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还会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
一、什么是病虫害综合防控?病虫害综合防控是一种综合考虑农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如利用天敌昆虫释放到田间,捕食害虫;或利用某些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但对病虫害的防控效果相对较慢。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物理特性,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或利用温室大棚的保温性能,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物理防治效果显著,但对技术要求较高,有时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方法。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农药见效快、效果好,但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采用科学的施药方法。
三、病虫害综合防控案例分析以某地区葡萄种植园为例,该园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生物防治:种植园内投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捕食害虫;同时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等,抑制病菌生长繁殖。
3、物理防治:安装黑光灯诱杀害虫;定期修剪病枝、弱枝,保持植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4、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如苯并硫菌灵、甲霜灵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防治手段,该葡萄种植园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与防控技术

发展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流失和对 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04
结合农业栽培措施,推广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和施肥等农艺措施 ,提高农作物抗性和减少病虫害发生。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积极参与国际病虫害防治合作项目,共享全球病虫害防治资源和经验。
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设备, 提高我国防治水平。
分区治理
根据区域内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采取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药物残留 和环境污染。
合理施肥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合理施肥,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 虫害的发生。
03
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细 菌、真菌、病毒等,防 治病害。
04
引入或繁殖寄生性昆虫 、捕食性昆虫等,以控 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物理防治
01
02
03
04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因子、机 械设备等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 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设置糖醋 液、性诱剂等诱杀害虫。
选用抗病、抗虫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风和光照,提高作物的抵抗 力。
合理施肥和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养分,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对病虫害 的抵抗力。
生物防治
01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 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 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 方法。
02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 虫、草蛉、蜘蛛等,以 控制害虫的数量。
预防措施
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 作、深耕、施肥等,以改善土壤条件 ,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设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间隔期要求,在 蔬菜采收前停止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
生态调控措施应用
1 2 3
改善设施环境条件
通过加强设施通风、增加光照等措施,改善设施 内环境条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
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如天敌昆虫、微 生物等,促进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通过设置防虫网、诱虫灯等物 理装置来阻止或诱杀害虫,是 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菜农 的防治技术水平,增强其预防 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设 施蔬菜的病虫害问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科学合理用药策略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针对不同病虫害种类,选用符合防治要求的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防治效果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
交替用药与合理混配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采用交替用药和合 理混配的方式,降低病虫害抗药性。
设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 术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设施蔬菜病虫害概述 • 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与识别 • 设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措
施
目录
•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估 与监测
•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存在问 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01
设施蔬菜病虫害概述
设施蔬菜病虫害定义与特点
传播蔓延
病虫害的发生还可能传播 蔓延到其他蔬菜或农作物 上,造成更大的损失。
02
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与识别
常见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
01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和愉悦。
然而,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给园林绿化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成为了园林绿化工作者和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针对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园林绿化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1.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采取多种防治方式综合施策,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既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指在园林绿化建设之前,要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对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技能,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是指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不同的病虫害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4.安全环保安全环保是指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选择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和药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如机械手段、隔离和覆盖等。
