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练习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B.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C.冰变成水D.用铁水浇出铸件练习题2:如图所示,正在研究员手心中熔化的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镓.它在铝土矿中的锌化合物中被发现.镓在25 ℃的恒温容器中存储时呈固态,它的熔点可能是()A. -117 ℃B.30 ℃C.100 ℃D.42 ℃练习题3: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A.蜂蜡B.铁C.沥青D.松香练习题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海波、玻璃是晶体,蜡、松香、金属是非晶体B.金属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同时吸热C.同一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要比它的熔点低D.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练习题5: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

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

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练习题6: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大半熔化时(试管底部一直不与烧杯底部接触),大试管中的碎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练习题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练习题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大致体现液态海波凝固特点的是()A B C D练习题9:萘的熔点是80.5 ℃,那么80.5 ℃时萘的状态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三种状态都可能练习题10: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烧杯和试管中放有适量的碎冰,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线是B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烧杯内碎冰从第4 min开始熔化C.第2 min时烧杯内碎冰处于固液共存态D.试管内碎冰熔化时间为6 min练习题11:炎炎夏季,小明将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变成了冰块,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小明在可乐里加入冰块后能降低可乐的温度,这主要是因为冰块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摄氏度的水,现将温度为-10摄氏度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B.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2.一种新型固态建筑材料,现对其加热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情况,从10o C开始加热并计时,其在第1min、20o C时开始熔化,到第8min、40o C时熔化结束。

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B.C.D.3.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宇航员在空间站“天宫一号”内居住了3个月,然后返回地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宇航员居住在太空中,以地球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B.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对话,不需要电话等设备对方也能听见C.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上时,两者保持相对静止D.返回舱与大气摩擦表面物质将会烧毁,物质在熔化、汽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4.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近年来,建筑垃圾再循环利用成为新尝试,如废钢筋、废铁丝等经过分拣、回炉热加工可制成钢材等金属制品。

对于废钢筋、废铁丝再循环利用涉及的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A.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B.先汽化吸热,后液化放热C.先熔化吸热,后汽化吸热D.先熔化放热,后汽化放热6.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熔化要吸热,但熔化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D.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其温度降低7.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该晶体()A.在BC段,该物质吸热B.熔化过程中图象中的EF段C.凝固时的温度为55℃D.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8.下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C.在BC段物质内能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9.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2.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熔点/℃-391064108315353410A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海波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6min~12min内,海波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第15min时海波处于液态6.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7.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金属A汞B铯C铷D钾熔点/℃39293963A.A B.B8.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

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有些冰雕作品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水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水会逐渐形成冰雕作品,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凝华吸热D.凝华放热10.用如图甲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对相等质量的固体M、N 加热。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答案】B【解析】解: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D、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答案】B【解析】解: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通过观察发现降温时水缸中的水( )A.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 B.是从中央开始凝固的C.是从缸底开始凝固的 D.是同时开始凝固的【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水结成冰后,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ρ=m可知,体积会V变大,水缸的容积不变,所以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

故选:A。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 第2课时》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 第2课时》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同步练习卷(有答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同步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1.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 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 在第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2. 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 冰是非晶体B. 冰的熔点为C.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3. 如图所示,试管和烧杯内盛有的碎冰块,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有一半冰块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 不会熔化B. 熔化一半C. 全部熔化D. 可能熔化一部分,可能全部熔化4.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5. 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描绘图像如图,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熔点是B. 一定属于晶体C. 在第时固液共存D. 不吸收热量6. 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 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7. 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第时是固态B. 甲在段不吸热C. 甲的熔点是D. 乙是石蜡8. 市场上有一种“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神奇物质”在( )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可能处于固、液混合态D. 该物质是晶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9. 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这种物质______ ;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______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与凝固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答案】B【解析】A、晶体熔化时,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即晶体有一定的焠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焠点.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C、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不同,晶体到达熔点才能熔化,故C错误;;应选B2.如图3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0C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熔化从10min-25min,所以该过程持续了15min,故A不正确;该物质在温度到达80℃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C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故B正确;在30min时,熔化已经完成了,所以物质处于液态,故错误;由于该物质是晶体,所以在熔化过程中,10min到25min之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3.近几年来,北海市大力开展城市根底设施建设。

