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a试卷库p
统计学A试卷库标准答案13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31C,2D,3D,4C,5B, 6C,7C,8A,9A,10B, 11C,12C,13C,14B,15C,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T,2T,3T,4F,5T, 6F,7F,8F,9T,10F 11F,12F,13T,14T,15T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BC ,2ABCDE ,3ABCDE ,4ABE ,5ABE ,6ACDE ,7ACDE ,8BCD ,9ABC ,10ABD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变量,2统计资料,3普查,4数量,5代表性误差,6强度相对数,7平均数(平均指标),8准确性,9定基发展速度,10同度量因素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某企业三种产品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12分试计算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及其绝对数变动额。
解:价格总指数=1011q p q p ∑∑=%19.1062359025050=说明三种产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长6.19%,使销售额增加1460元。
销售量总指数=0010q p q p ∑∑=%76.1381700023590=说明三种产品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长38.76%,使销售额增加6590元。
2.乙企业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15分经计算知:甲企业的平均工资为811.6元,标准差为171.3元,标准差系数为21.1%。
要求:计算乙企业平均工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与甲企业比较,作简要说明。
解: 乙企业平均工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如下: 平均工资83966.838238199600≈==∑∑=f xf x 元, 标准差=19.1752387304398)(2==∑-∑=ffx x σ元标准差系数=%88.2083919.175==xσ与甲企业比较, 乙企业平均工资略高,从标准差系数来看, 乙企业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即乙企业工资分配比较均衡。
长沙理工大学统计学A试卷库标准答案01-20套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D,5D,6C,7B,8A,9D,10D,11D,12A,13B,14D,15A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F,2F,3T,4T,5T,6F,7F,8T,9T,10F,11F,12T,13F,14T,15F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BCE,2BC,3BDE,4ABCDE,5ABC,6CDE,7AC,8ABCD,9ABD,10AC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连续,2总体,3总体标志总量,4复合分组,5可比,6单位总量,7算术平均数,8累积增长量,9同度量因素,10抽样单位数(样本容量),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根据上表资料经计算可得:平均成绩=76.6分;标准差=11.38分标准差系数=14.86%总产值指数:=137.94%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7.94%,增加产值248.3-180=68.3万元其中由于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指数:=114.95%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上升14.95%,使总产值增加:248.3-216 =32.3万元由于产量变化的影响:产量指数:=120 %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加20%,使总产值增加216-180=36万元4、根据第1题计算的结果有:(1)平均成绩=76.6分;标准差=11.38分所以:抽样平均误差分因为:F(t)=95.45%,所以t=2,分所以,学生平均成绩的估计区间为:74.324—78.876分(2)90分以上学生所占比重p=8%,因为:F(t)=95.45%,所以t=2,所以,90分以上学生所占比重的估计区间为:2.58%—13.42%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B,2B,3C,4D,5C,6B,7C,8A,9A,10D,11C,12B,13B,14D,15D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F,2T,3F,4F,5F,6T,7F,8T,9F,10F,11T,12F,13T,14F,15T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CE,2ABC,3ABDE,4CE,5BCD,6ACDE,7DE,8ABD,9AC,10ABC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质与量,2统计指标数值,3调查单位,4(上限+下限)/2、,5宾词,6强度相对数,7环比发展速度,8个体指数,9提高,10样本,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1)(2)2、10分已知:n=100,=1055.5小时,=52.5小时;所以:小时因为:小时,所以:,所以:F(t)=95.45%所以可以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数的区间为:1045—1066小时。
华北理工大学《统计学A》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华北理工大学《统计学A》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统计学A》考试内容:《统计学A》;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统计学的主要内容?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假设检验D. 数据描述2. 总体均值与样本均值之间的关系是:A. 总体均值总是大于样本均值B. 总体均值总是小于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是样本均值长期平均值的无偏估计D. 两者没有直接关系3. 在正态分布中,μ表示:A. 标准差B. 总体均值C. 样本均值D. 变异系数4. 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折线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5. 假设检验中,α表示:A.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B.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C. 样本容量D. 总体方差6. 当样本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会:A. 变得更宽B. 变得更窄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7. 下列哪个公式用于计算样本方差?A. \(s^2 = \frac{1}{n}\sum_{i=1}^{n}(x_i - \mu)^2\)B. \(s^2 = \frac{1}{n-1}\sum_{i=1}^{n}(x_i - \bar{x})^2\)C. \(s = \sqrt{\frac{1}{n}\sum_{i=1}^{n}(x_i - \mu)^2}\)D. \(s = \sqrt{\frac{1}{n-1}\sum_{i=1}^{n}(x_i - \bar{x})^2}\)8.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1, 1]D. (-∞, +∞)9.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散点图呈现直线趋势,则最可能适用的回归模型是:A. 线性回归B. 对数回归C. 二次回归D. 指数回归10. 下列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是所有可能观测值的集合,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测值。
统计学A试卷库标准答案10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0 1B,2C,3C,4A,5D, 6A,7B,8C,9B,10D, 11D,12A,13D,14B,15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F ,2T ,3T ,4F ,5T , 6F ,7T ,8T ,9F ,10F , 11F ,12T ,13T ,14T ,15F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BD ,2AD ,3ABC ,4ABDE ,5CDE ,6BCD ,7ACE ,8ABCDE ,9BCDE ,10ACD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标志值, (3)等于1,(4)有意识, (5)确定分组标志, (6)数值型平均数, (7)定基发展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8)上升33.3%,(9)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10)12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1)由于:样本平均工资为560元,标准差为32.45元。
