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开放小教本科适用,54学时)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是开放专业小学教育的一门选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课件开发环境、课件开发素材的制作和编辑、课件开发的方法、实例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较熟练地用有关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

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上,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计划学时数为54学时,各部分内容学时数建议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授课实验备注号

1 第1章多媒体CAI概论 1

2 第2章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开发 3

3 第3章多媒体CAI课件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3 1

4 第4章PowerPoint课件制作——幻灯型课件的开发 3 2

5 第5章Flash课件制作——动画演示型课件的开发 5 6

6 第6章Dreamweaver MX课件开发—网络课件的开发 4 5

7 第7章Authorware课件开发8 8

8 第8章Visual Basic课件开发 3 2

30 24

二、课程考核

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作业、实验成绩相结合作为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学生期末卷面考试、平时成绩均合格才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涉及的应用软件较多,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效果,建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以实践为主。面授须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四、教学和实验软硬件配置建议

硬件:

多媒体电脑

内存:64MB以上

显卡:有16M以上显示内存的显卡

有声卡、音箱、话筒

操作系统:

Windows 98/2000/xp,Windows NT 4.0

教学软件:

1.IE6.0

2.Photoshop6.0以上版本;

3.Cool 3D、超级解霸、GoldWave、Snagit、HyperCam、premiecne等软件;

4.Flash MX或以上版本;

5.Dreamweaver MX或以上版本;

6.Office2000以上版本;

7.Authorware6.0以上版本;

8.VisualBasic6.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1章多媒体CAI概论

1.1 CAI的产生和发展

1.2 多媒体与多媒体CAI

1.3 多媒体CAI课件中的信息表达元素

1.4 多媒体CAI系统构成

1.5 习题

第2章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开发

2.1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

2.2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的原则

2.3 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流程

2.4 多媒体CAI课件系统结构的设计

2.5 多媒体CAI课件的脚本设计

2.6 习题

第3章多媒体CAI课件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3.1 文本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3.2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3.3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专业(中专)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1年6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 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0 三、招生对象 0 四、学制 0 五、人才培养目标 0 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 0 七、教学进度安排 (2)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3) 九、典型工作任务 (6) 十、实践环节安排 (6) 十一、毕业条件 (8) 十二、教学团队保障 (9) 十三、教学条件保障 (11) 十四、机制与制度保障 (12)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 三、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四、学制 三年 五、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胜任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的生产、检测、维修与管理以及电子产品采购、销售与服务等电子及相关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服务面向

序号就业岗位 1 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管理 2 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3 电子产品技术咨询与服务 4 电子设备维护、使用、检测 5 电子产品采购、销售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1)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2)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 (3)具有对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4)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加强素质教育,进行外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培养,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关证书。 2.专业能力 (1)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3)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能力; (4)掌握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管理与技术管理知识; (5)正确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6)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的能力; (7)具备熟练应用电子电路常用的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8)具备用传感器及传感技术对参数检测的能力; (9)能够识别和绘制电路原理图和零器件图; (10)具备分析电路,设计和实现简单电路的能力; (11)能够熟悉应用整流、稳压、放大、振荡电路与可控整流电路; (12)具备对常用模拟电路进行分析、调试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中文):有机化学课程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工、环境等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课程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104(其中面授64,实验32)学分:6.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化学、化工、及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环境、生物科学等)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制备合成、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难题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答疑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重要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关注相关的应用信息;对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较好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具体应用。 (2)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和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解析图谱,能根据图谱数据推出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能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

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等反应机理。 (4)在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制备的基础上,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有机合成。 (5)对于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学科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5、先修课程:大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1、知识点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3 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短线式、缩简式、键线式 1.4 共价键 Lewis 结构式、价键理论、轨道杂化(sp、sp2、sp3 杂化) 键长、键能、键角、键的极性、诱导效应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均裂(产生自由基)、异裂(形成正、负离子)、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1.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1.6 酸碱的概念 Br? nsted 酸、Br? nsted 碱、共轭酸碱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ft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学分:3 学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6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工程监理、信息系统测评技术、软件工程实训 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 开课部门:专业数学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软件工程》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把工程化的思想和技术应用于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程标准。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软件生产工程化的具体思想、要求和方法均有较全面的了解, 为今后独立从事软件系统的开发打下相应的工程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单元软件工程学概述(3学时) [知识点] 软件的发展过程、软件危机、软件工程及开发方法。 [重点]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和软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基本任务。 [难点] 软件过程模型 [基本要求] 1、识记:软件、软件危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法学; 2、领会: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的定义及其特点; 3、简单应用: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 4、综合应用:解释软件工程产生的原因,结合不同的软件特点对其开发应

