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2023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上海是中国最具有国际化城市之一,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上海旅游行业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以下将详细介绍上海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旅游市场容量持续增长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产业不断升级,上海的旅游市场容量也不断增长。

2018年,上海市共接待游客8.9亿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

数据显示,上海已成为全球吸引外国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客源市场逐步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国人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上海市旅游部门还积极扩大国际客源市场和周边城市市场。

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接待外国游客1686.4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3.8%。

国际游客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其中最大的游客来源地为日本、韩国和美国。

三、旅游产品普遍升级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城市文化、历史遗迹、异国文化、各类购物中心等。

并且上海旅游产品不断升级,旅游活动种类丰富多样,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不管是传统景点还是新兴旅游项目都呈现出不断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个性化、优质服务的趋势。

四、新技术应用推进旅游发展上海旅游市场发展不仅受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受到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在线预订、推广网络、语音翻译等新技术得以应用于旅游产业。

这些新技术让游客预订、支付、旅游、分享等环节都更加便捷,也给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上海市的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出市场容量增大、客源市场逐步多元化、旅游产品普遍升级、新技术应用推进旅游发展等主要特点。

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升级,相信未来上海的旅游市场发展将持续向好。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简介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上海的旅游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分析上海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相关问题。

上海旅游市场的概况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旅游消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上海综合交通网络的便捷性、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市场的发展动力上海旅游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动力。

城市形象的提升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上海加大了对城市形象的宣传推广,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各类展览,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上海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近年来,上海继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修建了一批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景区,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上海本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旅游企业逐渐意识到对游客体验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游客在上海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旅游。

上海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问题与挑战上海旅游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近年来,由于上海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人气不断提升,一些景区和旅游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景区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流量过大,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旅游服务水平不均衡尽管上海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一些小型景区和旅游设施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小型景区和旅游设施的支持。

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旅游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本文旨在对上海旅游市场进行调查,以了解旅游市场的规模、特点以及潜在机会与挑战。

2.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对500名上海市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问卷涵盖了旅游偏好、选择标准、旅游方式和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

3.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3.1 旅游市场规模•上海市民平均每年旅游次数为2次,旅游支出占年收入的15%左右。

•60%的市民认为旅游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消费方式。

•旅游市场总规模约为100亿元。

3.2 旅游偏好•市民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包括海滨城市、自然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

•70%的市民倾向于选择国内旅游,30%的市民愿意出境旅游。

•多数市民更喜欢自由行,与传统团队游相比,自由行更受欢迎。

3.3 旅游选择标准•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市民最看重的是景点的美丽和独特性。

•市民选择酒店时,舒适度和价格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市民选择旅游产品时,旅游行程的多样性和覆盖面是最关键的。

3.4 旅游满意度•大部分市民对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感到满意。

•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期望比实际体验要高,尤其是关于导游服务和旅游交通的满意度较低。

•市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推广活动较为满意。

4. 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对于上海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海滨城市、自然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2.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尤其是导游服务和旅游交通的改善,以提升市民的旅游满意度。

3.多样化旅游产品,满足市民不同的旅游需求。

4.加强上海旅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开展更多的出境旅游推广活动。

5.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了解到,上海旅游市场规模庞大且有巨大潜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上海旅游业,需要关注市民的旅游偏好、选择标准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2024年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研究报告

2024年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研究报告

一、引言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旅游竞争力,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本报告对2024年上海都市旅游的全域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二、上海都市旅游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上海拥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独特的滨海风光等多种旅游资源;2.旅游业发展迅速:上海的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旅游消费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游客的旅游消费也呈现出升级的趋势,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

三、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具有吸引外国游客的优势。

近年来,上海与多个国家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并相继开展了多个旅游项目;2.挑战:上海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旅游压力较大。

除了著名景点外,还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分散到更多的地区。

四、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的战略与措施1.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上海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建设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景点,提高旅游的吸引力;2.加强旅游市场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上海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3.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游客的满意度;4.加强旅游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旅游机构和景区合作,开展共同的旅游项目,促进上海都市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五、上海都市旅游全域发展的前景展望1.上海全域旅游将进一步拓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改造升级,上海的旅游资源将进一步拓展,吸引更多的游客;2.上海将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凭借着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国际化的特点,上海将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3.上海的旅游消费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的旅游消费也将进一步提升,为上海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2023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上海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商业中心。

旅游行业在上海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本文将从上海旅游行业的市场规模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概述上海旅游市场规模庞大。

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65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5%。

