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差速器设计
齿轮泵限滑差速器的结构设计

齿轮泵限滑差速器的结构设计齿轮泵限滑差速器目前我的设想有几种结构,下面我先介绍两种。
一、最较简单的结构:图1是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中间封闭。
图2是中间密封架中间有管道把啮合形成的腔体两两相连。
图3是差速器壳的一边,可以看到差速器壳刻有凹槽,与半轴齿轮贴合后形成管道,可以润滑差速器壳与半轴齿轮,同时可以平衡半轴齿轮旋转时产生的压力,中间的凹槽与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的中间位置相通,在产生高压时压力润滑油脂泄漏到中间凹槽后可以回流到压力较低的空间。
图4是组装图,上下斜的蓝色可以调节限滑的能力,也可以省去,左右两侧蓝色用来添加压力润滑油并封闭差速器。
这是目前最简单的结构,在半轴齿轮转动时,一侧差速器壳的的管道形成高压,另一侧形成低压,通过调节压力,润滑油在高低压区的流动可以调节限滑差速器的限滑能力,在设计好限滑以后这个也可以省去。
二、优化设计结构图1半轴齿轮。
图2中间密封架中间有管道连通,可以少去两条管道。
图3差速器壳管道布置图,绿色的部分在差速器壳上面镂空。
图4图5是管道与差速器装配的位置图。
最后的图是组装图。
这种结构大绿色圈是高压区,小绿色圈是低压区,齿轮旋转产生的高压和低压区通过图4、图5中所示蓝色高低压连通开关来转换,这种结构在半轴齿轮背面就变成了压力润滑,半轴齿轮旋转时背面始终处于高压状态。
图中紫色部分为储存压力润滑油部分,与低压管道相通,可以应对压力润滑油的热胀冷缩。
三、以上两种是较好的结构形式,通过高低压连通开关的形式,润滑效果会更好,也可以用其他的开关形式,还可以通过压力开关的形式来达到更好的限滑与差速效果。
齿轮泵限滑差速器与目前的普通差速器同样安装垫片也不影响。
TY1250型载货汽车差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TY1250型载货汽车差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1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1.1.2 差速器今后的发展 (4)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5)1.3 课题主要内容 (6)第2章差速器结构⽅案的选择 (7)2.1 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 (7)2.1.1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 (7)2.1.2 摩擦⽚式差速器 (8)2.1.3 强制锁⽌式差速器 (9)2.2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10)2.3 蜗轮式差速器 (11)2.4 ⽛嵌式⾃由轮差速器 (12)2.5 结构⽅案的确定 (12)第3章详细设计计算过程 (14)3.1 差速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14)3.1.1 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14)3.1.1.1 ⾏星齿轮数⽬n的选择 (14)3.1.1.2 ⾏星齿轮球⾯半径的确定 (14)3.1.1.3 ⾏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齿数、的选择 (17)3.1.1.4 ⾏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节锥⾓,模数m的确定 (17)3.1.1.5 压⼒⾓α (18)3.1.1.6 ⾏星齿轮轴直径d及⽀承长度 (18)3.1.2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19)3.1.3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何尺⼨计算⽤表 (20)3.1.4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22)3.2 半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2)3.2.1 半轴结构形式选择 (22)3.2.2 半轴详细计算与校核过程 (23)3.2.2.1 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的计算 (23)3.2.2.2 全浮式半轴的杆部直径的计算 (23)3.2.2.3 半轴的扭转切应⼒ (23)3.2.2.4 半轴的扭转⾓ (24)3.2.2.5 半轴花键强度校核 (24)3.2.2.6 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取 (25)第4章三维模型的建⽴ (26)4.1 Pro/E软件简介 (27)4.2 差速器结构设计 (28)4.3 差速器各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 (28)4.4 差速器三维装配模型的建⽴ (29)4.5 结语 (31)第5章差速器⼗字轴加⼯⼯艺 (31)5.1 轴类零件的功⽤、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31)5.2 轴类零件的⽑坯和材料 (32)5.3 ⼗字轴的加⼯⼯艺分析 (33)5.4 ⼗字轴的制造⼯艺过程 (34)结论 (35)参考⽂献: (37)致谢 (39)TY1250型载货汽车差速器设计摘要差速器是汽车转向过程中所必须的传动机构,差速器在重型载重车上使⽤较频繁,损坏较严重。
差速器设计教程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普通差速器+差速锁
√ 防滑差速器-差速器+自锁防滑结构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驱动
防滑系统(ASR)的统称,有简称ABS/ASR。
(从转矩分配系数、附着系数利用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原理对比分析)
3、华中理工大,限滑差速器楔角的最优化设计
(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楔角参数优化)
4、太原矿机厂研究所,No-spin防滑差速器技术分析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牙嵌式防滑差速器结构分析)
4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递转矩有脉动?中、重型车用 接触应力大?越野车、轻型车用
变传动比式
1.3~1.5
P379
9
摩擦片(盘)式防滑差速器
利用主从摩擦片(盘)间 相对滑转产生大的内摩擦力矩
