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电梯的PLC控制

合集下载

《2024年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电梯系统需要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和灵活性。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变频调速电梯系统设计,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电梯系统设计采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实现电梯的精确控制。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PLC控制器、变频器、电机、编码器、传感器以及人机界面等。

三、硬件设计1. PLC控制器:选用高性能的PLC控制器,具有高可靠性、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可实现电梯的逻辑控制和运动控制。

2. 变频器: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电梯的运行需求,实时调整电机的运行速度,实现电梯的平稳启动和停止。

3. 电机:选用高效、低噪音的电梯专用电机,与变频器配合使用,实现电梯的精确控制。

4. 编码器:通过安装在电机上的编码器,实时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为PLC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

5. 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6. 人机界面:采用触摸屏或按钮等方式,实现用户与电梯系统的交互。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本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涉及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1. 逻辑控制程序:根据电梯的运行需求,编写逻辑控制程序,实现电梯的召唤、应答、启停、开门关门等基本功能。

2. 运动控制程序: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根据电梯的运行状态和目标位置,实时调整电机的运行速度和方向,实现电梯的平稳运行。

3. 人机交互程序:编写人机交互程序,实现用户与电梯系统的友好交互,包括显示楼层信息、运行状态等。

4. 故障诊断与保护程序:编写故障诊断与保护程序,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和传感器信号,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五、系统实现与测试在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后,进行系统实现与测试。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手册学生姓名:翟大彬指导教师:叶天迟专业:自动化班级:自0745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二O一O年十二月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论证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电气工程学院(分院)自动化专业自0745 班学生姓名:翟大彬学号: 24 指导教师:叶天迟职称:讲师教研室主任:方建系(分院)主任:许建平任务书下发日期:2010年 2 月 18 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院(系)_电气工程学院_______专业___自动化__班级_____自0745 _______姓名______翟大彬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叶天迟_________开题时间2011.3.18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一、课题研究意义二、研究方案图1 系统结构框图1.PLC的选型基于学校的调试和试验条件,选择三菱FX2N系列PLC控制。

2.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a)电梯运行到位后,具有手动和自动开关门功能。

b)电梯的每一层面均有升降及轿厢所在的楼层的指示灯显示。

c)每层的楼厅均有输入(分上行或下行)按钮召唤电梯。

d)具有自动定向、顺向截梯、方向保号、外呼记忆、自动开/关门、停梯消号,自动达层等功能。

e) 电梯在一定情况下启动,加速,快速和减速功能。

3.拟实现功能的手段a)当电梯轿厢或者厅门呼叫按钮按下时,根据检测到的上行或下行指令给出相应的信号,从而控制电梯的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动作。

当有多个呼叫信号到达时,执行方式为优先响应电梯运行方向上的信号,再响应另一方向上的信号。

对未及时响应的信号进行保留。

b)电梯正常状态下以快速启动,当要达到需要停止的楼层时,给出换速信号控制拖动电机转为慢速运行,以确保电梯平稳的停止在目标位置。

c)轿厢内各层门厅控制按钮,轿厢内楼层选择数字键1—14,各层门厅按钮,除一层只设置上升按钮,十四层只设置下降按钮外,其他楼层设置上升和下降按钮。

PLC控制五层电梯及变频调速

PLC控制五层电梯及变频调速

实验一五层电梯的PLC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PLC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综合应用。

(2)掌握用PLC对电梯的基本控制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要求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中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此本实验要求如下:(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正确制定实验流程,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和步骤。

(2)能借助教材或设备说明书正确选择和使用PLC设备,提高动手能力。

三、实验器材(1)PC机一台(2)PLC实验箱一台(3)电梯控制模型一台(4)编程电缆一根(5)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1.电梯模拟实验台结构示意图如下:2.其动作要求如下:(1)电梯上行:1.当电梯停于1F或2F、3F、4F时,5F呼叫,则上行到5楼,碰行程开关后停止。

