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抓拍系统方案
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已经成为交通管理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实现方案及其应用前景。
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交通监控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检测和抓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该系统主要由摄像机、图像处理器、违章行为识别算法和报警装置等组成。
首先,摄像机捕捉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图像处理器。
图像处理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等,使图像更加清晰。
其次,违章行为识别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闯红灯、违法变道、超速等。
一旦发现违章行为,系统将自动触发报警装置,通知执法人员进行处理。
在实现过程中,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需要考虑以下技术问题:1、图像处理算法的优化。
为了提高违章行为的识别率,需要对图像处理算法进行优化和调整。
例如,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2、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选择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
例如,采用工业级摄像机和图像处理器,保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3、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网络隔离、访问控制等。
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执法效率。
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和抓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2、减少人为因素。
传统的交通执法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执法不公、失误等问题。
而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执法的影响,提高执法公正性和准确性。
3、降低成本。
传统的交通执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可以降低执法成本,节省人力资源。
总之,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管理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道路抓拍系统实施方案

道路抓拍系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车辆数量的增加,道路交通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交通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城市交通管理的需求,因此,道路抓拍系统的实施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二、系统组成。
道路抓拍系统主要由监控摄像头、图像识别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中心等组成。
监控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道路交通情况,图像识别设备用于识别车辆的牌照信息,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系统功能。
1. 车辆违章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违章行为,如闯红灯、违规变道等,对违章车辆进行抓拍和记录。
2. 交通流量统计,系统可以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车流量、车速等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3. 事故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并及时报警,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4. 车辆追踪,系统可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车辆进行追踪,协助执法部门进行案件侦破。
四、系统实施方案。
1. 硬件设备采购,首先需要购买监控摄像头、图像识别设备等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 网络建设,建设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确保监控数据能够及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3. 数据处理中心建设,建设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给交通管理部门使用。
4. 系统集成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测试,确保各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 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实施后需要进行日常的运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五、系统优势。
1. 提高交通管理效率,道路抓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2. 提升交通安全,系统可以及时监测交通事故,并提供实时报警,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3. 便捷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六、系统应用。
