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版)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二〇一九年九月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1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1(五)亭林镇产业布局 21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1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1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2 (六)漕泾镇产业布局 22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七)山阳镇产业布局 22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3(八)金山卫镇产业布局23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3(九)张堰镇产业布局 23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3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4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4(十)廊下镇产业布局 24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4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4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4(十一)吕巷镇产业布局24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4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5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5谢谢观赏谢谢观赏编制说明根据国家、上海市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上海市推动产业地图落地的工作要求,结合金山产业发展实际,在《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6版)》基础上,修订形成《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简称《目录指南》)。
一、编制目的通过实施《目录指南》,树立强化金山产业发展导向,引导资源、项目向重点布局区域、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加快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新型工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跨越,为深化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加快建设“三区”“五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编制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布局、资源要素保障中的引导作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沃信(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1、项目概况沃信(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新车公路118号1幢101号,该地块属于松江工业区东区,属于上海市104工业地块。
沃信(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租赁上海新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所有的1幢101厂房进行生产活动。
本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厂房建筑面积为640m2,沃信(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输送机、钣金制品和机架的生产加工。
2、产业导向与规划相容性(1)产业政策本项目主要致力于输送机、钣金制品和机架的生产加工。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类别,为允许类。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同时,根据《上海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4年版)》第一部分的指导目录,项目主要产品不属于其中“培育类”、“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类别,同时不属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的限制类或淘汰类类别,因此属于允许发展的行业类别,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上海市产业政策。
(2)规划相容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新车公路118号1幢101号,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的建设与土地功能定位相容;此外,本项目所在地块现状平整、交通便利,位于工业园区内,区域内供水、供电、通讯、排水等基础设施齐备,宜于本项目的建设。
本项目选址在松江工业区东区(上海市104个工业区块之一)内。
根据《关于上海市松江试点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沪环保许管[2005]1583号),松江试点园区分为东翼和西翼两个组团,东翼规划范围东至茜浦泾西侧500米绿化带、嘉金高速公路,南至闵塔公路、北松公路,西至松江新城东界及其结构绿地、沪松公路,北至花辰路;西翼规划范围东至油墩港以西结构绿地,南至面丈港、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铁路,西至西三泾、同三国道,北至横三塘。
整个园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为主导,集都市型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

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的通知沪府办发…2008‟4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七日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一、金融服务业1、货币、资本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
2、信托投资、理财管理、财务公司、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与私人银行业务。
3、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基金、证券融资、券商直投、期货经纪。
4、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养老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和再保险等。
5、融资担保、货币经纪、保险中介等金融专业服务业。
6、金融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电子支付、金融软件开发等金融后台服务。
7、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类基金管理,为市场交易服务的登记、托管、清算等。
二、航运服务业1、航运信息研究、咨询服务及信息产品创新。
2、航运要素交易和功能性平台建设。
3、航运融资、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
4、航运保险、海损公估及理算服务。
5、航运经纪。
6、海事法律。
7、邮轮出境专项旅游业务、支持邮轮供应服务、邮轮母港及组合港的配套服务及功能开发。
8、港口散货交易等服务功能。
三、信息服务业1、自主基础软件、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研发、生产、测试和质量保证服务。
2、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服务。
3、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系统开发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电子政务技术及系统开发应用,停车场(库)信息系统服务。
4、电信和广播电视增值业务平台建设。
5、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及服务、卫星运营服务。
6、基于手机终端(3G)与电子标签(RFID)技术的身份识别及移动信息服务的开发与应用。
7、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支撑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
8、计算机系统服务。
9、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
12019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指南

附件12019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指南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聚焦本市“十三五”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提高经济密度和质量,按照《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制定本资金支持指南。
