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合集下载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溶菌酶是一种常见的酶类,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它在保护机体免受细菌感染以及在食品加工和医疗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溶菌酶具有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是由肽聚糖和多肽交联而成的网络结构,具有保护细菌免受外界应激和环境的功能。

然而,溶菌酶可以使细菌细胞壁结构破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溶菌酶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的淀粉样物质,使其结构松弛并最终溶解。

这种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许多病原菌,并在身体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溶菌酶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食品中存在着细菌污染的风险,如奶制品、肉类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溶菌酶可以有效地降解细菌细胞壁,从而去除其中的有害细菌,并增加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例如,加入溶菌酶的乳制品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污染,提高产品的卫生水平。

这些溶菌酶的应用还可以提高食品的保存期限,减少细菌感染导致的食品腐败。

此外,溶菌酶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强大的抗菌能力,溶菌酶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溶菌酶可以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溶菌酶可以破坏感染细菌的细胞壁,导致其死亡,并消除炎症反应。

此外,溶菌酶还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促进组织再生,对于创伤性损伤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结起来,溶菌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在抗菌、食品加工和医疗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的结构,解除菌体的保护层,从而破坏细菌的免疫机制并最终导致其死亡。

在食品加工中,溶菌酶可以去除食品中的细菌污染,并增加产品的安全性和保存期限。

在医疗领域,溶菌酶可以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并加速伤口的愈合。

因此,溶菌酶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微生物复习资料部分答案

微生物复习资料部分答案

微⽣物复习资料部分答案绪论1.什么是微⽣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在⽣物界的分类地位如何?微⽣物是所有形体微⼩、结构简单的低等⽣物的总称。

微⽣物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和亚病毒,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克次⽒体、⽀原体、⾐原体、螺旋体、古⽣菌,真核类的酵母菌、霉菌和蕈菌、以及单细胞藻类和原⽣动物等。

微⽣物分别属于病毒界、原核⽣物界、真核⽣物界和真菌界。

2.微⽣物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个体⼩、结构简;种类多、分布⼴;胃⼝⼤、⾷谱⼴;繁殖快、易培养;数量⼤、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3.举例说明微⽣物和⼈类的关系。

微⽣物是⼈类的朋友:1)微⽣物是⾃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理屏障3)微⽣物可以为⼈类提供很多有⽤的物质:有机酸、酶、各种药物、疫苗、⾯包、奶酪、啤酒、酱油等等。

4)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多利⽤微⽣物处理污⽔、污物、毒物,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以及监测环境等⽅⾯。

少数微⽣物也是⼈类的敌⼈:1、引起各种疾病:痢疾;伤寒;霍乱;感冒;⼄肝;结核;2、引起⼯农业产品及⽣活⽤品的霉烂、腐蚀。

4.什么是微⽣物学?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什么?微⽣物学是研究微⽣物及其⽣命活动规律和应⽤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微⽣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理⽣化、⽣长繁殖、遗传变异、⽣态分布及其在⼯业、农业、医疗卫⽣、环境保护和⽣物⼯程等⽅⾯的应⽤。

微⽣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微⽣物及其⽣命活动规律,研究它们与⼈类的关系,发掘微⽣物资源,充分利⽤微⽣物的有益作⽤,消除其有害影响,造福⼈类。

第⼀章:1.细菌细胞有哪些主要结构?他们的功能是什么?答:(1).细胞壁:①维持细胞外形②保护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损伤③是鞭⽑运动所必需的⽀点④阻挡有害物质进⼊⑤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⑵.细胞膜:①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运输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③参与细胞壁和荚膜的合成④参与能量的产⽣⑤是许多酶的所在部位,是重要的代谢活动中⼼⑥与细胞的运动有关,细菌鞭⽑的基体位于细胞上,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⑶.拟核和质粒:拟核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质粒不仅带有部分遗传信息,具有各种特定的表型效应,如致育性、抗药性和对多种⾦属的抗性及分解有毒物质等,⽽且能通过⼀定⼿段,克隆外源DNA⽚段。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是一种具有溶菌活性的酶类,主要作用是溶解细菌细胞壁。