道路抓拍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交叉口等交通场景,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闯红灯抓拍系统的原理

闯红灯抓拍系统的原理首先,闯红灯抓拍系统需要借助车辆识别技术来对车辆进行精准的识别和跟踪。
车辆识别技术通常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车牌号码识别车辆,二是通过车辆外观特征(如颜色、车型等)进行区分。
现代的车辆识别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采集车辆图像,并采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模式匹配等算法来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
其次,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是闯红灯抓拍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关键的信息。
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增强、噪声去除、边缘检测等,目的是使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分析。
而视频处理技术则主要应用在连续帧图像的处理上,常见的技术包括视频压缩、运动检测、目标跟踪等,以便在大量的图像数据中准确定位到车辆并进行识别。
此外,红绿灯控制技术是闯红灯抓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检测红绿灯的状态(如绿灯、红灯、黄灯等),系统可以判断车辆是否违法闯红灯。
红绿灯的检测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传感器相结合来实现。
例如,可以使用图像分析算法来检测红绿灯的颜色和位置,同时也可以借助车辆探测器和红绿灯控制器等传感器检测红绿灯的状态。
最后,闯红灯抓拍系统还需要借助网络通信技术将抓拍到的车辆信息传输给交管部门或相关人员。
一般来说,系统会将识别到的车辆信息、闯红灯瞬间图像或视频等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这就要求系统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简言之,闯红灯抓拍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识别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红绿灯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和设备的相互配合,系统可以实现对违法闯红灯行为的准确识别和抓拍,起到监管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的作用。
人行信号灯一体机及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现场处罚系统方案

智能一体化人行信号灯及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现场处罚系统方案2014—7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3)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第三章系统特点 (8)第四章系统安装介绍 (9)第五章主要设备介绍 (10)第六章开发周期进度表 (13)第七章效果图片 (14)第一章系统概述一体化人行红绿灯的推出,美化了信号灯加杆的传统产品,一体化人行红绿灯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更多功能,比如模块化的信号灯、倒计时器、行人语音提示、LED显示屏显示红绿灯信息及发布交通动态信息;而“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针对于目前严重的行人闯红灯现象及美化市容的需要,我司致力于开发一款一体化人行红绿灯及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及图像库对比智能分析,对红灯状态穿越斑马线的行人进行记录并通过声音、影像等形式进行提醒、曝光,对闯红灯现象进行监督、处罚;通过审核后的多张闯红灯图片证据无异议后,执法交警可手持移动终端PDA 进行打印罚单;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中实时有效的捕获动态人流的人脸图像;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由一体化人行信号灯立杆、组合型倒计时动感人行信号灯、组合式盲人钟及行人闯红灯语音提示单元、LED人行灯信息屏、LED红绿双色道钉、广告灯箱、人脸识别摄像机、图像对比视频分析控制主机、声光报警单元、现场曝光控制台、移动手持PDA打印终端等部分组成;1.一体化人行信号灯立杆所有的信号灯、倒计时器、LED显示屏等部件全部镶嵌安装在立杆上部、信号电气连接线亦全部封闭在立杆内.外部无任何连接线确保安全可靠.产品出厂前所有信号灯倒计时屏的电气连接线均已接通总接线端子。
底盘龙骨、杆体等均为钢结构。
能抗30米/秒的风速、不会发生严重歪斜与永久变形。
闯红灯卡口抓拍及录像系统方案(线圈检测)

智能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概述 (3)二、设计依据 (4)三、设计原则 (5)四、系统功能 (6)五、系统组成 (7)5.1前端系统组成 (7)5.1.1前端主要设备 (8)5.1.2前端存储设计 (9)5.1.2前端设备布局 (10)5.1.3前端设备安装及固定 (11)5.1.4前端检测抓拍原理 (12)5.1.5前端业务处理流程及功能 (14)5.2传输系统 (18)5.3中心系统 (19)5.3.1数据处理流程 (19)5.3.2违法处理 (20)5.3.3布控告警 (21)5.3.4通行库处理 (21)5.3.5视频管理 (22)5.3.6统计报表 (22)5.3.7流量统计 (25)5.3.8系统管理 (26)5.3.9系统运行需求 (26)六、设备选型 (27)七、系统指标 (29)八、设备清单 (30)8.1前端部分(以单方向两车道为例) (30)8.2基础部分 (31)8.3中心部分 (31)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数量迅猛增长,主要道路尤其是城市内的交通流越来越拥挤,驾驶人素质的良莠不齐也造成了车辆的违章现象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城市交叉路口的闯红灯现象使出现各类交通事故的隐患大大增加。