所以:抽样平均误差μx =nδ=4.59元。
因为 F(t)=0.9545,所以 t=2,△x=9.18, 所以,该厂工人月平均工资的估计区间为:550.82~569.18元。
(2)由于:p=14%,所以:抽样平均误差μp =50%86%14)1(⨯=-n p p =4.91%。
因为 F(t)=0.6827,所以 t=1,△p=4.91%,所以,该厂工人月工资在600元以上的工人占全部工人比重的估计区间为:9.09%~18.91%。
2、(1)三种产品的综合废品率:三种产品的产量不能相加,所以只能以产品制造总工时为权数加权。
%5.250001250011==∑∑=f xf x (2)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产品的平均废品率适用几何平均法。
%396.098.097.013=⨯⨯-=G3、(1)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67.202136065320252020142204022000232241==+++=-+++=bb b b b (人) (2)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业总产值67.353631061033410358036203==++=∑=a a (万元) (3)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7493.167.202167.3536===b ac (万元/人)4、(1)生产费用指数=∑p 1q 1/∑p 0q 0=120.5/100=120.5%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5%,增加了20.5万元。
新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P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A.阿道夫·凯特勒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2、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A.标志B.变量C.指标D.3A. 结构相对指标B.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4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B.C. 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D. 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5A. 调查单位B.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6、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A. 按数量标志分组B.C.D.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7A.B.C.D. 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8、当计算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时,应采用哪种平均数:A. 众数B. 中位数C. 算术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9、某地区8月份一等鸭梨每公斤1.8元,二等鸭梨每公斤1.5元,10月份鸭梨销售价格没变,但一等鸭梨销售量增加8%,二等鸭梨销售量增加10%,10月份鸭梨的平均销售价格是:A. 不变B. 提高C. 下降D. 无法确定10、间隔相等连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数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11、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的关系是: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减112A.反映的现象范围不同B.C.计算时是否进行加权D.指数化的指标不相同13A.降低B.增长C.不变D.无法确定14A. B. 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C. 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D. 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小的方案15、在下列情况下,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可以采用重复抽样公式:A. 总体单位数很多B.C. 抽样单位数对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D. 抽样单位数对总体单位数的比重较大。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P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在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当考察某地区工业企业整个工人状况时,总体单位总量是( )A.工人的劳动定额B.C.全部工资总额D.工人的日产量3、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 )A. 结构相对指标B.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 无区别B.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5、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6、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B. 调查时间C. 登记时间D.7、平均指标反映(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D.8、对比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人均粮食产量B.单位粮食产量C.粮食总产量D.平均单位粮食产量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A.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B.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10、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相比较()。
A.均抽象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B.均根据同种序列计算C.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规定时间内总体的一般水平D.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作平均数11、如果现象的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
A.等于0B.等于1C.大于1D.小于112、在统计实践和理论中,指数一般是指( )A.广义的指数概念B.C.狭义的指数概念D.广义和狭义的指数两种概念13、某工厂产量本年比上年提高了15%,产值增长20%,则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
14、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A. 小于10B. 不大于10C. 小于30D. 不小于3015、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置信度)从68.27%提高到95.45%(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A. 增加一倍B. 增加两倍C. 增加三倍D. 减少一半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统计学A试卷库标准答案12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21D,2C,3C,4B,5A, 6A,7B,8B,9D,10B, 11C,12B,13C,14A,15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T ,2T ,3T ,4F ,5T , 6F ,7T ,8T ,9F ,10F , 11F ,12T ,13F ,14F ,15F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BCE ,2BCDE ,3BE ,4ABDE ,5ADE ,6AE ,7BDE ,8ABD ,9BCD ,10A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每一个工业企业,2无限总体,3重点调查,4有意识,5确定分组界限,6水平法,7数值平均数, 8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9增长了33.3%,10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356210==∑=n x x ()57.965502==-∑=nxx σ %34.273557.9===xV σ2、据题意:(1)n=60,x =1800,δ=8,F(t)=68.27%,所以t=103.1608===nx δμ 03.103.11=⨯=⨯=∆x x t μ所以:该批新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估计区间为:1798.97—1801.03小时 (2)又知:合格率p=59/60=98.33% 所以:%65.1600167.09833.0)1(=⨯=-=n p p p μ因为:F(t)=95.45%, 所以:t=2 %3.3%65.12=⨯=⨯=∆p p t μ 所以:该批新产品的合格率的估计区间为:95.03%—100% 3、(1)第一季度月平均非生产工人数:35132347341358236214224321=+++=-+++=a a a a a 人(2)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2022322040202520202200014224321=+++=-+++=b b b b a 人(3)第一季度非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所占比重%36.172022351===b a c产量总指数=%137100137000==∑⨯∑q p q p K q 由于产量增长37%而增加的生产费用为:137-100=37万元。
