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别情》习题汇总(2014-2020初三模拟卷)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3)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3)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3),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答案】关汉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
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
艺术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入木三分的写出了一位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情态,心绪,给人以言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感受。
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
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故选:D。
【点睛】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
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
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元曲复习

赏析: 赏析: 1.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苍凉,后半部分景色明 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苍凉, 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苍凉 表现了作者心情___________的变化 的变化。 丽,表现了作者心情由凄凉悲伤到开朗乐观的变化。 2.对这首曲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对这首曲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对这首曲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4.“卷香风十里珠帘”运用了_______修辞,写出了 卷香风十里珠帘”运用了 夸张 修辞, 卷香风十里珠帘 修辞 ____________。 。 江南人家的富裕 5.“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描写出了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一江烟水照晴岚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的特点。 的特点 人口密集, 人口密集,繁华富庶 6.这首曲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最后_________ 这首曲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手法,最后 直抒胸臆 这首曲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写法) 爱煞江南”收尾。 (写法)以“爱煞江南”收尾。
凭阑袖拂杨花雪
杨花雪 苏轼 )的词句,意思是:
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的意思是: “斜”的意思是: 溪流拐弯
5.“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运用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自送别 直抒胸臆 写法 _______写法,抒发了女子送别爱人时浓浓的 写法, 相思之情;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 相思之情;“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______,表达了送爱人离别后 人去也! 借景抒情 , 的_______。 。 悲切和伤感 6.“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描绘出了怎样的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溪又斜 内容? 内容?
赏析: 赏析: 1.这首曲子借景抒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 这首曲子借景抒情,表达了 漂泊天涯的游子强烈 的 这首曲子借景抒情 思乡感情。 思乡感情。 2.下面对这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下面对这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下面对这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 幅深秋的景色图。 幅深秋的景色图。 B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 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 秋思”的意思是“ 这首曲的题目叫 的思考” 的思考”。 C“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 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 断肠人 极远的地方” 涯”即“极远的地方”。 D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 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断肠” 最后两句由景及人 一语是全篇的主旨。 一语是全篇的主旨。
专题10:古诗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0:古诗鉴赏诗歌鉴赏(一)1.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下题。
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诗歌鉴赏(二)夜泊润州①江口刘言史秋江欲起白头波,贾②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注释】①润州:今江苏镇江。
②贾(gǔ):商人。
2.简述作者夜泊润州江口的原因。
3.根据诗句概括润州城的特点。
4.下列诗句均写到夜船行止,表达的情感与本诗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诗歌鉴赏(三)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北宋]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
金山,地名。
②西兴:地名。
③桴(fú):小筏子。
④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诗歌鉴赏(四)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6.下列选项中,对本首词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实写所见景象,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B.“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仿佛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终于得到诉说的机会,自然引出下阕。
上海重点初中四块玉别情练习1(有答案)

(二)四块玉。
别情(1)四块玉。
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杨花雪”是指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入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对节正值冬季。
C。
“一点相思几时绝”中的“一点”表明主人公的愁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
(2)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本作品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中的______ _________A关汉卿B马致远 C白朴D郑光祖2、作品中主人公思念远方亲人而凭栏远眺,但她失望了。
据划线句,她将看不见的原因归为:(3)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小令中“斜”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自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表达了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B、“溪又斜,山又遮”是说曲折的溪流,巍巍的高山遮挡了视线,看不到情人的身影。
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饱含着主人公离别的伤痛。
D、整首小令景中含情,表达了一个女子的真切、深切的离愁。
(4)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2、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
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
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
(为了抒发离情别绪)(5)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四块玉”是曲牌名2.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C)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四块玉别情

2013年二模【杨浦区】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别情”是本曲的。
(2分)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点相思几时绝?”强调了女子相思的缠绵,对爱情的执着。
B.“凭阑袖拂杨花雪”表明女子急于拂去如杨华般的白雪,想远眺情人的身影。
C.“溪又、、、人去也”暗示尽管山重水复,路途艰险,但女子欲随情人而去之心决绝。
D.本曲表达女子送别情人时,凭栏相送,依依难舍的深情。
7.曲牌标题(各1分)8.A(2分)【长宁区】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
(4分)7. “凭阑袖拂杨花雪”中的“杨花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8. 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与“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7.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8.A2015年初三一模诗歌汇编徐汇区(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6.(2分)关汉卿7.(2分)C2015年二模闵行区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
沪教版初二第二学期课内四首元曲复习

《四块玉·别情》复习卷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一、考点归纳1、《四块玉》作者是朝的,我国古代伟大的,元杂剧的奠基人。
2、花雪:3、斜:4、曲中“〞句说明所写时节正值,一个“拂〞字表达了的心情。
二、试题举隅〔一〕2016普陀一模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7、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自送别,心难舍〞表达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花雪〞语出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答案:6.(2分)断绝7.C〔二〕2016浦一模【甲】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上两首词曲,都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
〔2分〕7、下面对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两首词曲都景中含情,蕴含了词人的愁绪。
B.两首词曲都借春景抒发主人公心的感受。
C.两首词曲都先绘景后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D.两首词曲都描摹了凭栏远眺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6.怀人、思念爱人等〔2分〕7.C(2 分〕〔三〕2015徐汇一模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
〔2分〕7.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答案:6.〔2分〕关汉卿7.〔2分〕C〔四〕2015闵行二模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
复习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块玉别情》-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

初三古诗文复习(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块玉•别情》作答时间:20分钟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解释加点字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行拂.乱其所为()3、曾益..其所不能() 4、衡于虑.()5、必先苦.其心志()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二)翻译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常识和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儒家经典之一《》,它与《》、《大学》和《中庸》并称为“四书”。
作者名,字,人称“”。
2.文章采用和的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的观点。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用原文回答)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2段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
B.第2段“空乏其身”意指“受到贫穷之苦”。
C.第3段从反面论证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为下文论述人才的成功必须经历磨难作事实论据。
B.第2段运用排比句式论证了人才须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C.第3段的论述是从个人推及国家: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D.文章围绕个人和国家之间的生死存亡关系提出中心论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②段列举历史上明君贤臣的事例,论证了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第①②段使用排比,使文章气势咄咄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
关汉卿《四块玉-别情》练习题阅读答案及简析

关汉卿《四块玉-别情》练习题阅读答案及简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关汉卿《四块玉-别情》练习题阅读答案及简析《四块玉-别情》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
2.“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3.“凭阑袖拂杨花雪”中“杨花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点相思几时绝?”强调了女子相思的缠绵,对爱情的执着。
B.“凭阑袖拂杨花雪。
”表明女子急于拂去如杨花般的白雪,想远眺情人的身影。
C.“溪又斜……人去也!”暗示尽管山重水复,路途艰难,但女子欲随情人而去之心决绝。
D.本曲表达了女子送别情人时,凭栏相送,依依难舍的深情。
8.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与“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相同的一项是()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9.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10.下列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点相思几时绝?”直抒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点明离别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C.“溪又斜,山又遮”写出离别时女主人眼前之景。
D.“人去也”饱含女主人公难以割舍的离别的伤痛。
1.关汉卿、别情
2.断绝
3.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4.C
5.C
6.A
7.A
8.A
9.C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