2.当电梯停于1F或2F、3F时,4F呼叫,则上行到4F,碰行程开关后停止。

3.当电梯停于1F或2F时,3F呼叫,则上行到3F,碰行程开关后停止4.当电梯停于1F时,2F呼叫,则上行到2F,碰行程开关后停止。

5.当电梯停于1F时,2F、3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2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3F后停止6.当电梯停于1F时,2F、4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2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4F后停止。

7.当电梯停于1F时,2F、5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2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5F后停止。

8.当电梯停于1F时,3F、4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3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4F后停止。

9.当电梯停于1F时,3F、5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3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5F后停止。

10.当电梯停于1F时,4F、5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4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5F后停止。

11.当电梯停于1F时,2F、3F、4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2F后,停5秒,继续上行到3F后,停5秒后,继续上行到4F后停止。

12.当电梯停于1F时,2F、3F、5F同时呼叫,则上行到2F后,停5秒后,继续上行到3F后,停5秒后,继续上行到5F后停止。

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梯中的应用

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梯中的应用

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梯中的应用[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近年来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

其中在电梯中的应用对其技术的要求在不断地加深,电梯的拉动技术在调频调压等领域已经结合的相当好,而且plc的设计研究也有了崭新的突破。

本文采用plc对电梯的控制为基点,分析了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电梯中的应用。

[关键词]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中图分类号:u264.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1-0270-01引言随着国内建筑中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于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安全性的要求到现在智能化的要求,对于电梯的发展来说,可以说无时不刻在与电子技术结缘。

电梯发展初始,我国的电梯技术多用继电器来控制,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控制明显表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性,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2l世纪的电梯运用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发展起来。

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用于自动化控制中呈现出了可靠性高、易于操作、编程简单、升级方便等显著特点,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plc控制技术加变频调速已成为现代电梯行业的一个热点。

目前我国电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的发展也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1、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设想系统整体设计是以plc为核心部分的,plc主机与操纵盘、呼梯盘、井道及安全保护信号连接后,将plc所需数据输入存储器以备运算时进行使用,然后再通过输出接口向各个指层器及召唤指示灯发出信号,根据信号,电梯开始进行开关门和拖动的控制和运作。

整个系统的设计就是采用的是安川vs一61665型全数字变频器,由于电梯的要求与其他的工业设备有显著的不同,除了要体现安全性能以外,还有要舒适度的配置,所以电梯没计中拖动调速往往是系统的关键,另外,现代社会还要求节能,那么电梯系统的用电量也要有所控制,其耗电量的多少也与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本研究考虑了各种问题以后选择了上述的全数字变频器。

0rt%gbhuFX2N系列PLC在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0rt%gbhuFX2N系列PLC在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FX2N系列PLC在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提升,作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进程当中,作为建筑物附属设备的电梯也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目前在电梯中所应用的交流双速或可控硅调压调速控制方式里逻辑部件均由继电器、选层器完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触头就会磨损、插接口会严重氧化造成接触不良,缺少设备维护时甚至会出现困人、冲顶、乱层、蹾底等现象,所有这些都不利于电梯的维修和安全运行。

但现有的电梯系统其机械部分性能良好,所以用变频器和PLC改造原有的控制系统即可以满足客户对电梯的服务质量的要求又可以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2 电梯驱动系统介绍[1]电梯的电力驱动系统对电梯的起动加速、稳速运行、制动减速起着决定性作用。

驱动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梯的起动、制动、加减速度、平层精度、乘座的舒适感等指标。

由于目前电器电子元件的高速发展,使得变频变压技术逐步成熟,因此使用变频变压(VVVF)调速系统控制的电梯也投入使用。

自1984年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第一台变频变压控制的电梯问世以来,这种系统驱动的电梯其额定速度已越来越高,而利用矢量变换控制的变频变压系统的电梯的额定速度可达14m/s。