其中,境内旅游收入为5026.1亿元,较上年增长5.8%;入境旅游收入为1474.9亿元,较上年增长8.1%。

上海市旅游人数达到了3.67亿人次,较上年增长8.3%。

同时,上海市也成为了国内和国际知名的会展中心之一,2019年上海会展业吸引了1760万人次、11829场次,展览面积达到了7.53万平方米。

二、旅游消费占比上海的旅游消费占比较高。

2019年上海市旅游收入中,景区门票收入占12.6%,购物收入占24.9%。

这说明在旅游的整个消费过程中,购物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饮食、住宿、交通、娱乐等方面也占据了相应的比例。

三、旅游市场主要消费人群上海的旅游市场主要消费人群较为多元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境内旅游人群中,个人游占比达到了68.2%,同比上升了5.5个百分点;团队游占比为31.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游占比高达98.2%,而入境游占比仅为1.8%。

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的人群,他们不仅有更好的消费水平和旅游意识,而且更关注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四、旅游市场主要特点上海的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的特色。

首先,上海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的入口城市之一,其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上海市场文化融合的特点也体现了在旅游市场上,上海作为中国东方文化的中心,具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最后,上海市旅游产业较为发达,除了传统的旅游产品外,还有着众多的新兴旅游产品,如线上旅游平台、旅游定制服务等。

五、主要产业链上海市旅游产业链涵盖了很多重要的产业。

上海休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上海休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闲业和旅游业 的整合 , 可以丰富旅游 的内涵 , 扩大
旅游 业经 营 范 围 , 而 促 进 城 市 经 济 的 发 展 , 足 进 满
收 稿 日期 : 0 8— 8—3 20 0 1 基 金 项 目 :上 海 市 哲 学 社会 科 学 规 划课 题 ( 0 7 C 0 1 、 2 0 B K 0 ) 上 海 决策 咨询 课 题 (0 8 1 ) 20 A 8 作者简介 :吴泓( 96一) 女 , 16 , 东华 大学管理 学院副教授 , 博 士 。研 究方 向: 区域旅 游经济。于涛方( 9 4一) 男 , 17 , 清华大 学建筑 学 院。张敏 ( 9 6一) 男 , 17 , 南京 大 学城 市与 区域规
20 0 8年 1 0月




0c ..20 t 08
第2 卷第5 2 期
口亚皿兰置翌亚躅 l :
Vo . 2. . 】 2 No 5
中 图分 类 号 F52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9 . 0 6~5 5 2 0 )一0 7 (0 8 5—0 1 0 0 9— 4
划 系
人们多方面消遣享乐 的需要 。因此 , 闲业和旅游 休
业 的是一种互相包容 的关系 , 旅游要为休 闲创造 良
好 的条件 , 休闲为推动旅游业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
广 阔的舞 台 。
囡 上海休 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 究
二、上 海休 闲旅游 业的现 状 长点 和重点 产业进 行 培 育 , 明确 和巩 固旅 游业 作 为


休 闲业 和旅 游 业的关 系
20 年上海人均 G P已超过 70 美元 , 闲产业 07 D 00 休
也 已经 具备 坚实 的发 展基 础 。

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司给 r 我们极大的启发.耶就是旅游壤点的评级 度可以成
均诠 释 文化 产 业 版权 的 胫 佳手 段 之 一 .评 缎 的方 式 虽然 不 具 有
粪似蜘识产权或者专利权的完全排他性 .相比较其他非国家缴
氍 区采 说 .知 名 度得 到 了 极大 的 提 升 ,营 销 集道 、客塌{ 场 等 市
的突 破 点 之一 文 化的 旅 游功 能 在 于能 够 创 造独 特 的 吸 引物 .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 .菇袖利模式往往县科以下两种娄型: ( ) 1
非 营利 或 微 利 手段 例 如 英 国或 者 法 国的 鄢 分 博物 馆 . 只精
利用既有的文化资源,加上新颡的创造性舶想法来改变旅瓣者
交粜 虚 一 :刨 砖 旅游 费 掇 的 “ 髓 性 ” 旅 游 爨掘【 多样 异 的 化 已经 不仅 仅 局限 于传 统 意义 上 的 “ 山 情 水” . 文化 产 业 为 俄 新型 旅 游 赍穗 的开 辟 自 造 了绝 佳 条件 。 近 年 泉 .上 海市 旅 游发 4 展面 临 的瓶 颈 问题 主 要 在 手缺 乏 旅 游斑 源 . 尤其 与 苏 l 、杭 州 州 等知 名 旅 游地 相 比 ,上 海 的 自然 和 人文 旅 游 资稍 相 时 匮乏 , 导
救育事业傍及为目的 .将文化产业作为社会镯利的表现形式推
Ⅲ t.而旅 游 滔动 只 是 谰壤 价格 弹 性的 措施 之 一 ( )以 盈利 为 2 目的 。 逋越 漓 绎 的 手段 和 一定 的 蛆 台包 装 . 戚 具 有吸 引力 的
文化品牌.并埔过旅游插动或已经挣在的搬赫品牌僻到提升和
的 消赞 方 式 ;同 时 . 文化 产 品 的创 新 性能 够 突 破旅 游 自 然费 铡