所以遏制道路交通路口的违章现象,降低事故发生率,已成为各城市综合解决交通问题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为了更好地记录惩治闯红灯违章车辆,在城市需要监管的重要路口设置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成为首要之选,这套系统的设立会规范行车司机的驾车行为,减轻公安干警的工作强度,改变城市的交通面貌,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电子警察系统的功能就是利用车辆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拍摄城市交叉路口闯红灯的机动车辆照片,为交警部门处理该类违章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同时可以大大节省警力。
该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时每刻准备拍摄闯红灯车辆。
目前有许多城市的交通路口全部或部分配置了闯红灯违章自动记录系统,这些系统的前端核心设备一般分为两种:普通摄像机视频抓拍或数码照相机抓拍。
闯红灯抓拍(地感线圈检测)方案

闯红灯抓拍(地感线圈检测)方案 三旺在此方案采用了星型拓扑结构,在四个方向分别用一台 IES205 将对应方向的摄像 机接入到以太网。
四个方向之间的 IES205 通过双绞线进行级联,再通过光纤将路口的监控 数据上行至监控中心。
车检器产生的 RS485 信号通过 SW485C 接口转换器将 RS485 信号转换 成 RS232 信号,触发摄像机进行抓拍。
此种拓扑结构简洁明朗,对于小路口特别合适;一体 化解决, 传统的方案是采用一对光纤收发器将路口的数据上行至监控中心, 而我们直接采用 带光口的交换机,省去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减少了网络中的节点,降低故障率。
三旺闯红灯抓拍(地感线圈检测)系统方案
<<关键产品>> ◎支持 10Base-T/100Base-TX , 100BaseFX(SC 或 ST 接口, 单模或多模) ◎支持 12~36VDC 三位端子的电源输入,电源支持无极性 ◎无风扇、低功耗设计 ◎IP40 等级防护,波纹式高强度金属外壳,DIN 导轨式安装 ◎工作温度-25~70℃,存储温度-40~85℃ IES205 系列
。
xx电子警察闯红灯抓拍系统解决方案(工控机模式)

2. 设计依据 ......................................................... 7 3. 设计原则 ......................................................... 9
3.1 实用性原则 ..................................................................................................................................... 9 3.2 可靠性原则 ..................................................................................................................................... 9 3.3 先进性原则 ..................................................................................................................................... 9 3.4 开放性原则 ..................................................................................................................................... 9 3.5 经济性原则 ..................................................................................................................................... 9 3.6 可操作性原则 ................................................................................................................................. 9 3.7 安全性原则 ..................................................................................................................................... 9 4.1 系统组成 ...................................................................................................................................... 11 4.1.1 系统拓扑结构 ........................................................................................................................ 11 4.1.2 前端监测点监测单元组成 ..................................................................................................... 12 4.1.3 前端监测点的设置 ................................................................................................................. 13 4.1.3 车辆检测单元 ........................................................................................................................ 