二、支持方向(一)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总集成总承包鼓励实施“交钥匙”工程,开展一体化总承包服务。
支持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节能环保、专业维修、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优势企业加强社会化专业服务和行业性综合服务能力,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支持企业集成、优化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生产制造能力和服务环节,提供集研发设计、勘测咨询、制造采购、运输安装、运营维护为一体的总承包服务。
2、支持企业依托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创新业务流程、生产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3、支持企业参与外省市和国际市场竞争,开展跨地区工程服务,创新融资、运营等方式,促进形成行业规范与标准,形成技术、模式示范,树立上海服务品牌。
(二)“双推”工程服务平台聚焦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深化实施“推动产业电商等企业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工程(简称“双推”工程),支持各类基于“互联网+”面向企业提供生产性创新服务的平台企业申报“双推”工程服务平台(简称“双推”平台),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与广大实体企业共同挖掘企业服务需求,解决行业痛点问题,通过与传统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有效对接,加速业务协作流程创新和价值模式创造,实现融合共赢发展,为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服务型制造加速发展、打响上海生产性服务品牌贡献力量。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8•【字号】沪府发〔2011〕100号•【施行日期】201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1〕10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
工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尤其是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推进上海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十一五”时期,上海工业聚焦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大产业、大项目、大基地建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分别从“十五”期末的3995亿元、1580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226亿元、30114亿元,年均增长11%和12.8%;工业利润从“十五”期末的940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217亿元,年均增长17.4%。
1.工业对全市经济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十一五”时期,上海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稳定就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年均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占全市生产总值、税收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0%和42%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年均达到300万人以上,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接近1/3。
2010年,上海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以上。
2.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
2009年以来,上海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链对接,推动新能源汽车、TD-LTE、LED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物联网、智能电网在上海世博会的示范应用,促进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快速增长并形成高端引领态势。
上海生服业行业分类目录(2011版)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分类目录重点领域序号行业名称说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大类中类小类总集成总承包1工矿工程建筑指除厂房外的矿山和工厂生产设施、设备的施工和安装。
484844840 2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指基于需方业务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以及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的服务;包括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服务。
656526520 3工程管理服务指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策划、投资与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服务。
747487481供应链管理服务4铁路货物运输指专门从事铁路货物运输的活动。
535325320 5货运火车站指专门从事货物运输服务的火车站。
5353353326其他铁路运输辅助活动指铁路旅客、货物运输及为其服务的客、货运火车站以外的运输网、信号、调度及铁路设施的管理和养护等活动。
5353353397道路货物运输指所有道路的货物运输活动。
545435430 8其他道路运输辅助活动5454454499远洋货物运输555525521 10沿海货物运输555525522 11内河货物运输指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上货物运输活动。
55552552312货运港口指货运港口的管理活动。
555535532 13其他水上运输辅助活动指其他未列明的水上运输辅助活动。
555535539 14航空货物运输指以货物或邮件为主的航空运输活动。
565615612 15其他航空运输辅助活动指其他未列明的航空运输辅助活动。
56563563916管道运输业指通过管道对气体、液体等的运输活动。
575705700 17装卸搬运585815810 18货物运输代理585825821 19其他运输代理业58582582920谷物仓储指国家储备及其他谷物仓储活动。
59591591121棉花仓储指棉花加工厂仓储、中转仓储、棉花专业仓储、棉花物流配送活动,还包括在棉花仓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棉花信息化管理活动。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2007 年修订本)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2007年修订本)序 言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努力实现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抓住上海筹办2010年世博会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等带来的机遇,不断地推进上海产业结构战略升级和内涵发展,实现从以制造为主向先进制造、研发、服务转变,提高上海工业辐射和服务全国的能力。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工业仍然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要抓手。
保持工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时,要坚持“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建立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
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方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形成以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特征,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先进制造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为延伸配套的产业体系。
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面,以上海“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为主,抓住城市化机遇,推动产学研攻关,提升专业化集成配套能力,推动装备产业升级突破;提升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战略产业培育壮大,做大做强船舶,做精做优航天,振兴发展航空,积极发展核能工业,拓展海洋工程;抢占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强跟踪,滚动培育,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产业等新兴产业;在保持都市产业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继续优化完善工业布局。
