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引言:行道树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还能提供防风、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

苏州市作为江南著名的园林城市,行道树的种植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调查,对其种植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行道树种植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8个城区的主要道路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然后设计问卷,对居民、市民和道路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1. 行道树的树种分布根据实地观察,苏州市的道路行道树主要种植了柳树、杨树、枫树、榆树、国槐等常见树种。

柳树和国槐种植较为广泛,分别占总数的30%和20%。

2. 行道树种植情况苏州市行道树种植情况良好,大部分行道树生长茂盛,树冠丰满。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树根破坏人行道,树干病虫害较多等。

3. 居民和市民对行道树的态度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和市民对行道树持支持和喜爱的态度。

他们认为行道树美化了城市环境、净化了空气,并提供了防风、遮阳等功能。

少数市民对行道树的落叶和树花产生了一些不满。

4. 道路管理部门对行道树的看法道路管理部门普遍认为行道树在城市景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他们表示目前树的种植和养护成本较高,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

三、问题分析1. 树种单一化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较为单一,主要以柳树和国槐为主。

这样容易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一旦出现病虫害,容易对整个行道树造成严重影响。

2. 技术不足问题部分行道树存在树冠不匀称、病虫害较多等问题,这可能与栽培技术不足有关。

需要加强行道树的养护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提升,确保行道树能够长期健康生长。

3. 落叶和树花清理问题虽然大部分居民和市民对行道树持支持态度,但也有些人对行道树的落叶和树花产生了一些不满。

道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行道树的清理工作,确保道路清洁和整洁。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情况的问卷,包括了行道树的种类、生长情况、管理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然后,我们选取了苏州市不同区域的几处行道树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实地调研,对比问卷调查的结果,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1. 行道树的种类在苏州市调查的行道树树种中,以梧桐树、法桐、槐树、榉树为主。

梧桐树是苏州市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行道树,其叶大、树姿优美,为苏州市的街景增添了不少色彩。

法桐树叶片大、掩盖率高,适合做行道树使用。

槐树叶片清新,是一种耐旱、抗逆性较强的树种,适合在苏州市比较干燥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榉树适应性广,树姿优美,受到了苏州市绿化部门的重视。

2. 行道树的生长情况在调查中发现,苏州市的行道树整体生长情况良好,呈现出整齐划一、繁茂生长的良好景象。

行道树的生长情况与其所在地区的环境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较为繁华的商业区的行道树生长情况一般较好,而在一些居民区或者偏远地区则稍显疲态。

3. 行道树的管理情况在调查中了解到,苏州市的行道树管理工作整体较好。

绿化部门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树种的行道树,进行了相应的管理和养护措施。

但在一些小区或者偏远地区的行道树管理方面,由于资金和人力不足等原因,管理工作稍显滞后。

三、问题分析1. 缺乏多样性在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中,以梧桐树、法桐、槐树、榉树为主,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考虑到城市绿化需要,应当在适宜的地区增加更多的树种种类,以丰富城市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品质。

2. 加强管理对于一些小区或者偏远地区的行道树管理,应当加强相关管理措施,提高行道树的养护水平,确保每一颗行道树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管理。

3. 提高群众参与度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行道树保护的意识,提高市民对行道树管理的参与度,使城市绿化工作更加符合市民的需求。

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

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

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摘要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根据道路的类别,行道树分为三大类:一是街道行道树,二是公路边行道树,三是甬道行道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态效益。

其树种选择、树冠修剪和栽培方法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行道树树种选择修剪作用1、绪论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和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指标的实施,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并呈上升趋势。

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以及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以及女贞、青铜、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等。

2、行道树的树种选择适宜作行道树的树种,要求抗性强,能适应街道的特殊环境,尤耐瘠薄而干燥的土壤,大苗定植后易于成活;病虫害少;花、叶无毒、无恶臭;落果少,无毛絮飞扬;主干挺直,树冠整齐;耐修剪;扎根深,树干下方和根际少萌蘖,地表不生横根;树大荫浓;寿命长。

落叶树种还要求发芽早,落叶迟且较整齐。

材质优良,或可提供鲜花、药材或干、鲜果等副产品的树种尤佳。

我国常用树种主要有:波罗蜜、臭椿、木麻黄、樟树、凤凰木、蓝桉、榕树、梧桐、木棉、银杏、楝树、油松、悬铃木、枫杨、加拿大杨、垂柳、旱柳、乌桕、榆树等。

3、行道树的配置栽植前需对道路、土壤、路旁建筑物、地下和架空管线,以及交通等状况进行调查。

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一般是在车行道与步道之间栽植1~2行乔木树种,或在株间、行间夹栽一些灌木;也可将成组或成行的灌木丛与草花以及草坪、地被植物等穿插配置,构成林荫道或园林路的形式。