当采用的软件过程模型。 [考核要求] 1、软件工程的定义; 2、软件生命周期的定义及其各个开发阶段的任务; 3、软件工程方法学定义及经典软件过程模型。 第2单元可行性研究(5学时) [知识点]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及研究过程,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重点] 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的画法。 [难点] 可行性研究中的上层数据流图的构成方法。 [基本要求] 1、识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 2、领会:如何画出所需的系统流程图; 3、简单应用:分析所需的数据字典并根据数据字典定义方法定义相关词条; 4、综合应用: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分析系统流程图,总结其数据字典,画出上层的数据流图。 [考核要求] 1、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 2、数据流图的定义及画法,能够分析并画出可行性研究中的上层数据流图; 3、数据字典的组成及其符号定义方法。 第3单元需求分析(5学时) [知识点] 需求分析的任务、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实体—联系图、状态转换图、其他图形工具、数据规范化。 [重点] 实体-联系图的概念及画法、状态转换图的定义及画法和常用图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

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内容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本文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为主题,写了PowerPoint和Authorware 中一些使用方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课件制作制作技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电脑硬件、投影仪价格越来越低,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中得到了普及。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将课堂无法表现的,抽象的,微观的事物和事物发展过程通过媒体技术以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和图像以及声音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制作课件常使用的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课件大师、方正奥思等。然而制作课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需要不断地学习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如:音视频的录制和格式转换,图形的处理各和屏幕的录制等),不断地钻研,才能制作出效果较好的课件。下面就PowerPoint和Authorware在制作课件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作一个浅谈。 一、在Authorware中调用PowerPoint文件 Authorware和PowerPoint是两种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功能强大,交互性强,而owerPoint在制作字幕和图像处理方面较为方便,这两者结合能够制作出使用更加灵活、操作更加方便的多媒体课件。我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总结出在Authorware中插入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方法,下面介绍其操作步骤。 1、打开PowerPoint,制作一个用于链接到AuthorWare中的演示文稿文件,取名为a1.ppt 2、在AuthorWare中插入PowerPoint文件 (1)打开Authorware,拉一个显示图标到流程线上,双击该显示图标打开展示窗口。(2)单击“Insert”选单,选择“OLE Object...”选单项。显示“Insert Object...”对话框。选择“从文件创建”,输入框中输入文件的路径或单击“浏览”按钮找到要插入的PowerPoint文件,选中其下的“链接”选项。(3) 单击“确定”按钮可将ppt 文件插入到当前文件中,展示窗口中会出现ppt文件幻灯片的第一屏。 3、设置放映方式 (1)单击Edit选单,选择“Linked 演示文稿OLE Object”选单项,在出现的六个选项中,选择“Attributes”选项,屏幕上会出现“Object Attributes”对话框。(2)在第一个下拉选单“Activation Trigger”中选择“Single click”项,在第二个下拉选单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年份总产值 (亿元) 增长 率 (%) 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 总产值 (亿元) 增长率 (%) 总产值 ( 亿元) 增长率 (%) 总产值 (亿元) 增长率 (%) 三大类产品总 产值比例(%) 表2 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目录所规定的内涵,它包括了电子声像 设备、电子产品营销等若干个专门化课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电子工业总产值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 30%( 表1),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 例也在逐年增加(表2),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表1 电子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1995 2 470.7 662.0 947.7 861.0 26.8 38.4 34.8 1996 3 042.5 23.1 1 016.7 53.6 1 081.2 14.1 944.6 9.68 33.4 35.6 31.0 1997 4 001.5 31.5 1 238.3 21.8 1 496.1 38.4 1 267.1 34.1 30.9 37.4 31.7 1998 5 482.3 37.0 2 013.8 62.6 2 045.1 36.7 1 423.4 12.3 36.7 37.3 26.0 年份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电子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2 286.4 698.1 2 470.9 5 482.4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2.02 3.45 4.9 4.2 7 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 的势头,一是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根据电子工业200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 000 亿元的目标,预计“九五”期间新增利用外资至少要在30 亿美元以上;二是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 是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是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近几年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 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 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 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 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或职教中心办的 3 年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这些学校总体上看在职业教育 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较强调技能训练,特别是技工学校,与企业结合比较紧密,有相当多的教师 直接来自企业或从企业聘请,这些教师从事一线工作的时间长,经验较丰富,比较适合职业教育。 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大作业》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专业大作业》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Laboratory of Applied Chemistry 2 学分:2 实验学时:2周类型:综合性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与实验、分析化学与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 教学对象: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在《化学综合实验》的基础之上开设的。针对应用化学四个不同方向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训练学生的化学综合实验的技能: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无机物、有机物和共聚物合成的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掌握胶体和表面化学实验的技能,掌握水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 综合掌握各种化学品和新材料的合成、检测和性能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地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合成路线和解决实际课题中的应用化学问题,并运用有关基本操作方法实现有关合成、检测和性能测试,从而为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且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较大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章现代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十六气相色谱(8小时) 基本要求: 掌握固定液的配制及涂渍技术和柱的填装及老化技术、进行柱性能试验及极性试验。 重点: 掌握气相色谱的操作技术。 难点: 气相色谱柱及操作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关系。 实验十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8小时) 基本要求: 熟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重点: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技术。 难点: 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关系。 实验十八配合物键合异构体制备及红外光谱测定(8小时) 基本要求: 通过[Co(NH3)5NO2]Cl2和[Co(NH3)5ONO]Cl2的制备,了解配合物的键合异构现象并巩

