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合集下载

密斯.建筑创作理论

密斯.建筑创作理论

少即是多 玻璃盒子
范 斯 沃 斯 住 宅源自• 正是因为大师所采用的材 料是钢架和玻璃,这样就 显得这栋建筑相当的通透, 就像一栋水晶一样,使得 在外面看这栋建筑时候, 除了中部的一部分封闭区 域外,其他的地方一览无 余。这座建筑只有8根支 柱钢架和玻璃幕墙,还有 的就是垂直方向上的3个 平面,仅此而已,这栋建 筑在建成之后,得到一致 好评,也是代表了密斯的 国际主义风格的新高度。

密斯的设计是一种结构性的系统,这个系统把大小体积的实验和功能性 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作为独立的或具体的要求。同时,由于密斯 坚持认为灵活性的原则是一个现代建筑的趋势,他在对建筑的分类和定义时 只确定一些本质的东西,这就给予了今后的设计以很大的灵活性,也给了原 创的设计思想和将来的修改很大自由。 密斯的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高层骨架结构建筑,低层骨架结 构建筑,纯粹空间建筑。其中三种形式的典型代表为:西格拉姆大楼、伊利 诺理工学院和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
流通空间

与二十世纪其他三位建筑大师中的赖特不同的是,密斯从头到 尾根本就没显露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向往。但“流通空间”概 念和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惊人的共通性。只不过,诚如我前面对 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解,“他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造园 艺术全然不同,其差异性甚至使一般人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 原因就在于: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 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而中国园林的流 通空间是有意营造的随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动的,其 目的是观赏性.抛开它们的表象,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 在为人营造的这些空间中, 二者都成功了。在稍后于德国馆的 吐根哈特住宅中,密斯再次成功的应用了“流通空间”思想,住 宅底层的起居部分是建筑的精华,在开敞的大空间中,客厅与书 房以精美的条纹玛瑙石板墙分隔,餐室部分以乌檀木作成弧形墙, 于是,书房,客厅,餐室,门厅作为起居的四个部分被划分为互 相联系的空间.内部流通的空间同时又被玻璃幕墙引向花园,室 内像室外延伸,室外向室内渗透,"流通空间"再次在这里得到完 美诠释.

密斯凡德罗柏林国家美术馆分析建筑学

密斯凡德罗柏林国家美术馆分析建筑学

简介:密斯崇尚绝对主义绘画的崇高性,并试图建造了一座绝对主义的殿堂,这座新国家美术馆,与马列维奇那件“黑色的正方形”作品在精神上有着认同关系。

他一生推崇“lessismore”,柏林美术馆作为密斯凡德罗的封笔之作,遵循了这个观点,并将屋顶、皮、骨、基座等抽离开来后再放到一起,带来了震撼的效果。

场地:柏林国家新美术馆位于肯珀广场(Kemperplatz),广场的另一侧是由汉斯沙龙建造的柏林爱乐音乐厅,广场旁边是当时战后因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而分裂成东西两部分的波茨坦广场(Potzdamerplatz),柏林墙推到后现在成为发达的商业区。

空间:1)建筑室外为90cm的基座,建筑外表皮覆盖了大量地玻璃墙面,将室外的景色引入到室内,同时又投射了室外的景色在玻璃上,使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

2)建筑室内空间主要分为两部分,常设展示空间和策划展示空间。

其中,常设位于基座当中,基本上位于地下。

而策划空间则位于其上,其上只用8根细钢柱支撑了边长64.8m的正方形屋顶,室内的分隔主要是用活动隔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创造了空间的更多可能性,这也是密斯的一个重要的理论——universalspace(通用空间)的一个很好的践行。

通用空间指的就是他能容纳各种功能,又能产生所有功能。

他还利用了钢框架和玻璃的材料特性,使整个建筑空间都显得十分空灵通透。

3)缺点:过分追求了纯粹性,常设展览安排在地下,导致功能布局不合理。

欣赏展品的趣味不在其考虑范围内,密斯也自己说过,“我不要趣味,我只要优秀”。

参考文献:1. 《东西方的会合》, [瑞士] 维尔纳·布雷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 《建筑,思考的符号》, [韩]承孝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论述题合集38页

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论述题合集38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论述题合集该文档是作者硅酸铜钡和荞麦皮枕头在考研过程中整理的论述题答案,部分题有配图,不含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题目来源于各主要高校历年真题,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适合考研也适合期末复习使用。