树与建筑物以及地下埋设的各种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房屋有窗的一面与乔木的间隔距离至少为4~5米;从树干中心到地下管道边缘的水平距离,除热力管道外,最好达到2米,至少1米。

树冠与一般架空电线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行道树的种植和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

在众多行道树树种中,苏州市普遍使用的行道树树种有五常松、法桐、黄花梨等。

本文将对这几种行道树的应用进行调查和分析。

法桐也是苏州市常见的行道树之一。

法桐树高大,叶片呈心形,树冠宽广,叶子长期
绿色鲜艳,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较强的防尘、防噪的功能。

法桐树形状优美,绿化效果好,
适应性强,在苏州市的二次绿化中,也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两旁,法桐的种植
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黄花梨也是苏州市行道树的常见树种之一。

黄花梨树高6-20米,树形优美,枝叶繁密。

黄花梨是一种开花树种,花朵呈黄色,花期长,开放时整齐划一,非常美观。

黄花梨耐旱、耐寒、耐粉尘的特点,使得其在苏州市中的绿化景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街道两旁
的行道树中常见黄花梨,黄花梨也常常被种植在市区公园和广场等场所,为市民提供了美
丽而舒适的环境。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行道树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供清新空气,调节气候,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增加城市生态氛围等诸多作用。

合理选择适合的行道树树种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进行调查及分析,以期为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选择了苏州市不同行政区域的典型街道,并对街道两侧行道树的树种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了树的名称、高度、冠幅、树种特点等信息。

我们设计了针对市民的问卷调查,包括对树种偏好的调查以及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的了解。

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分布情况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发现苏州市行道树的树种较为多样,常见的树种有柳树、榆树、槐树、枫树等。

柳树是苏州市最常见的行道树之一,其具有生长快、冠幅宽、抗风沙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街道绿化。

而榆树、槐树、枫树等树种也较为常见,它们具有较高的抗逆能力,适应能力强,对树干、枝叶的要求较低,是行道树的常见选择。

二、市民对行道树树种的偏好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市民对行道树树种有一定的偏好。

大部分市民对柳树树种表示满意,认为柳树的形态美观、树冠茂密、宜留一定高度等特点适合做行道树。

也有市民对一些观叶性强、花果飘香的树种有一定偏好,例如海棠、桂花等。

在选择行道树树种时,可以考虑市民的偏好,增加市民的参与度,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

三、市民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问卷调查还了解到市民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

大部分市民希望行道树具有树冠茂密、高度适中、树种特点鲜明等特点。

市民还希望行道树能够提供清新空气、调节气温、减少噪音、净化环境等作用。

在选择行道树树种时,除了考虑树种的外观特点外,更应注重树种的生态效益,满足市民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

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了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分布情况、市民对行道树树种的偏好以及对行道树的期望与需求等信息。

烟台市的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

烟台市的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

烟台市的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简介:利用暑假期间,针对目前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原因剖析入手,立足于现实,通过对香樟、银杏等行道树种的调查研究,对烟台市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主要阐明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行道树习性香樟银杏原则现状对策城市行道树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改善作用,其环境效应主要包括改善城市小气候,如降低气温、调节湿度等;净化空气,固碳释氧量,吸滞粉尘和有害气体,以减少空气含菌;降低噪音等。

目前国内外有关行道树生态功能的研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城市行道树对各种降尘的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的研究正在兴起。

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配置不同,杀菌、减菌的能力也不同。

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与树种所处的生长期、叶片表面特性差异、树冠结构、气象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如一般叶面多绒毛,表面粗糙的有较强的吸附粉尘能力,即使叶面特征相似的树种,滞尘能力也会因叶面积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另外,有研究表明,当降雨量在5mm以上,大风日(风速17m/s以上)便会冲淡或刮掉叶片上的灰尘。

树种间滞尘能力的差异是由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决定的。

叶片的粗糙程度及叶片上下表皮具有毛的形状、数量,是造成滞尘能力差异的原因,所以对行道树种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判断树种降尘的方式(滞留、附着和粘附等),有助于滞尘树种的选择。

城市森林中由于行道树的蒸腾作用,使其周围的空气湿度明显高于远离树木的地方,温度明显降低。

日本1993年对大阪市内树种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研究。

有研究表明,行道树两侧各5m宽均相当于降温增湿带。

随着城市汽车的大量增加,排放的尾气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在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但由于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速度缓慢,这种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

