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之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史论初复试经验分享、考研分析、参考书

合集下载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最全参考书目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最全参考书目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做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第一品牌。

更多择校择专业信息请咨询海翔智库教育哦!北京电影学院参考书,最全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及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1.剧作理论:《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电影剧作概论》电影学院文学系《通向电影圣殿》电影学院文学系《荣誉》苏牧《闲情偶寄》李渔《诗学》亚里士多德《美学》黑格尔《论戏剧和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劳逊《银幕的剧作》弗雷里赫《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2.电影学:《电影的元素》波布克《电影的语言》马尔丹《电影的观念》梭罗门《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电影是什么?》巴赞《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3.电影刊物:《世界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外国电影史研究方向备考书目《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世界电影发展史》沈嵩生《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世界电影史》萨杜尔《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中外影视大词典》汪流、王志敏、陈山中国电影史(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研究方向备考材料:《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著;《台湾电影史话》陈飞宝编著;《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著;《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主编;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备考书目《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以上书籍为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华语电影十导演》浙江摄影出版社纪录片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备考书目《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以上书籍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电视剧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备考书目《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以上为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表演学院影视表演创作及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电影艺术词典》;《演员自我修养》(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艺术心理学》(美)格林·威尔逊;《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林洪桐《银幕技巧与手段》林洪桐《电影表演艺术》林洪桐;《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主编《新中国电影五十年》胡克等主编《于是之论电影表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论北京人艺演技派》北京出版社《新世纪电影论坛》上、下中国电影出版社《谈演员的矛盾》(法)狄德罗;《电影表演》(美)奥勃莱恩;《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电影表演艺术概论》李苒苒、刘诗兵、马精武、张建栋《好玩的游戏与好看的艺术》齐士龙;《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齐士龙《明星之门—电影表演艺术论集》钱学格学苑出版社《影视表演艺术讲课笔记》刘诗兵南海出版公司《石挥、蓝马、上官云珠和他们的表演艺术》《电影艺术》编辑部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摄影系影视摄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论电影艺术》林格伦《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电影摄影创作问题》《电影语言》马赛尔·马丹尔《电影摄影艺术概论》《电影摄影造型基础》《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摄影镜头和使用技巧》现代电影技术研究方向备考书目:与影视摄影相关的书籍、期刊。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复试要求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复试要求

导师介绍
叶航 叶航,电影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浙江绍兴人,分别于2001、2010、2014年获经济学学士、文学(艺术学)硕士与文学(电影学)博士学 位。硕士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国际电影文化传播方向;博士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电影创作方向。曾有六年新闻从业经历(2001—2006),2014年9月起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国电 影文化研究院从事教研工作,2016年6月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电影批评 香港电影史 电影类型与作者 电影文化研究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港式喜剧的类型文化与认同政治——以‘新艺城’为中心”(项目主 持人,在研) 2.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互联网时代内地新导演创作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 3.横向课题“互联网新媒体与影视产业融合”(主要参与者,在研) 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意喜剧电影比较研究”(主要参与者,已结项) 5.北京电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香港‘新艺城’喜剧电影的商业机制与制作策略研究”(项目主持人, 已结项)
复试分数线解析
电影创作理论与历史
分数线
校线 院线 全日制线 非全日制线 少干计划
政治
36 50 50 36
外语
36 36 36 36
专业一
54 105 105 54
专业二
54 90 90 54
总分
335 335 335 300
导师介绍
林黎胜 1969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获电影学硕士学位。 学术论文: 1995年,论文《视点镜头:电影叙事的立足点》发表于《电影艺术》,全文约一万字。 1996年,论文《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经济变更与艺术分野》发表于《电影艺术》,全文约一万字。 硕士论文《中国电影的叙事时间研究》,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与《电影艺术》,并被收在《北 京电影学院研究生论文集》一书中。 1999年,论文《电影叙事学要述》,收入《电影学》(年底出版),约一万五千字。 影视作品: 电影《砚床》,《警官崔大庆》编剧。 电视剧《天津往事》(二十五集)编剧。 电视剧《阿里山女儿》(二集)编剧。 电视剧《风雨澳门》(二十集)编剧。 电视剧《海上圣火》(五集)编剧。 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 《中国电影叙事学》一书,约25万字,以中国美学和西方叙事学理论对中国电影进行全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 中国世界电影研究学会会员 中国港台电影研究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 电影史 电影作者 电影理论 开设课程: 中国电影研究 女性电影研究 主持《当代学术前沿讲座》 主要著作: 《当代中国电影》(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她们的声音》(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出版。 《华语电影十导演》(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出版。 《九十年代的第五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 《新中国电影50年》(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 《WTO与中国电影》(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导演谱系研寻》(专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真题答案解析及考研重点难点,考试大纲 ,考研主要复习书目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真题答案解析及考研重点难点,考试大纲 ,考研主要复习书目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电影学系】院系:电影学系研究方向名称:中外电影史论研究方向介绍: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影像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艺术素养;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创作、编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建构一个全新的中国电影研究框架,重视对于理论基础的培养;着重研究外国电影创作的历史经验和艺术成果,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电影史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才。

