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无公害水稻标准化栽培关键性技术论文

无公害水稻标准化栽培关键性技术论文

浅谈无公害水稻标准化栽培关键性技术摘要:对无公害水稻的标准化栽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一、无公害水稻生产关键性栽培技术在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上,力求高产、优质、环保相结合,普及具有相当科技含量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定和米质监测单位测定符合国标、地标的品种,使其达到熟期好、品质优、抗性强,在生产中有利于无公害发展和富于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大岭乡无公害水稻优质品种覆盖率100%,主要有五优稻系列、富士光、长粒香、系选一号等。

因所处地域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积温等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

根据我乡生态条件、市场需求、育苗方式及栽培模式的要求,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分蘖力强的优良品种。

第一积温区可选用五优稻系列、富士光、长粒香等品种;第二积温区可选用龙稻4号、绥粳7号等品种。

2、秧田的选择。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中性或偏酸性的园田地或旱田地做秧苗田。

秧田应常年固定、没有污染、连年配肥,消灭杂草。

3、大中棚适时提早育苗,育壮秧。

经盐水、泥水处理的种子适时及早育苗,4月10-25日为育苗高峰阶段,实现不育5月秧,每平方米播量控制在200-250克。

苗床备土,采用夏天备床土、伏天高温堆肥消毒法,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

发好倒细,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待第二年育苗前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的配制,每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15公斤,壮秧剂0.125公斤(按照说明书使用)与备好的床土混拌均匀后,置于隔离材料之上厚度为3厘米左右,浇透水后播种。

育苗期间控制好温度、湿度,及时通风炼苗,育壮秧。

4、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操作规程使用农药。

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浓度、时期、次数,坚持综合防治,以农防为主,结合药防,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加强预测预报。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研究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研究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研究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田资源的减少,如何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和生产的重要课题。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注重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也要注重品质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

合理施肥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要合理安排水田的灌溉、排水和水分管理,保持水稻田的湿润环境。

科学控制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还包括合理的田间栽培技术。

如合理密植、适时的修剪和摘穗等,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穗数和籽粒数,增加产量。

还要注意适时灭草、打压杂草,保持田间的良好通风和光照条件,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研究,离不开农业科研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农业科研机构要加大对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的栽培技术。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科学栽培意识。

政府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绿色水稻,是指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遵循绿色种植理念,采用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种植方式。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绿色水稻种植的重要性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农业生产不断往高产、高效、高效和低耗资源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1. 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中,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常常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选种和种植方式等手段,降低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传统水稻种植技术中常常存在大量的土壤退化和水资源消耗问题。

而采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可以通过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方式,减少农田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消耗,有利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绿色水稻种植中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盲目、过量,导致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强调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和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生物防治传统的水稻种植中,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而这些农药不仅污染了水源,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强调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利用昆虫调控、采用抗病虫种植品种等方式,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 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绿色水稻种植的重要技术之一。