F1-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啮合轴向力 F1
10
摩擦片(盘)式防滑差速器
行星齿轮轴-差速器壳/压力盘V形槽
F1-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啮合轴向力 F2-行星齿轮轴-差速器壳/压力盘V形槽压力
5
防滑差速器工作原理
慢速侧
快速侧
6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BS/ASR)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驱动防滑系统(ASR)和制动防
抱死系统(ABS)的统称,有简称ABS/ASR。
驱动防滑系统
汽车驱动过程中防止驱动车轮发生滑转的控制系统称为驱动防 滑转系统(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简称ASR。它是通过调节 驱动车轮的牵引力实现驱动车轮滑转控制的,所以也被称为牵引力 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TCS。ASR可以利用已有 的ABS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
差速器半轴设计

第4章差速器设计4.1 概述根据汽车行驶运动学的要求和实际的车轮、道路的特征,为了消除由于左右车轮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而产生的弊病,汽车左右驱动轮间都有差速器,保证了汽车驱动桥两侧车轮在行程不等时具有以下不同速度旋转的特性,从而满足了汽车行驶运动学的要求。
4.2 差速器的作用差速器作用:分配两输出轴转矩,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角速度转动。
本次设计选用的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适用于本次设计的汽车驱动桥。
4.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设计中采用的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如图 4.1)由差速器左壳为整体式,图4.1 中央为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2个半轴齿轮,4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以及行星齿轮垫片等组成。
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制造方便、用在公路汽车上也很可靠等优点,所以本设计采用该结构。
由于差速器壳是装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上,故在确定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尺寸时,应考虑差速器的安装。
差速器的轮廓尺寸也受到从动齿及主动齿轮导向轴承支座的限制。
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图4.3.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1)行星齿轮数目的选择 重型货车多用4个行星齿轮。
(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B R (mm )的确定 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尺寸通常决定于行星齿轮背面的球面半径B R ,它就是行星齿轮的安装尺寸,实际上代表了差速器圆锥齿轮的节锥距,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差速器的强度。
球面半径可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3j B B T K R =73.628~87.36(mm ) (4.1)圆整取B R =75mm式中:B K ——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系数,2.52~2.99,对于有4个行星轮的公路载货汽车取小值,取2.99;B R 确定后,即根据下式预选其节锥距:0A =(0.98~0.99)B R =73.5~74.25mm 取74mm (4.2)(3)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齿数的选择 为了得到较大的模数从而使齿轮有较高的强度,应使行星齿轮的齿数尽量少,但一般不应少于10。
差速器设计说明书

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设计1 差速器作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是不相等的,如转弯内侧车轮行程比外侧车轮短;左右两轮胎内的气压不等、胎面磨损不均匀、两车轮上的负荷 不均匀而引起车轮滚动半径不相等;左右两轮接触的路面条件不同,行驶阻力不等等。
这 样,如果驱动桥的左、右车轮刚性连接,则不论转弯行驶或直线行驶,均会引起车轮在路面 上的滑移或滑转,一方面会加剧轮胎磨损、功率和燃料消耗,另一方面会使转向沉重,通过 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
为此,在驱动桥的左、右车轮间都装有轮间差速器。
在多桥驱动的汽 车上还常装有轴间差速器,以提高通过性,同时避免在驱动桥间产生功率循环及由此引起的 附加载荷、传动系零件损坏、轮胎磨损和燃料消耗等。
差速器用来在两输出轴间分配转矩,并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角速度转动。
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差速器为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等优点,应 用广泛。
它又可分为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摩擦片式差速器和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等。
2 差速器原理结构由于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所以广泛应用于一般使用条件的汽车驱 动桥中。
图5-19为其示意图,图中0w 为差速器 壳的角速度;1w 、2w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的 角速度;0T 为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r T 为差速 器的内摩擦力矩;1T 、2T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 对差速器的反转矩。