业务课二名称:电影理论与批评业务课二介绍:范围涵盖中外电影史理论和中外电影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重点考查考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阐述问题的能力。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电影基础理论》陈晓云《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艺术概论》赵彬《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研重点内部资料《世界电影理论思潮》游飞蔡卫第一章: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第一节大卫·格里菲斯在格里菲斯手中,电影变成了一种诉说故事和吸引观众的生动而有力的方法。

【他对电影创作理论的贡献】:第一是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第二是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第三是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作的创新。

格里菲斯并非第一个使用景别的变换,但他首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定义和涵义;格里菲斯第一个将镜头确定为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摈弃了照搬戏剧以场景为叙事单位的老观念,他还确立了由若干镜头组成场景,由若干场景构织段落的标准概念;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3格里菲斯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运动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并按照叙事情节或心理情景的需要将不同的时空平行剪辑在一起,使电影最终成为了独立于戏剧舞台之外的又一门新兴艺术。

2019年北大电影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大电影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大电影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专业介绍电影学专业培养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复试时间学术及专业硕士2017年3月20日(周一)8: 30- -10: 30在人文学苑6-115报到。

学术硕士3月21日(周二)、进行面试。

专业硕士3月22日(周三)、进行面试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学术型硕士各专业: 3月20日下午2:00-2:20,地点:人文学苑6-B122专硕创意写作方向: 3月20日下午3:00-3:20,地点:人文学苑6-B122面试进行期间,考生可在人文学苑6 B122候考。

复试内容(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1) 院系应及时公布复试细则(含复试时间、地点和复试成绩计算规则等信息)和复试名单。

考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并按要求参加复试。

(2)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费标准为 100 元/人次,由院系于复试前收取。

参加两次及以上专家组复试的复试费按次收取。

(3) 复试专家组秘书要在复试时填写《北京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情况记录表》。

(4) 复试可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通过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的考核。

如仅对考生进行面试,院系须设立一定数量的题库,事先确定评分标准,由考生随机抽取适量的试题进行回答。

试题难度要适中,并应尽量避免问题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2019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电影方向考研复试逆袭经验分享

2019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电影方向考研复试逆袭经验分享

北大MFA电影方向考研经验贴进入初秋才写下这个帖子来回顾一番过去一年的生活,倒谈不上万分感慨,只是有一种对过往的想念和对新生活的欢欣。

关于择校和专业,电影算是从小的一种渴望,从工科转入艺术门类,是需要让人鼓起很大的勇气的。

且一开始在北大、北电以及重大之间徘徊,北大向来是偏重理论结合实际的,而北电和重大可能更侧重于技能的训练,倒不是说这二者忽视理论的教导,而是北大的理论会将整个艺术的概念上升至哲学,这是让人觉得神秘而伟大的。

且向来中意综合性大学的氛围,刨除北电之后,北大和重大之间的差别,就显现在了北京大学这块中国top2高校的牌子上,然后一拍脑门,试试吧,随即将北大MFA圈进了自己的记事本上。

北大MFA从2016年改革后,17级开始,到现在19级刚好经历了三届学生,考研试题每年都在改革,从一开始四个方向(分别是广播电视,电影,音乐,美术)合用一套卷子选答,到后来的分方向出试卷,到20级的提前面试,北大的MFA还在改革之中。

整个MFA招收人数从17级的216人报考,录取72人,报录比3:1,到18级报考590人,录取84人,报录比7:1,到19级的取消学硕,缩招至64人,报考人数达到800,复试分数比18年提高了41分,可见难度一年年加大。