传统的水稻种植中,常常存在过量灌溉的问题,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提倡科学施水,通过建设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浅谈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浅谈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6 . 2适 时移 栽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选用抗逆性好 、 抗病虫害 、 分蘖力强 、 偏 大穗 . 插秧也要 突 出一个 早字 . 不插 6 月秧 . 插秧要 做到边起 秧 、 边 插 适宜大棚旱育苗 . 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质高产稳产 中、 晚熟 品种 . 种 子 浅插秧 , 提高标 准 , 提高地温和水温 , 增加有效分蘖率 , 促进水稻根 质量在 二级 以上 . 发芽 率 9 5 %以上 . 纯度 9 8 %以上 . 播前进 行发芽试 秧 、 月2 0日至 2 5日. 插秧密度为 9 × 验。 达不到标准 的不能做种子 。在东 丰县适 宜选择安全 出穗期 8 月5 系 良好发育 东丰县最佳插秧期为 5 6 — 8 寸 . 每穴插基本苗 2 - 3 棵。抛秧技术每平方米抛秧密度严格控制 日能够安全出穗 . ≥1 0 ℃积温 2 6 5 0 — 2 7 5 0  ̄. 生育期 1 3 5 — 1 4 0 天 的中熟 2 — 2 0穴 。 品种 和中晚熟品种。 主推品种 : 超级稻吉粳 8 8 、 丰优 3 0 7 、 丰选三 号 、 丰 在 l 6 - 3 灌 溉技术 选 四号 、 通 9 5 — 7 4 、 吉利 5 2 1 等 中熟品种。 洁水灌溉 . 科学用水 。 绿色食品水稻必须采取 洁水灌溉 . 绝对不能 4 . 耕 作 制 度 用生活污水 、 工业用水灌 田, 在水层管理上总的原则是以浅为主 , 以水 熟 连作 。 增温 , 以水促控 , 以气养根 , 以根保叶 , 达到活秆成熟 。具体灌水 方法 : 5 . 播 种 育 秧 返青 阶段灌 3 — 4 厘米深水护苗 . 分孽阶段 2 — 3 厘米 浅水 . 以利提高地 5 . 1 秧 田选择与基肥施用 温. 促进分孽 : 水稻分孽末期至成熟期 采取 以浅水灌溉为 主, 实行 间歇 选择无污染 、 地势平坦 、 背风 向阳、 排水 良好 、 水 源方便 、 土质肥沃 灌溉 . 每隔3 — 5 天灌一次跑马水 , 黄熟期排水 , 以促 进根系发育 , 增强 疏松的 中性旱 田地做秧 田 苗床土在夏天备好。 伏天高 温造肥, 消灭病 根系活力 , 保证后期成熟。 水稻孕穗阶段 . 一般在 7月 2 0日左右 , 如遇 源菌 、 虫卵 、 杂草籽等用 编织袋装好, 放在避雨处存放 。苗床 地采用秋 l 7 ℃以下低温 时, 要灌水层 1 O 厘 米深水保护幼穗 . 气 温 回升后逐渐落 浅翻 2 0 — 2 5 厘米. 秋做床 。早春解冻 1 0厘米时开始 细做床 , 达 到平 、 浅 安全度过低温期 . 防御障碍性 冷害 净、 暄。 结合做床每平方米施入 1 0 — 1 5 k g 腐 熟的农 家肥料 , 每1 2 — 1 5 平 6 . 4 合理追肥 . 促进发育 方米床面均匀 撤施水稻育苗灵 l k g ( 东丰县兴农 配肥 站研制生产 ) . 每 水稻分孽始期 ( 6 月 5日 左右 ) 每公 顷施 尿素 7 5 公斤, 7 月1 0 — 1 5 3 0 — 4 0 平 方米均 匀撒 施水稻生 物肥 2 公斤 . 用耙子 轻轻挠几 遍 . 使 之 日 每公顷追施 3 0 公斤尿 素做穗肥 与苗床表土混拌均匀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取无污染、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它注重减少或避免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绿色耕作技术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改良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基础。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调整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有机物添加、翻耕和耕作层深度调整等。

有机物添加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墒和保肥能力。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成土性,促进土壤中氧气的交换和深层水分的储存。

而合理调整耕作层深度可以保证种子的良好萌发和根系更深入土壤,从而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其次,有机肥料的使用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不可或缺的一步。

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转化产物的肥料,它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避免因过量使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物防治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水稻病虫害,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生态环境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式来增加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态陷阱、灯光诱捕和物理防护等技术来降低病虫害的侵入和扩散。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还可以采用一些绿色耕作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

例如,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将稻田稻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水稻机插直播和密植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农作物间的竞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绿色水稻认证标准

绿色水稻认证标准

绿色水稻认证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色水稻是指在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环节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种水稻种植方式。

绿色水稻认证标准就是为了确保水稻生产符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食品安全的要求,推动水稻产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设立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绿色水稻认证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种植环节1.选择优质种苗:种植绿色水稻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水稻种子,并且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

2.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3.绿色农药使用:尽量采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水资源节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水土流失。

二、生产环节1.环保设施建设:农田周边建设防护带,防止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和水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残留。

2.垃圾处理:规范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农田废弃物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地力保护:合理轮作种植,修复耕地退化,保护土壤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健康。