14 4.1.4 前端摄像及辅助照明单元 .................................................................................................... 14 4.1.5 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 ............................................................................................................ 14 4.1.6 传输单元 ................................................................................................................................ 14 4.1.7 中心管理单元 ........................................................................................................................ 14 4.2 系统工作原理 ............................................................................................................................... 15 4.2.1 系统工作过程概述 ................................................................................................................. 15 4.2.2 地感检测原理 ......................................................................................................................... 18 4.2.3 车牌识别原理 ......................................................................................................................... 20 4.2.4 红绿灯检测原理 ..................................................................................................................... 22 4.2.5 套牌车分析原理 ..................................................................................................................... 22 4.2.6 流量统计原理 ......................................................................................................................... 22 4.3 系统主要功能与特点 .................................................................................................................... 22 4.3.1 系统功能................................................................................................................................. 22 4.4 系统性能参数 ............................................................................................................................... 25
行人闯红灯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背景及需求11.1.应用背景11.2.业务现状11.3.需求分析21.3.1.业务需求21.3.2.系统需求21.4.总体目标3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42.1.设计思想42.2.设计原则52.3.外场架设及场景62.3.1.现场布局侧视图62.3.2.现场布局鸟瞰图62.3.3.现场点位示意图62.3.4.外场架设示意图72.4.工作流程示意图7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83.1.总体架构83.2.系统功能83.2.1.信号灯状态检测功能93.2.2.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功能93.2.3.联动告警功能93.2.4.广告发布功能93.2.5.视频监控及录相功能103.2.6.远程配置及维护功能103.3.方案特点103.3.1.解决现场取证执法警力不足问题103.3.2.解决手动抓拍取证易受人的因素影响问题113.3.3.应用率先的智能分析算法,提高环境适应性113.3.4.语音提醒和大屏暴光11第四章.关键设备介绍124.1.一体化检测单元124.2.终端服务器134.3.信号灯检测器144.4.信息发布主机144.5.网络交换及传输单元154.6.室外LED 显示屏164.7.户外液晶显示屏184.8.发布管理服务器20行人无视交通规则,肆意闯红灯向来是城市"顽疾",且行人闯红灯是行人交通违法中最普遍、最明显、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对交通违法者本人的人身带来极大的危(wei)险,而且有碍道路畅通,更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重大诱因。
行人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长期存在,而且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往往遇到"法不责众"的尴尬局面。