溶菌酶能够针对某些细菌的细胞壁进行特异性作用,使细菌细胞壁发生溶解和裂解,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解细菌细胞壁的关键组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即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成成分。


菌酶能够切割细菌细胞壁上的肽聚糖链,使其断裂,然后通过肽链的剪切和水解作用,使肽聚糖链上的化学键断裂,导致肽链的解结和肽聚糖的降解。

在溶菌酶的降解作用下,细菌细胞壁失去了支撑作用,细菌内外压力差异失衡,导致细菌细胞壁的断裂和细菌细胞膜的塌陷。

细菌细胞膜的塌陷会导致细菌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失去正常调控,最终导致细菌细胞的溶解和死亡。

溶菌酶作为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防御分子,在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特异性地识别和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而不会对周围的人体细胞产生损伤。

同时,溶菌酶也是细菌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葡萄球菌感染等。

总之,溶菌酶通过针对细菌细胞壁的特异性降解作用,对细菌细胞壁进行溶解和裂解,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它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并且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

溶菌酶作用

溶菌酶作用

溶菌酶作用溶菌酶又称溶解菌酶,是一种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类物质。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多糖(如肽聚糖和聚乳酸)和肽链组成,具有保护细菌细胞的功能。

而溶菌酶能够水解细菌细胞壁的多糖和肽链,使细菌细胞壁失去保护,导致细菌细胞的溶解和死亡。

因此,溶菌酶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

溶菌酶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即通过靶向肽聚糖或聚乳酸水解,或者通过靶向肽链水解。

一般来说,溶菌酶与细菌细胞壁之间的结合是非常特异的,即每一种溶菌酶只能与特定种类的细菌产生结合作用,这种特异性是由溶菌酶的结构决定的。

一旦溶菌酶与细菌细胞壁结合后,它便能够水解细菌细胞壁的多糖和肽链,造成细菌细胞壁的破坏和细菌细胞的死亡。

溶菌酶不仅对多种常见的细菌具有抗菌作用,还对一些耐药菌和致病菌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溶菌酶对细菌的杀菌作用不仅取决于其浓度,也取决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特性。

一般来说,细菌细胞壁结构越简单,溶菌酶的抗菌作用就越强。

此外,溶菌酶还可以参与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免疫力。

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溶菌酶会被机体免疫系统通过针对细菌产生的抗体来激活,进而对细菌进行杀菌。

由于溶菌酶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

在医药领域中,溶菌酶常用于制备药物、消毒和灭菌等方面。

在食品工业中,溶菌酶可以被用作防腐剂和保鲜剂,能够有效地抑制食品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总之,溶菌酶是一种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类物质,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它通过特异性结合细菌细胞壁,水解其中的多糖和肽链,破坏细菌细胞壁,引起细菌的溶解和死亡。

溶菌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一,过程1 .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l 一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 .染色( 1 )初染加草酸铰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 2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 3 )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 %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 一30 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 4 )复染用番红液染1 一2 分钟,水洗。

( 5 )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 6 ) 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 一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肤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青霉素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你的结果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德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你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中的一些问题第2章纯培养1.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的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

( T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对氨基苯乙酸/以2,4-D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从对氨基苯乙酸/2,4-D含量较高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配制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 ;将样品适当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板;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中CO2的自养型微生物) ;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第3章结构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单体由(1)双糖单位(2)四肽尾(3)肽间桥三部分组成。

2.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组成上的差别: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含量低;无磷壁酸;类脂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很高;磷壁酸含量很高;无类脂质;无蛋白质。

结构差别:大肠杆菌:肽聚糖: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甘氨酸五肽桥;厚度大;交联度大。

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mDPA—D丙氨酸”;无特殊肽桥;厚度小;交联度小。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_A_结构的多样性上。

A肽桥B粘肽C双糖单位D四肽尾4. 革兰氏染色法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基本操作步骤,哪一步是关键步骤;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溶菌酶杀死细菌的机制