4.生态保护: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加工环节1.绿色加工技术:采用现代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保护环境。

2.食品安全要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保障绿色水稻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消费者放心食用。

3.产品包装标识:规范产品包装,明码标价,标注产品生产地、生产日期和生产企业,保证产品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四、管理和监督1.绿色水稻认证机构:建立绿色水稻认证机构,负责认证工作,监督和检查绿色水稻生产环节的合规性。

2.认证标准更新:不断完善和更新绿色水稻认证标准,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提高认证标准的严谨性和公信力。

3.宣传推广:加强对绿色水稻认证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认知度,促进绿色水稻生产的普及和推广。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栽培技术。

一、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水稻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

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化学肥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需求,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节水灌溉:水稻是水生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但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缺,所以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

可以通过划分水分管理单元,进行精确灌溉,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给予适量的水分供应,减少水的浪费;可以采用渠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和排水条件,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减少灌溉用水量。

三、合理栽培:选择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行良好的田园管理,保持适宜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调控生育期,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水稻的播种期和收获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合理田间管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包括合理密植,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及时调整秧田和幼稚田的水位,保持适宜的水位条件,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合理设置田坎和深翻田坎,提高土壤肥力和抗逆性;进行适时的田间翻、锄和松土等措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摘要】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符合绿色水稻生产基地标准。

东丰县横道河镇已审核通过建成了20万亩绿色水稻生产基地。

本文简要介绍东丰县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以期能够为我国东北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1.技术简介
选择优良生态环境和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科学排灌,采用生物或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2.基地建设
建立绿色水稻种植基地,选择生态环境优良,外界隔离条件好,水源充足,排灌分家,沟系配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

3.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选用抗逆性好、抗病虫害、分蘖力强、偏大穗,适宜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质高产稳产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在二级以上,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播前进行发芽试验,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做种子。

在东丰县适宜选择安全出穗期8月5日能够安全出穗,≥10℃积温2650-2750℃,生育期135-140天的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

主推品种:超级稻吉粳88、丰优307、丰选三号、丰选四号、通95-74、吉利521等中熟品种。

4.耕作制度
一熟连作。

5.播种育秧
5.1秧田选择与基肥施用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中性旱田地做秧田。

苗床土在夏天备好,伏天高温造肥,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等,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

苗床地采用秋浅翻20-25厘米,秋做床。

早春解冻10厘米时开始细做床,达到平、净、暄。

结合做床每平方米施入10-15kg腐熟的农家肥料,每12-15平方米床面均匀撒施水稻育苗灵1kg(东丰县兴农配肥站研制生产),每30-40平方米均匀撒施水稻生物肥2公斤,用耙子
轻轻挠几遍,使之与苗床表土混拌均匀。

5.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天,盐水选种,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20℃条件下浸种5天,15℃浸种6-7天。

再用清水把种子洗净后,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

5.3播种方法
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进行播种。

东丰县一般在4月8-15日播种,不育5月苗,稀播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

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00-150g。

简塑盘育苗每盘播种量控制在50-60g。

隔离层育苗每平方米200g。

2.4.4秧田管理。

①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闭,当80%秧苗出齐时,立即揭开平铺地膜,并开始通风练苗,床温控制在30℃以下,1.5-2.5叶期床温控制在25℃以下,2.5-3.0叶期温度控制在20℃以下,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都要揭膜通风,适应气候,进行大练苗。

②水分管理:3叶期前一般不补水,3叶期后随通风量的加大,看苗补水,缺水时在上午7时前一次性补透水。

③施肥:水稻秧苗叶龄苗床施用“富源牌”水稻生物肥2公斤均匀撒施在50平方米苗床,撒施生物肥后浇水。

④匀苗:三叶后间密补稀,除稗。

6.大田管理
6.1翻耕整地,施足基肥
①精细早整地。

大田翻耕整地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田面内高低差不过寸。

翻耕深度为秋翻20-25厘米,春翻15-18厘米,冷浆地深些,砂土地可浅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精细整地,水找平,达到寸水不漏泥。