在产业布局方面,以加快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产业导向,不断完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逐步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结合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淘汰和调整高耗能、高污染的劣势行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升级。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2003年修订本)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二00三年六月目录序言 (1)鼓励类 (8)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8)(一)通信及网络设备 (8)(二)计算机及软件 (9)(三)集成电路 (9)(四)电真空器件 (10)(五)新型电子元器件 (10)(六)数字音视频电子产品 (11)二、现代生物与医药制造业 (11)(一)生物技术与产品 (11)(二)新型化学合成药、半合成药 (12)(三)中药现代化技术 (13)(四)新型制剂技术与产品 (13)(五)其它 (14)三、汽车制造业 (14)(一)轿车 (14)(二)客车、摩托车和运输车 (15)(三)高性能特种车辆 (15)(四)新能源汽车 (15)(五)关键零部件 (15)四、冶金及新材料制造业 (16)(一)精品钢材 (16)(二)有色金属 (17)(三)非金属新材料 (17)五、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造业 (18)(一)石油化工 (18)(二)精细化工及有机化学新材料 (19)六、成套装备制造业 (20)(一)电站与输变电设备 (20)(二)加工成套设备 (21)(三)工程机械及农业装备 (22)(四)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 (23)(五)船舶制造 (24)(六)航空航天制造 (25)(七)交通运输配套设备 (26)(八)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27)(九)现代物流装备 (27)(十)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 (27)(十一)医用仪器和制药设备 (29)七、都市型工业 (30)(一)小型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制造 (30)(二)现代物流及制造中应用信息技术及软件开发 (30)(三)服装服饰 (31)(四)包装与广告印刷 (31)(五)钻石珠宝等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 (32)(六)钟表和文体用品 (32)(七)工业设计与模型制作 (33)(八)食品加工制造 (33)八、生产性服务业 (34)(一)汽车服务 (34)(二)工程装备配套服务 (35)(三)工业信息服务 (35)(四)技术服务 (36)(五)现代物流 (36)(六)工业房地产 (37)(七)工业咨询服务 (37)(八)其它工业服务 (38)限制类 (38)禁止类 (40)一、行业 (40)二、工艺、产品 (41)工业布局导向 (42)(一)上海市工业总体布局 (42)(二)重点产业基地 (43)(三)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 (44)(四)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 (46)(五)区县特色产品 (47)序言根据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公布《关于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的精神,抓住上海筹办2010年世博会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等所带来的重要机遇,不断地推进上海工业战略性升级,实现从以制造为主向制造和研发并重转变、从体现实力为主向体现实力和服务并重转变、从实体经济为主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并重转变,着重提高上海工业辐射和服务全国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4年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4月目录编制说明 (6)第一部分指导目录 (8)I、培育类 (8)一、网络视听 (8)二、智能交通 (8)三、互联网金融 (8)四、互联网教育 (8)五、大数据 (8)六、3D打印 (8)七、智能机器人 (9)八、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服务平台 (9)九、智能绿色家居 (9)十、M2M(机器对机器) (9)十一、智能穿戴设备 (9)十二、智慧医疗 (9)十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10)十四、供应链管理与服务 (10)十五、卫星导航 (10)十六、创意和时尚设计 (10)II、鼓励类 (11)一、新一代电子信息 (11)二、高端装备制造 (12)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4)四、民用航空 (16)五、生物与医药 (16)六、新材料 (18)七、节能环保 (21)八、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 (22)九、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 (23)十、现代都市工业 (24)十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25)十二、生产性服务业 (26)III、限制类 (28)一、电力(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28)二、化工(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28)三、电子信息(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28)四、钢铁(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28)五、有色金属(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29)六、建材(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29)七、医药(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0)八、机械(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0)九、轻工(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1)十、纺织(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2)十一、其他 (32)IV、淘汰类 (33)一、电力(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3)二、化工(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3)三、钢铁(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6)四、有色金属(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7)五、建材(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7)六、医药(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39)七、机械(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40)八、船舶(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42)九、轻工(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42)十、纺织(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45)十一、电信(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46)十二、其他 (47)第二部分布局指南 (48)一、产业总体布局 (48)二、工业区块统筹优化 (49)三、产业载体建设 (50)第三部分附录 (51)附录1:批复的国家级和市级开发区(基地) (51)附录2: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54)附录3:主要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56)附录4:主要创意产业集聚区 (58)附录5:郊区新城 (60)附录6:主要电子商务园区 (61)编制说明为了推进本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引导本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产业合理优化布局,探索产业发展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加快本市落后产能淘汰和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培育和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简称“四新”),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2007年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上海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指南》)。
