1.意大利新闻广电事业的早期发展;2.202号裁决对意大利广电事业的影响;第十章1.早期广播事业发展的概况;2.如何评价外人在华创办广播电台的活动;3.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发展概况;4.评价刘瀚对早期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5.南京中央广播电台的发展概况;6.南京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7.延安新华广播电台;8.北京电视台;9.文革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10.第十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影响;11.八十年代中国戏剧节目的发展;12.广播电视新闻改革;13.“自己走路”的口号;14.八十年代中期,电视剧的黄金年代形成的原因;15.“四级办电视”的影响;16.《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对中国电视文化转型的影响;17.1983年春晚;18.《东方时空》;19.绿邨电台B、亚洲电视21.台湾广播电视事业的早期发展;。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一广播事业的诞生1 1906年 ,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进行广播[广播时代的开始]2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报道总统选举中的票数[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3 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500家4 1922年5月,莫斯科中央无线电台开始试播5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 BBC成立6 1924年,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7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二电视事业的诞生1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2 1936年,BBC于1936年11月2日起正式播放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3 1937年,德国柏林建成电视台4 1941年,美国创办第一批商业电视台5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电视台6 二战爆发后,电视台发展几近停顿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1 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2 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幅员、人口、语言、地理、文化传统等。
3 国际惯例的约束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⒈商营制(私营商业制)⑴源流:①广播在起源阶段都经历过短暂的无政府状态②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③广告的采用促使商营制形成④二战结束后,商营制地位得到巩固⑵代表国家: 美国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⑶经营:遵循典型的商业经营思路⑷内容选择:①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②生动活泼,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③趣味低级,娱乐无节制⒉国营制(公有国营制)⑴规定: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⑵思想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思想⑶主要代表国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⑷财政:来自计划经济和国家拨款,其他行业援助等⑸特点: ①媒介的活动服从于政府②执政党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媒介的传播内容③广播电视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对来自西方的节目进行严格控制⒊公法制(公共服务制)⑴思想基础:社会责任理论6 / 6•美商业公司帮助泰国等国建立了电视台.3 电视网的极大权力⑴几乎对所有社会机构的运作方式都有影响⑵电视改变了政治家活动的方式⑶改变了职业体育竞赛的面貌⑷强占附属台的播出时间⑸控制着节目的销售和发行公司⑹ 1970年,FCC发布遏制电视网权力的规定⑺ CBS放弃节目制作、发行、有线电视部分三公共广播体系的建立1 1938年,FCC将调频频率的特殊广播执照颁发给教育电台2 福特基金会发起和资助非商营电视运动3 1952年,FCC为非商用电视保留了242个频道.预示着美国非商营电视的诞生.4 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的活动影响了非商营电视向公共电视的转变5 肯尼迪担负起推广教育电视的媒介改革任务.6 1967年11月,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967年公共广播(电视)法案.标志着公共广播体系的建立美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一美国广播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1 起步阶段:⑴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线电广播的国家⑵1920年11月2日,KDKA开始播音2 快速发展阶段⑴ 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
闽南师范大学中外广播电视史期末必考知识精要

闽南师范大学中外广播电视史期末必考知识精要中外广播电视史1.费森登(美)——无线电广播的创始人掌握了语音的调制和解调技术1906年12月24日,首次用调制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2.机械电视的发明(英)贝尔德,在英国被称为电视之父。
3.广播电视事业产生的基础是什么?(技术发明不等于一项事业诞生?)a.专业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从业人员b.形成了具有需求的受众群c.出现了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
d.展开了规模比较大的和持续不断的传播活动。
4.广播电台诞生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正式播音——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5.正式的电视播送1936年11月2日,BBC开始正式播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6.萨尔诺夫美国商业无线电和电视的先驱和企业家。
被誉为美国广播通讯业之父。
7.广播电视体制概述(一)定义广播电视体制:按照一定的社会原则而设立的由广播电视所有权、经营权以及管理权等方面所构成的规范体系8.广播电视对社会影响巨大a.“炉边谈话”b.广播剧《火星人的入侵》(1938年)9.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a.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b.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c.国际惯例的约束10.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一)商营制代表国家:美国经营特点:a.媒体为私人所有,按商业公司的方法运作b.需获得政府授予的营业执照c.广告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节目特点:a.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b.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例子:ABC经典剧集《达拉斯》(《豪门恩怨》(二)公法制代表国家:英国经营特点a.资产为国家所有b.电台、电视台相对独立,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c.由独立的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领导管理d.经费来源于公众视听费节目特点:节目内容面面俱到例子:BBC版《傲慢与偏见》、(三)国营制代表国家:前苏联经营特点:a.媒体为国家所有,以国家事业单位的方式经营;b.业务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管;c.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
节目特点:a.政府直接控制传播内容;b.节目品位高,严肃;c.节目内容多配合政治运动、经济建设;d.重视政治宣传功能。
中外广播电视史

⑷ 评价:① 外国人办的广播电台,侵犯了中国的无线电主权
② 他们办台是为推销无线电器材,与直接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有区别
③ 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传播了无线电知识, 揭开了中国广播
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二 无线电广播法令的演变
1 清末对待无线电的政策是: 原则上非经中国政府批准,任何外国或外国人不得在中国设立无
③ 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
④ 每晚播1小时
⑤ 内容: 国内、上海新闻
娱乐节目
宗教性节目
无线电基本常统一宣言.