《行业应用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行业应用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解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业务流程,通过档案、教务、学生、酒店、图书、考勤、工资、库房管理等软件开发项目的实践,训练学生掌握行业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思想、方法和技术。 课程以Delphi和Rose软件结合的方式阐述开发行业软件项目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开发软件项目的Rose建模;后台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前台应用程序窗体设计、页面设计以及代码设计等等开发技术和方法,通过档案、教务、学生、酒店、图书、考勤、工资、库房管理等软件开发项目案例开发过程的详细分析和引导,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软件开发设计工具开发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修读专业:软件工程:信息系统方向 先修课程: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构造、软件设计、软件需求/系统分析 教材:《Delphi 7.0+Rose项目开发实践》吕伟臣周涛科学出版社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信息系统方向的方向选修课。主要讲解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通过大量软件开发项目案例的学习,训练学生掌握行业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思想、方法和技术。 课程以Delphi和Rose软件结合的方式阐述开发行业软件项目的整个过程。内容包含软件项目的Rose建模;后台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前台应用程序窗体设计、页面设计以及代码设计等等。通过档案、教务、学生、酒店、图书、考勤、工资、库房管理等软件开发项目案例开发过程的详细分析和引导,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软件开发设计工具开发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档案、教务、学生、酒店、图书、考勤、工资、库房管理等软件开发项目案例开发过程的详细分析和训练,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流行的软件开发设计工具开发具体的行业应用软件系统。为学生今后从事具体行业的软件分析、设计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特点、设计和制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来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帮助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通常我们把用于执行教学任务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称为教学软件,简称为课件。多媒体课件有哪些特点?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究竟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人们常说的“精心设计”究竟怎样落实?其中有哪些要领?我作为一名年轻的电教老师,投入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本人就谈谈对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及设计的认识的一点体会。一、多媒体课件的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具有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的能力。对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可以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2.交互性强: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信息,理解学生的意图,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利用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可靠性与完整性;给学生以自主权,学生通过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3.共享性好:随着高速信息网的不断延伸,课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进行相互传递,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以网络、光盘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使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单位、家庭及社会都可以成为学习“学校”,学习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加以选择。 4.有利于知识的同化: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强化信息传播的强度,各种媒体相互补充,使知识信息的表达更加充分,更容易理解。二、

