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手工焊接技术论文

手工焊接技术论文

手工焊接技术论文焊接是设备机械制造和维修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工业部门,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手工焊接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手工焊接技术论文篇一手工焊接的技术要领摘要:文章简述了手工焊接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同时对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关键词:焊接;设备;安全前言焊接是设备机械制造和维修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工业部门,从尖端领域的航天工程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民用领域,到导弹、舰艇等种常规军事领域,从核工业、大型热电厂及水轮发电机组到各类民用设备,从船舶工业、陆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运输工具;从各类石油化工生产机械,重型起重机械、开矿设备、农业设备、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

建筑安装工业等都离不开焊接这种工艺技术。

在一些工业领域,焊接都属于关键技术环节,金属设备、工件与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维修中焊接工艺也是意义重大。

一、焊接的常用术语与分类焊接的定义是指金属之间,用局部快速加热和加压等措施,激发金属内部的原子结合能量,让金属连接成一个刚体的一类热加工技术。

具体可分为溶解焊接、高压焊接、钎焊三个类别。

溶解焊接是指把焊接的金属结合部分快速加温到熔化程度,同时加入填充金属物质,使其凝固后彼此链接在一起成刚体。

常用的有电子弧焊、燃气焊等。

高压焊是施加特定的压力,让两个结合面充分接触并产生较大的塑性形变,从而让两焊接件结合在一起。

接触电焊、摩擦电焊等都属于高压焊接技术。

钎焊是只对焊接工件的填充金属用的钎料实施适当加温,中间没有焊件金属熔化的过程,而熔点比较与焊件金属低的钎料熔化会大量填充在焊件间的缝隙处,使焊件紧密的链接起来。

二、电弧焊设备简介手动电弧焊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是可以在各种环境中顺利的完成各类金属材料在各个位置的不同接头型式的焊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手动电弧焊装备施工中需要满足一下条件,引弧过程简单,通常用直流焊机的空载40-90V,交流焊机需要50-90v。

焊接技术论文(9篇) - 其他范文

焊接技术论文(9篇) - 其他范文

焊接技术论文(9篇) -其他范文焊接技术论文11.焊接小车焊接小车是实现自动焊接过程的驱动机构,它安装在焊接轨道上,带着焊枪沿管壁作圆周运动,是实现管口自动焊接的重要环节之一。

焊接小车应具有外形美观、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等特点。

它的核心部分是行走机构、送丝机构和焊枪摆动调节机构。

行走机构由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组成,为使行走电机执行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出的位置和速度指令,电机应带有测速反馈机构,以保证电机在管道环缝的各个位置准确对位,而且具有较好的速度跟踪功能。

送丝机构必须确保送丝速度准确稳定,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动态性能较好,同时应具有足够的驱动转矩。

而焊枪摆动调节机构应具有焊枪相对焊缝左右摆动、左右端停留、上下左右姿态可控、焊枪角度可以调节的功能。

焊接小车的上述各个部分,均由计算机实现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程序启动后,焊接小车各个部分按照程序的逻辑顺序协调动作。

在需要时也可由人工干预焊接过程,而此时程序可根据干预量自动调整焊接参数并执行。

2.焊接轨道轨道是装卡在管子上供焊接小车行走和定位的专用机构,其的结构直接影响到焊接小车行走的平稳度和位置度,也就影响到焊接质量。

轨道应满足下列条件:装拆方便、易于定位;结构合理、重量较轻;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耐磨、耐腐蚀。

轨道分为柔性轨道和刚性轨道两种。

所谓刚性轨道就是指轨道的本体刚度较大、不易变形,而柔性轨道则是相对刚性轨道而言。

两种类型的轨道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刚性轨道定位准确、装卡后变形小,可以确保焊接小车行走平稳,焊接时焊枪径向调整较小,但重量较大、装拆不方便。

而柔性轨道装拆方便、重量较轻,精度没有刚性轨道高。

3.送丝方式送丝的平稳程度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送丝方式可以简单分为拉丝和推丝两种方式。