⑥ 1923年4月停止播音
⑵ 开洛公司广播电台
① 1924年4月开始播音
② 在早期外商在沪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
后技术随帝国主义侵略传入中国
⑵ 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2 中国境内广播电台的创办
⑴ 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① 1922年12月,美商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大陆报》展开合作. ② 1923年1月23日,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③ 每天上午和晚间各播音一次,共2小时
④ 内容: 上午:汇兑市价,钱庄兑现价格等
晚间:重要新闻及留声机新片
⑤ 1929年10月结束播音
⑥ 存在时间较长的原因: 客观:北洋政府改变无线电广播的法令
主观:重管理经营
⑶ 1925年1月日商义昌洋行在天津开办广播电台,1927年5月结束播音
线电台,不得私自收发无线电报.
2 1915年北洋政府沿袭上述原则,制定《电信条例》
3 1924年8月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期末中外广播电视史整理

电子传播的三种要素动机渠道编码美国KDKA时间地点KDKA广播电台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于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匹兹堡开始播音。
电视大观综艺节目时间1952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精办节目”的口号,集中力量建设中央。
但是挫伤了地方办广播的积极性。
科学`技术人一环境一社会模式(经济、政治、生活、文化)《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1924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交通部颁布,是为中国第一步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规。
这个法规允许国民有条件地(例如每年缴纳牌照费)使用收音机,同时,交通部开始筹备建立中国的广播电台。
萨尔诺大:萨尔诺天有时被称为“美国广播之父”1926年,在他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时缔造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网NBC,1940年,他又缔造了同名的第一个电视网,成为推动电视进入消费者市场的第一人。
《公共电视:行动纲领》: 1967年,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发表报告-《公共电视:行动纲领》,将福特基金会支持的“教育电视”的含义推广开来,成为“公共电视”的意义,并流行起来。
《公共电视:行动纲领》为美国公共电视的立法和建构体系绘出了蓝图。
肥皂剧:种日间连续剧,又名“肥皂剧” ,因洗涤剂商赞助而得名。
20世纪30年代早期肥皂剧在美国广播中出现, 4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从早到晚不停地播出。
肥皂剧讲述一些伤感、浪漫、悲喜交集的故事,目标受众是家庭主妇。
电视电影:即专为电视制作的电影。
60年代电视电影在美国发展起来,通常是单本剧或微型剧集。
电视电影按照电视比较粗放的要求,采用电影老练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既有电影效果,又有电视效率。
它不像电影似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精雕细刻,但比一般同期录音、多机拍摄、一遍就过的电视剧精致。
《新闻纵横》: 1994年诞生,是紧紧跟踪热点新闻的述评性节目,晚于《焦点访谈》 ,每次20分钟,融报道和评论为一体,也是中国最早开办的广播舆论监督性节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广播电视史重点解析:考试范围: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第一节)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体制与节目(第一节)第三章:广播电视的分别历史(第一、二、四、九节)第四章: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所有章节)第五章: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所有章节)第六章: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所有章节)第七章: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第一、二章节)第八章: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所有章节)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1、电子传播的三项基本要素:动力、渠道、编码2、电子传播的三种重要方式:传导、感应、辐射3、1864年马克斯韦尔提出重要的电磁波存在理论4、赫兹测量出电磁波的速度和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参数,为电磁学的发展和无线电广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5、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发明无线电6、1906年,美国人德佛雷斯特在弗莱明的装置上做了小改动,增加栅极,就产生三极管7、调频广播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最大的优势是抗静电干扰,声质优美,不失真)8、电视除了音频广播传递的一切因素之外,还有一项关键的要素----活动图象9、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力的强弱于光线强弱,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比的。
10、图象传送的关键技术是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