第一部分: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的探求1.法古斯工厂的立面设计及其意义这座外墙以玻璃为主的建筑造型简洁、轻快、透明,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创时代之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能有机结合,并满足了社会的要求。

2.1859年-1861年建造的红屋是英国工业美术运动的代表,简述莫里斯的主要设计观念,以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欧建筑创作新动向的影响主要设计理念包括:(1)强调手工艺,反对大机器化生产,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

(2)在装饰上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趋势(3)装饰上崇拜自然主义,具有东方艺术和东方装饰的特点。

大量采用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题材(4)设计的民主思想,莫里斯认为设计有两个基本原则:产品设计、建筑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设计时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活动(5)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莫里斯认为产品的设计必须既美观又实用对建筑创作新动向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开创了艺术设计的新时代,催生了新的设计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民主口号并延伸了自然主义、东方风格等特点,同时更加注重从自然中取材,强调流畅曲线的运用。

发展了工艺美术运动推崇自然主义的装饰风格,把装饰中线的运用发挥到极致。

3.画图说明赖特草原式住宅的特征草原式住宅平面常作成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起居室、书房、餐厅都要围绕壁炉布置,卧室一般放在楼上。

室内空间尽量做到既分隔又连城一片,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层高。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

(1)全面建筑观与“少就是多”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艺术应该是包容各 项艺术在内的全面建筑。他主张从城市 规划到建筑、家具、日用品、织物、壁 画、雕塑、照相、印刷等都应有统一风 格的设计。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 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 求精心制作结构,因此给人以“匀质的 秩序”和“清晰的建造”之感觉。
格罗皮乌斯
技术和经济效益。讲究充分
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
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
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
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
间的最小极限。
主张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
件和预制装置的建筑方法,
认为技术上的成功就是艺术
上的成功。
同现代简约风格对比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3)功能至上与形式至上 学术界往往习惯于用“功能主义”来界定 格罗皮乌斯的作品。所谓“功能主义”是 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 流派。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大于形式感。 相校与格罗皮乌斯,密斯尽管也讲究建筑 的功能性,但是却没有把建筑的功 能性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对于建筑的 形式是讲究的,绝对不会因为功能好就 可以牺牲形式美。他认为空间只有脱离了 装饰和功能要求,才是永恒的建筑
作品简介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范斯沃斯住宅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1926年 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 1925年-1927年 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主持人,斯图加特 1928年-1930年 吐根哈特住宅,捷克 1928年-1929年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 1939年-1958年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芝加哥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
密斯·凡 德 罗 密斯 凡·德·罗
——“少就是多”的绝对境界 “少就是多”
简介: 简介:
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1969 年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 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建立自 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 斯·凡·德·罗。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 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 名,并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四 大师。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哲 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念。 Ludwig·Mies·van·der·Rohe
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 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 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 魔鬼在细节”;由此可见 魔鬼在细节 他的严谨与他的理念。 当“少就是多 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是指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少绝不 少就是多 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也绝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和开放性的空间。密斯的建筑 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 制作结构。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 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 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 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流动空间
巴塞罗那展览馆密斯·凡德罗流动空间概念的代 巴塞罗那展览馆密斯 凡德罗流动空间概念的代 表作之一。 表作之一。
经典代表作: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表作:
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 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 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尔诺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 图根哈特别墅也被视为此高峰 图根哈特别墅 期的经典建筑。 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 西格兰姆大楼 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 1968 年,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密斯是通过这件封笔作,回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归到绝对主义绘画的偶像“黑色的正方形”所要表现的终极世 界。

