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在今天的社会中,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外国新闻事业史则是了解国际新闻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从简单到复杂地深入探讨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内容。
一、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概述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是指外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它涵盖了外国新闻媒体的兴起、发展、演变以及对外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通过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国际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二、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就有类似新闻的信息传播活动。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的兴起是在近代。
18世纪的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新闻媒体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社会各阶层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
19世纪以来,新闻业在技术、人才、理念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影响着全球的社会和政治。
三、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影响力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外国的社会风貌、政治形势、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展现。
在国际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全球化等方面,新闻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新闻技术、新闻理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四、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的个人理解在我的个人理解中,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承载着外国社会的发展变革,是一部展现外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历史。
通过了解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新闻报道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以及它对国际关系、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力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以及它对世界的重要性和作用。
外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

1. 《每日记闻》:是公告式的官方报纸。
公元前59年,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
用尖笔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记闻》。
凯撒创制《每日记闻》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布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6世纪,屋大维恢复《每日记闻》,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战事消息等,一直到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张,《每日记闻》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有学者认为,《每日记闻》事关罗马的兴衰存亡。
2.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
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3.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
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4. 特许出版制度:封建时代各国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办法是由政府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人以独占经营报纸的专利权;只要他服从政府,就可以从这种垄断事业中获利。
5. 知识税:1712年5月,国会在托利党人操纵下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版刊一律征收印花税,同时对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
既可为政府增加财源,又能限制报业,达到寓禁于税的目的。
开征以后许多报刊不堪重负,被迫停刊,“知识税”严重阻碍了英国报业的发展。
6. 谷登堡(约14世纪90年代——1468年):德国美因茨的工匠。
1450年前后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外国新闻事业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日本的传媒业日本的新闻事业起步较晚,报纸在19世纪70年代才创办,电视在1951年开播。
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起飞,新闻业突飞猛进。
一、现状1 日本有110家正式日报,100多家电视台,近千家电台;2 新闻媒体的数量虽不多,但规模惊人,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三,千人拥有量为580份,居世界第二;3媒体收入居世界第二,1998年达到37703亿日元。
二、特点1 高度的垄断和激烈的竞争。
垄断程度最高,5家具有影响的报纸,5家广播电视。
日本放送(广播)协会 NHK▪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系统2新闻媒介和政府、政党关系十分密切。
媒体与其政府,政党背景十分明显。
3背靠大财团、大公司。
例如:《朝日新闻》依靠第一劝业银行、三井银行、住友银行,《每日新闻》依托新日本制铁公司,和三菱银行、三和银行关系密切。
4日本媒体基本上囿于日本国内,除了富士电视公司在美国有一家公司外,其他大的媒体都没有实施跨国经营。
俄国▪报业历史:▪1880年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工人曙光报》▪1897年全俄第一份社会主义报纸《工人报》▪1900年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1905年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前进报》、第一份合法的日报《新生活报》▪1912年《真理报》报业现状▪《共青团真理报》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动报》第二▪《俄罗斯报》和《俄罗斯消息报》官方报纸▪《消息报》▪《真理报》▪周报:《论据与事实》发行量最大通讯社▪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德国的传媒业一、现状①出版报纸约375种,报业市场主要由三家大报业集团控制。
施普林格集团占70%的市场份额,有《图片报》和《世界报》; WAZ集团发行近40份报纸,《两德汇报》是旗舰报,发行量为60万份;霍尔茨布林克集团,有新闻周刊《时代周刊》。
②在政界、经济界有影响的大报是《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法兰克福评论报》等。
2023年自考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授课笔记最新版

古代旳新闻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口头传播旳标识传播(延续最久旳时期)、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图式传播是较为高级旳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旳发轫。
手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信)。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新闻信:公元前500数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文字旳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旳第二个里程碑,标志这人类原始时代旳结束,文明时代旳开始。