11、早期的电视实验活动人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他首先向人们展示一台用尼普可夫原理制造的机械电视机12、1878年,英国科学家克鲁斯发明了阴极射线管13、1928年,第一台光电显像管研制成功,佐里金为它命名为显象管14、为电子电视发明作出贡献的还有美国少年发明家斯沃兹,他发明图象分解仪15、用电磁波传播文字信息的技术是---无线电16、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电话17、加拿大人费辛顿和美国人德佛雷斯特是早期实验广播电台的突出代表,1906年圣诞之夜,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特罗克镇广播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18、KDKA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被认为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19、美国商营广播网在世界上是首创,它建立的三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广播者的愿望,因为从经济角度考虑,联播节目更为便宜,第二是听众的愿望,因为边远地区缺乏上佳演员,他们希望由中心城镇的明星来改进节目,第三是广告者的愿望,因为联播有利于远距离、大范围的商品推销20、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电视正式播出,这一天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21、记录媒介(名词解释):即时传播是广播电视极大的有时,但是,直播又是非常辛苦的劳动,直播极易出错,而且最初的广播电视很难保存,相对于蒙太奇化的电影,原生态的直播电视时间冗长,技艺手段单调,于是,人们力求采用综合性的传播方式,这就是记录媒介22、最先发明声音存储方法是滚筒和唱盘录音法23、1958年,法国和美国NTSC制式的基础上开发出SECAM制式,即“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优势在于防止高山和建筑物对图象色彩的影响有很大改进,1963年,德国也在NTSC制式的基础上研制成PAL制式,即“相位逐行交变式”这种制式的优点是传送范围广,传真度高24、卫星传播;通过外太空的人造通用卫星进行传播的形式25、有线广播的定义:有线广播是以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传送节目并进行放大分配的电视系统26、芬兰的有线电视技术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体制与节目1、广播电视体制的定义:广播电视体制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广播电视体制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特别是广播电视事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包括广播电视媒介机构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2、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先决条件: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的先决条件,除了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有其他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先决条件,这些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因素有幅员、人口、语言、地理、地缘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许多重,而且相互作用。
3、各国精英对广播电视频率的认识:广播电视频率为公共资源,是公民人人皆可享有的普遍权利,不过,由于电子资源有限,实施广播电视服务便只能是被选中从事传播专门媒介机构,这些机构接受社会委托,向人民提供广播电视服务,于是“公共媒介”和“公众信托者”的该面便发展起来4、英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选择的是法律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独占式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代表国家从事全国性的普遍公共服务广播5、从本质上看,广播电视体制可以分为公法制(公共服务媒介)、商营制(私营商业媒介)和国营制(公有国营媒介)三种6、美国广播电视体系遵循典型的商业经营思路,完全是按商业公司的方法来运做的7、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特点:第一,就广播电视内容而言,公共广播电视的节目是面面俱到的。
第二,就传播功能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自制的。
第三,就社会舆论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具有多样化、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第四,就我文化角色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民族语言、精神、美学的体现。
第五,就社会地位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在政治生活中位置独特,显示出政治控制与媒介独立的博弈现象。
第六,就经济机智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具有非商业注意的传统。
8、系列剧:指每集有完整故事的成套节目,具有同样的主要任务、大同小异的主题和各自不同的剧情。
9、情景喜剧:它是系列剧的一种,又具有幽默滑稽的娱乐性。
10、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确定了为新闻媒介11、对“政治仪式和即时历史”节目的分析:“电视事件”是最有电视特点的节目,给予的是非常独特的信息,起到了不可多得的政治、文化、历史作用。
有学者为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取名“政治仪式和即时历史”从类型特点上看,政治仪式和即时历史节目很简单,那就是直播,它需要预先策划并且大肆宣传,这种播出是常规节目的中断,因而需要应变能力,它是由媒介外面的事件和机构引起的,有的是自然发生的,也有媒介制造和操控的,而且,它是由观众自愿响应的,聚集了大量观众,人们都认为必须目睹这一事件,人们说,他们在经历历史;“政治仪式和即时历史”的转播是电视形象和国家特征的展示。