它们的调速性能都已达到了直流电动机驱动电梯的水平,并具有驱动控制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节省能源等优点,成为当前最新的电梯驱动系统。

3 控制系统介绍控制系统主要由PLC、变频器及旋转编码器组成。

可编程控制器(PLC)负责处理各种信号的逻辑关系,从而向变频器发出起、停等信号,同时变频器也将工作状态信号送给PLC,形成双向联络关系,它是系统的核心。

变频器实现电机的调速。

本文所选用的安川VS-616G5通用变频器可实现平稳操作和精确控制,使电动机达到理想输出。

为满足电梯的要求,变频器又要通过与电动机同轴连接的旋转编码器和PG卡,完成速度检测及反馈,形成闭环系统。

基于PLC的电梯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电梯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电梯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次设计方案采用了PLC作为控制器,通过VS-616G5变频器调节电梯运行速度,实现对电梯的控制。

通过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主电路进行设计并且进行了相关元器件的选型。

确定了I/0分配点并且绘制了 PLC的外部接线图及软件流程图,之后编写了控制程序。

最终通过合理的选型与设计,使电梯运行状况得到改善,达到更理想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电梯;可编程控制器;变频1 绪论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高层建筑,人们对电梯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大型购物中心、酒店、住宅等与电梯密不可分。

伴随着电梯数量的逐年增加,对电梯的基本性能也要求进一步的改善,不仅是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要考虑舒适感、美观及其他问题。

首先,电梯的安全性是首要任务,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梯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电梯机械零部件和电气部件必须具备高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和质量,首先需要在电梯的制造、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有高度的安全保障。

在国外,专业升降机设施和维修单位的安装、调试和检查必须得到国家的承认,确保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1电梯信号控制系统分类及特点比较从系统实现方法来看,电梯信号控制系统经历了继电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机控制系统等多种形式,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梯控制系统在不同时期成为主流,并逐步得到改善。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以顺序逻辑控制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操作设备。

由于它的诸多优点,目前电梯继电器控制已逐步被PLC控制所取代。

同时,随着交流变频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电梯拖动方式也从直流转向交流变频调速。

所以,PLC控制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电梯行业的研究热点。

2.1.1继电器控制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优点:(1)所有的自动控制线路功能和相关信号数据处理都必须是通过系统硬件设计来进行实现的,线路直观、易准确理解、易熟练掌握,适合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熟练工人进行使用;(2)多数都是普通控制电器,价格比较低,替换方便。

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设计

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设计

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动扶梯作为现代城市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在提高楼梯通行效率、方便人们出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动扶梯的性能和控制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自动扶梯控制系统多采用定速运行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速度,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成为自动扶梯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动扶梯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系统的可调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设计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为自动扶梯控制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自动扶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施,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一直备受关注。

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设计,可以实现对自动扶梯运行速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研究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动扶梯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

这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保障乘客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为其他类似设备的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对于推动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基于PLC的全变频调速控制自动扶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2. 正文2.1 自动扶梯的基本原理自动扶梯是一种能够自动运行,方便乘客上下楼层的电梯设备。

它由梯级、链条、链轮、扶手链、扶手带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

梯级是乘客站立的部分,梯级装在链条上,通过链轮的转动来实现运动。

扶手链和扶手带则为乘客提供了支撑,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自动扶梯的设计需要考虑其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还需要考虑节能、环保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需求,提高自动扶梯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关于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电梯的探讨

