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岩体分类

合集下载

岩体力学性质-岩体结构

岩体力学性质-岩体结构
结构面:分为软弱结构面和坚硬结构面 结构体:分为块状结构体和板状结构体 按照岩体结构的互相包容和级序关系,分为I级
结构、II级结构和过渡型岩体结构;
精选课件
12
岩体结构
定义: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单元在岩体内组合和排列形式.
岩体结构三要素
结构面 岩体结构单元
结构体 岩体结构单元组合
坚硬结构面 软弱结构面 块状结构体 板状结构体
精选课件
10
3.1 概述
岩体赋存环境对于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应力的作用(地应力既是赋存条件,又在岩体之 内)
影响岩体的承载力、变形与破坏机制; 影响岩体中应力的传播
地下水的作用(岩体水力学)
因此,岩体力学性质的研究必须考虑岩性、结 构面、岩体结构、地应力以及地下水的影响;
精选课件
11
3.2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构面较发育,一般在5组以上.
完整性:完整性破坏较大,整体强度很低.
水的影响:引起岩层软化、泥化及结构面失稳;
工程特性:受断裂等软弱结构面控制,多呈弹塑性介质.稳
定性很差。易引起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岩体失稳
精选课件
17
断续岩体结构
结构面发育情况:结构面不连续,对岩体切而不断,个别部分亦有
连续贯通结构。
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因素有:结构体(岩石)的力
学性质、结构面的性质、岩体的结构力学效应和环境因
素;
精选课件
6
3.1 概述
岩体结构是研究岩体力学的基础
岩体
结构面 结构面切割成的结构体
岩体结构
控制岩体的变形、 破坏等力学效应
工程应用
分析岩体结构、结构面特征、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

《岩体力学》第六章岩体的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第六章岩体的力学性质

图6.1 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第六章 岩体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岩体的变形性质、强度性质、动力学性质和水力学性质等方面。

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属性表现出非均质性、非连续、各向异性和非弹性。

岩体的力学性质取决于两个方面: 1)受力条件;2)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赋存环境条件。

其中地质特征包括岩石材料性质、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及性质(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不同于岩块的本质原因);赋存环境条件包括天然应力和地下水。

第一节 岩体的变形性质一、 岩体变形试验及其变形参数确定变形参数包括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

按静力法得到静E ,动力法得到动E 。

⎪⎪⎪⎪⎪⎩⎪⎪⎪⎪⎪⎨⎧⎩⎨⎧⎪⎪⎪⎩⎪⎪⎪⎨⎧法波地震声波法动力法轴压缩试验法双单水压洞室法钻孔变形法扁千斤顶法狭缝法承压板法静力法按原理和方法分原位岩体变形试验)()()( )(1.承压板法刚性承压板法和柔性承压板法 各级压力P -W (岩体变形值)曲线 按布西涅斯克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 m (Mpa )和弹性模量E me (Mpa )。

⎪⎪⎩⎪⎪⎨⎧-=-=e m mem m W W PD E W W PD E )1()1(22μμ式中:P —承压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Mpa ); D —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cm );W,W e—为相应P下的总变形和弹性变形;ω—与承压板形状、刚度有关系数,圆形板ω=0.785,方形板ω=0.886。

μm—岩体的泊松比。

★定义:岩体变形模量(E m):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总应变之比值。

岩体弹性模量(E me):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值。

图6.2 钻孔变形试验装置示意图②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笔图6.3 狭缝法试验装置如图6.3所示。

二、岩体变形参数估算现场原位试验费用昂贵,周期长,一般只在重要的或大型工程中进行,因此,岩体变形参数的很多情况下必须进行估算。

两种方法:① 现场地质调查→建立适当的岩体地质力学模型→室内小试件试验资料→进行估算; ② 岩体质量评价和大量试验资料→建立岩体分类指标与变形参数间的经验关系→进行估算。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与岩体分类-1-结构面特征与结构面类型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与岩体分类-1-结构面特征与结构面类型