关于笔试,英语政治和两门专业课,他们在考试中的地位不分伯仲。

(一)英语北大MFA是考的英语二,但现在英语二的难度并不会比英语一低很多,英一难在完型和匹配,阅读的难度英一英二相差无几,但思路不同。

英语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的,越早开始越好,我从三月份陆陆续续开始复习,主要是看考研单词和英文文章(不是考研试题),备考英语的感觉(我的英语底子是六级520和雅思6.5)。

这个时候保持每天过一个单元(新东方红宝书)的单词,一篇文章看下来(不需要翻译)即可。

真正进入模拟训练阶段在8月份,8月份开始真正的把历年考研真题拿出来一遍遍的做。

第一遍:仿真练习,对答案,查生词;第二遍:仿真练习,对答案,全文翻译(我是拿错得多的进行全文翻译)。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辅导班笔记讲义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我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在此向大家分享一下考研的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帮助。

(2)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抽象思维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严密的逻辑推理,不允许感情用事。

形象思维则不然,形象思维约对象不是抽象的概念、数据而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

形象思维’的目的是要创造出有真情实感的亏生生的艺术形象。

“实感”同“真情”是分不开的,面对这一切,艺术家不可能超然物外地抱冷漠态室,而总是把启己的爱憎、褒贬、喜怒哀乐渗透于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忧愁。

(3)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功能。

形象思维过程中审美想像和联想是主要活动方式,艺术家会驰骋想像的翅膀,创造性地建构出独具魅力的艺术意象和形象。

由于想像的直接结果是创造出新的形象,所以,想像在艺术创造中具有重大作用,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想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可以增添艺术的真实感。

其次,想像在组织和补充生活素材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只有运用想像,艺术家才能把分散的零星的生活素材集中起来、概括起来,熔铸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再者,想像可以化虚为实,使抽象的虚幻的东西变为具象可感的形象。

所以,形象思维中的想像,既同现实的实有形象相联系,又同艺术家色造的虚拟形象相联系,二者交相融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使艺术形象亦真亦幻,象外有象,产生瑰丽多姿的艺术画面。

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

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 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复试真题解析、参考书及面试经验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复试真题解析、参考书及面试经验

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复试真题解析、参考书及面试经验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20年2月15日星期日2020年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

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

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

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育明教育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400-6998-626)。

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对于我们初试一对一的学员,我们都是建议初试后就开始备考复试。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

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

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

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

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问题四:缺乏模式面试。

很多考生一直在学校待着,很少经历过正式的面试,这就导致在考研复试中会非常紧张。

19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方向考研考研招生计划、参考书目、专业课复习规划与方法等解读

19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方向考研考研招生计划、参考书目、专业课复习规划与方法等解读

19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方向考研考研招生计划、参考书目、专业课复习规划与方法等解读2018年7月7日By育明教育李老师19年招生信息介绍院系: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研究方向名称: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介绍:该研究方向培养交叉型电影研究人才,兼具“电影艺术本体研究”(Film Art Reseach)和“电影研究”(Film study,含史论与文化研究)两个领域,在聚焦于影像、造型及声音等本体的基础上,拓展至文化、历史与产业研究领域。

业务课二名称: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业务课二介绍:该科目着重考察考生对电影艺术本体理论的理解情况,即对电影艺术创作的要素、规范及规律的了解情况,同时,考察对电影研究(史论、文化与产业)的掌握情况。

招生计划与考试科目解读:1、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是从2016年开始招生,前身是电影学系,相对于其他学院来说,这个学院的方向是比较好考的,尤其是对于一些跨专业而且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学院比较喜欢北大、中传高分的调剂。

2、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艺术理论与创意与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两个研究方向入学后基本学的都是一样的,艺术理论与创意方向虽然报的人少,但是相对也好考一些。

3、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与创意专业由于没有专业限制,所以每年跨考的学生比较多,所以考生不要因为没有专业基础就放弃自己理想的院校。

考生需具备如下条件:熟悉艺术史、电影史,对经典艺术作品、电影作品具有基本的概念和了解;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对各种艺术的形式、媒介和方法等有一定的认识;对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传播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创意和艺术思辨力。