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和技巧

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和技巧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使用的普及,教师授课的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使用的技巧。笔者将围绕多媒体的相关概念、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流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四个阶段以及4WIH原则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制作技巧流程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的世界,科学技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着,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技术、新的惊奇。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这些新名词不断地涌现,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与黑板、粉笔进行比拼,并以其特有的健力,迅速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这一肩负培养明日人才的神圣职业在教学方式上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教学,若不会一点电脑技术,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就意味着落伍。为适应社会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们纷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非想像中那么简单,大多数教师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多媒体课件制作虽易上手,但要应用自如、融会贯通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如何投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多媒体课件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此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使课件制作变成一种简单而容易的事。 二、多媒体课件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多媒体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即“Multwie”和“Media”的合成,其核心词是媒体。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中有两种含义:即媒质和媒介。媒质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等。媒介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2.什么是课件 所谓课件就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3.什么是务媒体课件 根据国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的界定,多媒体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 从以上几个定义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通过声、形、图、色把授课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1.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过程可用图1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多媒体课件制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涉及4WIH原则。四个阶段分别为选题阶段、准备素材阶段、制作阶段和调试打包阶段。4WIH原则指的是Why、What、When、Where和How五大原则。下面分别就四个阶段来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教学大纲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数:72其中实验学时:36开课学期:2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主要教授对象是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它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是让学习者在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础下,来进一步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了解掌握三个领域(Word、Excel、PowerPoint)的深层次知识。本课程着重于办公软件Office的应用,强调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强调了知识性和系统性。其任务是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Microsoft Office套装软件的熟练运用,提高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随着日常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文档、数据处理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开设《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在实际办公环境中开展具体应用,更贴近岗位实际应用操作,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娴熟的办公技能和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职场竞争力,为培养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和应用,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下,能更进一步的去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办公软件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程教学学时分配与结业标准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学时) 1、课程内容 ⑴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⑵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⑷微型计算机及操作系统。 ⑸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⑹计算机内部表示信息的方法。 ⑺多媒体技术。 ⑻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病毒。 ⑼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微机系统构成 ⑵教学难点:数制和信息编码 3、基本要求 ⑴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硬件配置、外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⑵理解计算机中数制和编码的特点、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进位、位权的概念 ⑶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4)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间的转换规则及方法。 第二章 Word 2010高级应用(20学时) 1、课程内容 (1)认识 Word 2010 (2) 导航窗口 (3)长文档编辑 (4)域 (5)宏 (6)邮件合并 (7)窗体控件

浅谈小学数学PPT课件制作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PPT课件制作策略 一、使用目的要明确。 (一)多媒体课件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 在教学中上唱主角的是学生和教师,教学是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地探索,在同学们探索后老师再有效地引导,大家平等的交流,彼此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课件只是起到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有的教师为了按预定的顺序演示所准备的内容,课上就得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既定的流程上来,失去了教学的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屏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言简意赅,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辅助工具,不应成为课堂的主导。 (二)课件设计应追求实用,服务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一般都可以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对于用常规教学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因为那样只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于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需要学习者反复练习、现实中不易动态演示的等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课件辅助教学。 课件制作时,要深入分析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目标,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象的综合表现功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者必须事先规划好课件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制定明确的目标细节,并使这些目标都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服务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PPT课件内容设计要科学 (一)课件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亲近认知心理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义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义

新聘幼儿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义 教师姓名:谢淑君 整理时间: 2012年12月26日

写在培训之前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欢迎并感谢大家来乌中旗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新聘幼儿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培训。我叫谢淑君,和大家一样,来自基层学校的教学一线。本期培训中我负责两个部分培训内容:第二章“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第六章“农远课件资源的应用”。 今天上午的培训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和大家一起观看河南省电教馆赵山鹰主任的讲话视频; 然后进行学员注册并进行分组; 第三由我向大家介绍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第四我向大家介绍我进行培训的授课模式; 最后我们学习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和第二章的第一节“多媒体素材的分类”。 一、观看视频 播放河南省电教馆赵山鹰主任关于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培训的一个讲话。 二、学员注册

