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等等地方区划等级的有关问题资料小集
一文搞懂我国的城市行政级别是怎么划分的(收藏)

一文搞懂我国的城市行政级别是怎么划分的(收藏)很多人还不知道我国的城市行政级别是怎么划分的,今天我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
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中国的城市不过就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这3种。
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城市行政级别要复杂得多,我国城市行政级别大致分为5个等级,城市种类却有7种。
省部级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级别都是正省部级,是我国行政级别最高的城市。
北京四大直辖市目前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其行政区划级别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是省级行政区,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的城市。
由于直辖市的地位特殊,直辖市的市委书记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直辖市与省辖市、地级市一样,都是下辖区、县、县级市。
香港和澳门特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应该说是我国实际意义上的副国级城市。
香港和澳门与直辖市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有很大自主权,有立法,发行货币等权力,政治上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主要负责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与国防安全以及最高司法解释。
香港副省级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仍为省辖市,受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但是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的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行政级别为副部级,这个不算高配。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分别是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济南副省级省会城市中国的副省级城市中有10个是省会城市,分别是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
计划单列市中国的副省级城市中有5个是计划单列市,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
计划单列市全称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享有很多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计划单列市的财政与中央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完全脱钩。
实际执行中计划单列市仍需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和比例向所在省区上缴一定的财政收入的情况,即单列不脱钩。
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分类简答题

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分类简答题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分类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已有超过700个城市。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城市发展,中国政府对城市进行了行政等级分类。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分类原则、分类标准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分类。
二、历史背景中国的城市行政等级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早在秦朝时期,中国就划分了郡县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县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县城逐渐演变成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形成了现代的行政等级分类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行政等级分类也趋于完善。
三、分类原则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分类原则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地理原则。
1.政治原则:政治因素是划分城市行政等级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国将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列为四个行政等级,体现了政府对城市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层级。
2.经济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划分城市行政等级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国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将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列为副省级城市。
3.地理原则:地理因素是衡量城市行政等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中国将面积较大、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列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将面积和人口较小的城市列为县级市。
四、分类标准中国城市的行政等级分类主要根据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等指标进行划分。
1.地级市:地级市是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中的最高等级之一,代表城市的地方政府拥有较高的管理权限和自主权。
地级市通常是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所在的行政区,也有一些特定的地市。
2.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是指相当于省级别的城市,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行政管理权限。
中国目前仅设有四个副省级城市,即重庆、天津、上海和北京。
3.县级市:县级市是指在行政等级中位于县级和地级市之间的城市。
这类城市相对于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来说,行政管理权限较低,但相对于县级来说,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有一定提升。
地级市--县级市--县的区别【精选文档】

地级市--县级市--县的区别地级市是原来的地区行署演变过来的,一般受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县级市是一种比县大,比地级市要小的行政划分,但属于县级单位,受地级市领导。
地级市辖区,县县级市下辖镇原则上地级市无权辖县级市,但是现在全国有90%的地级市在"代管"县级市.被"代管"的县级市,行政上听从所辖地级市调度.财政则直接上缴省政府.地级市是我国行政级别中的第三级,从中央到地方有五级政府。
即1: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地级(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地区)、4:县、自治县、区、特区、旗、盟等,近几年有的地方设置的管委会之类也属这一级,5:镇、乡、民族乡、办事处。
发达国家最多三级。
我国的级数太多,效率也就随之降低,比如说地级,它只不过起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既浪费财政资金(很大一部份人是在吃白饭)又降低了行政效率,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了县、区和县级市行政级别一样都是县处级。
但行政职能范围不大一样,简单说,区政府自主权力小,县政府行驶传统县级职能,而县级市却行驶了某些本来是地级市才有的主要是经济上的职能。
正确来说,区是地级市市区的范围,完全听地级市的,财政完全上缴,统一使用和计算,县同为地级市辖区,不过财政部分独立计算,不全上缴。
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
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也违反了相关的精神。
作为县级市的也永远逃离不了地级市的魔掌和吸血/最后澄清一点,地级市管辖县,省委托地级市代管县级市,在宪法里重来没有这一条,我国的政府架构从来都是中央----省------县三级,所以说这个做法是违法违宪的,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既成的事实请问一下,县和县级市还有地级市的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城市人口、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指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规模等级,便于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目前,我国常用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划分标准。
根据该标准,城市主要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其他城镇。
其中,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属于特大城市,省辖市和地级市属于大城市,县级市和其他城镇属于中小城市。
2. 城市规划标准。
根据该标准,城市主要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
特大城市指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大城市指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中城市指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小城市指人口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城市。
3.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根据该排名,城市主要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
其中,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一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成都、武汉、西安、南京、杭州、青岛、大连和宁波;二线城市包括长沙、福州、石家庄、合肥、南昌、哈尔滨、沈阳、太原、厦门、昆明、郑州和长春;三四线城市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分为不同等级。
以上是常用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但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
中国地方行政区域级别划分