统计学A试卷库08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每一职工的文化程度C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D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2、在统计工作实践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其理由在于:A个体数量足够多B个体产生偏差不与考虑C如实反应情况不产生偏差D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3、每个总体单位都具有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如2004年末某市全部职工总体中有工业职工200万人,则不变标志是:A职工工资B该市的职工C工业部门D职工年龄4、要获得我国人口状况的详细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有: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普查D全面统计报表5、反映总体中各构成部分之间数量关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称为: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商品库存额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对于同一数列,以不同平均指标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其数值最小的是以:A算术平均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B调和平均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C几何平均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D中位数为中心计算的标准差8、抽样误差产生于:A登记性误差B系统性误差C登记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D随机性代表性误差9、在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时间数列B平均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10、计算总指数时,可以采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种形式。
拉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是:A∑q1p n /∑q0p nB∑q1p0 /∑q0p0C∑q1p1 /∑q0p1 D∑q1p1 /∑q0p011、某研究生班4个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别为75分、80分、90分、98分,这4个数字是:A标志B变量C指标D变量值1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调查组织工作B调查任务和目的C调查时间和地点D调查经费13、在统计整理工作阶段的统计整理:A主要对原始资料整理B只对原始资料整理C主要对次级资料整理D只对次级资料整理14、无偏性是衡量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估计量准则之一,无偏性是指: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B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D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15、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两者都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B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C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两者都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数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成正比变化关系,质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
案统计学a试卷库p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5.采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情况,主要侧重于长期计划的最未一年。
()
6.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好。
()
7.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8.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
9.当抽样数目一定时,总体标志变动度越小,抽样误差也越小。
()
10.在抽样推断时,概率度越高,则估计的准确性要求越高。
()
11.某产品产量增长15%,单位成本下降15%,则总成本不变。
()
12.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
13.综合指数和总指数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指数。
()
14.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配合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15.所有非全面调查都是为了从部分推断总体,以掌握事物的全面情况。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
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2、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工业企业普查,则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总体 E综合单位
3、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的内容包括:
A以经常性的统计报表为主体 B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C周期性重点调查为基础 D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E统计报表、重点调查为补充
4、统计报表的特点有:
A自上而下统计布置 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送出 D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属于全面调查
5、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事物的本质 B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C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6、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A货币单位 B劳动单位 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标准实物单位
7、简单算术平均数之所以简单,是因为:
A所计算的资料未分组 B所计算的资料已分组 C各组次数均为1 D各变量值的次数分布不同 E各变量值的频率不相同
8、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不可避免的 C可以事先计算出来 D可以加以控制的 E可以用改进调查方法的办法消除的
9、测定长期发展趋势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首尾折半法 D最小二乘法 E季节比率法
10、某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的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98%,这个相对数是:
A总指数 B季节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动态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人的年龄属于变量。
2.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与总体单位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这些调查单位的标志值在中占有很大比重。
4.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的分组叫做。
5.对比的事物是否,对计算相对指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