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doc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作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作文我的家乡阳泉—坐落在太行山中部,原来是一座贫穷落后的,生存环境极差的小山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现在已变成了一座环境优美的中等城市。

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和“太行明珠”的荣耀。

我虽然是一个11的小学生,但我经常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述过去的阳泉。

从前的阳泉:狭窄的马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拥挤的街道,破烂不堪,杂草无章;淤塞的桃河,蚊蝇飞舞、杂草丛生;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穷困的人们,怨声载道;如今,这座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岁月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家乡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手机几乎人手一部,住房也不再是自建房、平房、破旧房,面积变得越来越大,拥有私家车也不再是梦想。

北山公园、滨河世纪城、桃北路景观大道……正在快速地改变家乡的面貌,提升这城市的品位。

一来到阳泉,首先看到的是:美景如画的桃河从市中心穿过,像一条华贵的玉带把阳泉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桃河的改造和蓄水,成了阳泉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河床两边是绵延几公里的桃河公园,苍松翠柳成行成列,平坦的小径环绕在花、草、树木之间,形色各异的花坛,安静、平和的展现在有人的面前。

早晨人们来到桃河公园,老人们自发组织的晨练队伍,有的练太极拳,有的练舞剑;年轻人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羽毛球,个个神采飞扬;小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桃河公园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阳泉简直就是一座不夜城。

十里矿山灯光闪亮,胜过天上的繁星;市区的建筑物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好似夜上海;桃河公园,蜿蜒而上,百灯罗列,形态万千,犹如天上的银河。

桃河两岸街道宽阔,绿树成阴,处处散发着现代城市的气息。

30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阳泉市的辉煌:一个富足安康、欣欣向荣的城市,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相信阳泉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我的家乡必将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莆田常太有一个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地方,她有着“中国枇杷第一乡”的美誉,她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莆田常太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正是这一伟大的决策,一扇尘封五千年的大门终于被推开,中华大地重新焕发了生命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正是这一伟大的决策,中国旺盛的生命力找到了新的出口,寻着早春的气息蓬勃生长,不断壮大。

正是这一伟大决策,我们这一小小农业县,也在祖国母亲的哺育下,享受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结出累累硕果。

曾记得小时候家乡的生活情景:能吃饱已是莫大的愿望,更不要提我爸那年轻的时代了。

家家靠种田维生,家里有黑白的电视和自行车已是相当不错了。

但转瞬之间,房子由土楼变成了一栋栋的别墅,为了方便运输水果出去,道路在05年政府出资铺了水泥路,交通便利了,路上跑的车辆也多了。

手机、液晶彩电、空调、电脑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汽车已进入许多普通人的家庭。

这一切的变化与改革密不可分,我们引进了枇杷,并推广普及。

是它给我们带来第一桶金。

在99年我们举办了“全国枇杷节”。

获得“福建现代农村示范区”。

我们欣喜地看到,常太的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群众医疗、生活保障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的老百姓不再为几千年不变、天经地义的皇粮国税发愁,不再为孩子的学费而焦心。

从前有的都养不起孩子,更不用说上学了。

现在孩子上学学费都免了。

许多家长为了追求好的教育环境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好的学校里。

现在的年轻人多数是在外读书和工作。

形成致富道路的又一变化,不再依靠种植果树来赚钱。

县里还在06年开发了九龙谷森林公园,并在07年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给镇里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引领人们生活观念不断更新。

是改革开放赋予了人们独有的精神!我看到了常太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改革开放30年征文范文30年乘风破浪回首时今非昔比

改革开放30年征文范文30年乘风破浪回首时今非昔比

改革开放30年征文范文30年乘风破浪回首时今非昔比在历史的长河中,30年可谓“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

可就在这短暂的30年中,我们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五千多年以来前所未及的成果,当我们再回首时广饶已今非昔比。

广饶南临齐国故都临淄,北靠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东接蔬菜之都寿光。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便是人杰地灵、富庶之地,当今更是鲁北地区的一颗闪耀之星。

30年后的今天,看广饶高楼林立、道路畅通、绿树成荫、芳草袭人,湖光水色,灯火阑珊,美丽的景色让人留恋忘返。

迈步县城,累了随时随处可以歇脚,三步一凉亭,五步一公园。

公园里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无论你乘凉避暑,还是休闲娱乐,都会乘兴而来,乐而不归。