由于管理难度大,导致不少交通民警产生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形成为了行人肆意闯红灯、无视交警指挥等不让行、不服管的怪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的交管部门也都推出了各自的监督、管理手段1 ) 一面红旗上下班高峰时段,在主要路口设置文明监督志愿者岗位,通过口头的规劝,减少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图1. 一面红旗2 ) 一条红绳在红灯期间用绳子阻隔行人通道,采用物理手段杜绝行人闯红灯的可能;图2. 一条红绳3 ) 一面人墙利用手拉手的开关式人墙,指挥行人大军的"走"与"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闯红灯抓拍系统方案(一)、系统总体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分为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中心(后端)系统三部分,其简介如下:前端系统:前端系统采用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负责完成在红灯状态下,抓拍违章闯红灯车辆,并将抓拍的图片和相关的信息(时间、地点、车辆信息、车牌图片等)送回指挥中心的后端系统服务器。
总之,前端系统负责交通数据的采集。
通信传输:传输系统由传输网络组成,负责连接前端系统和后端系统。
这部分负责采集数据以及控制命令的传输。
中心控制:后端系统在收到前端系统采集的基本信息之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对电子警察前端系统送来的违章车辆图片进行相应的处理等。
总之,后端系统负责对前端系统已经采集并传送到指挥中心的交通数据进行相关的后台处理。
(二)、前端系统解决方案1.前端系统方案设计公司设计的前端系统通过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对城市道路交通数据进行采集。
这些数据包括:车辆牌照信息(通过的路口、通过路口的时间、通过路口的方向或车道)、车辆的号牌图片、车辆的全景图片等。
在前端系统解决方案中,每一个方向配置一台全景摄像机,用于拍摄路口全景图,每个监控车道配置一台特写车牌摄像机,用于拍摄汽车尾部牌照。
2.前端系统结构设计通过*****公司车辆号牌自动识别系统和违章抓拍系统的工作经验,我们得出在一个路口的前端系统结构设计,图示如下。
十字路口前端结构设计前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信号控制系统接收路口红绿灯信号,在红灯状态下,利用动态视频检测技术,对闯红灯的车辆进行抓拍和车牌识别,系统抓拍违章车辆的车牌图片(一幅)和该方向的全景图片(两幅连续车辆闯红灯的过程图片)并记录下相关信息(违章时间、地点、行驶方向、闯过停车线的红灯时刻等);所有信息和数据可通过传输系统,定时或立即传回指挥中心后端系统的服务器。
3.前端系统各子系统设计前端系统是基本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系统单元,采集这些数据的手段是前端系统的摄像机和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
在路口需监控的每个车道配置一台车牌摄像机和夜间补光灯,用于拍摄汽车的尾牌,同一方向配置一台全景摄像机,三者与车流方向同向,拍摄车辆尾部。
前端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分别是摄像子系统、照明子系统、闯红灯违章车辆抓拍子系统、号牌实时识别(卡口功能)子系统、动态视频检测触发子系统、红绿灯控制接口子系统、传输接口子系统等。
下面分别说明各子系统的设计:摄像子系统摄像子系统由摄像机和安装摄像机的F臂组成。
每个监控车道一台车牌摄像机,用于拍摄一个车道上的车辆尾部号牌;每个路口方向配置一台全景摄像机,用于拍摄闯红灯违章车辆的全景图片。
本公司自主开发的摄像机控制技术,使摄像机适应不同天气和光线环境。
立杆距离地面的高度为5-6米,立杆距离停车线外沿的距离是12-14米,横杆视路面宽度而定。
照明子系统照明子系统选择由公司自主研发的LED补光灯,灯光亮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对人眼无刺激,白天基本是不可见光。
与摄像机配合使用,用于夜间补充光照,使抓拍车辆号牌的清晰图片。
LED补光灯与摄像机装在同一个防护罩内,使用同一个立杆。
闯红灯违章车辆抓拍子系统(软件)采用我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违章车辆抓拍子系统产品,安装在路口设备箱中,用于在红灯状态下,抓拍闯红灯违章车辆的图片,并且在该系统中完成抓拍汽车尾部牌照号码的识别,将相关的信息(时间、地点、车牌、两幅连续的车行图片、一幅车景图片等)保留在本地系统中,通过通信软件将信息传送到后端系统(指挥中心)进行相关的违章处理。
动态视频检测触发子系统本系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完成对通过路口的车辆的检测和抓拍。
该系统可避免埋设环形线圈对道路的破坏以及道路改造后要重新埋设线圈的不必要的麻烦。
本公司的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已经在北京、天津、江西南昌市、山东胜利油田、河北邢台市、甘肃兰州市、湖北武汉市、云南昆明市等地的各种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如电子警察系统、综合治安卡口监管系统、指挥中心查车系统、移动查车系统)中得到应用。
已经是公司的成熟产品。
红绿灯控制接口子系统安装在路口设备箱中,用于检测路口红绿灯状态。
该子系统接收路口红绿灯的信号,判断对应的车道是绿灯放行状态还是红灯禁行状态。
它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给相应的软件系统,供软件系统正常工作。
传输接口子系统安装在路口设备箱中,用于连接路口设备与光端机。
该部分的软件主要由通信软件组成,其功能是实现前端和后端系统之间基于光纤网络的数据通信。
4.前端系统的功能描述利用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在红灯状态下,完成对闯红灯车辆的抓拍和车牌识别,准确地记录并存储违章车辆的违章时间、地点、行驶方向、红灯时间长度、闯过停车线的红灯时刻、违章车牌图片和全景图片等信息;抓拍的车辆违章图片为一幅车辆牌照近景图和两幅连续的车辆违章的全景图,抓拍的车辆违章图片能清晰、完整的记录下违章车辆的车型、车身颜色、牌照号码;中心对抓拍的违章车的车牌识别,识别的号牌自动生成违章号牌库,供违章处理操作员进一步确认和处理;选用工业级彩色摄像机,清晰度高、照度低、稳定性好;公司自主开发的摄像机控制技术,使摄像机的抓拍能适应不同的天气和光线环境影响,使系统能全天候的工作。
在夜间,采用公司自主开发的LED补光灯作为抓拍的辅助光源,使夜间抓拍的车牌号码清晰。
