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结构图

合集下载

早期的中华文明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早期的中华文明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纣王之间,最后定为继承人的不是年长的庶子,而是年幼的嫡子,嫡长子继承制出现, 可知材料反映了商代王位继承方式的探索和调整过程,A项正确; 材料与选贤举能的 禅让制无关,B项错误;《殷本纪》的这段记载反映了王位一直在王族内部进行,以 血缘为纽带的政治本质未变, C项错误;从变化的结果来看,这种“以贵不以长”的嫡 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不是陋习,D项错误。
考古成果有助于研究中外交往。位于陆上丝路的敦煌悬泉置邮驿遗址和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为研究汉至唐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状况提供了重 要资料。“南海1号”沉船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材料。
2023/5/13
21
欢迎指正
2023/5/13
22
黄河下游 农业为主,灰陶黑陶蛋壳陶,晚期出现阶级分化
长江下游 水稻。养蚕缫丝。
黄河流域 黑陶
辽河上游 农业为主,玉器举世闻名,祭坛神庙
长江下游 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
2023/5/13
6
归纳补充: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①生产工具进步(磨制石器); ②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2023/5/13
13
易错知识点: 2.对宗法制理解不到位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但到
了殷商后期,“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反映出(

A.王位继承方式的改变 B.禅让制度的深远影响C.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D.废长
立幼陋习的开始
【解析】根据《史记》记载商代中丁“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到了商朝后期,微子启和
文化上: 甲骨文——中国古代第一个成熟字体。

中国古代史总体结构示意图.

中国古代史总体结构示意图.
济的继续发展
•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源自而衰中国古代史总体结构示意图
• 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隋唐 秦汉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170万年前 约2070BC 475BC
辽宋夏金元 明清
五代十国 三国两晋 南北朝
1840年
社会发展
• 原始社会(170万---约2070BC)
• 奴隶社会(约2070BC---476BC) • 政治: 奴隶主贵族统治 • 经济: 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 封建社会(475BC---1840) • 政治: 地主阶级统治 • 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
各阶段特征 先秦
•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 • 夏商西周: • 春秋: •奴隶制的瓦解时期 •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时期
•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 五代十国:•封建分裂割据时期 •民族融合的 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 • 辽宋夏金元: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

• 2、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 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 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 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 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 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 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 重点阐释
1.三省六部制
沿革:魏晋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期完善。 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 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 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 2、(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 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3、(10年福建卷)《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 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 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 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4、(10年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 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 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中国古代史(宋元版块) 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宋元版块) 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补充拓展:古代城市兴起的规律 ①从兴起的原因看:战国到汉代的城市多是因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的兴 起而成为商业都市;唐宋以来则是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而兴起。
②从功能上看:商业都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从地域分布上看:从战国到唐代,商业都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唐代以后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城市的数量明显多于北方。
示例
论题: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开发的影响。
论述:①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宋朝户口分布 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两宋交替之际,大批中原人口南移,进一步奠 定了南方地区的经济重心地位。②伴随着北方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的传入 ,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开发,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 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 提高。③由于平原地区的生产条件相对优越,导致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 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
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
高。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
地区
主要地形
平均人口密度(人/方千米)
苏州、湖州、常州、秀州
平原
104
温州、台州
丘陵
55
歙州、睦州
山区
30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 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版块四 两宋的新变化与 元朝的统一
• 主干知识线索:
一、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
1、宋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由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与宰 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三衙”在调兵权与统兵权上 进行分权。 2、元代: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分朝代、时期(阶段特征)汇总中国古代史(远古、夏、商)历史及其阶段特征远古时期(距今170万年—前2070年)政治:禅让制、公天下、部落联盟。

经济:1.农业:经济形态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北方种植粟麦,南方种植稻谷);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3.生产工具:石刀、石斧;4.水利:大禹治水;二、手工业:制陶(白陶、黑陶、彩陶)、养蚕并有丝织品;三、商业:物物交换,原始商业;文化:1.书法:仓颉造字,原始文字;2.绘画:《鹳鱼石斧图》;3.戏剧:傩戏;科技:远古时期的科技不太发达。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政治:1.中央:制,王位继承的传子有制被破坏,井田制出现;2.占卜来神化王权;二、手工业:青铜铸造;三、中央与地方关系: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和伯;(方国联盟,“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方国”一词最初由孙怡让在《契文举例》中提出。

《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

“方”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四、中央官制:相、卿士,相权力大,甚至可以放逐王(伊尹放逐太甲);文化:1.书法:象形文字;2.历法:《夏小正》;科技:夏朝时期的科技相对较发达。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政治:启以王位制取代禅让制;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经济:1.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发展,村社结构仍有保留;生产工具:少量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2.手工业:冶金、制瓷、纺织;3.商业:商人善经商,名称由来;文化:1.书法:甲骨文,文字成熟;2.历法:殷历——①干支纪日法;②月亮圆缺一次作为一个月,1年12月,闰年13月;③大月30天,小月29天;科技:商朝时期的科技相对较发达。

总体: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中国古代各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中国古代各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皇帝
中尚门 书书下
吏户礼兵刑工
.
清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内阁 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雍正设立
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明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殿阁
厂卫 五军都督府
吏户礼兵刑 工
全国 军队
.
元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政
皇帝 行政
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军事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枢 (三衙)


侍 卫
殿 前
侍 卫
马司步




.
秦朝的中央 集权体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

隋唐时期的中 央集权体制

中国古代史专题史——社会结构与阶层

中国古代史专题史——社会结构与阶层

第七章社会结构与阶层一、商朝的社会结构商朝的社会结构在甲骨文中有较多记载,根据甲骨文:商王为最高统治者,自称“余一人”。

贵族集团的主体是与商王血缘关系较近的宗族,包括“王族”、“子族”、“多子族”等。

贵族的宗族关系主要通过祭祀来体现,直系祭祀与旁系祭祀有明显区别。

农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亦即广大的农村公社成员,在卜辞中称为“众”或“众人”,他们是商部族的后裔,与商王有着疏远的血缘关系。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是“工”或“百工”,其社会地位还不完全清楚。

奴隶在社会上大量存在,其来源主要是战俘,在卜辞中则具体有“羌”、“仆”、“奚”、“妾”等不同名称。

商朝统治者往往将奴隶成批用于人殉和人祭,这既在卜辞中有大量记载,又为已发掘的许多墓葬、祭祀坑所证实。

人殉、人祭的盛行表明奴隶在生产劳动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体现了商朝奴隶制的不发达性或原始性。

二、西周的社会结构西周社会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国、野区分制,它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职能。

国、野之分在商朝可能只有粗略的萌芽,形成较普遍的制度是在周初分封以后的事。

周初分封诸侯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

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首先要建立一个名为“城”的军事据点(通常就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

这种城(包括其近郊)在当时也称为“国”,“国”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为“野”。

国、野之分由此形成。

诸侯又向下分封采邑给卿大夫,采邑分为都、鄙,其中心据点为都,都外田土为鄙,区分原则与国、野相同,也可以纳入国野制范围论述。

国、野的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

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其上层即贵族,又称“君子”。

他们世代垄断官职、爵禄,辅佐国君统治国家。

贵族是国人的核心,所以有“不有君子,其能国乎”的说法。

占国人大多数的下层成员皆属于平民(自由民),他们有自己的经济、职业(如务农、从事工商业等),并对国家承担当兵作战的义务。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秦始皇的功与过: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3)思想封建,焚书坑儒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