当你为县城的整洁、美丽感叹不一时,小城镇的建设会让你更为吃惊。

以大王、稻庄、丁庄为代表的小城镇,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各乡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方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地域优势到政策法令,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良鸟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优惠的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正如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所说:“企业是候鸟,哪里环境适宜,它就飞到那里去”。

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造就了以造纸、化工、轮胎、纺织等为主的一批大型企业,大大提高了广饶的财政收入,使我县在某某年稳步进入了全国百强县。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文化又服务于经济。

广饶作为文化大县,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近几年来我们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像吕剧、陈官短穗花鼓等;对古文化遗址加以维护,像傅家遗址、倪宽墓等。

并积极征集散落在民间的文物。

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搞好文化宣传使之服务于经济发展。

广饶作为兵圣孙武的故乡,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大力宣传广饶。

像我县每年一度的“孙子文化节”就是最好的例子。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2篇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2篇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 (3)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 (3)精选2篇(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转变。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务农的农民。

在我小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缺乏各种物质和教育资源。

家乡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然而,改革开放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农业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扶农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农民们能够通过发展农业经济来增加收入。

果树种植、养殖业和农业产品加工等新产业相继兴起,农民们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农业,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量的工厂和企业在家乡建立起来,为家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还记得以前没有人上过大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发展自己的才能。

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也加快了,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竖立在每个角落,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了经济繁荣,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变化。

人们开始关注个人发展和创业,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再满足于过去的生活状态,人们学会了自我超越,不断追求进步。

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乡的变化。

我曾经亲眼目睹着家乡的贫穷,但现在我可以见证着家乡的繁荣。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物质的富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我为家乡的进步感到自豪,同时也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

我相信,在新的时代里,改革开放将为家乡带来更大的发展,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 (3)精选2篇(二)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回顾过去,我只能用“抚今追昔”来形容对家乡的思念和思考。

家乡位于广东省一个偏僻的小城市,改革开放前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汉中,这里人民朴素、勤劳、善良。

城市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其发展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话、电冰箱各类电器和生活用品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在不经意间,我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步入了新的生活水准,物质生活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那个让民族惧怕,人民浑噩的时代已被远远的甩在了,不复存在的过去;人民在欢声笑语中劳动,在劳动中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社会按劳分配,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工作,得到相应的劳资,大家心里甜、容颜悦。

听爸爸说:过去我们这座小城积贫积弱、电话不灵、道路不平。

城里的街道弯弯曲曲,十分狭窄,起伏不平,我们学校门前的路以前就是一段很高的坡。

小街小巷是土路或用石子铺成,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那时每家每户都要用小玻璃瓶自制一个煤油灯,电就像一个未曾知晓的神物,只有政府办公楼有一丝微弱的灯光,和几部老式的电话。

为了打个个长途电话要到邮电局排队等候。

更别说到个远方了,交通工具十分有限,道路多数是泥泞的小道,汽车、火车、飞机更是只是个听人说过的新闻,大部分作物都是由肩挑背抗,农民劳作机械化更是群众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了。

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泥泞的马路已是宽阔的硬化运输公路,周边农田大部分实行了机械化种植,交通工具更是多不胜数,大道小路通向家家户户,方便千万家,告别了曾经那低效的生产力,破旧的吊脚楼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弯曲狭小的街道变成了宽敞的大道,盖了公园、建了大桥,道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家的变化_1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家的变化_1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家的变化我差不多退休16年了,亲身记忆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感觉到30年来我国人民日子水平的别断提高给人们的精神、心理带来了极大的欢跃和健康,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百姓日子有了保障。

从衣着上看,日渐靓起来的各种服饰,把人们装扮得五彩缤纷,我也解放了思想,加入了时尚队伍,只要是穿上就显年轻,我就先装扮老伴,自己挑选很阳光的服饰,尽管老啦,也要让人好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10岁,心中别提多高兴啦。

别再是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如此也显得精神多了。

从住与行上来对照,那更是翻天复地的变化。

我们在70年代末仍然住在“一明两暗”的小北屋里,人口多、孩子小,就都挤在一具大床上,另一间屋有两个单人床,那是两个孩子的空间,他们就在床头上钉个板子,放自己的学习用具,我们没有好的经济条件去买傢具,什么都凑合,屋里乱七八糟的,看起来改日要搬家似的。