智慧树答案外国建筑赏析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外国建筑赏析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外国建筑赏析见面课: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1.勒·柯布西耶出生在哪个国家?答案:瑞士2.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体系适用于哪一种建筑类型?答案:住宅3.勒·柯布西耶将《新精神》杂志上的文章结集出版了:答案:《走向一种建筑》4.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5点不包括如下哪一点:答案:双坡屋顶5.以下哪个项目不是勒·柯布西耶二战后的建筑作品?答案:加歇别墅见面课: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1.密斯是哪个国家的人?答案:德国2.密斯的里尔住宅体现了哪一种思想的影响?答案:尼采哲学3.密斯的巴塞罗那馆不包括如下那种特征:答案:完全对称4.密斯赴美之后,在哪所学校任教?答案:伊利诺伊理工学院5.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在形制上更接近于哪种历史建筑?答案:希腊神庙见面课: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赖特家族是哪个国家移民?答案:威尔士2.赖特提到了中国哪位哲学家的论述?答案:老子3.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5点钟不包括以下哪一点?答案:传统性4.赖特基于草原住宅提出了什么样的城市规划理论:答案:广亩城市5.以下哪一点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的独特之处:答案:螺旋坡道见面课:现代建筑的多样性—地域性建筑文化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谁说的话?答案:赫拉克利特2.柏林所说的狐狸指代什么样的人?答案:多元论者3.莫内欧的梅里达罗马艺术博物馆主要使用了如下哪种古代建筑元素:答案:拱廊4.路易斯·巴拉甘的作品体现出哪一种文化的影响:答案:西班牙文化5.中国北京的菊儿胡同是哪位中国建筑师的作品?答案:吴良镛绪论第一章1.古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答案:陵墓2.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是否有金属工具?答案:没有3.古希腊建筑重要遗产是:答案:“柱式”4.适合石料的结构型式是:答案:梁柱5.罗马大角斗场(斗兽场)建成于:答案:公元后80年6.罗马万神庙落成于:答案:公元128年7.罗马戴利先浴场同时可容纳:答案:3000人8.拱卷结构的最大优点是:答案:增大建筑跨度第二章1.哥特教堂的建筑特征包括:答案:半圆拱;尖拱;飞扶壁2.哥特式教堂是基督教教堂建筑的:答案: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工匠智慧3.文艺复兴建筑的最著名代表作是:答案:圣彼得大教堂4.文艺复兴建筑恢复了:答案:希腊罗马的柱式5.文艺复兴建筑的思想背景是:答案:人文主义6.巴洛克建筑注重什么?:答案:装饰7.巴洛克建筑的形象:答案:繁杂8.文艺复兴建筑的的影响:答案:久远第三章1.何为“水晶宫”?答案:1851伦敦世博会2.1851伦敦世博会用什么材料造:答案:铁;玻璃3.“水晶宫”的设计者原先是什么人?答案:园艺匠4.1889巴黎世博会建造的机器馆跨度为:答案:115米5.1889巴黎世博会建成的埃菲尔铁塔高:答案:300米6.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为何工期很短?答案:铁与玻璃由工业生产;构件在工厂中预制,现场拼装7.伦敦世博会“水晶宫”表明工业革命对古老建筑业有:答案:重大影响;影响将持续加深8.“水晶宫”为什么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答案:时间来不及;内部光线不亮第四章1.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是:答案:必然的2.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主要由于:答案:工业化3.提倡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有:答案:勒柯布西耶;密斯;格罗皮乌斯4.最早“包豪斯”是在哪里?答案:德国5.“包豪斯”是:答案:新型设计学校6.“包豪斯”主张:答案:改革设计教学第五章1.房屋建筑由“厚重稳实”变为“轻光透薄”主要由于:答案:材料改变2.纽约世贸中心大厦被毁是由于:答案:政治原因3.超高层建筑会绝迹吗?答案:不会4.中国目前有幕墙建筑吗?答案:多得很第六章1.文丘里的重要著作名为:答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2.文丘里对现代主义建筑持有什么态度?答案:唱反调3.建筑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则,这句话对吗?答案:√4.“后现代”建筑与文丘里有无关系?答案:有5.“高技派”建筑:答案:暴露结构设备而巳6.“解构派”建筑:答案:做出解构的模样第七章1.1929年德国建筑师s斯设计一座著名建筑是:答案: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2.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建筑用:答案:金属柱3.“流水别墅”位于:答案:匹兹堡市郊区4.“流水别墅”为答案:富商周末别墅5.“朗香教堂”的出现答案:有深刻社会背景6.柯布西耶从倡导现代主义到到创作朗香教堂的转变表明:答案:建筑师离不开社会影响;建筑师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第八章1.“非线性”理论受重现,是表明人的认识在深化。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 少即是多
•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
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
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 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 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不到仸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 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 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 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 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 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 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 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 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
一层流线分析图
一层功能分析图

然而在吐根哈特别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 完整的玻璃体量呈现,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设立了条形庭院,然 而它是透明的,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中,不再是利用 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作为建筑外观,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室内外空间的 边界弱化甚至消除。
一层平面的流 动空间,对人 的空间心理的 限定和释放, 运用一些出挑 的墙壁和弧形 的隔墙,又给 人一种空间导 向。错觉后拥 有一种无限的 感觉。
巴塞罗那椅平面与各立面图
布尔诺椅
密斯对于工艺也十分重视,他常常对每一件东西都要计算到最后 一毫米。例如带状金属片的宽与厚以及在交接点处的曲率半径、 皮带的宽和间隔、皮垫子的长方形比例等,这也体现了他“上帝 存在于细部”的思想。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分析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分析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摘要:在密斯职业生涯的最后作品——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中,密斯对克朗楼式的“盒子体系”进行了义无反顾的解体,将原本纠缠在一起的皮、骨、顶棚、基座等建构要素彻底离析出来,各归其位,并更加完美地契入匀质建构秩序,从而规避了盒子体系的固有顽疾。