1)产状:结构面的产状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 表示。 2)连续性: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 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迹长和面连续性系数等表示。 3)密度:结构面的密度反映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 常用线密度、面密度和间距等指标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张开度与填充胶结特征:结构面的张开度e是结构 面两壁面间的垂直距离(mm) 5)形态:结构面的形态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及水力学性 质存在明显的影响。 6)结构面的组合关系:控制着可能滑岩的岩体的几何 边界条件、形态、规模、滑动方向及滑移破坏类型, 它是工程岩体稳定性预测与评价的基础。
1)原生结构面:是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 岩体成因密切相关。因此,又可将其分为沉积结构面、岩浆结 构面和变质结构面三类。原生结构面除部分经风化卸荷作用裂 开外,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力和较高的强度。 (1)沉积结构面
沉积岩的层理、层面、沉积间断面及沉积软弱夹层等都属 于沉积结构面。 (2)火成结构面
在岩体的强度性质中,最重要的是抗剪强度。
它是影响工程安全和造价的重要因素,在岩基抗滑稳 定、边坡岩体稳定和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近似 中,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二、岩体的流变特征
蠕变:指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随时间的持续而逐 渐增长的现象; 松弛:变形保持一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 小的现象。 长期强度:出现蠕变破坏的最低应力值
2.结构面的规格和等级 按结构面延伸长度、切割深度、破碎带宽度及其
力学效应,可将结构面划分为如下五级: 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 Ⅱ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如较 大的断层、层间错动、不整合面及原生软弱夹层等。 Ⅲ级:指长度为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 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Ⅳ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 及较发育的片理、剪理面等。其长度一般为数十米至 二三十米,宽度近于零至数厘米不等,是构成岩块的 边界面。 Ⅴ级:又称微结构面,指隐节理、微层面、微裂隙及 不发育的片理、劈理等,其规模小,连续性差,常包 括在岩块内,主要影响沿块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ppt课件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2)上凹型(塑-弹性岩体)
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及裂隙岩体 (3)上凸型(弹-塑性岩体)
结构面发育且有泥质充填的岩体。
(4)复合型:阶梯或“S”型(塑-弹-塑性岩体)
20结21/8构/17面发育不均或岩性不均匀的岩体。
23
(二)剪切变形特征:
(a)沿软弱结 构面剪切
(b)沿粗糙结构面、 软弱岩体及强风
化岩体剪切
(c)坚硬岩体 受剪切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小,破坏位移 大;峰后强度损 失小。
2021/8/17
峰前变形平均斜 率较大,峰值强 度较高;峰后有 明显应力降。
峰前变形斜率大,
峰值强度高,破坏
位移小;峰后残余 强度较低。
24
(三)各向异性变形特征:(P101蔡)
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特性随方向不同而 表现出差异的现象称为岩石的各向异性。
2021/8/17
2
§3.1 概述
岩体=结构面(弱面)+结构体(岩石块体) 结构面:断层、褶皱、节理……统称
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因素:
结构体(岩石)力学性质、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 结构力学效应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水和地应力的作用)
2021/8/17
3
§3.2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地质学、复习、了解)
36
孔隙静水压力作用
(三)力学作用:
孔隙动水压力作用
当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中存在孔隙地下水时, 未充满孔隙的地下水使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
p
σα有效应力,σ 总应力,p 孔隙静水水压力
当地下水充满多孔连续介质岩土体时,使有效 应力减小:
p
2021/8/17
σα,σ ,p : 含义同上
37

岩体力学

岩体力学

岩体:是位于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宏观地质界面分割下形成的有一定结构的地质体。

结构体: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岩体复杂性表现:一.不连续性,二.非均质性,三.各向异性,四.岩体中存在着不同于自重应力场的天然应力场,五.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对岩体影响较大。

岩石的变形性状:1.塑性。

2.弹性。

3.粘性。

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撤去外力后立即恢复到它原有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弹性变形:外力撤去后能够恢复的变形。

如应力—应变关系呈直线关系,称线弹性,不呈直线关系称非线弹性。

塑性:指材料受力后,在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时仍能继续变形而不即行断裂,撤去外力后变形又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不能恢复的变形,称塑性变形。

应变硬化:在屈服点之后,应力—应变关系呈上升曲线,说明晶粒滑到新位置后,导致粒间相嵌、挤紧和晶粒增大,如使之继续滑动,要相应增大应力的现象。

粘性:指材料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间完成,且应变的速率随应力的大小而改变的性质。