尤其是冬天,取暖就成了咨询题,只在堂屋点个铁炉子,使用的蜂窝煤,质量很次,常常是那煤气味儿熏得人头昏脑胀,就如此还买别上那煤,得到清早4--5点钟去煤厂排队,经常是煤依然软摊子哪,就被买主抢走,我也惟独去抢,拉回来300斤里没有几块是整的,我学会了团煤球,这就好办了,但可累坏了我。

有一次我中了煤气,特别历害,三天别省人事,大夫说:血液里有毒。

结果输输液就好啦!可把孩子们吓坏了。

后于85年搬到石家庄,又相继买了三室两厅的大屋子,有了暖气,这回可舒心了。

在职时,想都想别到的事,在退休后实现了。

在人们鼓起来的“钞票袋子”里也改变了出行乘车难的咨询题。

所以,私人轿车日渐增多。

就我家而言,大亲孩子及儿媳各有自己的汽车,小亲孩子两口也各有车,女儿那边及外孫子基本上摩托车、助力车,一来:方便快速,二来:节省时刻有利工作,休假日旅游也方便。

最让我体味深刻的是:亲孩子、孫女圆了我的出国梦。

他们经过自己的刻苦勤学,分别去了大洋彼岸读书或工作,这在30年前是想都别敢想的事,现在都一一如愿,而且工作出色,学习优秀,屡屡受到表扬和提升。

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

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

昔日到大孤山镇,拐弯抹角路不平,一路颠簸又泥泞。

如今到处可见油亮的水泥路,条条通向幸福村。

往日乡村的破旧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短暂,可是这三十年使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后,我们农村更是旧貌换新颜。

抚今追夕,心中感慨颇多。

我的家住在伊通县城西北,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然而,儿时的生活却是心中一种难言的痛。

忘不了,为了吃顿大米饭,要和妈妈哭上几次鼻子,记得当时家里很穷,每顿都是苞米馇和大饼子,我们姐弟四人,我是最小的,爸妈宠着我就从亲戚家换点大米,每顿用碗给我蒸上一点,这也是我小时候“苦肉计”的回报。

三年在初中的学习,每天要趟过几米宽的大河,偶尔鞋子还会被水冲走,走上十多里路才到学校。

春秋天,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那时自行车很破,雨天,我就挽起裤腿,准备一个树棍,防止烂泥把车轮粘住,有时还要用肩膀抗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

那时屯子里的电视特别少、更没有电脑,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只有几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

家里穷买不起自己想看的书,一旦有本好书抢着看,在同学中传来传去,爱不释手。

现在不必说那四通八达的电路,跨过乡村和田野,为工业送去动力,为农家送去光明,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乡镇农家新建的新房子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也不必说那迅猛发展的通信设备,电话、手机和网络已悄然进入农家,各种信息咨询的传递方便快捷,世界也显得小了。

单是看这眼前一条条的柏油路就有了无限自豪之情。

新修的柏油路一条蜿蜒长龙,宽阔平坦,一望无际。

一辆辆摩托车、拖拉机、小货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

笔直平整的乡间公路像一条长长丝带似的穿梭在村庄,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连头顶的天空也更加一片湛蓝。

随着党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入农村,村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好多人成了养鹿、养牛、养猪和养禽专业大户。

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过上了好日子,也为本镇农村的经济发展出了一份力。

改革开放30年家乡转变征文

改革开放30年家乡转变征文

改革开放30年家乡转变征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振臂高呼党贤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白河县双河乡发生了猛烈的转变。

那个只有几千人口的乡,改革开放以来,专门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经济进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仁慈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进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过去农人明白啥?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农人干什么?实现农业产业化!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他们实验实在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黄姜、烤烟的兴起,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进展,推动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人增收。

过去农人住的啥?三间茅房一张床。

现在农人住楼房,敢和城镇比靓丽!十年大难片面追求“反资防修、一大二公”,轻忽人们的大体生存需求,城镇居民改革开放前极少动工建新房,农村农人大多住在泥地、泥墙、泥瓦搭稻草棚的古老房宅里,人口多面积窄生活十分不便,如哪户人家有一台老式收录机或黑白电视机必然会引发世人围观看喧闹。

此刻,国家采取让民惠民利民的房改政策,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农村两层、多层钢筋水泥建造的漂亮洋房遍地开花,完全实现了昔时毛主席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的社会主义小康目标,彩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电脑、空调等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生活必备品。

过去农人吃的啥?每日三餐“瓜菜代”。

现在农人讲养生,生活水平大提高。

老人讲在那“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不时讲”的年代,讲得食物匮乏饥肠漉漉,本来就没钱,即便有钱,也买不到米油盐酱醋肉鱼,粮票、油票、糖票、菜票等成为大伙儿眼中金贵紧俏的香饽饽。