推荐阅读书目:《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艺术概论》赵斌主编(2016版)考试复习规划第一阶段:信息收集及院校确定(3月—6月)了解考研信息、确定报考院校、明确专业课重点、夯实英语基础(尤其是单词、句型)第二阶段:考试重点明确(7月—9月)明确专业课考试重点并做笔记、明确考研政治考点及难点、考研英语真题解析第三阶段:明确重点并理解记忆(7月—9月)明确专业课考试重点并做笔记、明确考研政治考点及难点、考研英语真题解析第四阶段:深入背诵考点、练习试题(9月—11月)开始背诵考点难点、练习考点试题第五阶段:模式考试(11月—12月)每门课都进行4-5次模拟考试,并由育明教育聘请阅卷组成员进行指导和分析第六阶段:复试、面试(次年3月—4月)每门课都进行4-5次模拟考试,并由育明教育聘请阅卷组成员进行指导和分析备注:现在已经七月中旬了,各位考生已经开始第二件段和第三阶段了,准备充足考生甚至已经进入到第二第三阶段的后期了,对于那些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考生要抓紧了考研考博失败的四大因素1.缺乏合理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考研|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史论经验分享、考研分析、参考书13个月的旅程终于结束了,看到北影的拟录取名单的一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大概因为从我开始准备考研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只要努力并且用对方法,这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专业课
今天招了12个人,考两门专业课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和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

报考录取情况为:报录比大约是10:1。

考研情况介绍:中外电影史论方向的考研往年报名人数都不会太多,一般按照10:1的概率报名,因为是学术型考试,所以答题的风格要求、学术设想的要求会比专业型硕士严格。

考试特点:学霸系,报考的人有北大清华浙大同济等高校,学生基础偏好,竞争压力在学术型专业中应该算是排前的,最好具有论文写作经验,最好是有相关影视专业的学习及实践经验。

我当时报了新祥旭的专业课,老师给我的复习计划大概是这样的,希望也能给你们一些灵感吧。

第一阶段首先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了解;其次再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全面熟悉知识点。

第二阶段开始做近年考研真题。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要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按照考研论述答题的要求,练习论述题的写作,答题规范,以及如何在论述题、简答题上拿高分。

第四阶段,复习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总结答题技巧。

参考书:
赵斌《艺术概论》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郑亚玲《外国电影史》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新祥旭北京电影学院中外电影史论考研应试宝典》等。

公共课之英语一
英语是学习路程中有利的交通工具,不仅是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部分,更是日后研究生学习中最强有力的工具,英语学习是场持久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积累单词,任何一本单词书都可以,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再从最后一页到第一页,来回过几遍,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漫长,可以配合使用扇贝、知米等APP,随着对陌生词汇的积累,熟悉的单词朋友越来越多,每过一遍的时间越来越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然后就是做真题,真题的作用在感悟出题形式和难易程度,出题内容范围及模拟做题的速度及紧张度,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真题数量有限,还是挺宝贵的,合理使用它们。

频率为每周练一套,结合自己的节奏,做好适当规划,英语薄弱的更需要逐字逐句的研究透彻。

政治:试卷分两部分:客观题+主观题。

资料就是用大纲+肖秀荣系列+网课(主要是学习怎么答主观题)。

主观题只要你认真备考了都能得30分左右,故得客观题者得天下。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客观题真的是不好弄啊,有好多细碎的知识点,所以要好好背记。

复试
3月27日,复试正式开始。

往年某届的复试笔试题都是较为常规的几个电影学问题,比如“蔡楚生的导演风格”、“巴赞的影像本体论”等。

但今年的题目就是“你未来的研究计划及阐释”(大意)。

今年报考王海洲等老师的同学先行面试,报考吴冠平、叶航老师的稍后面试。

其实这次复试最重要的还是面试,所谓的笔试和面试各占一半,但面试其实是基于笔试所写内容而进行的,所以面试决定复试,复试决定全局。

最后总结了一下
1、整理专题真的很重要,一定要认真整理,考试时才能轻松应对。

2、不管看了多少书和论文,一定要有输出的过程,练习真题,不然到了考场真的会慌。

3、一定要至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次模拟。

4、平时多练练手速,字真的很重要。

5、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勤动脑,把自己想到的一些亮点即时记录下来,我就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的思考。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和现在很多同学一样,在迷茫和自我怀疑中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

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中不断徘徊是常态,大家都一样。

最重要的,看了再多的经验帖,不如找到自己的节奏,做好规划,胜利就在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