流动变形:应变速率随应力而变化的变形。

峰值前变形机理:1.以裂纹行为为主导的变形。

2.以弹性变形为主的变形。

3.以塑性变形为主的变形。

轴向应力—应变曲线:直线型(弹),下凹型(弹—塑),上凹形(塑—弹),S型(塑—弹—塑)。

扩容:随着裂纹的继续发生和扩展,岩石体积应变增量由压缩专为膨胀的力学过程。

弹性模量:E是指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应力与轴向应变之比。

有效弹性模量:包含裂纹的弹性模量。

固有弹性模量:E未受裂纹的存在所影响的岩石弹性模量。

刚性压力机:用岩石试件的变形作为控制变量,并用着一信号的反噬来控制机器压板的位移速率或加速速率的压力机。

单调加载:岩石在峰值前承受的荷载一直增加。

它可分为等加载速率加载和等应变速率加载两种方式。

循环加载:逐级循环加载:指在试验过程中,当荷载加到一定值时,将荷载全部卸除,然后又加载至比原来卸载点高的压力值,再卸载,如此不断循环的加载方式。

4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工程分类

4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工程分类
1、岩体的抗剪强度包络线介于结构面强度包络线和岩石 强度包络线之间。
2、岩体强度的各向异性
岩体强度受加载方向与结构面夹角θ的控制,因此,表现出岩
体强度的各向异性。
1
3 0
3
4.3.2 岩体强度的测定(现场测试)
1、岩体单向抗压强度 (1)单向抗压强度σc 试件:边长(0.5~1.5)m,高 度不小于边长的立方块。
岩体的变形主要它由结构体变形与结构面变形两部分 构成。
块状结构岩体变形主要沿贯通性结构面滑移形成;碎裂 状结构岩体变形则由Ⅲ、Ⅳ级结构面滑移及部分岩块变形 构成;只有完整岩体的变形才受控于组成岩体的岩石变形 特征。
岩体变形机制受岩体结构控制
岩体结构
整体状结构
碎裂状结构
块状结构
变形 成分
主要 的
次要 的
按规模结构体可分为: I级结构体:由I级结构面切割成的结构体(地质体)。
II级结构体:由I级结构体经II级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结 构体(山体)。
III级结构体:II级结构体再经III级结构面切割而成的 结构体。
IV级结构体:III级结构体再经IV级结构面切割而成的 结构体(完整岩石或岩块)。
二、结构体的块度
式中:P—试件破坏时的作用力,N; A—试件横截面面积,m2。
2、岩体抗剪强度现场测定
(1)双千斤顶法
N Q sin
FF
Q cos
F
式中: σ、τ—试件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F—试件剪切面面积; N—法向力; Q—斜向力; α—横向推力与剪切面的夹角,通常为150。
(2) 单千斤顶法
级结构面
主要为软弱结构面
岩体的破坏机制也受控于岩体结构: 结构控制有:岩体破坏难易程度、岩体破坏的规模、岩 体破坏的过程及岩体破坏的主要方式等。

第四章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第四章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状态对岩体的工程性质的影响是指结构面的产状、形 态、延展尺度、发育程度、密集程度。 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产状对岩体是否沿某一结构面滑动起控 制作用。 结构面的形态:结构面的形态决定结构面抗滑力的大小,当结构 面的起伏程度较大,粗糙度高时,其抗滑力就大。 结构面的延展尺度:在工程岩体范围内,延展尺度大的结构面, 完全控制岩体的强度。 结构面的密集程度:以岩体的裂隙度和切割度表征岩体结构面的 密集程度。
又A=h2,节理面的法向弹性变形量δ0=2δ,代入Boussnisq解,得 接触面为方形时,m=0.95,μ≅0.25,则上式变为
(二)节理的闭合变形 含啮合变形(配称实验)和压碎变形(非配称实验)。 下面介绍Goodman方法:
(1)结构面闭合试验(VmC的确定) 步骤: 1)备制试件; 2)作ζ-ε曲线(a); 3)将试件切开,并配 称接触再作曲线(b); 4)非配称接触,作曲线(c); 5)两种节理的可压缩性法向 Nhomakorabea切向
(1)有n个点接触,每个接触 面边长为h
(2)每个接触面受力相同
(3)每个接触面力学特性 相同
2、计算公式 半无限体上作用一个集中力的布辛涅斯克(Boussnisq)解
δ-变形量;Q-荷载;A-荷载作用面积;E、μ-弹性模量、泊 松比;m-与荷载面积形状因素有关的系数,方形面积m=0.95 设节理面的边长为d,作用于节理面上的应力为ζ,则作用 在每一个接触面上的荷载
统计结构面 实测结构面
V 级结构面--细小的结构面
• Ⅰ级 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 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
• Ⅱ级 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 • Ⅲ级 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 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Ⅱ、Ⅲ级结构面控制着工程岩体力学作用的边界条件 和破坏方式,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边界面 ,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工程岩土学第五章