改革开放了,“田土包到户”,充分调动了农人种粮种菜的踊跃性,再加上科技含量高的良种、化肥、农药、除草剂被普遍利用,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实行补助扶持政策,农人种粮不但免缴皇粮国税,而且还有良种补助、养猪补助、免疫补助、学杂生活费补助……,增进了食物类的快速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抚今追昔话家乡
虽然现在我置身在远离家乡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但看到周围人听到广饶大王的名字时,不由竖起大拇指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自豪和激动。

ﻭ禁不住感慨起改革开放带给家乡的变化。

1978年到XX年,相隔三十年,广饶县在一个个“人造奇迹”中脱胎换骨,面目全新,真正成了“广阔富饶齐国地,乐业安居孙武乡”。

现在,三十年前的生活只出现在忆苦思甜的回忆中,那时的日子在孩子们听来,都如神话传说般不可思议。

ﻪﻭ三十年,那是半代人的记忆,属于遥远的过去,在改革开放以前,那是父辈们的生活,他们将一生都耗费在了那个年代。

三十年前,我正好21岁,一个广饶县大王镇的普通农民,当时生活的贫困和无奈还历历在目;三十年后,我作为一个乡镇中学的教师,切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广饶县,特别是大王镇的翻天巨变。

ﻭ三十年前,大家经常与野菜为伴,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纯玉米面的话,那就是“地主家”的待遇。

那时只有工人阶层,一个月国家给发33斤面,半斤油,才能每顿都是白面馒头,而贫民百姓一般都是一年缺半年粮,青黄不接。

刚打下的麦子,都要推到东乡里换成地瓜干,把细粮换成粗粮,用一斤麦子换一斤四两地瓜干,才能获得更多的果腹之食。

全家也只有大年初一才能结结实实的吃上一顿纯白面馒头,可年三十晚上的饺子还是和着地瓜面包的。

ﻭ现在,大王镇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

用句俗话讲,大鱼大肉都吃腻了,专门找粗粮,挖野菜吃。

以前漫天遍野的黄青菜,现在是可遇不可求,饭店里一盘七八根青菜竟然要价30多块。

现在,胡姬花、金龙鱼,色拉油,橄榄油品种齐全,连防晒油都普及大众了,反而更倡导绿色饮食,不吃油炸食品。

数数我们一个小小乡镇里的餐饮业:五
星级的华泰大厦,省际连锁肥牛火锅,数不胜数的特色餐馆。

只要你想吃,川菜、粤菜、苏菜、鲁菜四大菜系,唾手可得,就算要开个洋荤,想来点汉堡包,炸薯条,十几分钟就可以进县城,入德克士,大块朵颐。

ﻪﻭ三十年前,土坯房,茅草顶,乡间小路,人畜并行,不管多远的距离都是步行来回。

背着十几斤地瓜干去趟县城,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磕磕绊绊,来回整整走一天,苦啊,累啊……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可也只有国家干部才能买上一辆,少之又少,比现在的宝马都要金贵。

ﻪ现在青砖瓦房都落伍了,钢筋混凝土大楼遍地林立,柏油马路通往每一个路口,高速公路,立交桥也建成了,铁路也要开始修了。

我们大王镇城乡交通车实行公交化运作,7分钟一趟。

X X年,所有村,每一条乡间小路都水泥化了,干净,笔直的水泥路从村口通到每一个家门口。

ﻪﻭ三十年前,全村男女老少就一个生活来源:种地。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子摔成八瓣,还三餐不继。

一人一天挣不了一毛钱,全家一年的收入只够买两辆自行车。

那时候,为了能吃饱饭,十几岁的学生混在成年人的队伍里,每年春秋两季去帮忙水利改造,给黄河清淤,当时没有机械,全是手工操作,全部工作只靠人抬,肩扛,车推,一天干16、17个小时,但那时100人5天的劳动量,还赶不上现在一个小型挖掘机一天的效率。

ﻪ 1978年,我成为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入了公职,挣钱养家,从当时的一个月28块5毛钱,到现在的2850元。

XX年,122平方公里的大王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40亿,并入选山东十大名镇,建成了华泰、凯银等6大经济园区,涌现出2300多家各类企业,成为全省、全国同行业的领跑者。