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旳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也许。
印刷新闻萌芽:1482年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23年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
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会;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旳专门机构。
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旳一般特点。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威尼斯1536年威尼斯出现专门采集消息旳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旳人。
1563年政府曾发行手抄小报。
1566年出现定名旳小报“手抄新闻”。
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步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迈克尔·冯·艾津《博览会编年表》、1594-1635年科伦拉丁文出版物《法比信使》两种传播媒介旳历史地位:近代报刊旳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旳过渡。
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2.由特定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公布新闻旳机构。
从17世纪初期定期报刊问世到17世纪-18世纪日报陆续开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旳初创阶段。
定期报刊: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德国世界上最早旳定期报刊1623年出现旳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
此外一种发源地尼德兰。
1623年亚伯拉罕、费尔赫芬发行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知识点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知识点外国新闻事业史是传统的新闻学课程,自考学习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1. 新闻事业的起源:媒介技术和社会变革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最早的报纸可以追溯到16世纪。
2. 新闻业的发展历程:新闻事业从单纯的传递消息,逐渐发展为平衡新闻、本地新闻、意见解析、评论等不同类型的新闻。
3. 新闻业的国际发展:不同国家的新闻事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比如英国先进的报业,美国的新闻集团化和报纸竞争等。
二、新闻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发展趋势1. 新闻机构的种类:包括传统的报业、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
2. 新闻机构的组织形式:有私营的、公营的、非营利的等不同的组织形式。
3. 新闻机构的发展趋势:新闻集团化、全球化、数字化等是新闻机构发展的趋势。
三、新闻的价值和职责1. 新闻价值观:客观、真实、公正、负责任是新闻价值的核心。
此外,新闻要追求大众利益,关注社会问题,倡导正义等。
2. 新闻职责:新闻媒体应该发挥社会监督和反馈作用,关注社会事件和问题,传递不同声音和观点,推动社会进步。
四、新闻管理和法律法规1. 新闻媒体的管理:包括内部管理、外部监管,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等。
2. 新闻法律法规:不同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新闻法律法规,如宪法、新闻出版法等。
总之,了解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起源、发展历程、价值观和职责,掌握新闻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趋势,了解新闻管理和法律法规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新闻媒体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并从中汲取启示和经验,为新闻从业和媒介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外国新闻事业史(整本)ppt

三、无产阶级报刊
• (一)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工人运动的产物,是与工人 运动紧密相连、相互推动、同步发展的。 • (二)无产阶级报刊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 1、工人报刊 • 2、无产阶级政治报刊 • 3、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 (三)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 • 1、办报宗旨:宣传主办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 标或政治目标,而不在于追求商业利益和经济目的。 • 2、其内容:具有战斗性,维护本阶级利益和阶级解放。 • 3、其活动:具有群众性,为群众办报,靠群众办报、发 行。 • 4、其体制:同主办组织结为一体,作为主办组织的宣传 机构,组织的领导人一般是报纸的负责• 本节有三个问题: 一、西方近代报业的时间、类别与地区 二、资产阶级报刊 三、无产阶级报刊
一、西方近代报业的时间跨度、类别与区域
• (一)时间跨度: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一直 到19世纪末300年间的新闻事业。 • (二)类别: • 1、封建主义报刊 • 2、无产阶级报刊 • 3、资产阶级报刊 • 其中第三类是此时期报业的主体。 • (三)区域:主要是欧美地区 • 欧洲和北美是最早兴起的区域;英美法新闻事业 发展较为迅速和典型;德俄日意社会变革缓慢, 报业发展滞后。
二、独立战争之中
美国独立革命时期
• 一、殖民地时期 北美东部地区从17世纪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欧洲文明的影响,北美逐步出现了不定期的新闻书或单 张新闻纸,以满足当地居民对欧洲信息和周围信息的需要。 此时期的报纸有:
◆1690年9月25日,波士顿的印刷商本杰明· 哈里斯出版了一份名为《国内外公共事件》 的新闻纸,由于未获殖民当局允许,出版了一期便被勒令停办。 ◆1704年北美地区第一份连续出版的周报《波士顿新闻信》诞生,它由波士顿邮政局 长约翰· 坎贝尔经官方核准创办的。 ◆1719年,接替坎贝尔的邮政局长布鲁克创办了另一份周报《波士顿报》。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笔记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一节古代的新闻传播一、口头新闻从传播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此之后,口头的语言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纽带。
公元前490年9月,波斯帝国派遣重兵大举侵犯希腊城邦,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士兵菲迪皮茨:“我们胜利了,雅典得救了!”这是古代最著名的一次口头新闻传播。
口头传播的局限,古代人往往要用标记、声光、图示等多种手段辅助新闻传播。
标记传播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递信息。
声光传播是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
“大鼓点报”,这种原始的声光传播确实启迪了现代通讯方法,鼓点的疏密组合,实际上是电报代码的先导。
图式传播是指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
它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普列汉诺夫在他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这里有鱼”的信息。
这种口头传播为主的时期,是人类传播史上延续最久的时期。
二、手写新闻传播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埃及、印度和两河流域,分别出现了早期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纸草古印度——印章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古代文字大部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进。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但它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出现,因此一开始就受到统治阶级的垄断,平民与手写传播无缘。