拉丝时焊枪离送丝机的安装位置较近,焊接过程中焊丝离开送丝机后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可以保证送丝过程平稳,但送丝机和焊丝盘均须安装在焊接小车之上,增加了焊接小车的重量,给人工装拆增加了困难,重量增加还容易造成焊接小车行走不平稳。

焊接论文总结范文

焊接论文总结范文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焊接技术作为连接金属或其他材料的重要手段,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近期焊接领域的几篇优秀论文进行总结,以期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一:《钛及钛合金焊接工艺研究与应用》该论文主要研究了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及操作要领。

通过对TC2薄板钛合金化学成分、组织、性能和焊接工艺规范的不断摸索,总结了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及操作要领。

论文指出,钛及钛合金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等。

此外,论文还简要论述了钨极氩弧焊的原理和工艺特性,以及焊件的焊后质量检测原则。

二、论文二:《全自动焊接技术管理》该论文针对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进行了研究。

论文介绍了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的组成,包括焊接小车、行走轨道、自动控制系统等。

论文重点分析了焊接小车的核心部分,如行走机构、送丝机构和焊枪摆动调节机构。

论文指出,全自动焊接技术能够提高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全自动焊接技术的应用前景。

三、论文三:《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该论文对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阐述。

论文指出,焊接技术以高效、节能、优质为其主要特点,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提高焊接生产率: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焊接设备,提高焊接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焊接质量:通过优化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参数,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 节能减排:研究新型焊接材料、焊接方法,降低焊接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4. 智能化焊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焊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四、总结通过对上述论文的总结,可以看出,焊接技术在不断发展,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未来,焊接技术将朝着高效、优质、节能、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焊接技术论文

焊接技术论文

焊接技术论文1. 简介焊接技术是一种通过熔化和冷却工件表面来连接材料的方法。

在制造和建筑行业中,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连接和修复。

本文将探讨焊接技术的基础原理、常见的焊接方法以及焊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焊接原理焊接是通过热源将工件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工件与填充材料熔化,再在冷却过程中形成连接。

焊接原理主要包括热源的选择、热输入与工件熔池的控制、焊缝的形成和焊接接头的固化等方面。

在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参数时,必须考虑材料的特性、焊接位置和焊接结果的要求。

3. 常见焊接方法3.1 电弧焊接电弧焊接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焊接方法。

常见的电弧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焊接机器人等。

这些方法在结构、焊接速度和适用材料方面有所不同,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2 气体焊接气体焊接是利用高温火焰加热并熔化金属进行连接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气体焊接方法有氧乙炔焊、氧气一炔焊和氧气乙炔焊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场景,具有较高的焊接质量和强度。

3.3 熔覆焊接熔覆焊接是利用热源将焊丝熔化并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焊接方法。

熔覆焊接常用于表面修复和防腐处理,可以提高工件的硬度、抗磨损性和耐腐蚀性。

4. 焊接技术的应用4.1 制造业焊接技术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焊接技术可用于连接金属部件、修复设备以及制作特殊材料的产品。

它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连接方式,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2 建筑业在建筑业中,焊接技术常用于钢结构的连接和修复。

通过焊接技术,可以将不同构件连接成整体,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焊接技术也可用于焊接管道、焊接零部件等,满足建筑物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4.3 能源行业焊接技术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核电站和化工厂中常使用焊接技术连接和修复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焊接技术也应用于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焊接论文范文3000字

焊接论文范文3000字

焊接论文范文3000字焊接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在航空、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探讨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篇论文将从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和焊接质量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所了解。

焊接工艺是实施焊接的基础,不同的焊接工艺适用于不同的实际应用。

目前,常见的焊接工艺主要有电弧焊、气保焊、电阻焊、激光焊等。

其中,电弧焊是一种常用的焊接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电弧的高温使金属熔化并相互融合。

电弧焊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部分金属焊接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焊接材料对焊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焊接材料通常指焊条、焊丝、焊粉等。