中国地方行政区域级别划分
中国地方行政区域级别划分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市、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等。
这些级别的行政区域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各具不同的职权和责任。
省级行政区域是国家的基本行政区划单位,下辖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自治区在部分地区设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直辖市则是直属于国家中央政府管理的城市,具有和省级相同的地位。
特别行政区则是根据国家的特殊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设立的具有一定自治权的特别区域。
地级市和县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下一级,行使更加细化的行政管理职责。
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则是县级行政区的各种不同类型。
这种多层级的行政区划体系,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域级别划分中,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展重点。
例如,省级行政区域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管理权限,负责统筹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而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区域则在更细化的层面上负责基层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则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和政策灵活性,能够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特定的政策措施。
这种多层级的行政区划体系有助于有效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管理和各地区的差异化发展需求。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一、城市分级介绍⏹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五个层次:1.直辖市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3.地级市4.省直管市(所有的省直管市均不设市辖区)5.县级市(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中国城市从综合实力分级为五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其他划分、或特殊称谓区域划分:比如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地位划分: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圈划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二、城市行政分级详解二.一行政分级1.直辖市(4个)(正部级)直辖市(正部级)四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负部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其中不设区的地级市共3个: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省会是地级市(正厅级)城市:17个(普通省会地级市、普通自治区首府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二.二补充说明直辖市定义直辖市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地位等同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副省级城市定义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享有省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省级>干部,副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干部,市政府部门和市辖区是副厅级(如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长安区),市政府部门内设处室和市辖区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厦门市商务局财务处<正处级>、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正处级>)。
社会我国的行政区划与首都

社会我国的行政区划与首都我国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国家,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理国家事务,我国采取了行政区划来划分国土,而首都则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本文将探讨我国的行政区划和首都的相关情况。
一、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四个层级: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具体划分如下:1. 省级:包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这一层级的行政区划是国家治理的核心,有着较高的行政权力和管理职责。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
2. 地级:包括地级市、地区和自治州。
地级行政区是省级行政区的下属单位,负责管理和服务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卫生和社会事务。
我国有333个地级行政区。
3. 县级: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和旗。
县级行政区是地级行政区的下属单位,负责管理和服务本地区的基层事务。
我国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
4. 乡级:包括乡、民族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乡级行政区是县级行政区的下属单位,负责管理和服务本地区的乡村和城市社区。
我国有41972个乡级行政区。
这样的行政区划体系旨在实现国家的分权管理和事务协调。
每个层级的行政区划都有相应的行政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实施国家政策和管理工作。
二、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心,首都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
以下将介绍北京作为首都的一些重要背景和特点。
1. 政治中心: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均设在北京。
此外,许多国家部委、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机构也位于北京。
2. 经济中心:北京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是全国的金融、贸易和科技创新中心。
许多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的总部设在北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3. 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名胜古迹。
例如,故宫、天坛和长城等文化遗址成为了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4. 教育中心:北京市聚集了中国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
我国行政等级划分