(1)机械手段机械手段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防治,如用割草机割草、用刮刀刮伤病虫害卵或幼虫等。
机械手段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隔离隔离是指将患病的植物或受害的区域与健康的植物或区域隔离开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隔离可以采用遮阳网、隔离带、隔离栏等方式进行。
(3)覆盖覆盖是指利用遮蔽物覆盖植物或地面,防止病虫害的侵入。
覆盖可以采用塑料薄膜、防虫网、遮阳网等方式进行。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是农田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它们给作物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预防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一、预防措施1.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杂草、野草的生长,清除作物残余物,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2.合理的种植布局: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和适当的间隔距离,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3.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轮作和间作:采用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方式,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入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或动物,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2.利用微生物:利用具有杀菌或杀虫功效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3.利用植物抗性:利用一些植物的抗性物质,如挥发性物质或根系提取物,对抗病虫害。
4.利用拮抗细菌:引入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与病原菌竞争资源,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三、化学防治1.选择适宜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量施用。
2.科学施药:根据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和防治周期,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3.农药调控病虫害: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农药进行调控,防止病虫害的抗药性产生。
4.合理药剂组合:根据病虫害的复杂性,合理搭配不同的农药进行喷药,提高防治的综合效果。
综合防治病虫害需要农民在生产中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预防措施是最基础的,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方式,它能够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天敌和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
化学防治在特定条件下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科学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综合使用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应用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防治效果显著
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有 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经济效益显著
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蔬菜品质和产量,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学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和对天敌的杀伤,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有效的
通过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农业防治措施,设施蔬菜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化学 农药的使用,提高了蔬菜品质和产量。
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可持续性
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等优点,有利于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要进一步推广
VS
生物农药的应用
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病虫害进行 防治,具有环保、低毒、持效期长等优点 。
物理防治原理
温度调控
通过调节设施内的温度,创造不利于 病虫害生存的环境条件,抑制病虫害 的发生。
光照调控
利用光的作用,如紫外线、红外线等 ,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无污染、 无残留等优点。
农业防治原理
抗病品种的选育
02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原理
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维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态平衡的调节
合理利用天敌、寄生植物等生物资源,调节生态系统内的种群数量和结构,控制病虫害的种群密度。
生物防治原理
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通过天敌对病虫 害的捕食和寄生作用,减少病虫害的数 量。
技术推广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病虫害综合治理名词解释

病虫害综合治理名词解释
病虫害综合治理(病虫害total control)是一种针对植物、动物、设施等对象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旨在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全面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达到保护目标对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虫害分类:根据病虫害的危害性、传播方式和发生环境等因素,将病虫害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植物病虫害、动物病虫害、设施病虫害等。
2. 病虫害防治策略:根据病虫害的危害性和传播方式,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如预防、控制、治防等。
3. 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如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4.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5. 病虫害管理: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如修剪、轮作、覆盖等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植物的安全性和产量。
病虫害综合治理可以应用于各种对象,包括植物、动物、设施等。
在实践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
除了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外,病虫害综合治理还需要结合不同的管理手段,如土壤管理、气象管理等,以全面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病虫害综合治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技术手段,以确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02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原则与策 略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结合多种防治手段 ,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以达到综合防治 的效果。
因地制宜,合理轮作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作物布局,选择适合的作物品 种和种植方式,同时合理安排轮作制度,以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和传播。
定义
