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本题编号:E-10027-2012)一、名词解释1. 京师同文馆2. 生活教育3.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4. 恩物5. 自我提高内驱动力6. 知识的表征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 简述课程多样化的内涵。
4.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l. 试论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2. 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 试述析韦纳的动机理论,并谈谈他们对教育的含义。
4. “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
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
所以他们的目的有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
即使能以文字表达的最正确的目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它们并不是目的,而是给教育者的建议,在他们解放和指导他们所遇到的具体环境的各种力量时,建议他们怎样观察,怎样展望未来和怎样选择,那么这种目的,作为文字,将是有害无益的。
......牢记以上这些条件,我们将进而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1)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
(2)一个教育的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
……(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
------摘录自《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第l18页至122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 该材料作者及其基本情况。
(2)该材料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3)该作者其他主要的教育观念。
——温馨提示:本真题由埃立特考研辅导团队基于网络资料整理——(版权归埃立特教育所有,违者必究,如若转载,请署名来源)。
各个学校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2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2、生活教育3、贝尔兰卡特制4、知识表征5、自我提高驱动力6、恩物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3、课程的多样性4、启发性教学原则三、论述题4道,每题20分1、试论孔子思想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
(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
(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1.名词解释:(6*5分)鸿都门学中体西用最近发展区元认知策略苏格拉底法道尔顿制2.简答:(4*10分)试评‚环境决定论‛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德育的疏导原则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3.分析:(4*20分)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杜威教育思想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心理发展4、人的发展5、课程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三、分析论述题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华东师范大学2011 333真题回忆名词:教育先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终身教育教师专业性发展最近发展区先行组织者简答:活动课程特点集体中教育原则陶行知‚生活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特征论述: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4、活教育5、骑士教育6、《莫雷尔法案》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三、论述题1、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2、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333考研-历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课程2.学制3.《颜氏家训》4.观察学习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和意义。
2.简述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3.简述德育过程的定义并说明其规律。
4.简述教师的基本素养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学生问老师:“我非常清楚我们家一个月能收多少房租,我的钱够花三辈子了,我为什么要上学?读书有什么用?”分析并评价这位学生的想法,并说明教师应如何引导?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不理想。
他对同学说:“大家都在猜老师会默写哪一篇文章,你猜中了,我没有猜中。
”可见所有成败人们都会寻找解释和借口。
韦纳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说明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实践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劳动教育2.稷下学宫3.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4.教育现代化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4.简述奥苏泊尔提出的影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三大要素。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时代局限性和变革趋势。
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英]约翰·洛克著,熊文春译,《教育片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4-125页。
材料概览:“...教育目标是什么,其关键是什么....调和看似矛盾的地方,觅得教育的真谛”材料细节回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克制儿童的欲望,发展儿童的理智,关键在于理智和原则规范儿童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需要用严厉的方法约束儿童,要求儿童完成它应该完成的事情,制约儿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也不想看到孩子失去个性,没有自由,因为儿童收到管制而变得怯懦、不自信。
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1鸿都门学2中体西用3最近发展区4元认知策略5苏格拉底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每道10分,共40分)1试评“环境决定论”。
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3简述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三、论述题(每道20分,共80分)1试分析论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2试分析论述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3试分析论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4试分析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1鸿都门学答:鸿都门学是东汉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建于灵帝光和元年即公元178年,因校址设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鸿都门学的创办是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的利益,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密切关系。
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达千人。
教学和研究的内容为尺牍、辞赋、字画,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
学生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
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变革了教育内容。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创造性的形成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中国古代专科学校之始。
这在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中体西用答:“中体西用”的含义就是张之洞所指出的“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个思想。
其基本思想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传授经史之学,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萌芽于鸦片战争时期,不同政治派别都对其进行了探讨、阐述和发展,直至张之洞的《劝学篇》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中体西用”认可西学,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由“可能”成为“现实”,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历年真题2011-2020

北京师范大学2011-2020考研教育综合333真题2011年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鸿都门学2、中体西用3、最近发展区4、元认知策略5、苏格拉底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评“环境决定论”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3、德育的疏导原则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2、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4、杜威教育思想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京师同文馆2、生活教育3、贝尔--兰卡斯特制4、恩物5、自我提高内驱动力6、知识的表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简述课程多样化的内涵4、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论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2、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试述析韦纳的动机理论,并谈谈他们对教育的含义。