焊条是一种将金属焊接到一起的金属丝或金属带,它可以在焊接时提供熔化的金属来填充焊缝。

焊丝一般用于自动化焊接工艺,在焊接过程中直接加热熔化,在两个金属表面形成焊缝的连接。

焊粉是焊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焊接质量是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的综合体现,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

焊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焊接接头的强度、密封性、外观等方面。

焊接接头的强度是指焊缝的强度,它受到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共同影响。

焊接接头的密封性是指焊缝的密封程度,它通常是通过焊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来实现的。

外观是焊接接头的表面状态,它对产品的美观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前,汽车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电弧焊、激光焊等技术,焊接材料主要有焊条、焊丝等。

可见,焊接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地位。

总之,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和提高焊接质量,以满足不同领域对焊接技术的需求。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使焊接技术更加成熟和先进,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焊接论文范文

焊接论文范文

焊接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了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然后,分析了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最后,探讨了焊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引言焊接技术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热力或压力连接在一起的工艺。

它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分析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焊接技术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热力或压力连接在一起的工艺。

根据焊接过程中使用的热源不同,可以将焊接技术分为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多种类型。

其中,电弧焊是最常见的一种焊接技术,它是利用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气焊则是利用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激光焊则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等离子焊则是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等航空器的制造中。

在汽车制造领域,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的制造中。

在建筑工程领域,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的制造和安装中。

除此之外,焊接技术还被应用于制造船舶、铁路车辆、石油化工设备等领域。

焊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未来,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将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机器人将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焊接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环保和节能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焊接未来的发展方向论文

焊接未来的发展方向论文

焊接未来的发展方向论文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工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焊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焊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提高焊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1. 发展高效、精密的焊接设备随着工业生产对焊接质量、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高效、精密的焊接设备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应加大对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等高精度焊接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焊接速度和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2. 推进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稳定焊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提高生产线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3. 发展焊接机器人技术焊接机器人具有高效、稳定、适应性强的优点,是焊接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应加大对焊接机器人的研发投入,提高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焊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二、发展绿色焊接技术1. 降低焊接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传统焊接方法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容易产生烟尘、气体等污染物。

未来,应研究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焊接新技术,如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激光焊接等。

2. 提高焊接材料的环境友好性焊接材料的选择对焊接过程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大对环保型焊接材料的研究与推广,如无铅、无镉钎料,降低焊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提升焊接质量控制水平1. 发展焊接过程监测与控制系统2. 建立健全焊接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国内外焊接标准,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评价体系,为焊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1. 加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焊接技术的发展。

未来,应加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焊接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2. 推进焊接科技创新焊接科技创新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关键。

未来,应加大焊接科研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焊接技术不断进步。

焊接技术毕业论文

焊接技术毕业论文

焊接技术毕业论文题目: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焊接技术已经成为各种工业部门中的必要技能,尤其是在制造、建筑和制造业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关键词:焊接技术,工业生产,应用,原理,优缺点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焊接技术已经成为各种工业部门中的必要技能,尤其是在制造、建筑和制造业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为达成这一目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焊接技术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焊接技术的概述2.1 焊接的定义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过程中使用熔化材料和其他材料来填充连接区域,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连接方法。

焊接方法一般有气焊、电弧焊、埋弧焊、TIG焊、MIG焊、激光焊等。

2.2 焊接技术的原理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产生熔化,将金属材料熔化后,使之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坚固的连接。

焊接技术需采用相应的熔化材料和热源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连接效果。

2.3 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船舶及航空航天行业、建筑业、石油化工等。

各种领域都需要使用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和修复。

第三章: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点和缺点3.1 优点焊接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1)可用于连接各种金属材料2)连接强度高3)连接过程中不会造成材料的变形和损伤4)焊接连接部位紧凑、美观5)焊接所需人力、物力资源相对较少6)在批量生产中的效率比较高3.2 缺点焊接技术缺点主要包括:1)焊接现场需要进行各种安全措施2)焊接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应的燃料、气体、电能等,造成热能浪费,对环境造成负担3)焊接技术对固定设备有所限制,无法进行全部连接操作第四章:实际案例分析本章节将以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为案例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Mo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作者:哈尔滨锅炉厂 李志杰 赵玉虹 滕晓梅
我公司为某化肥厂制造的气化
炉主要受压元件材料为SA387Gr11CL2/304L (δ84mm+4mm ),由日本宇部工业兴产株式会社按ASME-Ⅱ(1989年版)提供。

