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精馏大题
化工原理 精馏习题

精馏一、填空题:801、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降低,系统的相对挥发度α ,溶液的泡点 ,塔顶蒸汽冷凝温度 (增大、减小、不变)答案:增大,减小,减小802、精馏分离某二元组分混合液(,,F F x q ),要求塔顶D x ,轻组分回收率η。
设计时,若加大回流比R ,则精馏段液气比 ,提馏段液气比 ,所需理论板数T N ,塔顶产品量D ,塔釜W x ,塔顶冷凝量C Q ,塔釜加热量R Q ,若R 太大,过程的调节余地将 (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增大,减小,减小,不变,不变,增大,增大,减小803、精馏塔设计时,已知,,,F D W F x x x ,进料热状态0.5q =时,所需塔板数为T N 。
试判断下列参数变化并定性绘出操作线的变化:(1)保持回流比不变,将进料状态由0.5q =改为1q =,则塔釜加热量R Q ,塔顶冷凝量C Q ,所需塔板数T N 。
答案:增大,不变,减小(2)保持塔釜加热量不变,将进料状态由0.5q =改为1q =,则塔顶冷凝量C Q ,所需塔板数T N 。
答案:减小,增大(3)保持回流比不变,将进料状态由0.5q =改为0q =,则塔釜加热量R Q ,塔顶冷凝量C Q ,所需塔板数T N 。
答案:减小,不变,增大804、某精馏塔设计中,若将塔釜间接蒸汽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而F 、D 、F 、D x 、q 、R 不变,则W , W x , L V '' , T N (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增大,减小,不变,增大805、精馏塔设计时,若塔顶采用全凝器,所需理论板数为1T N ,采用分凝器,所需理论板2T N ,则1T N 2T N (<,=,>)****答案****:>806、某精馏塔的实际回流比小于设计时的最小回流比,其结果如何? 。
答案:完不成分离任务807、一精馏塔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 ,则精馏段液气比L V ,提馏段的液气比L V '' ,D x ,W x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化工原理蒸馏试题

蒸馏一.填空题1.蒸馏是分离 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______,但气相组成________液相组成。
3.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________液相泡点温度。
4.在精馏过程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塔顶温度_________,塔釜温度_______,对分离过程___________。
5.两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_______的挥发度对________的挥发度的比值,a=1表示_______。
6.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____________,且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
7.某两组分物系,其相对挥发度α=3,对第n,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 n=0.3,则y n-1 =_________________。
8.某精馏塔的温度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0.24,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是____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0.在总压为103.3kPa温度为95℃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分别为=155.7kPa =63.3 kPa,则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_________,气相组成为y=______________,相对挥发度为α=____________。
11.精馏塔有____________进料热状态,其中__________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____泡点。
12.在操作的精馏塔中,测得相邻两塔板的两相四个组成为0.62,0.70,0.75,0.82.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态,,与的进料关系为(1)冷液进料,_________, ___________(2)饱和液体进料,_________, __________(3)气液混合物进料,_________, ___________(4)饱和蒸汽进料,_________, __________(5)过热蒸汽进料, _________, ___________14.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_________,馏出液量等于____________,操作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模拟试题