根据运动分析可得 0212w w w =+(2-1)图1: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示意图 显然,当一侧半轴不转时,另一侧半轴将以两倍的差速器壳体角速度旋转;当差速器壳体不转时,左右半轴将等速反向旋转。
根据力矩平衡可得{rT T T T T T =-=+12021 (2-2)差速器性能常以锁紧系数k 来表征,定义为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之比,由下式确定T T k r= (2-3)结合(2-2)可得:⎩⎨⎧+=-=)1(5.0)1(5.00201k T T k T T (2-4)定义半轴转矩比12T T k b =,则b k 与k 之间有k kk b -+=11 11+-=b b k k k (2-5)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锁紧系数忌一般为.O.05~O.15,两半轴转矩比足b 为1.11~1.35,这说明左、右半轴的转矩差别不大,故可以认为分配给两半轴的转矩大致相等,这样的分配比例对于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来说是合适的。
差速器设计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s (Ⅱ)前言 (1)1差速器功用及对拖拉机性能的影响 (3)1.1差速器功用 (3)1.2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转速、转矩关系 (3)2.差速器分类及结构方案评述 (5)2.1差速器分类及结构方案的确定 (5)2.1.1简单齿轮差速器 (5)2.1.2摩擦片式自锁齿轮差速器 (6)2.1.3凸轮式差速器 (8)2.1.4蜗轮式差速器 (11)2.1.5自由轮差速器 (12)2.2差速锁的布置方案的确定 (13)3.圆锥齿轮差速器零部件结构设计 (15)3.1结构设计 (15)3.2普通锥齿轮差速器齿轮设计 (17)3.2.1齿形设计 (17)3.2.2差速器锥齿轮的材料 (17)3.2.3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及几何计算 (18)3.3差速器锥齿轮的强度校核 (19)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40马力拖拉机差速器设计摘要:差速器是拖拉机必不可少的总成。
在拖拉机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气压,道路状况,轮胎磨损的不同和拖拉机转弯,在很多情况下内侧轮胎的行驶速度比外侧的慢。
差速器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对于提高拖拉机的转向性和操纵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各类差速器的优缺点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
在总结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差速器的原理和分类情况作了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种差速器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了圆锥齿轮差速器作为拖拉机的差速器。
本文依据40马力拖拉机的参数设计差速器,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参数计算,且选取圆锥齿轮差速器的一对锥齿轮进行了强度校核。
关键词:差速器拖拉机圆锥齿轮行星齿轮传动40-horsepower tractor differential designAbstracts:Differential is an essential assembly of vehicle. Due to difference in pressure of tires, road conditions, wear of tires and turning etc, inner wheels rotate slower than outer wheels in many situations. And differential can not on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above,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motor vehicle’s steering performance and operating stability .In this paper, a more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ypes of differential.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l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ial, finally selected bevel gear differential as the tractor differential . In this paper, 40-horsepower tract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differential parameters,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execute a parameter calculation, bevel gear differential and select a pair of bevel gears were strength checking.Key words:differential tractor bevel gear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前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务之急,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志,拖拉机则是农业机械化的龙头产品。
汽车差速器设计3.31

差速器设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碰到多种情形的车况,导致左右车轮的行走的里程不同,即左右车轮会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即会有左右车轮的转速不同。