强调:①注册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填写身份证号、单位、联系电话、姓名、职称、邮箱、QQ(此两项有则填写,无则空)、性别、学历、技术水平、年龄、学教学科、教龄等内容。 ②您所填写的这些资料与您将来职称评审无关,您可以根据现在你的真实情况填写; ③如果您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可以先填写其他有关内容,该项空着也行。 三、进行分组 我们来学习我想应该有层目的:①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②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延,在这期学习班上有南席的40位教师和增福庙的10位教师。我们分成7个学习小组,今后几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增进了解,学习结束大家带走的不仅有知识的收获,还有社交能力的提高,更有朋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分组办法:按座位报数1、2、3、4、5、6、7.把叫相同数字的分成一组,组内选举产生组长,发言人。 相互认识:第个小组的组长或发言人用一两句话,对本组做个介绍,和大家相互认识一下。 (播放课件——朋友) 四、授课模式 我在本期中采用的授课模式是: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13-08-28 13:11:59 来源:作者: 前言 电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一直被称为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包括电子产品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IC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近些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据世界第三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省将巩固发展电子产业链,相继落户的中芯国际项目和项目是建国以来可与神龙项目相媲美的重大战略性投资项目。根据项目规划,产业园将总共吸纳15—20万各类人员就业。省信息产业人才自今年起每年的需求将达到3万人,到2015年,全省信息产业人才总量将由去年的12万人增长至24万人,其中电子技术应用行业的技术蓝领需求最旺,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市作为鄂中重镇,下辖一市二县三区,常驻人口380万人,经济总量在省位居第7名,电子及相关产业是本市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推进经济增长和人民就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电子专业在省外中职学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市级电子技能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0余人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及教材、“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方面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是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 一、指导思想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电子行业当前发展的人才要求,注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代码: )

《应用化学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根据本校《2004级本科指导培养计划》和应用化学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 二、本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用化学实验?》密切配合有机波谱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的理论课,使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结合计算机知识进行各种试样组分的分离分析、成分测定、结构分析以及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三、本实验课讲授的基本实验理论 本实验课程讲授电化学分析、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与技能,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掌握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的制样技术和一般谱图的解析方法。 四、本实验课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1、掌握电位法测定离子浓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2、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与技能; 3、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构造,掌握制样技术和一般谱图的解析方法。 五、学时、教学文件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实验32学时。 教学文件:《应用化学实验指导书》,杜宝中编,校内印刷,2004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设备使用等,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际数据处理由学生独立完成。 六、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以最后的综述论文成绩记入总分,占实验成绩的40%。总成绩及格可获得学分,不及格者需重修。 七、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 仪器设备: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和色谱、高效汇相色谱仪、PH/my 计。 注意事项:注意保护设备,严格按仪器使用规则操作,维持仪器的完好率。

应用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应用软件 / Application Software 课程代码:030524 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30 上机/实验学时: 16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专业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教材: 刘卫国陈昭平张颖.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 1.石博强、滕贵法.MATLAB数学计算范例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孙祥、徐流美、吴清.MATLAB7.0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崔怡.MATLAB5.3实例详解.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4.程卫国、冯峰、姚东.MATLAB5.3应用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是为管理学院各专业同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使同学在本科期间掌握一个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进行系统仿真的工具。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熟悉MATLAB应用程序基本应用后,重点应放在与其他实际问题的结合应用能力上。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MATLAB概述 1.l MATLAB的发展 1.2 MATLAB的主要功能 l.3 MATLAB系统的运行环境与安装 l.4 MATLAB系统的启动与退出 1.5 MATLAB命令窗口 1.6 MATLAB文件管理 1.7 MATLAB帮助系统 1.8 MATLAB功能演示 第2章MATLAB数据 2.1 MATLAB数据的特点 2.2变量和赋值 2.3 MATLAB矩阵 2.4 MATLAB运算 2.5字符串 2.6结构和单元 第3章MATLAB程序设计 3.l M文件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161213290 学时:32学时学分:2 开课学期:5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基本原理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方向课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在大学校园,还是中小学的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当前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宗旨是全面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识,了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知识,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的基本操作。 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正在国家级、省市级分层次逐步落实。本课程教学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态度,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与创新,具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分类; 2、掌握多媒体的环境要求和制作过程; 3、理解多媒体课件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1 多媒体课件概述 1.1.1 多媒体课件定义 1.1.2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1.3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1.1.4 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培养方向 电子技术应用 代码:091300 培养方向:以工业控制、电子产品和对口升高职院校为主、以数字视听、 汽车电子为辅。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毕业学分 170+3分(其中3分为技能学分) 四、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向电子信息、电子电气等行业企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从事电子电工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检测、使用、维修、营销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人才,兼顾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求。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要求的质量保证意识和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以及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8.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常用办公和工具软件; 2.学会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读懂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电子电路基本实验操作,具备分析电子电路、使用常用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的基本能力; 3.学会电工基础知识,具备电工操作基本能力,具备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能力; 4.学会电子产品装配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要求,熟悉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与流程,具备装配、调试和检验常见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的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适用专业:化学与化工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108学时(54?2) 课程学分:6学分(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辅助等 大纲制定人:田来进 大纲审定:有机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06-26 二、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应使学生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为培养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面向21世纪、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和中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工艺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并满足硕士有机化学课程入学考试的要求。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4学时,共计36周(两学期),108学时 (2)学分:6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结合运用分子模型,组织研讨课、习题课或辅导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精讲”和“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B.课后作业:每周约2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原子、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以及酸碱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四大谱的原理和计算、对称守恒原理,本课程仅作一般介绍,主要由谱学、物质结构等后续课程完成。