该材料相当于1.25Cr-0.5Mo 耐热钢,焊接裂纹敏感性较高,焊接过程易产生冷裂纹。

为满足复合板焊后复层的含碳量不大于0.02%的要求,必须选择合理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1 焊接材料与焊接方法
SA387Gr11CL2/304L 钢淬硬倾向较大,焊接冷却过程中,熔区和热影响区易产生马氏体组织,为避产生马氏体组织,保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SMAW+NGSAW (窄间隙埋弧自动焊)的焊接方法。

基层采用SMAW+NGSAW 方法,选用CMA96焊条和US-511N/PF-200焊丝。

焊剂;不锈钢过渡层采用SMAW 方法,选用含碳量较低、抗裂性较好且Cr-Ni 含碳量较高的WEL309L 焊条;复层采用SMAW 方法选用含碳量更低的WEL308ULC 焊条。

母材及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和表2。

2焊接工艺
2.1 焊前准备
(1)加要坡口、装焊。

坡口形式及尺寸见图1。

(2)焊前清除焊丝表面和焊接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氧化层、油污、水分、锈蚀等,不锈钢复材两侧至少250mm范围内涂上防飞溅涂料,对坡口侧进行MT检查。

基材焊缝表面应距复合界面1-1.2mm,焊缝余高修磨为零。

2.2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顺序见图2;手工电弧焊→窄间隙埋弧自动焊→手工电弧焊(一层过渡层)→手工电弧焊(两层复层)。

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

2.3焊前预热、焊后消氢及热处理
厚板材料的焊前预接、焊后消氢及热处理是防止焊接裂纹的重要工艺措施,该焊缝易产生冷裂纹,防止冷裂纹常采用提高预热温度及焊接线能量的方法,但预热温度及焊接线能量过高会导致焊缝金属晶粒粗大,造成热影响区的脆化,接头韧性得不到保证。

通过试验确定预热温度≥150℃(基材),层间温度控制在300℃以内,焊后立即进行(300~350)℃/2 h消氢处理。

过渡层因是异种钢焊接,经试验确定其预热温度≥120℃,层间温度不超过200℃。

复层焊接不预热,层间温度低于150℃。

因材料的焊接性较差,筒体较厚,制造周期较长,为防止焊缝产生延迟裂纹及焊接变形,减少不锈钢过渡层焊接时熔合区及热影呼区的淬硬程度,基材焊完后立即进行中间热处理(≤400℃升温速度60℃/ h),以提高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及接头的高温蠕变强度和组织和稳定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

2.4操作要求
(1)过渡层焊接时应先焊R处焊道,然后再焊其它焊道,搭接量为35%-45%,厚度应严格控制在2.0-2.5mm,应同时熔合基材焊缝、基材母材和复材母材,确保盖满革格焊缝和基材母材。

(2)复层焊接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防止过热。

(3)过渡层和复层的焊接,在保证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热输入量施焊,即降低熔合比。

采用小直径焊条、低焊接电流、窄焊道技术、快速焊。

(4)窄间隙埋弧自动焊,首层焊一道,以后各层分别焊两道。

3焊接检验
基材焊完经100%RT+100%MT检查,过渡层焊完后100%RT检查,复焊完
100%RT+100%PT检查,最终热泪盈眶处理后经100%MT+100%PT检查。

4结论
(1)SA387Gr11CL2/304复合板的焊接,过渡层采用φ3.2mm的WEL309L焊一层。

复层选用φ4.0mm的WEL308ULC焊二层,达支了焊后复层含碳量不大于0.02%的要求。

(2)对于大型厚壁容器的焊接,采用窄间隙埋弧自动焊可靠适用,有利于保证焊接质量此次产品的焊,为今后施焊此类厚度容器积累了大量技术数据和制造经验。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