在有通讯的条件下,采用软硬件结合方式,能自动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同时采用定时报告和紧急报告两种方式,向远端指挥中心报告情况,使中心值班人员更方便、有效地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8)统维护、系统软件配制、应用软件安装应简单,易于操作,操作界面友好,数据处理工作简单、快捷。
业务流程清晰,符合交通管理业务的处理习惯。
系统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
系统具有在支队就可以对前面系统进行远程诊断和系统维护的功能。
9)路口设备应有单套系统储蓄20万张相片的能力。
10)连续抓拍间隔≤300毫秒。
11)有违章处理操作员对抓拍的规章图片确认的功能,该功能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12)闯红灯捕获率、车牌识别率、记录有效率为白天90%以上,夜间80%以上。
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1000小时。
13)指挥中心应拥有的其他设备:数据服务器1台14)各种权限的查询工作基于BS体系。
15)数据库采用firebird或oracle,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
16)系统后台服务器应能接受所有路口设备同时上传图像数据的要求,留有可扩展的余地。
(三)、后端系统方案设计1.服务器硬件配置服务器采用IBM品牌;Window2000 Server;。
2.服务器软件组成后端服务器综合处理前端系统送回的数据,形成直观的、直接可用的资料。
后端服务器从功能上划分为若干子系统,见如下框图:各个子系统功能如下:电子警察数据接收子系统该子系统接收前端系统送回的闯红灯违章车辆图片(共三幅,一幅号牌图片,两幅连续的全景图片)、车辆号牌、违章时间、违章地点等等。
该系统与违章车辆数据库连接。
在该子系统中,提供对数据接收状态的监控,用户可查看当前所有实时发送回来的数据,各个抓拍单元的数据发送情况以及定期的数据接收日志报告,便于分析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车辆查询子系统该系统提供界面让用户选择查询条件,用户可以按号牌、时间、地点等多种条件查询车辆,查询结果显示车牌号码、车辆类型、违章地点、通过时间等信息,并显示相应的车辆图片。
违章管理子系统违章抓拍图像将保自动存在信息数据库中,同时保存数据将包含以下信息:车牌号码,车身颜色,拍摄时间,拍摄地点,行驶方向。
根据需要,还可在保存数据中包括下列信息(通过数据库查询得到):车主姓名、家庭住址、车辆厂牌型号、车身颜色、车辆状态等信息。
所保存数据将作为处罚依据信息保存在工控机硬盘上。
该子系统将具有如下功能:违章管理如下图示,可以实现原始违章资料的管理,对原始违章资料进行核对、图片浏览、确认违章、按条件查询等。
打印提供打印功能,能将打印各种所需的交通信息,打印的格式将按照用户预先设置的格式。
包括统计直方图,查询的结果等信息均可打印。
报警子系统该子系统将前端发送回来的车牌数据与黑名单数据进行实时比对,一旦发现数据相符即进行报警,并且将报警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日后翻查。
远程维护子系统该子系统用于查看前端系统各计算机工作状态、查询工作日志、配置工作参数。
在远程维护子系统中可查看前端系统工作状态,设置传输方式,配置工作参数等。
(四)、系统解决方案特点分析本方案将先进的技术与独特的思路巧妙地结合,具有以下特点:1.可靠性前端系统的计算机均采用工业级控制计算机,并设计专用机柜作为路口的设备箱,考虑防水、防盗、降温,确保系统设备的工作环境处于正常状态。
同时,前端系统的计算机设备还采用了先进的软件容错技术、系统自动恢复技术和硬件看门狗技术,在三个层次上确保系统工作正常,并能够自动地从异常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
2.技术先进本方案采用了在国内领先技术,可有效减少人工量,提高后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本方案还采用了公司自主开发的摄像机控制技术、动态视频检测触发技术、LED补光灯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在全国很多大型城市的多种智能交通系统项目中得到应用,具有很强的技术先进性。
3.功能强本方案不仅具有电子警察系统的违章抓拍功能,系统还可以完成一定的交通统计功能等,有效的发挥的系统的能力。
4.可扩展性强本方案在设计中不仅考虑目前的实际需求,还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比如可扩展为基于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的车辆行驶诱导系统模式和基于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的查车系统模式和OD调查等)。
设备扩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业务扩展的需要,方便地增减处理单元。
功能扩展:随用户业务地扩展,在不需要增加新的硬件的情况下,只需在中心服务器添加处理软件,即可增加全新功能。
如:平均车辆旅行时间/速度、城市交通源/目的(OD)调查、车辆路由、追踪等功能。
5.可靠的防雷系统设计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内部的结构高度集中化,造成设备过耐电压、过电流的承受能力下降,易遭受雷电破坏,轻者可造成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设备的接口损坏,通信中断,大量信息丢失或无法传输;重者使网络主机损坏,导致网络瘫痪,工作无法进行。
雷电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其威力巨大,雷电压可达几万伏至几十万伏,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在雷电通路上,物体会被高温烧伤甚至融化。
通常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避雷,但雷电流流经引下导体时会在周围产生高频电场和磁场,这个高频电场和磁场会通过耦合和传导进入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
防护直击雷需安装避雷针系统和保护地,成本很高。
感应雷:感应雷是附近雷击或空中闪电产生强大电磁脉冲而引发的瞬时过电压(浪涌电压)。
这些浪涌又通过三种途径被感应到电源线、天线或数据/通信电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