4、“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
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
所以他们的目的有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
即使能以文字表达的最正确的目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它们并不是目的,而是给教育者的建议,在他们解放和指导他们所遇到的具体环境的各种力量时,建议他们怎样观察,怎样展望未来和怎样选择,那么这种目的,作为文字,将是有害无益的。
……牢记以上这些条件,我们将进而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1)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
……(2)一个教育的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考研真题-333教育综合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硕)考研备考-育明考研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情况(育明考研)201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招生目录院系专业招生人数/推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040101教育学原理18人/11人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2人/13人040103教育史11人/6人040104比较教育学19人/11人040105学前教育学13人/9人040106高等教育学14人/8人040107成人教育学2人/1人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6人/4人040109特殊教育学11人/6人0401Z1教师教育16人/10人0401Z2远程教育7人/4人045116心理健康教育(专硕)25人/12人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专硕)25人/17人045118学前教育(专硕)25人/12人047101教育经济与管理30人/17人078401教育技术学26人/13人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人/3人北师考研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企鹅: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考研分析(育明教育)育明杜老师解析:1、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学位,不设方向,只招收本科所学专业为教育学类、心理学类及其他师范类的考生。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报录比在10:1(竞争较激烈)3、初试总分:100分政治+100分英语+150分教育综合+150分发展心理学=500分复试总分: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
笔试90分为及格分,外语+面试150分为及格分,复试240分为及格分,未达到以上及格线的,不予录取。
录取方式:初试总分+复试总分,分专业从高分往低分依次录取。
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单独排序。
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90分左右。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北师大教育综合333历年真题(2010-2021)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有教无类2、壬戌学制3、做中学4、教学形式阶段论5、横向迁移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当代意义。
2.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3.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4.简述德育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1.试论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2.试论述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分歧和调和原则。
3.试论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4.“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段话出自卢梭的《爱弥儿》,请你根据卢梭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2.中体西用3.最近发展区4.元认知策略5.苏格拉底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1.试评“环境决定论”。
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简述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三、论述题1.论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2.论述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3.论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4.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2.生活教育3.贝尔-兰卡斯特制4.知识表征5.自我提高内驱力6.恩物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简述课程多样化的内涵。
4.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1.试评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评述韦纳的动机理论。
4.材料:“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1.教育【答】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刘、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苏湖教法【答】苏湖教法也叫“分斋教学",是北宋胡暖在主持苏州、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
胡谖在苏湖两州学任教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在胡谖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3.进步主义教育【答】19世纪末,进步教育运动崛起。
以帕克的“昆西教学法”为起点,到20 世纪50年代衰落。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反思了传统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个性与自由,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
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4.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答】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中,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与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
"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5.最近发展区(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答】最近发展区即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年 333 教育综合真题回忆
一、选择题(2 分*15 个=30 分)
考人物+著作、思想等
二、名词解释(5 分*4=20 分)
1、双轨制
2、班级授课制
3、操作性条件反射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三、简答题(10 分*4=40 分)
1、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
2、评述癸卯学制
3、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发展性教育理论
4、评述我国的基本学制
四、论述题(20 分*3=60 分)
1、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材料(什么影响小迪的学习与表现)
2、辨析:教学是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是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意愿,如何协调
两者的冲突?
3、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列举两个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和思路
2018 年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思潮
2、有教无类
3、隐性课程
4、全纳教育
二、简答题
1、斯宾塞生活准备说
2、韩愈的教师观
3、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内涵以及主要类型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如果不是为了应试教育,我就要好好搞德育”试论述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2、案例分析:一个老师做了一个教育实验叫做“成功教育法”,上课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给予表扬请坐,回答错误先不坐,等下次再提问优先给站着的同学机会让她们先回答,
回答正确了再表扬请坐,让每位同学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这个老师没想到的是,班里回
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1)请解释原因
(2)请运用教育心理学强化理论解释教学问题,并给教师提一些改正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 2019 年 333 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学制
3.《颜氏家训》
4.观察学习
二简答题
1.简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和意义
2.简述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3.简述德育过程的定义并说明其规律
4.简述教教师的基本素养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 学生问老师:“我非常清楚我们家一个月能收多少房租,我的钱够我花三辈子了,我为什么
要上学?读书有什么用?”
分析并评价这位学生的想法,并说明教师应如何引导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不理想。
他对同学说:“大家都在猜老师会默写哪一篇文章,你猜中
了,我没猜中。
”可见所有成败人们都会寻找解释和借口。
韦纳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说明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