关于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电梯的探讨
作 为 其 显 示 屏 。 () 程 方 便 : P C 中 有 多 种 程 序 存 在 , 程 2编 在 L 编
人员可 以根据 自己的喜好选择不 同的编程语言 。 对于 电气技术 的, 因此 , 就极 易被他们接受 和掌握 。就编 程人员而言 , 帮助最
3 变 频 器 的主 要 功 率输 出 驱 动 技 术
输出 5 次谐波 , 含量 2 %。按下 启动开关 , 0 谐波 电源 开始启动 ,
由示 波 器 观 察 到输 出 线 电压 波 形 , 图 5 6所 示 。 如 、
I,
性 。笔者还在 实验室条件下 设计 了硬件 电路并进行 了实验, 成
功 地 将 本 文 提 出 的检 测 与控 制 方 法 应 用 于 O QC p 。实 验 结 果 证
12 操 作 简 易 性 .
编 程 中, 能够有 效地 拓展 应用领 域 , 其变 得更 加方 便快 捷 。 2 电 梯 调 速 变 频 的 特 征 让
() 步 电动 机 已逐 渐 代 替 传 统 电动 机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变 频 1异
调速 电梯 之 中, 它具有 体积 小 、 结构 简单 、 物美价 廉 等诸 多好
(P 2 6 T 4 — ) 为 控 制 系 统 的 核 心 主 控 器 件 , B 作 E M3 5 A C14 7 作 I T G 为 逆 变 桥 开 关 器 件 , 用 1 高 速 A/ 转 换 器 A 6 2 设 置 选 6位 D D7 1, 本 文 对 Up C 常 用 的 传 统 滞 环 控 制 算 法 进 行 了 改 进 , 出 Q 提 了 一 种 恒 频 滞 环 控 制 算 法 ,解 决 了开 关 频 率 不 固 定 的 难 题 , 并 运 用 Maa 行 了 仿 真 , 证 了 以 上控 制 算 法 的 正 确 性 和 有 效 t b进 l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调速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一控制要求电梯是现代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起重运输设备。

本设计对象为一变频调速电梯,要求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 轿内指令登记与消除。

2 厅外召唤指令的登记与消除。

由司机状态下,厅外召唤不参与选向而由司机控制。

无司机状态下,轿内指令具有优先权,即电梯停靠后,从电梯自动开门到自动关门结束前,轿内指令优先于召唤指令。

在这段时间内,召唤指令不参与选向控制。

3自动开关门。

电梯到达预定层站并停靠后应自动将门打开。

由专职司机状态下,按下关门按钮,关门后自动运行;无专职司机状态下,延时后自动开门,关门后自动运行。

4楼层及运行方向指示。

5自动选项。

电梯应能根据所处的楼层及轿内指令确定目的楼层(无司机状态下,召唤指令必须也参与选向)并自动选择合理的运行方向。

6自动运行,换速及平层。

7应具有各种相应的安全保护以及报警(如超载报警等),照明等功能。

8电梯运行状态由三档位钥匙开关实现。

电梯运行状态又有司机,无司机和检修三种状态组成。

检修状态时,点动控制开关门,电梯慢速点动上下,以便利于维修。

9具有停电应急处理措施。

10具有满载直驶功能。

二设计任务1电梯电气控制方案的选择。

2安控制要求设计主电路和各种辅助电路。

3安控制要求统计I/O点数,选择PLC型号,完成I/O端口分配;选择变频器型号,熟悉其端口情况。

4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变频器I/O接口电路。

5设计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以利于现场调试)。

6程序调试(视条件而定)。

三技术报告要求1阐述当前电梯和变频控制概况及国内外水平,电梯及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2控制方案分析,程序设计技巧及心得体会。

3绘制电气原理图,指令表。

4列出参考资料目录。

第一章电梯简介第一节电梯的发展史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迅速提高,我国的建筑也已成为支柱行业,并日益发展壮大起来。

伴随建筑业的发展,为建筑物内提供上下交通运输的电梯工业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

电梯已不仅是一种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设备,更是一种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须设备,电梯和汽车一样,已经使人们频繁乘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就然我们关注一下电梯的发展史:1852年美国人伊莱沙。

格雷夫斯。

奥梯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以蒸汽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客梯,在1857年被安装在纽约市豪华商厦里。