在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如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一熔化过程的图像是〔〕A.B.C.D.【答案】B【解析】沥青属于非晶体,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即没有熔点。

故答案为B4.如下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仍然吸热C.甲的熔点是44°C D.乙是海波【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甲有熔点,是晶体,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熱但温度不变,熔化时的状态的回液共存,根据纵坐标分析,熔化的温度是48℃,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0 10 0 40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

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B.熔化C.液化D.升华2.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屋檐下的冰凌 B.窗玻璃上的冰花 C.旷野上的白雾 D.植物上的露珠3.如图所示为2022年冬奥会赛区工作人员进行“人工造雪”的作业情景,其过程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颗粒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落地前凝结成小冰粒,就是人们看到的人造雪花,“人工造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是()A.凝华,放热 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 D.液化,吸热4.铝的熔点为660℃,则温度等于660℃的铝,其状态为()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5.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A.等于﹣5℃ B.等于0℃ C.介于0~﹣5℃之间 D.无法确定6.根据如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标准大气压物质熔点/℃固态酒精﹣117水银﹣39铁1535铝660A.﹣39℃的水银一定是固态B.酒精的凝固点低于﹣117℃C.用铝锅可以将铁块熔化成铁水D.气温达到﹣50℃时,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7.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起程,历时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余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A.酒精有较高的凝固点B.酒精有较低的凝固点C.酒精有较高的沸点D.酒精有较高的熔点8.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课标指南】
1.知识与技能:〔1〕明白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明白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3〕会用图象描述物体温度随时刻变化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乐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探究这些现象的隐秘.
4.重点与难点:熔化和凝固及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典例剖析】
例1:什么缘故不管外界气温如何样,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0℃?
思路导航:当外界气温高于0℃时,冰吸热熔化,只要冰未化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保持0℃;当外界气温等于0℃时,冰不熔化,水也不凝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仍保持0℃;当外界气温低于0℃时,水放热凝固,只要水未凝固完,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仍保持0℃.
答案:不管外界气温如何样,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0℃.
学法指津:此题要紧从水和冰这种晶体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来突破的.
练习:1.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刻后,以下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发生.例2:有体会的司机,冬天在内燃机水箱的水中掺入酒精,如此做的理由是什么?
思路导航:水的凝固点是0℃,在北方冬天专门容易结冰,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不易凝固;在水中掺入酒精后,可降低水箱混合水液体的凝固点,使其不易凝固.答案:水凝固成冰,体积增大,冬天的气温常常低于0℃,水易凝固.当掺入酒精后,降低了水的凝固点,从而使混合水液体不容易凝固,幸免凝固对内燃机水箱造成
破坏.
学法指津:此题要紧考虑如何解决热胀冷缩;通过加杂质来降低物质的凝固点.
你做对了吗?
练习:1.C
【实验探究】
例题:小玉闲逛在雪后的海边,发觉道路上的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的.她想到水的凝固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
〔1〕实验猜想与假设:含盐多凝固点〔高或低〕
〔2〕实验探究预备:箱门透亮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
〔3〕实验探究过程:①在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不加质量的盐.②将烧杯置于.③观看温度计,记录的温度.〔4〕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含盐量5% 10% 15%
凝固点〔℃〕-1 -3 -6
〔5〕实验数据分析论证: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思路导航:从〔4〕表中给出的数据为此题的突破口,且此实验采纳了物理学中的操纵
变量法.
答案:〔1〕.低;〔3〕.不同 、 冰箱 、三烧杯加有盐的水凝固时 〔5〕.水的凝固点是
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含盐量越多,凝固点越低.
学法指津:解完此题,能够想到晶体中只要混有杂质后,晶体的凝固点或熔点要降低.
【知识回忆】
【物理趣谈】
多孔的冻豆腐
冰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不具风味的美菜
呢!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什么缘故会变得象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许多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
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我们明白,水有一种奇特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状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之
间随温度的变化而可相互的变化. 熔化〔melting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要吸热. 凝固〔solidification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要放
热. 熔 化 和 凝 固
晶 体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变,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熔化图象
晶体凝固图象 非 晶 体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非晶体在熔化时
没有熔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下降,非晶
体在凝固时没有凝固点.
非晶体熔化图象 非晶体凝固图象