工程岩土学第五章
(据茂木清夫)
但弹性模量与围压的关系随岩石性质(强度) 不同而不同。
a.强度较高的岩石(如辉长岩,白云岩,苏长岩等), 弹性模量基本为常数,不随围压变化而改变; b.强度较低的弱岩(如砂岩等),弹性模量随围压的 提高而增大。
辉长岩应力差-轴应变曲线
砂岩应力差-轴应变曲线
2.不等围压三轴状态(真三轴状态)
(σ1>σ2 > σ3 )
岩石在真三轴状态下的变形特征资料较少,而且 对一些互相矛盾的现象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解释
3.等压三轴状态(静水压力状态)
(σ1=σ2 = σ3 ) 静水压力状态可看作常规三轴状态的一 种特殊情况。岩石在各向相等的压力作用下 发生体积压缩变形,一般采用体积模量表征 岩石在静水压力下体积变形的特性。
§5.1
概述
一. 岩体的力学性质——岩体在力的作用下
所表现的性质 ①变形性—— 岩体承受力的作用而发生
包括:
变形的性能
②抗破坏性——岩体抵抗力的作用而保持
其自身完整性的性能
注意:1.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不是两个截
然分开的阶段,而是一个统一的、连续的 过程,破坏是累进性的。 2.岩体的力学性质是由结构体(岩石) 和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共同决定的,二者在岩 体力学性质中各自所占的地位,与岩体的完 整性有关。但当破坏面部分沿已有裂隙,部 分通过完整岩石时,并不能将岩石力学性质 和结构面力学性质按照它们在破坏面中各自 所占的比例简单地进行加权,用以表征岩体 的力学性质。参考《岩石力学》。
σ
B
C
A
0
εa
50 100 150 200
O 0
岩石典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
并非所有岩石都有以上明显的变形阶段
250 200 1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结构 块状结构 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
散体结构
镶嵌结构 层状碎裂结构 碎裂结构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1、整体结构
岩性单一,节理不发育,无软弱结构面或夹泥, 层面 结合良好,渗流对岩体特性影响不大,结构 尺寸大于工程尺寸。
完整性系数 > 0.75 结构面间距 > 1.5 m 岩土工程特征:整体性强度高,岩体稳定,可视 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5、散体结构
主要为各种剧烈风化或挤压破碎的岩体或土体。结 构面相当发育,呈网状,岩体极度破碎,并混有断层 泥,呈松散堆积或压密堆积。
完整性系数:<0.2 岩土工程特征:稳定性极差,岩体属性接近松散体 介质。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三、 岩体的强度
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本章内 Nhomakorabea:1 结构面、结构体、岩体 2 岩体的结构 3 岩体的强度 4 岩体破坏机理及破坏判据 5 岩体的变形特性 6 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分类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本章重点难点:
1、岩体结构; 2、岩体的强度特征 3、岩体的破坏机理 4、岩体分类。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2、块状结构
节理发育,有若干软弱夹层或贯通微张裂隙将岩体切割成柱状、 块状或菱形等结构体。工程范围内,有两组以上节理明显发育, 构成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危险岩块,其尺寸小于工程几何尺寸。
完整性系数 0.35~0.75 结构面间距 0.7~1.5 m 岩土工程特征:整体性强度高,结构面相互牵制,岩体基本稳 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
关键术语:岩体结构,岩体强度,准岩体强
度;岩体变形,岩石RQD质量指标;完整 性系数 ;岩石坚固性系数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要求:
1、掌握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 2、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岩体分类方法; 3、了解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一、结构面、结构体、岩体