上海近五年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上海近五年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五年前,上海的旅游业正如日中天,黄浦江两岸的灯光秀、东方明珠塔的观景台,外滩的经典景观,让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这几年来,上海的旅游业开始迎接新的变化和挑战。

故事从小张说起,他是一名刚毕业的导游。

五年前,小张每天带着不同的游客穿梭在上海的热门景点,看着他们在外滩拍照打卡、在南京路上挑选小吃纪念品、在迪士尼乐园里流连忘返。

彼时的他,靠着这份工作赚得盆满钵满,对未来满怀信心。

几年前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小张的导游生涯按下了暂停键。

旅游团被迫取消,景区闭门谢客,小张的生活一下子安静下来。

为了谋生,他一度转行做起了外卖员。

上海的大街小巷,他还是熟悉的街道,只不过不再是带着游客,而是捧着外卖盒穿梭其中。

疫情逐渐过去后,上海旅游业开始复苏,但和从前大不相同了。

很多景区对游客数量进行了限制,防控措施一应俱全,而更多新鲜的旅游方式也随之兴起。

小张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小众游——比如到弄堂里探寻旧上海的生活,体验古老的石库门文化,或是去乡村体验农家乐生活。

于是,小张决定转变思路,设计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深度上— 1 —海”路线:带游客坐上绿皮小火车去崇明岛,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然后走访田子坊里那些小众艺术展览馆;再带他们尝试地道的本帮菜。

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线路大受欢迎!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旅行更有温度,能真正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

如今的小张,不再只是个普通的导游,而成了“上海深度游”的网红带头人。

他的团队也不断壮大,生意甚至比之前更好了。

而上海的旅游业,也在他的故事中悄然展现出新的活力。

这就是近五年上海旅游业的缩影——从传统到创新,从繁荣到沉寂,再到重生。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张永庆 (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产业经济研究所, 上海 200093)[摘 要] 随着上海市主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准备工作的深入推进,上海都市旅游产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上海日益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都市旅游目的地以及都市旅游产业发展重心。

上海市政府也积极与江苏、浙江两省政府合作,共同推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中心。

本文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战略趋势、政策特点及发展机遇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态势;战略与机遇[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372(2006)04-0005-0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44)[收稿日期]2006-11-10[作者简介]张永庆(1962-),男,黑龙江海伦人,上海理工大学沪江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in ShanghaiZHANG Yong-qing(Institute of Hujiang Industrial Econom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Abstract: With preparing to host the 2010 World Expo , the urban tourism of Shanghai is developing rapidly . Shanghai isa major destination and hub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Shanghai is not working alone in boosting the local tour and travelindustry, as a metropolis, it is also working closely with its neighbor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to turn the entire area intoa global tourist attraction. The paper conduct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ver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character, strategy,polic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ghai,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foreign travel agencies and etc.Key words: Shanghai;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trend; strategy and opportunityVol.22,No.4Dec.2006第22卷第4期2006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都市旅游因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及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都市旅游也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在中国若干个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中,都市旅游经济形态正在迅速崛起。

“都市旅游”以其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巨大的市场价值,正深刻地影响大中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与城市发展定位,并将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战略影响。

一、现状与特点古今融合,中西并茂。

上海都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独具特色。

石库门、老街和弄堂古意盎然,外滩近代建筑、欧式洋房经典纯粹。

传统的中国式建筑、明清时期民居、正统的西方古典建筑,中西融合互为借鉴。

而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现代建筑为特色的现代化的都市风光,更具现代魅力。

居旅协调,内外兼顾。

面向1700多万上海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的城市及城市周边地区的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迅速,南汇桃花节、长兴柑桔节成为重要的亮点,回归大自然、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成为上海市民的首选。

面向广大国内外游客的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赛事旅游、工农业旅游等特色都市旅游更是发展迅速。

客源稳定,效益突出。

上海目前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本地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三者共同发展的格局,都市旅游已经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

1998-2004年期间,入境与外地前来上海旅游的人次累计达到4.5亿,年均流量突破6400万人次,日均21万人次。

2005年上海接待旅游总人次突破9000万,其中外省市旅游者突破6800万人次;入境旅游者突破570万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国人突破4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突破36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300亿元[1] 。

地位上升,影响巨大。

上海凭借其在国内、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依托其丰富的都市旅游资源、优越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适中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都市旅游的“领头羊”。