例如:(1)汽车在进行转弯时,外侧的车轮要经过更多的路程,速度要比侧车轮速度大;(2)当车辆上的货物装的左右不均匀时,两侧车轮也会产生速度差;(3)当两侧车轮的气压不相等时,会导致车轮外径大小不同,导致速度差;(4)当一侧车轮碰到有阻碍,另一侧没有阻碍或是两侧车轮都碰到阻碍,但阻碍的情况不同时,也会有速度差;(5)当两侧车轮的磨损状况不同时,也会导致车轮大小不同,或者是受到的摩檫力矩大小不同,产生速度差;所以从上述列出的几种情况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使是在直线道路上行驶,左右车轮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速度差。
如果此时两侧车轮是由一根驱动轴驱动,那么传给两侧车轮的转速一样,那么无论是在什么路况下行驶,必然会发生车轮的滑移或者滑转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轮胎的损耗将比正常情况下的损耗剧烈,同时也使得发动机的功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另一方面也会使得车辆不能按照预订的要求行驶,可能造成危险。
为了使车轮相对地面的滑磨尽量减少,因此在驱动桥中安装有差速器,并通过两侧半轴驱动车轮,使得两侧的车轮可以以不同的速度行驶,使车轮接近纯滚动。
差速器按结构可分为齿轮式、凸轮式、涡轮式和牙嵌式等多种型式。
在一般用途的汽车上,差速器常选择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
它的特点是,左右两个半轴齿轮大小相同,然后将转矩分配给左右两个驱动轮。
因此此次设计选用对称式锥齿轮式差速器。
差速器结构:P147图差速器壳由左右两半组成,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整个壳体的两端以锥形滚柱轴承支承在主传动壳体的支座,上面用螺钉固定着轴承盖。
两轴承的外端装有调整圈,用以调整轴承的紧度。
并能配合主动齿轮轴轴承壳与壳体之间的调整垫片,调整主动,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
为了防止松动,在调整圈外缘齿间装有锁片,锁片用螺钉固定在轴承盖上。
十字轴的4个轴颈分别装在差速器壳的轴孔,其中心线与差速器的分界面重合。
乘用车差速器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

乘用车差速器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1.引言1.1 概述概述:差速器是乘用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平衡和传递动力到驱动轮。
差速器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乘用车行驶性能与操控稳定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乘用车差速器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的结构如下:引言部分为第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背景和目的的介绍。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来探讨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现状。
在国内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现状部分,将重点关注目前国内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关键要点,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而在国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现状部分,则将着重介绍海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最新进展和创新点。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国内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乘用车差速器设计领域的从业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同时,也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现状,能够为我国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发展的角度探讨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现状。
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Chapter 1):本部分将概述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本文的目的,并概括阐述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Chapter 2):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国内和国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现状。
其中,2.1节将重点探讨国内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现状,包括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2节将着重介绍国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发展情况,包括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应用。
结论部分(Chapter 3):本部分将总结国内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现状,回顾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同时,还将展望未来乘用车差速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和前景。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展示国内外乘用车差速器设计发展的现状,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制造商提供参考和启示,并为未来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速器设计第四节差速器设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是不相等的,如转弯}内侧车轮行程比外侧车轮短;左右两轮胎内的气压不等、胎面磨损不均匀、两车轮上的负荷不均匀而引起车轮滚动半径不相等;左右两轮接触的路面条件不同,行驶阻力不等等。