一、《目录指南》落实国家及本市产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以“契合市情、优于国标、清单管理、分类明晰”为原则,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以及本市有关发展规划和专项指南编制形成。
《目录指南》由“指导目录”、“布局指南”和“附录”三部分构成。
其中,第一部分“指导目录”分为培育、鼓励、限制和淘汰四类;第二部分“布局指南”分为产业总体布局、工业区块统筹优化、产业载体建设三节。
二、“指导目录”中的“培育类”和“鼓励类”采用正面引导方式。
“培育类”根据国内外和本市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列出当前重点培育和引进的“四新”经济的主要方向,旨在促进“四新”经济成为本市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类”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重点发展行业,不求面面俱到。
三、“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方式。
“限制类”依据本市土地集约、人口调控和管理、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用工、生态环境、产城融合等指标条件,列出需要限制企业投资的部分行业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淘汰类”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最严格标准、现行淘汰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列出需要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和低附加值行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四、“布局指南”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及土地分类管控的区域规划原则,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引导本市重点产业合理布局,统筹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五、《目录指南》对国家和本市“允许类”的相关行业,未一一列举纳入。
“培育类”和“鼓励类”突出重点产业和领域,内容简洁明了;“限制类”和“淘汰类”内容与已发布的《上海市部分行业限制类和淘汰类生产工艺、装备、产品指导目录》保持一致,条目后括号内年份为限制或淘汰期限,如“(2015年)”,指应于2015年底前限制或淘汰,未标年份的应立即限制或淘汰。
六、《目录指南》将发挥市区(县)政府、开发区、企业、专业机构等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专项支持、对外合作、信贷投向、学科设置、人才引进和培养、人口调控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根据“培育类”、“鼓励类”、“淘汰类”、“限制类”行业的落实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建设情况,今后每2年将进行修订完善。
七、以《目录指南》为基础,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产业投资、资源能耗、人口就业、土地集约等方面的细化实施目录。
第一部分指导目录Ⅰ、培育类一、网络视听整合用户资源、内容供给的视频分享,与传统媒体对接、自制节目和新设频道的视频直播和点播,接入渠道、多屏版权内容的视频门户,研发各类新型终端二、智能交通车载终端、车用传感器、车载诊断系统、车内外通信、车网融合、路况感知、车路协同、辅助驾驶、智能管控、语音识别、电子地图、定位导航、海量数据处理、TSP运营平台、车载操作系统、车载信息服务等技术与汽车融合的应用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机构,金融资讯服务平台及门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网络融资中介平台,信用信息挖掘,P2P 网络信贷平台,众筹融资网络平台,融资贷款搜索引擎等四、互联网教育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教育平台、同步学习、异步学习,集聚产业资源,形成行业标准和公共服务等五、大数据基于异构海量数据的管理与挖掘、大规模并行数据分析、集群计算的数据管理、数据流实时处理和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和标准化、行业大数据平台、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等六、3D打印3D打印技术装备、材料,3D打印设计咨询、逆向反求工程、样件制作、小批量产品及新材料试制、咨询和加工服务,面向个人消费者的3D打印个性化定制线上平台等七、智能机器人工业、服务、医用、家用、教育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整机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八、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服务平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信息服务,特定行业、园区服务的电子信息交互平台,网上购物平台,线上线下(O2O)综合交易服务等九、智能绿色家居安全、健康、节能等家庭智能产品和技术,智慧楼宇、社区服务,语音、体感等智能人机交互,与服务、管理、消费集成一体等十、M2M(机器对机器)面向智能穿戴设备的MEMS芯片、MEMS多功能集成器、传感器集中微控制器(MCU/DSP)等智能传感器,集成制造、远程监测、自动报警、智能控制、诊断和维护、系统联动等机器和机器之间智能化、交互式通信,无线频谱资源高效利用,远程数据采集设备等十一、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可穿戴健康设备、第六感知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在自我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示范及推广十二、智慧医疗高端诊疗设备、抗体药物、3D生物打印、医疗穿戴设备、生物降解医用材料、生物相容医用器材、移动医疗终端等产品,智能化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健康连续监测和生命支持服务系统、健康数据管理与挖掘等智慧医疗服务系统十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质检检验、检测、分析测试、计量检定校准、认证许可、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等服务十四、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专业物流服务,供应链融资等十五、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导航技术、制造与应用服务,高精度测地型GNSS接收机、GIS数据采集终端、无线数传设备、系统集成,基于MOS传感器小型化实用惯性定位技术和器件,室内定位技术和解决方案等十六、创意和时尚设计工业设计相关数字化技术、人机交互、知识产权等服务平台,数字产品、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等消费品设计,汽车、飞机、船舶、轨道交通等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的工业设计,时尚用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包装品设计,时尚设计的信息服务、流行趋势发布及交易平台,建筑设计及咨询服务等Ⅱ、鼓励类一、新一代电子信息(一)集成电路高端通用、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关键芯片的设计,90nm及以上特色工艺和45nm及以下基础工艺、标准成套工艺、产品工艺,先进刻蚀和薄膜设备、高端光刻机等装备,8英寸及以上硅材料,集成电路用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等关键材料(二)新型显示智慧照明、LED外延、芯片、高端封装、应用产品及配套,新型TFT-LCD显示面板及配套,AM-OLED面板及配套,激光显示关键模组及系统,3D等其它显示技术,新型触控面板关键技术(三)下一代网络(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行业无线网络,测试及网优系统;光网络接入,光传输,路由交换,存储及服务器;手机、平板、电视等智能终端,面向下一代网络和智能终端的网络信息服务,共性技术研发、产品测试等平台(四)物联网新型智能传感器、计量和监测终端设备、定位、RFID 等先进感知技术和产品,核心控制芯片和设备,短距离通信、接入网关等物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应用示范工程,共性技术研发、产品和系统检测、情报信息等平台(五)汽车电子先进动力总成和底盘电控系统,驾驶智能化和车身电控系统,车联网和车载电子信息系统,汽车总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汽车芯片、传感器及执行器等关键元器件(六)电子元件新型机电元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元器件,新型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新型表面贴装元器件(包括片式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微特电机关键元器件研制和整机制造(七)电子计算机高性能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及服务器,大中型电子计算机,便携式PC产品,控制器与工业控制机,大容量光、磁盘存储设备及其部件,高性能打印设备二、高端装备制造(一)新能源装备1、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