在古代外国的手写新闻传播中,有两种形式历来受到史家的注意:一是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一种是书信式的,即新闻信。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
公元前59年。
古罗马执政官乌斯凯撒下令公布元老院籍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后人称《每日纪闻》,这一公报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起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新闻信指的是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传播形式。
公元前500年前,古罗马就开始出现新闻信。
分官方新闻信私人新闻信两种形式。
外国新闻事业史-时间轴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需经过特许。
否则禁止出版。
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会员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皇家特许制度)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
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星法院)1621年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诞生1641年《星法院》条令正式被取消,出现两类对立报刊:国会派报刊,保皇派报刊创办《国会议程纪要》1642年创办《国会议程每日记闻》1643年《不列颠纪要》1644年密尔顿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
密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
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
密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
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
列宁说,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
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
(密尔顿与出版自由<名词解释>)1650年世界上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诞生于德意志。
1690年美国*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1702年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诞生于伦敦。
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
1775年美国第一张日报《宾夕法尼亚晚邮报》诞生于费城。
1777年法国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诞生。
1785年《泰晤士报》发刊,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
英国资产阶级非政党报刊的主要代表。
创办人为沃尔特。
三年后正式定名。
在经营上,割断和政府的联系,充分自立。
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有独家新闻。
言论上,标榜独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新闻事业史1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最早的官方报纸。
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该报后,内容拓展为会议记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贵族的婚丧嫁娶、战争消息等。
至公元330年止。
2近代报纸的产生: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
1609年德国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以及《报道》。
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
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
《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3政党报刊与廉价报刊的含义及两者的不同,廉价报刊对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政党报纸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
原因在于政党自身政治目的的需要和报刊对政党经济上的依赖。
概念:政党报刊的存在大致从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
由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登上历史舞台和政党政治的成熟,这期间的报刊大都听命于某个资产阶级政党,成为不同政党的喉舌,因此叫做政党报刊。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廉价报纸的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大众化报纸,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④内容上注重软新闻;⑤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⑥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廉价报刊对现代新闻业的影响。
(1)使新闻本位思想得到确立。
这是与其商业化运作分不开的,廉价报刊没有政党或政府津贴,只有通过商业化运作来赢利,这就必须注重新闻本位思想以赢得受众的支持。
为争取读者,新闻取代言论成为报刊主角,这一观念对现代新闻事业影响深远;(观点纸-新闻纸)(2)使新闻业对受众的地位开始认同。
廉价报刊的出现,首次将受众的需求作为自身追求的价值取向,开始注重对受众的研究。
(3)给当代报刊留下新闻时效的观念。
(4)给当代报刊留下客观报道的观念。
廉价报刊的产生和繁荣过程是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因为:①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上的近代报刊;②廉价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
尽管廉价报刊因取悦读者而不择手段,以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但它确立的“读者至上”、“为公众服务”的信条,是值得肯定并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
4报团:指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报团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黄色新闻: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
起源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新闻报》的竞争。
《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环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穿着肥大黄色衣服的孩子,作者借啊“黄孩子”东游西逛的行踪,讽喻世俗人情,滑稽而有趣,很受读者喜爱。
赫斯特将漫画作者挖走后,也在《新闻报》开设这个专栏。
同时,普利策另请画家,继续自己的专栏。
于是两家报纸的星期日版都有“黄孩子”的连环画,一时间“黄孩子”就成了两家报纸的象征。
新闻界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其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写作的报道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报纸的特殊表现手法1实用大号字煽情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2滥用照片,以致偷窃和伪造照片。
3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
④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
⑤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为民请命。