1889年美国奥迪斯电梯公司首先推出用电力拖动的电梯,他安装在纽约的戴纳斯特大厅里。

1903年美国制造商奥迪斯发明了由直流电动机带动的拽引式电梯。

1971年电梯控制电路中,采用了集成电路。

1972年生产出了数控电梯,是控制系统结构紧凑,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处理机系统于1976年用于电梯控制系统(VVVF 系统)。

它不仅降低了电梯的能耗和维修费用,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更便于电梯的适用于管理。

进入80年代,电梯控制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1984年日本推出了用交流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拖动系统电梯,通过电压电流和速度的信号反馈,有计算机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调节,从而改善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他将取代直流调速电梯和交流调速电梯,是我国电梯制造的发展方向。

同年在日本将其用于2m/s以上的高速电梯。

1985年以后,又将其延伸到中,低速交流调速电梯。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被认为是电梯行业的当代技术。

1985年日本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螺旋式自动扶梯,使启明显减小了占地面积。

1993年日本生产的12.5m/s世界上最高速的交流变频调速电梯已投入运行。

第二节电梯生产与使用情况当今世界,电梯的生产情况与使用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有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电梯的使用相当普遍。

进入90年代,在世界各地运行的电梯有400多万台,其中日本就有4万台。

全世界每年电梯需求量大约在15万台左右。

其中日本需3万台美国需2万台,欧洲需5万台,东南亚需1。

2万台。

预计近十年内世界年平均增长率为7%,亚太地区的年增长率为9%。

世界上有名的几家电梯公司,诸如:美国奥梯斯公司,瑞士迅达公司,日本三菱和日立公司,芬兰科恩公司等,其电梯的产量,已占世界市场的51%。

其中澳梯斯公司和三菱公司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电梯生产企业。

目前,国外除了以交流电梯取代直流电梯外,在低层楼房越来越多的使用液压电梯。

此外,家用小型电梯将成为电梯家族中新的组成部分。

电梯式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不仅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还要考虑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问题。

而对现代电梯尤其重要的是,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事实上,在电梯上已采取了多项安全保护措施。

在中国,解放前,全国只有2000台电梯,几乎没有电梯生产企业。

解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梯企业应运而生。

我国的电梯企业由60年代开始起步,到了70年代以初具规模。

在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中,我国总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

那时电梯产品以低速直流梯和双速梯为主,生产厂不超过10家。

自1979年至今的20年间电梯产量有了飞速的增长:全国共生产电梯28.8万台(其中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13万台),出口电梯2555台(其中扶梯1703台);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的直流电梯已被淘汰,交流双速梯、ACVV交流调速梯逐渐被VVVF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所取代,控制系统已在大量采用PLC和微电脑控制技术,最高梯速已达到4m/s;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梯企业的生产条件、人类素质、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上海三菱、天津OTIS、中国迅达、苏州迅达、广州日立、西子OTIS等一批企业的面貌已可与国际上最先进的电梯公司相媲美;民族品牌如苏州江南、常州飞达、上海华立、浙江巨人、天津利通、山东百斯特等在市场上也很活跃,并有一定量的出口。

目前,我国已引进转化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8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技术委员会的正式成员。

我国电梯已形成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保养一条龙服务的一个完整的行业,维持着全国30万台在用电梯的正常运行,新装电梯年销售额超过了100亿人民币。

电梯是机-电一体的用于高层建筑的复杂运输设备。

它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微机技术和土建工程等多学科领域。

目前电梯的生产情况和使用数量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程度标志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梯产业,无论是电梯产量还是技术管理水平,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交流调速技术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

因此,在电梯控制技术上,已呈现出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的趋势。

采用交流双速异步电动机作为电动机的双速电梯的双速电梯,由于其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