上海旅游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也不断提升,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20.11%上升至20.87%;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5.83%上升至2005年的9.5%,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9.94%上升至2005年的12.32%[2]。

赛事旅游,亮点频显。

在沪举行的国际顶级赛事、重大节庆活动已成为上海都市旅游最夺人眼球的新亮点,通过精彩的赛事打造具有竞技娱乐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每个大型赛事都成为热热闹闹的旅游节,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重点,包括F1、网球大师杯赛、黄金联赛在内的“三赛”,以及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两节”,已经成为上海赛事旅游的重头戏,包括“三赛”在内的相关旅游产品已出现在上海国旅、上海青旅、春秋国旅向海外市场的重点推荐线路宣传单上[3]。

会展旅游,快速发展。

以商务活动、高层次会议、国际性展览为主要内容的会展旅游,是上海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旅游也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倍增效应。

2005年,上海市市政府提出把无污染、高回报的会展、旅游业纳入上海市发展先进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借助世博会契机,培育集聚国际级会展品牌,提升会展、旅游业服务档次,力争到2010年,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国际会展、旅游的大都市。

专项旅游,势头良好。

作为中国近代产业的发源地、现代工业的集聚地,以及全国特色工业中心,如航天、印钞业等,上海发展工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农业旅游也成为都市休闲生活新亮点。

目前,上海市整合推出了10条主题工业游线路和宝钢集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8号桥等3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了14个农业旅游基地,以及崇明前卫村、崇明东平林场、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崇明瀛东村、奉贤申隆生态园等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滨海旅游,前景广阔。

上海拥有大陆海岸线174.5公里,岛屿岸线277.4公里,发展滨海旅游条件优良。

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东滩林湿地、浦东华夏文化旅游区、宝山横沙岛、南汇滨海、奉贤海湾等五大滨海旅游区正在开发建设中,滨海旅游业将成为未来上海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的新亮点。

文化特性,日益突现。

文化是上海都市旅游的灵魂,在上海都市旅游中,既可以触摸到历史文化的积淀,也能感受到现代文化的脉搏;既可以接触到先进的西洋文化,又可以感受到传统的中国文化。

具有海纳百川、吐故纳新、中体西用、灵活善变特点的“海派文化”,成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生动体现,鲜明的文化特征彰显上海都市旅游的活力[4]。

二、 趋势与战略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2006年上海市旅游工作会议上,上海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定位,即在2010年到来前的5年中,上海要凭借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把上海的旅游业打造成申城现代服务业的主体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动力型产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此外,上海已经确定了2010年旅游倍增计划:到2010年,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商务、会展购物、现代都市观光、郊区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和文化体育、工农业、科技教育等专项旅游目的地,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0%左右,初步建成国际化旅游都市。

接轨国际,深化发展。

近年来,上海都市旅游接轨国际的步伐大大加快,通过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信息化网络建设、实行公共旅游场所统一标识,积极发展国际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国际节庆旅游,以及推行“公务旅游旅行社代理”等等,推动上海都市旅游市场由单一的购物、观光旅游市场,向会展、商务、文化、节庆、度假等多元化旅游市场过渡,并提供国际化、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加快建设都市旅游大产业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粘合剂”和“助推器”的作用,更好地发挥都市旅游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主体带动作用,上海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强调积极推进旅游和工业、农业、教育、体育、文化、会展等各行业更紧密的结合,如旅游与文化节日结合、旅游与演出项目结合、旅游与国际会展结合等,推动上海“都市旅游”大产业体系与“大旅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6・游”产业格局的深化发展。

加快构筑市域都市旅游大格局。

上海“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立足于上海城市旅游功能整体定位、城市形象宣传、城市资源整合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跳出以往主要关注中心城区的局限,更注重推动区县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思想,提升以人民广场和浦江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整合开发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以山、湖、港、岛(即佘山、淀山湖、深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

丰富内涵,强化辐射。

上海把全面整合都市旅游资源,提升和拓展都市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消费等级,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都市旅游发展的重点。

在继续强化发展都市商务旅游、都市会展旅游等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都市农业旅游和都市工业旅游精品项目,发布了《2005-2010年上海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了《上海水上旅游客运发展总体规划(2005)》,丰富和拓展了上海都市旅游的内涵,开辟了都市旅游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重视向长三角辐射,延伸上海旅游产业链、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构建以上海都市旅游为轴心、以长三角为半径的旅游集群圈。

三、政策与机遇自1997年提出发展都市旅游以来,上海以其独特的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都市旅游吸引体系,逐步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具有海派特色的上海“国际大都市旅游圈”也正在形成。

上海都市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国内外旅游经营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