我们与美国trw公司、杜邦公司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从橡胶到轮
胎,从造纸到化工,从农产品到化妆品,产品多样齐全,出口50多个国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着形形色色的商品来自我们镇,出自我们手,印着我们的商标和名字,那荣誉,那自豪发自肺腑。

三十年前,结婚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那时要有这些嫁妆,那派头简直就是“皇亲国戚”。

1980年,女方来相亲,桌子,椅子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家借来的,家里连一个像样的“方桌”都找不见,从二伯家借来一个,那些有窟窿,破损的地方用纸糊起来,才勉强过关。

结婚的时候,450块钱的礼金,全家都要砸锅卖铁。

ﻪﻭ现在21世纪的三大件是什么:楼房,汽车,银行卡。

一份礼金动不动就是“万里挑一”、“长长九九”,房子至少得是一百平方米的,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空调……样样不能少。

现在结婚的礼车都用上了“凯迪拉克”加长版,那时连自行车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满村找。

三十年前,农村人是什么形象——粗俗,愚昧,无知,肮脏邋遢,上不了台面。

现在大王镇斥资1500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连续七年举办消夏晚会,“双爱”月、红色文化、“好孝子、好媳妇、好家庭”等新词汇已经深入人心。

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老年大学,文化大院,小康书屋随处可见,遍地都是新农村,新气象。

ﻪ不用再一点一滴的描述,三十年来,大王镇,广饶县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我们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赢得夸赞。

大王镇被评为全国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广饶县跻身全国百强县的行列,从昔日的乡野小村到现在的经济强镇,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得到了全国甚至是世界的认可。

ﻪﻭ我们不想炫耀,却有了炫耀的资本;我们本想低调,媒体却把我们当成榜样大肆宣传……
ﻪ不需要任何溢美之词,我只想用笔平实的记述,却写成了一封表扬信。

今天,将这封信送给我们的政府:是改革开放已来的经济搞活,文明发展,领导的睿智,百姓的勤奋,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

ﻪﻭﻭ
ﻪﻪﻭﻭ
你看澄海的工业,这几年多种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一齐上,全区已经形成了以轻型加工业为主体,塑料玩具、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建筑材料等行业相配套的格局;再看澄海的农业,自从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模式,农村经济已全面发展,樟林林檎、新澄西瓜、莱芜紫菜、白沙狮头鹅等农特产品驰名中外!还有澄海

专业镇
外引内联
、商贸旅游等,样样辉煌!
ﻭﻪﻭ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这些太抽象,那你就看看我们的身边
ﻭﻭ
先以澄海公路为例:1979年,澄海的地方公路全部是路况很差的砂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就坑坑洼洼;到1989年,地方公路里程达到了129公里,水泥路和沥青路达到了11公里;到2000年,地方公路里程达到324公里,其中水泥路187公里,二级、超二级公路从原来零公里达到83公里。

你看,短短十年间,公路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ﻪﻭﻪﻭ
再以生活用品为例:在我们童年时,家里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人们穿着的衣服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可口可乐、健力宝各种新奇的东西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接着,连环画渐渐被录像VCD所代替,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我们的眼球,14寸的黑白电视也换成了29寸的大彩电;现在,各式的零食是怎么吃也吃不尽,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也早已不稀奇!
相信到这里,大家已经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来了幸福、希望,也吹来了繁荣、小康。

如今的澄海街头,你去望望: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店铺挤挤、车龙长长。

其中,男的帅,女的靓。

对比以前,澄海人何时能像今天这样骄傲、富强?改革开放确实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ﻪﻭ
30年的改革开放,
30年的风雨兼程!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家乡的面貌也大有改观,年青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信,生长在澄海这样美丽的土地,谁都会深爱他的家乡;相信,只要经过了2008,谁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些壮志与豪情!2008年,从四川赈灾,到北京奥运,每一件大事,都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都展现了国人团结、拼搏的精神!为此,我们应鼓足干劲、刻苦学习,立志成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栋梁!
ﻪﻭ
是啊,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满怀激动,我们倍感挑战!朋友们,我们可爱的澄海、美丽的家乡,它的未来,将由我们自己主宰!现在,美好的蓝图已然绘就,只等待我们扬帆远航!就让我们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带着17大的灵魂和精髓,一起为家乡奉献我们的光和热!我坚信,在众多家乡儿女的齐心努力下,澄海,这颗镶嵌在韩江江畔的明珠、这个位于南海海滨的邹鲁,它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耀眼夺目、辉煌灿烂!ﻭ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