它是集体观看的,具有传承性、社群性、凝聚性,这种节目主要不是提供信息的,也不是单纯娱乐的,它是用来整合文化的。
政治仪式和即时历史具有极大的震惊或激励作用,它会引起人们深沉的历史感触和英雄主义情绪。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分别历史1、20世纪30年代广播体制非商营改革失败的原因;2、20世纪90年代,商营电视网的总数只有60%左右,商营电视网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了。
3、BBC(名词解释):1922年12月15日,经过邮电大臣的授权,6家大电器商及无数家小电器公司联合足见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开始广播服务,商营BBC的广播经营权是独家的,BBC是一个独立自治、自成体系的完整系统,根据皇家特许状及附属的《许可协议》的规定,BBC的组织机构主要由理事会、总经理及管理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三方面组成,BBC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接受费。
4、双重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及特点5、独立广播电视系统ITA/IBA(名词解释)独立广播电视局管辖下的商营广播电视是一个各自为政的松散联盟。
6、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苏联广播和电视诞生后,到1991年苏联解体,一直采取国营广播电视制度,前苏联广播电视体制氛围三级:中央级、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级7、苏联广播电视的国营体制和传统特点:苏联的广播电视媒介都归国家所有,由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管理和经营;(1)国家所有和独占的体制。
苏联所有的新闻传播媒介都属于国家占有,并且受到党和政府控制,私人不准创办报刊,更不必说广播电视私人占有。
(2)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广播电视并不是单纯的新闻传播机构,而主要是整个党和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家财政的经济来源。
苏联广播电视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国家财政,广播电视均是国有国营机构。
(4)传播媒介的宣传功能,苏联新闻媒介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党性原则,新闻宣传机构的主要任务不是宣传信息,而是进行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
(5)封闭式的管理机制,苏联的广播电视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管理的,严禁外国报刊在苏联发表,禁止人民收听、收看外国的广播电视。
8、日本广播电视事业开始于1924年,1925年开办了国内广播9、日本广播电视的当代历史从1950年开始,那一年,日本国会通过《广播法》、《电波法》和《电波监察委员会设立法》,此后,日本实行公商并举的广播电视体制。
10、1950年的日本广播法确定了几项节目编播准则:一不得损害公共安全,二具有政治上的公正性,三不得进行歪曲事实的报道,四对有争议的问题应从多个角度阐明观点11、日本电视观众,最忠实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次是妇女。
12、学者说,人们因为电视而不看书,从而影响印刷业,但电视直接影响的媒介是电影业。
广播也深受电视影响。
13、花生效应:电视好比桌上放着的满满的一碗花生,人们会自动地、没完没了地把它放进嘴里,久而久之,甚至尝不出味道。
看电视也是如此,一开始便停不下来,对人毫无价值。
14、电视文化传播的双重意义:1,可以开发教育功能、丰富其教育方式和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2,降低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亲身实践能力,影响印刷业和电影业、广播业的发展。
第五章: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1、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借用日本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与美资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2、早期外商在中国开办的广播电台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是开洛电台,由美商开洛在上海创办,还联合《大晚报》、《申报》、《大陆报》等机构3、1926年,在哈尔滨电台台长刘瀚积极实验,创建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10月1日正式播出。
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4、国民革命军被法成功,1928年在南京建立中央政权,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诞生。
5、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根据地建立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2月30诶宣布播出6、“十七年间的广播电视”(解释)十七年是个特定的时段概念,指从新中国成立(1949)到文革(1966)开始前的那段历史7、中国电视诞生于电视发展的国际性热潮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激烈竞争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运动给予他另一个重大推动,经济困难和技术的落后,使中国电视营养不良,发育缓慢,半封闭的环境和坐倾的干扰和阻碍8、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座谈会和歌舞节目开始实验播出,这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起名“北京电视台”,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12月20哈尔滨电视台也问世,这是中国最早期的一批电视台,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