据预测,汽车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Pb约4. 0 X 105 t。

植物叶片通过气孔呼吸可以将重金属污染物吸滞降解,从而起到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行道树调查报告

行道树调查报告

行道树调查报告篇一:日照市主干道行道树调查报告日照市主干道行道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行道树是以规律的形式种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用以遮荫的乔木。

行道树不仅要绿化环境,遮荫降尘,而且还要造型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使城市的面貌显得更加整洁生动,活泼优美。

因此,行道树选择必须是树龄较大,树干修直的树种;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条件很差,除辐射温度高、空气干燥、有害烟尘气体多以外,还要受到种种人为和机械的损伤等,只有少数抗逆性强,适应路边生长的树种,才能成为行道树种的最佳选择。

此外,应选择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不招惹蚊蝇等害虫,落花落果不打伤行人,不污染衣服和路面,不造成滑车跌伤事故的树种。

(二)调查目的这次调查分析针对日照三大主干道(海曲西路、海曲中路、海曲东路、日照路、北京路)在树种选择、树种结构配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实施办法;正确鉴定日照市三大主干道现有的行道树种,对日照市现有的行道树种的形态及所反映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和拍摄彩照。

调查结果:1、海曲西路:住宅区比较多行道树多选择大型英桐(二球悬林木)。

2、海曲中路:商业区种植大型法桐兼大型国槐和油松(东北黑松、短叶马尾松)行人比较较多。

3、海曲东路:商业区、住宅区种植行道树为合欢和大型英桐4、北京路:日照市门户路行道树为栾树和合欢5、日照路:以日照长途汽车站为中心上两边发展,多种植大型英桐为多品种说明:1、法桐(三球悬铃木)识别要点: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绿色至灰白色,成薄片状。

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

叶掌状5~7裂,深路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契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

花序头状,黄绿色。

多数坚果聚合成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1)栔叶法桐:叶片2~5裂(2)掌叶法桐:叶5深裂习性:喜阳光充足、喜温暖湿润气候,略耐寒。

较能耐湿及耐干。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

苏州市行道树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作为传统园林城市,苏州市拥有丰富的行道树资源,对于城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园林建设和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应用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包括了苏州市不同区域的居民和游客,主要涵盖了苏州市的市中心区域和近郊区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行道树的喜好程度、树种类型和理由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500份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 行道树的喜好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受访者对行道树持有较高的喜好程度,认为行道树可以美化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而只有15%的受访者对行道树持有较低的喜好程度。

2. 主要行道树树种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常见的行道树树种主要有樟树、柳树、杨树、枫树、槐树等。

樟树是最受欢迎的行道树树种,有30%的受访者选择了樟树作为他们最喜欢的行道树树种。

其他受欢迎的行道树树种依次为柳树(20%)、杨树(15%)、枫树(10%)和槐树(5%)。

3. 行道树的选择理由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选择行道树的主要理由包括美化环境(40%)、提供阴凉(30%)、净化空气(15%)、增加氧气(10%)和保护生态环境(5%)等。

另外一小部分受访者认为行道树可以提供鸟类栖息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

4. 行道树树种的合理性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樟树、柳树、杨树和枫树都是苏州市常见的行道树树种,而且受到较高的喜爱度。

樟树具有较大的冠幅和高大挺拔的外貌,适合用作大规模行道树;柳树的枝叶丰茂,可以提供较好的遮阳效果;杨树的生长迅速,适合在短期内形成绿荫;枫树的叶子颜色丰富,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变化。

樟树、柳树、杨树和枫树是苏州市行道树树种的主要选择,这些树种既符合居民对行道树的喜好,又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生态价值。

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中,可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树种的引进和培育,以提高城市行道树的美观性和环境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行道树的调查及应用研究
摘要
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根据道路的类别,行道树分为三大类:一是街道行道树,二是公路边行道树,三是甬道行道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态效益。

其树种选择、树冠修剪和栽培方法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行道树树种选择修剪作用
1、绪论
行道树是指在公路或道路两旁成行栽植的树木,多为等距种植。

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和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指标的实施,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并呈上升趋势。

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以及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以及女贞、青铜、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等。

2、行道树的树种选择
适宜作行道树的树种,要求抗性强,能适应街道的特殊环境,尤耐瘠薄而干燥的土壤,大苗定植后易于成活;病虫害少;花、叶无毒、无恶臭;落果少,无毛絮飞扬;主干挺直,树冠整齐;耐修剪;扎根深,树干下方和根际少萌蘖,地表不生横根;树大荫浓;寿命长。