然而,匀质体系的先天特性决定了其间永远无法容纳柱、墙等厚度元素,这也是密斯一生建构探索的局限所在。

关键词:玻璃现代密斯国家美术馆新馆解体匀质秩序局限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

——密斯·凡·德·罗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斯·凡·德·罗所建,美术馆本身是一件钢与玻璃的雕塑,里面的陈列品有从印象派到德国表现主义、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乃至亨利·摩尔等人的大型雕塑。

在它的对面,柏林爱乐音乐厅金黄色的墙面和曲折和造型有如乐海中的扬起的风帆。

①在建筑设计师中,惟有一人是年轻人也能捍卫的,这就是密斯·凡·德·罗。

密斯从不过问政治,并且坚定地反对功能主义立场。

没有人能指责密斯的住宅看来像是工厂。

有两个因素使密斯被人们接受为可能的新建筑师。

首先,他受到保守派的尊重,即使“为德意志文化斗争联盟”也不反对他。

其次,他在……国家银行新楼的设计竞赛中取胜。

评委都是一些老一辈的建筑师和银行界代表。

假如(可能是个很长的“假如”)密斯能够建造此楼,他的地位将得以稳固。

国家银行有一项好的现代设计将满足人们对纪念性的新需要,而尤其甚者,它将向德国知识界和全世界证明,新德国并不是一心一意要毁灭近年来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艺术。

——菲利普·约翰逊“第三帝国之建筑”,《号角与猎犬》,1933年②建筑师以其空间形式来反映时代精神的。

③60年代,美国已经全面接受现代建筑风格,密斯是这种风格的奠基人,因此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密斯主义”、“密斯派”,玻璃盒子、“少就是多”、包豪斯式的钢管家具或者巴塞罗那椅子成为标准语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斯沃斯住宅
一个架空的四边透明的玻璃盒子,象水晶一般纯净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密斯· 凡德罗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之一
光和玻璃的神殿
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
如果说艺术的本质是向原点的回归,那么密斯是通过“新国家美术馆”这件封笔作, 回归到绝对主义绘画的偶像“黑色的正方形”所要表现的终极世界。当我们对弗里德 里希的绘画进行连续考察之后,会发现这位浪漫主义的顶级画家一生的作品,是一个 “祈”的人生旅程,那么作为浪漫主义文脉的继承者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则是虔诚的 “祈”之生涯写照。[美术馆本身是一件钢与玻璃的雕塑,里面的陈列品有从印象派到 德国表现主义、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的绘画作品,乃至亨利· 摩尔等人的大型雕塑.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密斯的名声,从1929年设计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开始,走过40年的人生,为他 的祖国设计的新国家美术馆,标志着人生最后乃至最高的到达。和巴塞罗纳的德国馆 相比,晚年的设计已经是在单纯的造型中寻找到归宿,他为新国家美术馆设计的是一 个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切割的巨大正方。 密斯同样崇尚绝对主义绘画的崇高性,并试图建造了一座绝对主义的殿堂,这座新国 家美术馆,与马列维奇那件“黑色的正方形”作品在精神上有着认同关系。只不过密 斯是把灰色的正方形地面当作画布,如果我们的视角是从空中垂直看这座建筑,就是 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最好的说明是这座建筑的施工图纸上再清楚不过地展示了正方形 和边缘的关系。然而真正的震撼不是来自从俯视的角度,而是当你走进这个美术馆, 只有八根柱子悬挑起来的巨大黑色正方形屋顶,盖在所有人的头顶上,形成巨大的压 迫感。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现代建筑的先驱密 斯· 德罗所建,美术馆本身是一件钢与玻 凡· 璃的雕塑,里面的陈列品有从印象派到德 国表现主义、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的绘画 作品,乃至亨利· 摩尔等人的大型雕塑。
密斯· 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 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坚持“少 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 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 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 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 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 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凡德罗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 族典型的理性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 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 来.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 品一样,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很轻 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 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