②一次性全层施肥。

翻耕前每公顷大田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万公斤,鸡、鸭粪2250公斤,稻草灰2250公斤作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或每公顷施用25%“节本牌”水稻有机无机复混肥(东丰县兴农配肥站生产)750-900公斤或用每公顷40%“节本牌”复混肥500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做到全层施肥,以减少肥料污染,提高稻谷品质。

6.2适时移栽
插秧也要突出一个早字,不插6月秧,插秧要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秧,提高标准,提高地温和水温,增加有效分蘖率,促进水稻根系良好发育。

东丰县最佳插秧期为5月20日至25日,插秧密度为9×6-8寸,每穴插基本苗2-3棵。

抛秧技术每平方米抛秧密度严格控制在12-20穴。

6.3灌溉技术
洁水灌溉,科学用水。

绿色食品水稻必须采取洁水灌溉,绝对不能用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灌田,在水层管理上总的原则是以浅为主,以水增温,以水促控,
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

具体灌水方法:返青阶段灌3-4厘米深水护苗,分孽阶段2-3厘米浅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分孽;水稻分孽末期至成熟期采取以浅水灌溉为主,实行间歇灌溉,每隔3-5天灌一次跑马水,黄熟期排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活力,保证后期成熟。

水稻孕穗阶段,一般在7月20日左右,如遇17℃以下低温时,要灌水层10厘米深水保护幼穗,气温回升后逐渐落浅。

安全度过低温期,防御障碍性冷害。

6.4合理追肥,促进发育
水稻分孽始期(6月5日左右)每公顷施尿素75公斤,7月10-15日每公顷追施30公斤尿素做穗肥。

7.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
7.1害虫防治
7.1.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虫强的品种;②灌水灭蛹:清明前灌水3寸以上,保持2-3天;
③提倡健身栽培,增强抗病虫能力。

7.1.2物理防治
①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或用捕虫器具捕杀稻蓟马。

②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每隔15亩田安装一盏25W黑光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可降低害虫产卵量。

7.1.3生物防治
大力推广以鸭治虫,亩用小鸭10羽左右;保护利用稻田害虫天敌(青蛙、蜘蛛);提倡稻田养鱼治虫。

7.1.4化学防治
在准确测报表基础上,采用治水田保大田,不达到防治指标不打药,保护利用天敌。

在螟虫和稻纵卷叶虫低龄期,亩用苏云金杆菌100亿活芽孢/微升悬浮剂200-400克喷雾,A级也可用18%杀虫双水剂250克/亩喷雾;在稻飞虱发生盛期,A级,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0天。

7.2病害防治
稻瘟病:A级在稻瘟病发生初期亩用40%富士一号乳油70-10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20天,或亩用70%三环唑可湿性粉20-3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30天。

纹枯病:A级和AA级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450毫升喷雾。

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A级在病害发生初期,用77%氢氧化铜(杀菌得)可湿性粉剂喷雾。

稻曲病:A级和AA级在稻曲病发生初期可亩用井霉素水剂450毫升喷雾。

7.3杂草防治
采用人工除草或生物除草为主,提倡延晚翻地和精细耙地防除已萌生的杂草。

插后深水扶苗,控制杂草生长,人工拔除剩余杂草。

人机畜相结合防除杂草。

杂草基数高的田块,A级可在移栽后5-7天,每公顷用10%草克星150-250克兑60%丁草胺1500-2000毫升,以毒土(砂)法或毒肥法撒施一次。

保持水层3-5厘米5-7天。

AA级禁止施用农药。

以上各种有机合成药剂在水稻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7.4鼠害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养猫防鼠。

人工布放鼠夹,每亩5个,防治鼠害。

8.适时收获
完熟达90%即可收获。

选在晴天上午人工进行收割,用木制的脱粒机脱粒,用竹筐盛放运输,及时竹垫翻晒。

严禁在柏油路翻晒。

晒干扇净的稻谷,用干净麻袋盛装,用木制仓贮藏。

做到单割、单运、单脱粒、单保管、单加工。

严禁使用化学农药消毒。

布放鼠夹,防治鼠害。

安装20W黑光灯诱杀虫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