落叶树种还要求发芽早,落叶迟且较整齐。

材质优良,或可提供鲜花、药材或干、鲜果等副产品的树种尤佳。

我国常用树种主要有:波罗蜜、臭椿、木麻黄、樟树、凤凰木、蓝桉、榕树、梧桐、木棉、银杏、楝树、油松、悬铃木、枫杨、加拿大杨、垂柳、旱柳、乌桕、榆树等。

3、行道树的配置
栽植前需对道路、土壤、路旁建筑物、地下和架空管线,以及交通等状况进行调查。

行道树的配置方式,一般是在车行道与步道之间栽植1~2行乔木树种,或在株间、行间夹栽一些灌木;也可将成组或成行的灌木丛与草花以及草坪、地被植物等穿插配置,构成林荫道或园林路的形式。

树与建筑物以及地下埋设的各种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房屋有窗的一面与乔木的间隔距离至少为4~5米;从树干中心到地下管道边缘的水平距离,除热力管道外,最好达到2米,至少1米。

树冠与一般架空电线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

高压输电线走廊内不宜栽植大树。

郊区公路行道树的配置,根据道路宽度不同,有以下2种方式:①3~5米宽的农村道路,可在一侧或两侧各栽植1行乔木,株间最好配植灌木。

②7~9米宽的公路,在有条件的地段可于路沟外栽2~3行乔木,株间栽植灌木。

行道树的分枝点与地面的距离应为2.5米;干道两侧不应低于3米。

株距视树冠大小与人行道宽度等确定,一般为4~8米,树冠宽阔的树种如银杏等可定为7~9米或以上。

现代城市多栽胸径8厘米以上大苗,按一次定植、以后不间伐的株
距配植,以收近期绿树成荫之效。

1行内一般应用同一种树,但也可选择搭配两种以至多种间植。

十字路口和道路转角处最好只种灌木、草本;种植乔木会妨碍司机和行人的视线。

4、行道树的应用
行道树的实际应用,应根据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树种、品种,选择合宜的树体、树形。

如在规划种植带上方有电力、通讯线路等限制,应选择一个最后生长高度低于架空线路高程的树种,以节省定期修剪费用。

另外,整形栽植时,树木的分枝点要有足够的高度,不能妨碍路人的正常行走和车辆的正常通行,不能阻挡行人及驾乘人员的视线,以免发生意外。

特别是在转向半径较小、转角视线不良的区域,更应注意。

栽植地点的环境决定行道树的冠形。

有架空线路通过的主干道上,可采用规则式冠形,将树体修剪成杯状形或开心形。

一般公路干道或较为狭窄的巷道,可以自然式冠形为主。

凡有中央领导干的树种,如杨树、马褂木、水杉、池杉等,侧枝点高度应在2.5至3米以上,下方裙枝需视情疏除,特别是在交通视线不良的弯道和叉路口等区段,更应注意要开阔视野,以免引发交通事故。

无中央领导干的树种,如柳树、榆树、槐树、樟树、大叶女贞、香樟等,分枝点高度宜控制在2至3米处,树冠自然形成圆球形。

杯状形修剪的行道树具有典型的”3股6杈12枝”的冠形,主干的分枝点高度应在架空线路之下,又不妨碍行人、车辆的通行,一般为2至3米。

每年应及时调整树冠的侧枝生长方向,以保持冠形的统一、划整,并解除对架空线路的干扰,照顾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和采光。

开心形修剪由杯状形修剪演变而来,多用于无主轴或顶芽自剪的树种。

整形修剪在分枝点处选留3至5个不同方位、分布均匀的主枝,每主枝上选留2至3个侧枝,树冠自然开展,但内膛较空。

行道树的定干高度,在同一条干道上应保持一致,在路面较窄或有大型车辆通过的地段,以3至3.5米以上为宜。

在较宽的路面或步行商业街上,可降至2.5至3.0米,分枝角度小的树种可适当低些,但也不能低于2米以下。

树体大小尽可能整齐划一,避免因高低不等、粗细各异而影响审美效果和带来管理上的不便。

5、结语
道路系统是现代社会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而行道树的选择应用,在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主动的环境生态作用。

总体上树体规格的选择要适宜,不能超出与街道两侧建筑的景观比例要求,其体量大小和生长形态应达到设计的特定要求,并能经受住时间推移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蔡培印.城市绿化应以树木为主.北京:城市开发出版社,1992
[2] 闫永玉,袁九毅.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
[3] 王荣祥.面向21世纪城市绿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