因此,在1.0m/s以下的低速梯中,仍被广泛使用着。

但采用交流调频调压调速拖动系统的电梯,可以比较好的消除交流调压调速拖动系统电梯的缺陷。

与采用交流调压调速拖动系统的电梯比较可节能40%--50%,与直流拖动电梯比较节能在65%--70%左右。

目前交流调压调速电梯技术已趋成熟,一些企业都有成功的产品。

微机控制电梯时电梯技术的方向,一些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相结合,相继推出了微机控制的电梯新机型,是控制功能得到增强,电梯的性能得到改善,明显提高了可靠性。

除了合资企业外,也有其他厂家开发出了变频调速电梯新产品。

另外,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C)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机型也已投产,使电梯性能得到改善,故障率明显降低。

在技术上,应该说这是一大进步,用PC对电梯进行控制还是有前途的。

有些生产企业开发了紧急供电装置,防火厅门,地震控制,自监测以及语言合成等电梯新功能;对机械系统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总之,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内电梯技术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电梯在亚洲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每年需量已达1万台左右,约占亚洲市场的1/5。

一些合资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也作了贡献。

第三节电梯的基本结构从总体来讲,电梯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机械部分由拽引系统、轿箱和门系统、平衡系统、导向系统以及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而电气控制部分由电力控制系统、运行逻辑功能控制系统组成。

1 拽引系统拽引系统的功能是输出动力和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主要由拽引机、拽引钢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组成。

1)拽引机拽引机位电梯的运行梯用动力,由电动机、拽引轮和电磁制动组成。

根据电动机与拽引轮之间是否有减速箱,又可分为有齿拽引机和无齿拽引机。

其中无齿拽引机的电动机直接驱动拽引轮,一般用于2m/s以上的高速电梯。

由于这种电梯没有减速箱,所以其传动效率较高,噪声小,传动平稳。

而有齿拽引机的电动机通过减速箱驱动拽引轮,从而降低了电动机的输出转速,提高了输出转矩。

如果拽引机的拽引轮安装在主轴的伸出端,称为单支撑式(悬臂式)拽引机,这种结构简单轻巧,适用于起重量较小(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t)的电梯。

如果拽引轮两侧均有支撑,则称为双支撑式拽引机。

这种结构适用于大重量的电梯。

2)拽引钢丝绳拽引钢丝绳由钢丝绳股和俄绳芯组成。

我国使用钢丝绳的强度有1274、1327、1519 n/mm*mm三种。

电梯拽引钢丝绳承受着电梯的全部悬挂重量,并绕着拽引轮、导向轮、反响轮反复弯曲,绳在拽引轮绳槽中承受很高的比压,还要频繁承受电梯启动和制动的冲击。

因此,对电梯拽引钢丝绳的强度、耐磨性和绕行均有很高的要求。

2 轿箱和对重装置轿箱是用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由轿箱架和轿箱体组成。

对中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拽引绳井拽引轮与轿箱连接。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中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中到柜上滑行,其平衡作用。

对中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部分组成。

3 导向轮和反向轮导向轮使将拽引钢丝绳一向对重或轿箱的钢丝绳轮,安装在拽引机架或承重梁上。

反绳轮使设置在轿箱顶部和对中顶部位置的动滑轮以及设置在机房里的定滑轮。

4 减速箱有齿拽引机的减速箱一般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其优点是: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声低和体积小。

在减速箱中,蜗杆可以置于蜗轮的上面,称为蜗杆上置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蜗轮蜗杆啮合面不易进入杂物,但可润滑性较差。

若蜗杆置于蜗轮下面,则称为蜗杆下置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蜗杆可浸在减速箱体的润滑油中,是齿的啮合面得到充分润滑,但要求蜗杆的伸出端要有良好的密封,以防润滑油渗漏。

5 拽引轮拽引轮安装在拽引轮的主轴上,是拽引轮的工作部分,在拽引轮缘上开有绳槽,拽引轮靠钢丝绳与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当拽引轮两侧的钢丝绳有一定拉力差时,应保证拽引刚绳不打滑。

为此必须使绳槽具有一定的形状。

在电梯中常见的绳槽形状有半圆槽、带切口半圆槽和楔形槽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