➢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 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 理、片理、断层、不整合面等。 ➢结构体:由结构面在岩体中切割而成的几何体称为 结构体(岩石)。 ➢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地质统一体。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一)、结构体的大小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岩体中有多组结构面:
岩体的强度图像将为各单组结构面岩体强度图像的叠加,如图中 阴影部分。如果结构面分布均匀、且强度大体相同时,则岩体表现出 各向同性的特性,但强度却大大削弱了。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 岩体强度的测定(现场测试)
1、岩体单向抗压强度和准岩体强度 (1)单向抗压强度σc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二)、结构体的块度
结构体的块度通常指最小结构体的尺寸。在岩体工 程稳定性分析中,结构体的块度决定了岩体工程围岩 的破坏方式,从而决定了支护和加固方法。在开挖过 程中结构体的块度影响施工及临时支护。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三)、结构体的形状
1、板状结构体: 2、柱状结构体:
➢ 岩体强度特征 岩体的强度取决于结构面的强度和岩石的强度。 1、岩体的抗剪强度包络线介于结构面强度包络线和岩
石强度包络线之间。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2、岩体强度的各向异性 岩体强度受加载方向与结构面夹角θ的控制,因此,表现出岩
体强度的各向异性。
1
3 0
3
石墨片岩在三向压缩下强度随加载方向的变化。
1
3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岩体中只有一组结构面:
(1).当σ1与结构面垂直,岩体强度与结 构面无关,为岩石强度;
(2).当θ=450-φj/2,岩体将沿结构面 破坏,其强度为结构面强度;
(3).当σ1与结构面平行,结构面的抗拉 强度小,岩体将因结构面的横向扩展而 破坏。
2020/6/14
试件:边长(0.5~1.5)m,高 度不小于边长的立方块。
式中:P—试件破坏时的作用力,N; A—试件横截面面积,m2。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2)、 准岩体强度
完整性系数K:
K (V岩体 )2 V岩 石
式中:V岩体、 V岩石分别为弹性波在岩体和岩石中传播的纵波速度。 准岩体抗压强度: σcm=Kσc 准岩体抗拉强度: σtm=Kσt 式中:σc 、σt为岩石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3、层状结构
由中厚(0.25~0.5 m)及薄层(<0.25m)的均一、坚硬、软弱 或软硬相间的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形成的岩体。结构面以层理、片理、 节理为主,往往有层间错动,结构体呈板状、片状互相紧密叠合。
完整性系数:层状 0.3~0.6; 薄层状 <0.4 结构面间距:层状 0.25~0.5 m ;薄层状 <0.25 m 岩土工程特征:工程范围内,一组节理明显发育,在层内具有均一 的地质特征与力学特性,属各向异性、层内均质的连续介质。其变形 和强度特征受层面及岩层组合控制,岩体稳定性较差。
按规模结构体可分为:
I级结构体:由I级结构面切割成的结构体(地质体)。 II级结构体:由I级结构体经II级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结构体(山体)。 III级结构体:II级结构体再经III级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结构体。 IV级结构体:III级结构体再经IV级结构面切割而成的结构体(完整 岩石或岩块)。
2020/6/14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4、碎裂结构
构造发育,各种结构面与断裂交叉发育,且多为泥质充填。 岩体破碎,呈块状或片状,局部裹有坚硬的大块或条块状岩 石,属不均一的不连续介质,稳定性很差。
岩体 镶嵌结构 层状碎裂结构 破碎结构
完整性系数
<0.36 <0.4 <0.3
结构面间距
<0.5m <0.5m <0.5m
3、锥形结构体:
结构体的形状与岩石类型有关;与区域构造运动强度有关; 与工程围岩的破坏方式有关。
2020/6/14
山东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
二、 岩体的结构
岩体的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
按岩体被结构面分割的程度或结构体的形态特征,可将岩体 结 构划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岩体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