化工原理模拟试题1、(08考题)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将()A.增大(正确答案)B.不变C.不确定D.减小2、(07考题)某精馏操作的进料状况由饱和液体变为冷液体时,其他条件不变,理论塔板数的变化是()A.增多B.不变C.不确定D.减小(正确答案)3、(05考题)精馏操作中,回流比从最小回流比逐渐增大时,精馏总费用的变化情况是()A.减小B.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正确答案)D.先增大后减小4、(09考题)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恰好落在平衡线上时,精馏操作的()A.回流比无穷大,所需塔板数无限多B.回流比无穷小,所需塔板数无限小C.回流比最小,所需塔板数无穷多(正确答案)D.回流比最小,所需踏板数最少5、(04考题)某连续精馏塔,F不变而xF减小欲保持xD和xW不变,则D将()A.增多B.减小(正确答案)C.不变D.无法确定6、(09考题)某连续精馏塔,若F不变而XF减小,欲保持XD和Xw不变,则回流比R需要()A.增大(正确答案)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7、双组分连续精馏计算中,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A.平衡线与q线B.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C.平衡线与提馏段操作线D.q线与提馏段操作线(正确答案)8、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条件下xn=0.3,yn+1=()。
A、0.9;B、0.3;(正确答案)C、0.854;D、0.794。
9、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回流比能()。
A、减少操作费用;B、增大设备费用;C、提高产品纯度;(正确答案)D、增大塔的生产能力。
10、加大回流比,塔顶轻组分组成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正确答案)D、忽大忽小。
11、在四种典型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型。
A、泡罩;B、筛孔;C、浮阀;(正确答案)D、舌。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板式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基本构件;B、安装出口堰是为了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时间;C、降液管是塔板间液流通道,也是溢流液中所夹带气体的分离场所;D、降液管与下层塔板的间距应大于出口堰的高度(正确答案)13、由气体和液体流量过大两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是()现象。
化工原理(华理)-精馏- [考研大题]
![化工原理(华理)-精馏- [考研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f2b234580216fc700afd87.png)
12、最小回流比Rmin与NT=∞ 平衡线与操作线出现挟点(恒浓区),该 处需无穷理论板NT=∞,对于指定的分离程 度而言,回流比达到最小
Rmin x − ye = D y e − xe
α x1 2.47 x1 = 1 + (α − 1) x1 1 + 1.47 x1
E mv =
y1 − y2 0.98 − x1 = = 0.6 2.47 x1 y1* − y2 − x1 1 + 1.47 x1
6
2013/6/5
L' = L + q1 F1 V ' = V − (1 − q1 )F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1, xF1, q1
V′ L′ y
F2, xF2, q2
V′′ L′′
F2, xF2, q2
V′′ L′′
d2 f2
从上到下,操 作线斜率依次 增大。
x
L′′ = L′ + q 2 F2 V ′′ = V ′ − (1 − q 2 ) F2
=
c
q=0 q<0
WxW RD + qF x n −1 − (R + 1) D − (1 − q) F (R + 1) D − (1 − q) F
b xW x x F xD
L = L + qF V = V − (1− q)F
2
2013/6/5
9、计算理论板数的方法 1)方程组联立求解法 2)逐板计算法 3)图解法
xwmin
xf xDmax
C
x wmin
x f xDmax
(a)或(c)为物料衡算限制
(c)
(b)为分离能力限制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及答案.docx

一.选择题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溶解度; B 等规度; C 挥发度; 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
CA可挥发; B 不挥发; C 易挥发; D 难挥发。
3.()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液相回流; B 进料; C 侧线抽出; D 产品提纯。
4.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冷凝器; B 蒸发器; C 再沸器; 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
DA上升物料; B 上升组分; C 上升产品; 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塔顶气相; B 塔顶液相; C 塔底气相; 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
B A气相; B 液相; C 固相; 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A浮阀板; B 喷射板; C 加料板; 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B A精馏段; B 提馏段; C 进料段; 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 ,要求塔顶 x D不小于 0.9 ,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则 W=0)BA 60 kmol/h;B 66.7 kmol/h;C 90 kmol/h;D 100 kmol/h。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xD、xw。
如进料分别为xF1、xF 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Rmin 1、Rmin 2。
当xF1xF 2时,则()。
AA.Rmin 1Rmin 2;B.Rmin 1Rmin 2;C.Rmin 1Rmin 2;D.Rmin的大小无法确定12.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D A.理论板假定; C.理想物系;B.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定1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 为易挥发组分。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答案

精馏练习题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气流)。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液相组成(低于)气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用蒸馏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α=1,则表示(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3=α,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 、n+1两层理论踏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1,4.0n n y y 则()。
全回流适用于(精馏开工阶段)或(实验研究场合)。
【5】某精馏塔的精馏操作线方程为275.072.0+=x 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馏出液组成为()。
【6】在精馏塔设计中,若P Fx f 进料温度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 ,则p x (增大)w x (减小),V L (增大)。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温度FV x f 不变,若釜液量W 增加,则p x (增加),w x (增大)VL (增加)。
二、选择题(1)在用相对挥发度判别分离的难易程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C )。
A.AB >1B. AB <1C. AB =1D. AB >10(2)在精馏的过程中,当进料为正处于泡点的饱和液体时,则(C )。
>1 <0 =1 <q <1(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的关系为(C )。
+1>y n >y n-1 B. y n+1=y n =-1 C +1<y n <y n-1 D.不确定(4)精馏塔中自上而下(C ).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部分B.温度依次降低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D.蒸气量依次减少(5)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1/h,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液量是(A )。
h h h h(6)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A )而变。
化工原理 第七章 蒸馏-例题