溶菌酶杀死细菌的机制

溶菌酶杀死细菌的机制
溶菌酶是一种酶类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和某些细菌中,它具有杀死细菌的特殊机制。

下面是溶菌酶杀死细菌的一般机制:
1. 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大部分细菌细胞壁由肽聚糖类物质构成,形成了一层类似网状结构的多糖层。

2. 溶菌酶的作用:溶菌酶能够特异性地与细菌细胞壁上的肽聚糖结合。

3. 水解作用:溶菌酶在结合到细菌细胞壁后,通过水解作用将肽聚糖链分解为单体糖,并断裂肽聚糖与多糖的连接。

4. 细菌细胞壁的破坏:由于肽聚糖链的断裂,细菌细胞壁的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细菌细胞壁的强度降低。

5. 细胞内渗透压失衡:细菌细胞壁的破坏导致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失衡,细菌开始失去对渗透物质的控制。

6. 细菌溶解:失去细菌细胞壁的支持,细菌细胞的内外压力差迅速平衡,细菌细胞内的物质溢出,细菌最终溶解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溶菌酶对于各种类型的细菌都具有特异性,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细胞壁组分,因此对应的溶菌酶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一些细菌可能会产生抗溶菌酶的机制来保护自身。

但溶菌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防御分子,在维持身体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3.非细胞型:病毒。

特点:1.体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强,易变异二.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答:研究领域有制药、治理环境污染等,微生物的基因科学,微生物病毒学,现代微生物学已发展出很多的分支学科,如病毒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微生物(生物农药,浸矿微生物等),病源微生物(主要指细菌),海洋微生物,古细菌等,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遗传背景,市场化应用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食用菌的生产、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等。

三.简述微生物与制药工程的关系。

答:1.人类除机械损伤外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造成的2.微生物又是人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方法3.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来源很多4.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相当多样,可用于生物制药5.微生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涉及人、微生物、植物的协同进化6.遗传学与生态学名词对照:古菌域:Archae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古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

(不确定)细菌域:bacteri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

(不确定)真核生物域:Eukary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为其中一大类别。

(不确定)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所有形态体积微小的单细胞或者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第二章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①.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么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

②.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谢谢观看! 2020
肽聚糖:聚糖链
短肽 肽桥
G+细菌肽聚糖单体的结构
细菌细胞壁不仅具有很多共性,而且革兰氏 阳菌和革兰氏阴菌中还存在着各自的特征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 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青霉素又称盘尼西林,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
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 抗生素。
作用结果
●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 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 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药理作 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 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 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 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 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 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作用靶物质
●溶菌酶:靶物质是细胞壁的肽聚糖,溶菌酶溶解 细菌细胞壁 ●青霉素:靶物质是细胞壁的转肽酶,青霉素抑制 细菌细胞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
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种黏多糖的碱性酶。只要通过破 坏细胞壁种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 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 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溢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 还可以和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 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 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微生物学
比较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 胞壁的作用......
壹 细菌细胞壁结构 贰 作用靶物质 叁 作用机制 肆 作用结果 伍 作用对象
几乎所有的细菌都具有细胞壁(支原体除外),它是 细菌细胞最外一层坚韧并富有弹性的外被,主要成分 是肽聚糖。
肽聚糖:是组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
的主要化学成分,也称细胞壁质、黏肽或黏肽复合物。
作用对象
溶菌酶:水解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双糖单位, 有一个N-乙酰葡糖氨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 N-乙酰胞壁酸相连接,溶菌酶就是作用于这个糖苷 键,水解这个糖苷键,造成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 散架而死亡。
青霉素:β-内酸胺抗•生素可以专一性与细菌细胞 膜上的靶位点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而导致 细胞死亡。由于靶位点能与同位素标记的青霉素G进 行共价结合,因此将这些靶位点称之为青霉素结合 蛋白,即青霉素的作用对象。
青霉素作用机制:干扰细 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 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 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 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 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 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 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 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其对革兰阳性菌有效,
由于革兰阴性菌缺乏五肽 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 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