原先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解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通过烹饪,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专门早往常,我国人民就差不多明白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庞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专门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显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
原理的应用.方法是:依照零件的形状,用强度专门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那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所产
生的庞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因此,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冰冷地区的江河湖海,表面上尽管结了
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制造了生存的环境.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冻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智能冲浪】
一、基础训练
1.以下物质中,全都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萘冰B.石英蜂蜡冰 C.固态酒精食盐海波 D.铁铜玻璃2.关于固体物质的熔化,以下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A.熔化过程要吸热 B.熔化和凝固是互为相反的物理过程
C.固体熔化时总是保持温度不变D.大多数矿石熔化时温度不变3.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 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明白
4.晶体熔化时 ( )
A.吸取热量,温度升高
B.不吸取热量,温度升高
C.吸取热量,温度不变
D.不吸取热量,温度不变
5.如图4-2-1中,表示晶体凝固的图象 ( ) ,表示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来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传热比锡快 C.铁比锡硬 D.铁的熔点比锡高
7.北方的冬天天气冰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8.火山爆发,常有岩浆喷发出来,在那个地点发生的要紧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采纳冷冻法能够把水与酒精从它们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将混合液降温直到产生冰晶,第一分离出来的晶体及其缘故是〔〕
A.冰,水的凝固点比酒精的低 B.冰,水的凝固点比酒精的高
C.酒精,酒精的凝固点比水的高 D.酒精,酒精的凝固点比水的低
10.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儿的温度计一样用酒精制成,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11.常温下能看到冰化为水,而看不到铝块化为铝水,是因为〔〕
A.冰块比铝块硬 B.铝块比冰块硬
C.冰的熔点比铝的熔点更接近常温 D.以上讲法都不对
二、能力训练
12.在北方气温能够降到-40℃以下,那么使用温度计测气温时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以上两种温度计都可用 D.以上两种温度计都不可用13.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在0℃的房间中( )
A.冰连续熔化 B.已熔化的冰水开始凝固
C.冰可不能熔化,冰水可不能凝固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4.萘的熔点是80.5℃,温度是80.5℃的萘:(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状态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15.如下图4-2-2的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是( )
A.a至b B.b至c C.c至d D.a至d
16.物体吸取热量后,其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17.某种晶体在加热时,温度随时刻变化曲
线如下图4-2-3.
〔l〕该图像叫___________图像,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_.
〔2〕这种晶体叫__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__分钟.
三、应用与创新
18.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假如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发生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搬人0℃的房屋内,过了一段时刻,下面的讲法哪个是正确的( )
A.有些冰蒸发成水 B.有些冰熔化成水
C.冰的数量未变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发生
19.如下图4-2-4,烧杯与试管中均装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在烧杯内冰块逐步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A.试管中的冰块可不能熔化B.试管内的冰块会熔化一部分
C.烧杯内水温保持0℃ D.烧杯内水温高于0℃
20.在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冰,气温达-20℃,那么冰的上、下表面温度分不是〔〕A.-20℃、-20℃ B.-20℃、0℃ C.0℃、-20℃ D.0℃、0℃
参考答案
1.C 2.C 3.B 4. C 5.A、C 6. D 7.放低 8.C 9.B 10.A 11.C 12.A 13.C 14.D 15.B 16.D 17.〔l〕晶体熔化,0℃〔2〕冰 5 18.C 19.A、C 2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