V = L+ D =134.5+44.83 =179.3km h ol/
D xF − x W = F xD − x W
W D =1− F F
•当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D、xW及产品质量已规定,产品的 采出率D/F和W/F也随之确定,不能再自由选择; •当规定塔顶产品的产率和质量xD,则塔底产品的质量xW及 产率也随之确定而不能自由选择; •在规定分离要求时,应使
D D ≤ FxF x
αx 2.47x y= = 1+(α −1 x 1+1.47x )
因为汽化率f=0.4,q=0.6 物料衡算式为:
xF q 0.6 0.5 y= x− = x− q −1 q −1 0.6−1 0.6−1
= −1.5x+1.25
x = 0.411 y = 0.634 ,
2)简单蒸馏中了时的釜液浓度与平衡蒸馏时相同
FxF D
•塔顶产品的组成应满足 xD ≤
例 : 用一连续精馏装置在常压下,分离含苯41%(质 量%,下同)的苯-甲苯溶液。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苯不低于 97.5%,塔底产品中含甲苯不低于98.2%,每小时处理的原 料量为8570kg。操作回流比为3,试计算: (1)塔顶及塔底的产品量; (2)精馏段上升蒸汽量及回流液量; (3)当原料于47℃进塔和蒸汽进塔时,提馏段上升蒸汽 量及回流液量 。 (苯的汽化潜热rA=93kcal/kg,甲苯的汽化潜热rB=87.5
解: (1)产品量
41/ 78 xF = = 0.4504 41/ 78+59/ 92
97.5/ 78 xD = = 0.9787 97.5/ 78+ 2.5/ 92
1.8/ 78 xw = = 0.0212 1.8/ 78+98.2/ 92
“化工原理”第6章《精馏》复习题.

《化工原理》第六章“精馏”复习题一、填空题1. 在汽-液相平衡的t-x-y图中,沸点与液相组成的关系曲线,称为________,沸点与汽相组成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液相线(或泡点线) 汽相线(或露点线))2. 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答案*** 沸点(或挥发度) 多次部分汽化多次部分冷凝)3. 当塔板中上升的汽相与下降液相之间达到_____时,该塔板称理论塔板。
***答案*** (相平衡)4. 分离某些α接近1的物系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精馏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答案***萃取精馏恒沸精馏)5. 分离要求一定。
当回流比为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____进料的q值最大,其温度______,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___,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________。
(***答案***冷液tF <t泡最远最少)6.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_____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挥发度。
塔顶液相回流塔底上升气流)7. 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1)冷液进料____;(2)泡点液体进料_____;(3)汽液混合物进料___;(4)饱和蒸汽进料____;(5)过热蒸汽进料________。
(***答案***(1)q>1(2)q=1(3)0<q<1(4)q=0 (5)q<0)8. 某精馏塔在操作时,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液体进料改为冷液进料,且保持F,xf,回流比R和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不变,则此时D____,xd____,W____,xw______。
(增加,不变,减少,无法确定)(***答案*** 减少,增加,增加,增加)9. 某精馏塔操作时,F,x F,q,D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R,则此时x D___,x W____V____,L/V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溶液,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4(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组成为0.9,残液组成为0.1,相对挥发度为
2.5,饱和液体进料。
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
操作回流比为3。
试求:
(1)馏出液及残液量;
(2)塔釜每小时产生的蒸汽量为多少kmol?
(3)离开塔釜上一块理论板液相组成为多少?
2.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0.75x+0.2075,q线方程式为y=-0.5x
+1.5xF,xW=0.05,试求:
(1)回流比R、馏出液组成xD;
(2)进料液的q 值;
(3)当进料组成xF=0.44、塔釜间接蒸汽加热时,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3.用常压精馏塔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物,泡点进料,进料量100kmol/h,加料组成为50%,塔顶产品组成xD=95%,产量D=50kmol/h,塔釜间接蒸汽加热。
回流比R=2Rmin,设全部塔板均为理论板,以上组成均为摩尔分率。
相对挥发度为3。
求
(1)最小回流比Rmin;
(2)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
(3)列出该情况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用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苯-甲苯混合液,泡点进料,塔顶馏出量为75kmol/h ,在塔釜温度下,釜液的汽化潜热为41900kJ/kmol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5。
已知在操作条件下加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为2140kJ/kg 。
(1)试求加热蒸汽消耗量,kg/h ;
(2)若精馏塔在全回流下操作,已知釜液的组成为0.01(摩尔分率),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试求釜上方第一块板下流的液相组成。
塔釜可视为一块理论板。
5.分离苯一甲苯混合液,原料液中含苯0.5(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馏出液中要求含苯0.95,塔顶用分凝器一全凝器流程(如图),测得塔顶回流液中含苯0.88,离开塔顶第一层理论板的液体含苯0.79,求:
(1) 操作条件下平均相对挥发度 ;
(2) 操作回流比R ; (3) 最小回流比Rmin 。
6.苯、甲苯双组分混合液用如图所示的设备进行常压连续蒸馏操作,原料直接加入釜中,进料量为100kmol/h ,其组成x 苯=0.7,要求得到组成为0.8的塔顶产品(以上均为摩尔分率)。
塔顶用一分凝器,其中50%的蒸汽冷凝并返回塔内。
出分凝器的蒸汽与冷凝液体保持相平衡。
问塔顶、塔釜产量为多少?已知相对挥发度为2.46.
D
x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