设施蔬菜病虫害是指在设施蔬菜栽培 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土壤等因 素的变化,导致蔬菜生长受到抑制或 引发各种病害和虫害。
特点
设施蔬菜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 繁、危害严重等特点,对设施蔬菜的 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原因
01
02
03
环境因素
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 等环境条件适宜,为病虫 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
土壤因素
土壤中病原菌、害虫卵等 残留物较多,易引发各种 病虫害。
品种抗性
部分蔬菜品种对某些病虫 害的抗性较弱,容易受到 侵害。
设施蔬菜病虫害危害
产量下降
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设施 蔬菜产量下降,影响经济 效益。
品质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蔬菜品质下 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传播蔓延
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会对其 他作物造成危害,甚至引 发疫情。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等 农业措施,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和危害。
输入 生标物防题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 用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数量、使用微生物农药防治病 害等。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物理方法干扰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如使用色板 、杀虫灯等诱杀害虫,或使用高温处理种子等方法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
防治措施:
1、床土消毒处理
苗床消毒常用药剂及处理方法:①福尔马林。
②五氯硝基苯等: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等量混合均匀,或70%五氯硝基苯与65%代森铵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量为8g,加10~15 kg细土拌匀成药土。
播种前一次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床面上作为垫土,另外2/3药土均匀撒在种子上作覆土,下垫上覆,使种子夹在中间,预防病害发生。
2、种子处理
可选用下列可湿性杀菌剂拌种,如40%拌种双或拌种灵,80%敌菌丹(大富丹),50%苯莱特等,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2%。
此外,也可用25%甲霜灵与70%代森锰锌以9:1混合,再加水1500倍液浸种,待风干后播种。
3、药剂防治
若苗床已经发现少数病苗,应及时拔除,并喷药保护,以防止病害蔓延。
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
苗期病害若以猝倒病为主,可用64%杀毒矾或25%甲霜灵喷雾。
苗床喷施药后,往往造成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以降低湿度。
二、霜霉病
药剂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烯酰·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
三、白粉病
1、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和选用壮苗,定植后在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适时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
生长后期叶面喷0.1% 尿素加0.3% 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每ml兑水11~12kg,可提高抗病性。
另外,喷施1%红糖或蔗糖溶液,也可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
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有效药剂有: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1500~25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10%苯醚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3500倍液。
3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在根颈部或全株喷洒40%氟硅唑乳油3000~5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0g/L醚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25%咪酰胺乳油800~10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6温室白粉虱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采用培育无虫苗进入无虫生产温室,减少温室白粉虱的虫源。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田间郁闭和通风不良,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抗虫能力。
物理防治
利用温室白粉虱的趋黄性,在温室大棚中悬挂黄板诱虫,一般每亩悬挂30板,高度离地面120cm左右,从移栽后悬挂黄板,每月更换一次黄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在日光温室的入口及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是控制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的温室白粉虱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并且应用防虫网,能够阻止温室白粉虱的传毒,因而也能够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生物防治
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使用选择性或对天敌毒性低的杀虫剂,改进施药方法,减少施药次数,用药量要合理,以保护天敌。
化学防治
(1)熏蒸。
一般薰蒸在晚上进行,晚上放下草苫后,将漏风的地方堵严,再将烟剂摆放均匀,从里向外点燃,关严棚门薰蒸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90%以上成虫都能死亡。
所用药物:敌敌畏烟剂,灭蚜灵烟剂等,隔3~4天薰一次,连续进行2~3次。
(2)喷洒杀虫药物。
可选用的药剂有:25%噻嗪酮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2000~3000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3000~5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0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效。
7斑潜蝇
7.3防治方法
7.3.1农业防治
彻底清除棚内外杂草、残株、败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种植前深翻,活埋地上面的蛹。
最好再施3%米尔乐颗粒剂1.5~2.0kg/亩毒杀蛹。
杀生盛期,中耕松土灭蝇。
7.3.2物理防治
黄斑诱杀。
在田间插立或植株顶部悬挂黄色诱虫板,进行诱杀,15~20张/亩。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m2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换纸1次。
7.3.3药剂防治
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8%阿维啶虫脒微乳剂3000~4000倍液;5%阿维高氯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0%毒灭蝇悬浮剂3000~4000倍液;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8蚜虫
8.4防治方法
8.4.1清除田间杂草
及时清除田间残枝败叶,铲除田边杂草,消除蚜虫孳生地。
8.4.2物理防治
在田间地头多插几块黄色诱蚜板进行诱杀。
黄色诱蚜板的制做方法是,首先在硬纸板、纤维板或三合板上面涂刷一层深枯黄色油漆,漆干后再涂一层透明的10号机油。
由于蚜虫最喜欢桔黄色,那些有翅蚜见到枯黄色的诱蚜板后,都纷纷飞来落在诱蚜板上并被机油沾住,从而达到诱杀的目的。
也可在瓜田的一头悬挂银灰色薄膜来驱赶有翅蚜,不让它们落地产卵。
8.4.3药剂防治
可用10%烯啶虫胺水剂3000~5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苦参素水剂800~1000倍液;5%鱼藤酮微乳剂600~800倍液喷洒于叶片背面及嫩茎等蚜虫喜欢聚集的部位。
红蜘蛛
15%哒螨灵乳油1500-300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500-2000倍液;30%嘧螨酯悬浮剂2000-4000倍液。
蓟马
10%烯啶虫胺水剂3000~5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5%唑虫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