这样,如果驱动桥的左、右车轮刚性连接,则不论转弯行驶或直线行驶,均会引起车轮在路面上的滑移或滑转,一方面会加剧轮胎磨损、功率和燃料消耗,另一方面会使转向沉重,通过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
为此,在驱动桥的左、右车轮间都装有轮间差速器。
在多桥驱动的汽车上还常装有轴间差速器,以提高通过性,同时避免在驱动桥间产生功率循环及由此引起的附加载荷、传动系零件损坏、轮胎磨损和燃料消耗等。
差速器用来在两输出轴间分配转矩,并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角速度转动。
差速器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齿轮式、凸轮式、蜗轮式和牙嵌自由轮式等多种形式。
一、差速器结构形式选择(一)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差速器为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等优点,应用广泛。
它又可分为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摩擦片式差速器和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等。
1.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由于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结构简单、工作平 稳可靠,所以广泛应用于一般使用条件的汽车驱动桥中。
图5-19为其示意图,图中0w 为差速器壳的角速度;1w 、2w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的角速度;0T 为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r T 为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1T 、2T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 对差速器的反转矩。
根据运动分析可得0212w w w =+ (5-23)显然,当一侧半轴不转时,另一侧半轴将以 图5—19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示意图两倍的差速器壳体角速度旋转;当差速器壳体不转时,左右半轴将等速反向旋转。
根据力矩平衡可得{rT T T T T T =-=+12021(5-24)差速器性能常以锁紧系数k 来表征,定义为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之比,由下式确定T T k r=(5-25)结合式(5-24)可得⎩⎨⎧+=-=)1(5.0)1(5.00201k T T k T T (5-26)定义半轴转矩比12T T k b =,则b k 与k 之间有kkk b -+=11 11+-=b b k k k(5-27)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锁紧系数忌一般为.O.05~O.15,两半轴转矩比足b 为1.11~1.35,这说明左、右半轴的转矩差别不大,故可以认为分配给两半轴的转矩大致相等,这样的分配比例对于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来说是合适的。
但当汽车越野行驶或在泥泞、冰雪路面上行驶,一侧驱动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很小时,尽管另一侧车轮与地面有良好的附着,其驱动转矩也不得不随附着系数小的一侧同样地减小,无法发挥潜在牵引力,以致汽车停驶。
2.摩擦片式差速器为了增加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在半轴齿轮7与差速器壳1之间装上了摩擦片2(图5-20)。
两根行星齿轮轴5互相垂直,轴的两端制成V 形面4与差速器壳孔上的V 形面相配,两个行星齿轮轴5的V 形面是反向安装的。
每个半轴齿轮背面有压盘3和主、从动摩擦片2,主、从动摩擦片2分别经花键与差速器壳1和压盘3相连。
当传递转矩时,差速器壳通过斜面对行星齿轮轴产生沿行星齿轮轴线方向的轴向力,该轴向力推动行星齿轮使压盘将摩擦片压紧。
当左、右半轴转速不等时,主、从动摩擦片间产生相对滑转,从而产生摩擦力矩。
此摩擦力矩r T 与差速器所传递的转矩0T 成正比,可表 示为βtan 0z df r f r r T T =(5-28)式中,f r 为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d r 为差速器壳 V 形面中点到半轴齿轮中心线的距离;f 为摩擦 因数;z 为摩擦面数;β为V 形面的半角。
摩擦片式差速器的锁紧系数忌可达0.6,b k 可达4。
这种差速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明 显提高汽车通过性。
3.强制锁止式差速器当一个驱动轮处于附着系数较小的路面时,可通过液压或气动操纵,.啮合接合器(即差速 图5—20 摩擦片式差速器 锁)将差速器壳与半轴锁紧在一起,使差速器不 1-差速器壳 2-摩擦片 3-压盘 4-V 形面起作用,这样可充分利用地面的附着系数,使牵 5-行星齿轮轴 6-行星齿轮 7-半轴齿轮引力达到可能的最大值。
使用中,在汽车进入难行驶路段之前操纵差速锁锁止差速器;在驶出难行驶路段刚进入较好路段时,应及时将差速锁松开,以避免出现因无差速作用带来的不 良后果。
对于装有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的4×2型汽车,假设一驱动轮行驶在低附着系数min ϕ的路面上,另一驱动轮行驶在高附着系数ϕ的路面上,这样装有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汽车所能发挥的最大牵引力t F 为min 2min 2min 222ϕϕϕG GG F t =+=(5-29) 式中,2G 为驱动桥上的负荷。
如果差速器完全锁住,则汽车所能发挥的最大牵引力t F '为)(min 2min 22222ϕϕϕϕ+=+='GG G F t (5-30) 可见,采用差速锁将普通锥齿轮差速器锁住,可使汽车的牵引力提高)(minmin 2ϕϕϕ+倍,从而提高了汽车通过性。
当然,如果左、右车轮都处于低附着系数的路面,虽锁住差速器,但牵引力仍超过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力,汽车也无法行驶。