我国行政等级划分我国的行政等级划分是一个挺有趣也很重要的事儿呢。
咱们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大致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级别。
省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比如广东省、山东省,它们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着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省会城市,省会就像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中心人物,往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着带头的作用呢。
像广州就是广东省的省会,它是一个超级繁华的大都市,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像肠粉、靓汤之类的,还有很多大公司,很多年轻人都到这里来打拼,充满了活力。
自治区呢,这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设立的特殊行政区。
像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生活着很多壮族的兄弟姐妹,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比如三月三歌圩,那场面可热闹了,大家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对歌跳舞。
自治区在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到本民族的特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又能让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直辖市就比较特殊啦,像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这几个城市就像是家里特别优秀的孩子,直接由中央政府管理。
北京可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呢,那里有故宫、长城这些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也是政治中心,国家的很多重要决策都是从这里发出的。
上海呢,那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高楼林立,到处都是机会,外滩的万国建筑见证了它的繁华。
天津有独特的相声文化,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那种幽默风趣的氛围。
重庆就更不用说了,它是山城,地形独特,美食超级多,像火锅,那热辣辣的感觉就像重庆人的热情一样。
再往下一级就是市了。
市又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地级市管理着周边的县、县级市等区域。
比如说苏州,它是一个很美的地级市,有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经济也很发达,有很多的古镇,像周庄、同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
县级市呢,相对来说规模小一点,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像昆山,虽然是县级市,但是它的经济实力可不容小觑,有很多的企业在那里扎根。
县和县级行政区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等等地方区划等级的有关问题资料小集
来天津一年多了,和来自不同地方各种各样的同学打了也一年多的交道。
有一个引起我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不少来自直辖市或者是省辖市的同学,对于我国现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不是很了解。
就拿天津同学为例,很多同学对于地方行政区划仅限于中央、天津市、某某区,到此为止。
当我介绍我来自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时候,同学们会对市、县等等的区划与天津市某某区的对应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想了解一下其中的具体内容。
我自己对于这个也不是很了解,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基层行政单位的人民群众,自己的亲身体会还是有的,加上网上down一点文章,就暂且当成一点科普吧。
首先以天津市和江西省的行政区划对比开始吧。
众所周知,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下辖凡十三区三县,人口共计一千三百万,市府驻河西区。
这十三区三县分别是:市内六区——和平、河西、河东、南开、红桥、河北,环城四区——东丽、西青、津南、北辰,远郊二区——武清、宝坻,另有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合并成的滨海新区,以上为天津市的十三区。
天津市辖三县为蓟县、宁河、静海。
而江西省则是和其他几十个省一样,有省、地级市、县或县级市、乡镇四个级别。
江西省下辖凡十一地级市,其下有十一县级市、七十个县、二十一个市辖区,人口总计四千六百万,省府驻南昌市。
十一个地级市依次为: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十一个县级市依次为:樟树市、贵溪市、丰城市、高安市、瑞昌市、井冈山市、瑞金市、南康市、德兴市、共青城市、乐平市。
七十个县和二十一个市辖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仅以南昌市和吉安市为例。
江西省府南昌辖5区4县,人口四百九十七万。
五区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四县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
我的家乡吉安市辖2区1县级市10县,人口共计四百七十万。
二区为:吉州区、青原区,一县级市为井冈山市,十县为: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
再下去的话,就是乡镇了。
我介绍自己的时候,一般都不到镇,如果要的话,还可以加一句,我是来自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镇的。
显然,天津市的同学平时接触到的,从中央,到天津市,再到某个区,就到头了,不会再接触别的区划,而我在坐火车回家的时候,经过的地方基本上经历了五重行政区划,对此感受是比较明显的。
的确,我国行政区划在宪法上规定的是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
但实际是五级,中间多了地区、地级市、自治州,还有最低级的村。
当然,中央不是区划。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级市和县级市都是城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简而言之,地级市和县级市原本没有统辖关系,但是由于很多地级市都是地区行署所在地,因此那些县级市按照现行政策,是被这些地级市“托管”的,因而,比如我,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谈到遂川县,就得先经过吉安市这一重地级市的区划,然后到了县还不能精确,因为遂川县下辖11个镇,12个乡,2个国营林场,我得说到镇一级才能到我自己。
这个东西说明白点,首先就是我国具体城市的级别定位不一样。
我国的城市级别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中国有4个直辖市,即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级别一样,都是省级行政单位,是中国一级行政区,其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
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是较大的、由计划单列城市发展而来的、行政单位低于省政府,但实际行政相对不受省政府控制的城市政府。
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后陆续增加到16个。
1997
年重庆被划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减少为15个,即: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
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
因此,这些城市的级别要高于一般城市,而又低于直辖市。
说到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其中的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还是计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省会城市不可能再设为计划单列市,因为过去的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如今只剩下这五个。
其与直辖市的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
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而已。
至于地级市,是指行政地位相当于地区的市,属于地级行政区,为地方政权;因其行政地位和地区(地区行政专署)相当,故被称为“地级市”。
地级市市长和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若其为上一级党委的常委则其为副省级。
省直接领导的市一般规模较大,并多分设市辖区,这类市即是地级市的主体。
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以后,地级市不仅设有市辖区,而且还领导县。
1983年以来地级市的数量增幅较大,由144个增加到1998年的227个(含15个副省级市)。
新增的地级市大多数是地改市、少数是县级市升格而来,227个地级市中设区的市有222个,只有5个地级市不设区,即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中山市和东莞市、海南省三亚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其中湖州市不设市辖区但领导县,其他4市不设区也不领导县,俗称“直筒子”市。
县级市是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市。
县级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一般为正处级和县长是同级,但如果他是上一级党委的常委,其行政级别就为副厅级。
县级市不设市辖区,从直接行政领导关系看,县级市一般由地区、地级市代管,自治州辖市则由自治州领导。
改革开放以前,县级市一般是从县域范围内分出一个或几个乡镇设市而来,也就是常说的“切块设市”。
那时,我国县级市发展缓慢,一定时期内比地级市还少,如1975年全国有地级市96个,而县级市只有86个。
改革开放以后,加快了设市速度,改革了设市模式,特别是1983年以后撤县设市越来越多。
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437个县级市,比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增了347个,其中80%是撤县设市而来。
以上是市的问题。
由于各市发展程度不一,其行政级别也就不同,所体现在行政区划中也就不一样了,也就是造成了直辖市与省辖市的区别,让我等大众对此一团糊涂……简单点的话,就如下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