5苏联报刊体制的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报刊体制(1)苏联的报刊,均属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集体的宣传员、集体的鼓动员和集体的组织者(2)苏联的各级报刊绝对服从各级党委的领导(3)苏联报纸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4)苏联报刊在建设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6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发展特点:1)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国家的早期报刊,大多是殖民者创办;2)随着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展开,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起来,并推动了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进程;3)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大多数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有的国家报业重新陷入本国独裁者的控制之下。
发展中国家的报业控制,大致分为三类:1)政府或执政党报刊为主。
全部或大部分报刊是政府官报或执政党班的准官报。
执政当局直接掌握报刊、控制舆论。
2)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
执政党报刊、在野党报刊、民办商业报刊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共存。
3)商业报刊为主。
政党很少直接控制报刊,商业化经营。
7“三社四边协定”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
它们的业务日已越过过节,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
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
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加入,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
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8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KDKA(1920年11月2日在匹兹堡建立)9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10报业垄断的标志:一、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二、“一城一报”现象普遍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业一、连锁董事制度二、收购新闻媒介公司的股票,掌握其所有权三、利用广告来影响报纸的编辑政策和言论倾向11当代世界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动向如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扩展,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讯手段广泛的运用于新闻通讯领域。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通讯社越来越广泛地依靠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新闻、勃发稿件,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数量和质量。
这场传播方式的变革把世界通讯事业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12皇家特许出版制度一、出版管制的实施(亨利八世):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须经事先许可方能出版二、玛丽女皇统治末期,1557年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该公司是出版商的企业组合,经国王特许的印刷厂老板都是公司会员。
在王国内,除了公司会员和女王特许者外,印刷一律禁止。
(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交换)三、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
组成人员有议长、财政大臣、御玺大臣及主教、勋爵各一人,大法官三人。
审判程序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民事、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同一般法院;第二种是政治案件,不公开审判,不经辩护程序即可作出判决。
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桎梏。
13背景: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1639年弥尔顿写了大量的争论文章和小册子。
1641年到1642年,弥尔顿写了《反对教会管理的主教制》等五篇政论,指出主教统治造成了腐败,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国教。
这些文章的发表引起了公众对弥尔顿的注意。
1644年,他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
11月,弥尔顿故意不征求书刊检查机构的同意,印刷了这篇演讲词,以示对书刊检查制度的蔑视,这就是著名的争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包括:1.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2.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3.“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
意义:对新闻理论:提出“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
被西方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理想的经典论述,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对新闻事业:世界上第一本关于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关于思想自由、传播自由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14著名文学家创办的三大评论期刊:评论(英国报业之父——笛福、辉格党的喉舌)、闲谈者、旁观者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当局主要采取哪些手段控制出版事业?知识税: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
除按报纸版面大小收税外,印花税法案还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
印花税、广告税和纸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
英国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第一,征收“知识税”。
第二,实行津贴制度。
实际上就是津贴收买报纸报人。
第三,运用法律制裁。
包括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
第四,侵犯国会特权16《每日电讯报》真正发展为英国报界举足轻重的力量,则是在劳森经营时期。
劳森认为时代的发展需要面向社会中下层的报纸,于是果断地进行了革新。
(1)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把平铺直叙的记录变为文情并茂的报道。
注意社会新闻,曾经详细揭露伦敦的卖淫活动等阴暗面,引起很大反响。
努力采写独家新闻,派遣了一些干练的记者分赴国内外“热点”采访。
(1873年曾与纽约《先驱报》合组中非探险队,探险队发回的非洲通讯吸引了许多读者。
)(2)改革版面编排,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
(如1865年美国总统林肯被刺,该报用了四行题;1870年普法之战,路易·拿破仑兵败被俘,该报用了十行题,占了全栏的四分之一位置。
)(3)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加强编辑和记者队伍。
该报拥有当时英国许多一流的记者、作家、评论家,依靠他们的努力,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声誉。
上述措施使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上升,直至19世纪末,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劳森后来被封为伯纳姆勋爵,并被新闻界尊为“英国报业之父”。
17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北极星报》,称它是真正民主的、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18北岩的新闻活动北岩,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1888年创办《回答》周刊,专门回答读者的来信提问,获得成功。
1894年买下《新闻晚报》,进行新闻改革,积累了相当的办报经验。
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创办前作了大量准备和宣传工作,并出试刊。
该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05年受封勋爵,被称为“舰队街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