强制锁止式差速器可充分利用原差速器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目前,许多使用范围比较广的重型货车上都装用差速锁。
(二)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图5-21为双排径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差速器的主动件是与差速器壳1连接在一起的套,套上有两排径向孔,滑块2装于孔中并可作径向滑动。
滑块两端分别与差速器的从动元件内凸轮4和外凸轮3接触。
内、外凸轮分别与左、右半轴用花键连接。
当差速器传递动力时,主动套带动滑块并通过滑块带动内、外凸轮旋转,同时允许内、外凸轮转速不等。
理论上凸轮形线应是阿基米德螺线,为加工简单起见,可用圆弧曲线代替。
图5—21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1-差速器壳 2-滑块 3-外凸轮 4-内凸轮图5—22为滑块受力图。
滑块与内 凸轮、外凸轮和主动套之间的作用力分 别为1F 、2F 和F ,由于接触面间的摩 擦,这些力与接触点法线方向均偏斜一摩擦角ρ。
由1F 、2F 和F 构成的力三 角形可知][)2(90sin 11ρβ+-︒F=][)2(90sin 12ρβ--︒F=)sin(21ββ+F(5-31)式中,1β、2β分别为内、外凸轮形线的 图5—22 滑块受力图 升角。
左右半轴受的转矩1T 和2T 分别为)sin(1111ρβ-=r F T )sin(2222ρβ+=r F T (5-32)式中,1r 、2r 分别为滑块与内、外凸轮接触点的半径将式(5-31)带入式(5-32)可得][)sin()sin()2(90sin 211211ββρβρβ+-+-︒=Fr T][)sin()sin()2(90sin 212122ββρβρβ++--︒=Fr T (5-33)因此,凸块式差速器左、右半轴的转矩比b k 为)sin()2cos()sin()2cos(12121212ρβρβρβρβ-++-==r r T T k b (5-34)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的半轴转矩比b k 可达2.33~3.00,差速器锁紧系数忌达0.4-0.5。
在设计该差速器时,滑块与凸轮的接触应力不应超过2500MPa 。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是一种高摩擦自锁差速器,其结构紧凑、质量小。
但其结构较复杂,在零件材料、机械加工、热处理、化学处理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三)蜗轮式差速器蜗轮式差速器(图5-23)也是一种高摩擦自锁差速器。
蜗杆2、4同时与行星蜗轮3与半轴蜗轮1、5啮合,从而组成一行星齿轮系统。
这种差速器半轴的转矩比为图5—23 蜗轮式差速器 1、5-半轴蜗轮 2、4-蜗杆3-行星蜗轮)tan()tan(ρβρβ-+=b k (5-35)式中,β为蜗杆螺旋角;ρ为摩擦角。
蜗轮式差速器的半轴转矩比b k 可高达5.67~9.00,锁紧系数足达0.7~0.8。
但在如此k降到2.65~3.00,志降到高的内摩擦情况下,差速器磨损快、寿命短。
当把b0.45~0.50时,可提高该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这种差速器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四)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图5-24)是自锁式差速器的一种。
装有这种差速器的汽车在直线行驶时,主动环可将由主减速器传来的转矩按左、右轮阻力的大小分配给左、右从动环(即左、右半轴)。
当一侧车轮悬空或进入泥泞、冰雪等路面时,主动环的转矩可全部或大部分分配给另一侧车轮。
当转弯行驶时,外侧车轮有快转的趋势,使外侧从动环与主动环脱开,即中断对外轮的转矩传递;内侧车轮有慢转的趋势,使内侧从动环与主动环压得更紧,即主动环转矩全部传给内轮。
由于该差速器在转弯时是内轮单边传动,会引起转向沉重,当拖带图5—24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挂车时尤为突出。
此外,由于左、右车轮的转矩时断时续,车轮传动装置受的动载荷较大,单边传动也使其受较大的载荷。
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的半轴转矩比b k 是可变的,最大可为无穷大。
该差速器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锁紧性能稳定,制造加工也不复杂。
二、普通锥齿轮差速器齿轮设计(一)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1.行星齿轮数n行星齿轮数n 需根据承载情况来选择。
通常情况下,轿车:n =2;货车或越野车:n =4。
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b R行星齿轮球面半径b R 反映了差速器锥齿轮节锥距的大小和承载能力,可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3d b b T K R = (5-36)式中,b K 为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系数,b K =2.5~3.0,对于有四个行星齿轮的轿车和公路用货车取小值,对于有两个行星齿轮的轿车及四个行星齿轮的越野车和矿用车取大值;d T 为差速器计算转矩(N ·m),][cs ce d T T T ,min =;b R 为球面半径(mm)。
行星齿轮节锥距0A 为0A =(0.98~0.99)b R (5-37)3.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齿数1z 、2z为了使轮齿有较高的强度,希望取较大的模数,但尺寸会增大,于是又要求行星齿轮的齿数1z 应取少些,但1z 一般不少于10。
半轴齿轮齿数2z 在14~25选用。
大多数汽车的 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齿数比12z z 在1.5~2.0的范围内。
为使两个或四个行星齿轮能同时与两个半轴齿轮啮合,两半轴齿轮齿数和必须能被行星齿轮数整除,否则差速齿轮不能装配。
4.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节锥角1γ、2γ及模数m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节锥角1γ、2γ分别为⎪⎭⎫ ⎝⎛=⎪⎭⎫ ⎝⎛=122211arctan arctan z z z z γγ (5-38)锥齿轮大端端面模数m 为220110sin 2sin 2γγz A z A m == (5-39)5.压力角α汽车差速齿轮大都采用压力角为22°30′、齿高系数为0.8的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