办公软件初级应用教学大纲

附件1:浙江传媒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审批表课程名称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大学通识教育课(必修);□大学通识教育课(选修); □学科类基础平台课;□专业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编制类别 □新开课程大纲制定; □已有课程大纲修订 执笔人 (签名) 危烽 教研室 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系审批 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课程归口 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学生所在 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 报教务处备案情况备案日期: 经手人签字: 、 管 路 敷 设 技 术 通 过 管 线 不 仅 可 以 解 决 吊 顶 层 配 置 不 规 范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问 题 , 而 且 可 保 障 各 类 管 路 习 题 到 位 。 在 管 路 敷 设 过 程 中 , 要 加 强 看 护 关 于 管 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连 接 管 口 处 理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弯 扁 度 固 定 盒 位 置 保 护 层 防 腐 跨 接 地 线 弯 曲 半 径 标 等 , 要 求 技 术 交 底 。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中 包 含 线 槽 、 管 架 等 多 项 方 式 , 为 解 决 高 中 语 文 电 气 课 件 中 管 壁 薄 、 接 口 不 严 等 问 题 , 合 理 利 用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 线 缆 敷 设 原 则 : 在 分 线 盒 处 , 当 不 同 电 压 回 路 交 叉 时 , 应 采 用 金 属 隔 板 进 行 隔 开 处 理 ; 同 一 线 槽 内 强 电 回 路 须 同 时 切 断 习 题 电 源 , 线 缆 敷 设 完 毕 , 要 进 行 检 查 和 检 测 处 理 。 、 电 气 课 件 中 调 试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相 互 作 用 与 相 互 关 系 , 根 据 生 产 工 艺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要 求 , 对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空 载 与 带 负 荷 下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控 试 验 ; 对 设 备 进 行 调 整 使 其 在 正 常 工 况 下 与 过 度 工 作 下 都 可 以 正 常 工 作 ; 对 于 继 电 保 护 进 行 整 核 对 定 值 , 审 核 与 校 对 图 纸 , 编 写 复 杂 设 备 与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方 案 , 编 写 重 要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方 案 以 及 系 统 启 动 方 案 ; 对 整 套 启 动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调 试 工 作 并 且 进 行 过 关 运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指 导 。 对 于 调 试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问 题 , 作 为 调 试 人 员 , 需 要 在 事 前 掌 握 图 纸 资 料 、 设 备 制 造 厂 家 出 具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报 告 与 相 关 技 术 资 料 , 并 且 了 解 现 场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 然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案 。 、 电 气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电 力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配 置 技 术 是 指 机 组 在 进 行 继 电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总 体 配 置 时 , 需 要 在 最 大 限 度 内 来 确 保 机 组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安 全 , 并 且 尽 可 能 地 缩 小 故 障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破 坏 范 围 , 或 者 对 某 些 异 常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工 况 进 行 自 动 处 理 , 尤 其 要 避 免 错 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动 作 , 并 且 拒 绝 动 作 , 来 避 免 不 必 要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突 然 停 机 。 因 此 , 电 力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要 求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做 到 准 确 灵 活 。 对 于 差 动 保 护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技 术 是 指 发 电 机 一 变 压 器 组 在 发 生 内 部 故 障 时 , 需 要 进 行 外 部 电 源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切 除 从 而 采 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主 要 保 护 装 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