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高一地理第三单元《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合集下载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最新课件ppt)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最新课件ppt)

地形 等高线图 地貌 (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景观图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 差较小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 差较大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中部海拔较 两侧高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中部海拔较 两侧低
地形 等高线图 地貌 (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景观图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A.101 米
B.198 米
C.298 米 D.601 米
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图中显示 H 处在来自海洋水汽的迎风坡, 降水较多,而 B 处在背风坡,故 H 地的降水多于 B 地。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为 170 米,CD 为山脊,EF 为山谷,H 处在东南坡上。第(2)题,图中 G 处为陡 崖,适合攀岩运动;该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 200 米,则陡崖相对高 度应大于 200 米、小于 600 米,故选 C 项。
4.第四步:作垂线:从剖面线 PQ 上的各控制点向横坐标引出垂线,依据 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A'点至 M'点。
5.第五步:连线:用平滑曲线从 P'点一直连到 Q'点,即得 PQ 线的地形 剖面图。
强调: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 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思路展示:(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一般需要考虑两个端点的海拔、 最高点和最低点及其他地势起伏转折点的位置和海拔、在不同端点中间的 地势起伏趋势。(2)想要判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剖面图,必须明确图中 甲、乙两地高度及两地之间的高低起伏状况。(3)题中的设问关键是“居 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因此该地应选在地势较低且靠近河流 的地方。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共20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共20张PPT)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课题:学会应用地形图
执教:赵 娜 学校: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二、地形图的判读
二、地形图的判读
二、地形图的判读
青藏高原
高原:四 周等高线 较密集, 而中部等 高线稀疏, 较平直, 但海拔较 高,等高 线数值 500米以 上(即相 对高度小, 绝对高度 大)
二、地形图的判读
岭谷相间地形
地形 崎岖 复杂
山岭 山谷 地貌 对应 的等 高线 大体 相互 平行
三.地形图的应用---协助福尔摩斯抓住盗贼
找到藏匿地
三.地形图的应用---协助福尔摩斯抓住盗贼
发现逃跑痕迹
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 地形复杂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 曲或者开凿隧道
三.地形图的应用---协助福尔摩斯抓住盗贼
返回途中------抓住盗贼后,福尔摩斯带着盗贼来到下图所示
区域,发现这个小镇欲建一大型水库,遂决定协助小镇居民在A、 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在何处筑坝较合理?用“//”标 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同时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 区。

400 300
300 400 H 河流
两山脊间的狭窄部分, 是修建水库的最好选址。Fra bibliotekH峡谷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105
1、盆地
如图:是我国的某 盆地,观察盆地地 形的等高线向中心 降低还是升高?根 据图中信息判断它 是我国哪个盆地?
30
105
盆地的等高线特征 30 为等高线闭合,数 值从中心向四周逐 渐增加。 据经纬度、等高线 数值和特征(西部海 拔达7000米以上为 青藏高原边缘,判 断是四川盆地。
2、丘陵
观察左图,从哪 些方面能看出它 反映的地形类型 是丘陵? 地面有起伏,但 海拔较低(一般小 于500米); 坡度比较各缓(相 对高度一般小于 100米)
3、沙丘
问题:
观察左图沙丘等高 线地形图,等高线 稀疏一侧表示沙丘 的迎风坡还是背风 坡?等高线密集一 侧表示沙丘的迎风 坡还是背风坡?
迎风坡一侧等高线 稀疏;背风坡一侧 等高线密集。
学会运用地形图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判读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四、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
项目
概念
内容
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 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地图。 表达方 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式 作用 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有一定的 立体感
学会阅读该类图既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还能 解决实际问题
地 形 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例: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字母代表的 地形区名称:
山顶 A、________
山脊 B、_________
山谷 C、________
鞍部 D、________
陡崖 E、________
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特征 释义
返回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剖面线

说课课件--学会运用地形图

说课课件--学会运用地形图

1000m

海平面
思考:海拔可以为负数吗?
500m
(1)海拔(即绝对高度):地面 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地点 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可以,例如我国吐鲁番盆 地最低点海拔-154.43米
12
2、学案点拨
山峰
盆地
鞍部
等高线图
565
56 5
4 65
2 65
山 谷
山08 8
利用土豆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图
250m 200m
150m
100m
要求:4人一个小组,一个土豆
切为两半,各绘制一个等高线图。
设计意图——地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相较传统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上有明显的优势,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加深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 和对等高线规律的掌握,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
15
5、合作探究(时间5分钟) 根据等高线图分析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课前:在学案引导下,完成学案上的知识梳理 课中:实验观察、合作探究 课后:完成对应知识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9
教学过程
1
导入——创设情境
2
学案点拨
3
视频观察
4 课堂动手实验
55
小组合作探究
4
6 课堂练习
77
课堂小结
10
梯田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古印加文明石块梯田
德国摩泽尔葡萄园梯田
设计意图——利用类似等高线的景观图导入,创设情境,
要求:四人小组,根据等高线图以及绘制过程,结合初中知识归纳总结等高线
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陡坡
250m 200m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7张P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7张P
平坦
判 断 地
形 类 型
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
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
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② 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100 m)、高原(海拔较 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在 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 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 种基本地形;③局部闭合等值线的
斜的地区,安全性较好。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 通过鞍部。避免通过高 寒区、沙漠区、沼泽区、 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 区等。
图示
线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首先考虑水 从高处往低 引水 处流,再结 路线 合距离的远 近确定
输油、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
输气 难度和建设成本
管道
面的 类型
坡陡的地方, 等高线密集。 单位水平距离 内的高差较大。
①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 如果图上看不
确定 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 出等高线密集
坡 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②若坡 与稀疏,可根
度陡 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 据“坡度=垂
缓 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 直相对高度/
和地 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 水平距离”来
图 1 典型等高线地形图
图 2 分层设色等高线地形图
图 3 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四川 盆地
黄土 高原
华北 平原
丘陵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
判断水 系特征
水系;③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 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⑤根据山脊线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6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6张PPT)
尽量使线路短,平缓少弯为宜。
若需自流的,应由高向低。 还要注意坡度、居民点、耕地、河 流、沼泽等。
读“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50
风向
800
200 甲

G
洋N
D

1221
B
C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上山路线。根据
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沿__DB 线修建公路比较合
理,理由是 DB坡度较CB小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地形图的判读
---张娇
温故知新
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温故知新
Ø经纬网图中方向的确定 甲地在乙地什 么方向?
东北
丙地在丁地的 什么方向?
西北
温故知新
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 A、1:6 00000
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换算为1:50 00000
C、1:80 00000
2019/7/2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学会应用地形图单元活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学会应用地形图单元活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
答案
终点 地势起伏 水平基线 垂直比例尺
平滑
垂线
答案
【思考】 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反映的内容一致吗? 答案 不一致,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区域内平面上的地形种类、实际高度 和地势的起伏状况,而地形剖面图则更直观地反映某一方向上的地势起 伏状况及地面坡度的陡缓状况。
答案
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教材活动指导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
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标准:一定的投影方法、 比例关系 、规定符号
1.概念 过程: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
常用表达方式:_等__高__线___
③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 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 地形;海拔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高原地形。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 低丘;500米、1 000米线反映低山丘陵或高原;2 000米、3 000米线反映中 山和高原;4 000米反映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④处的东南侧冲刷更严重。
解析答案
反思归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1)不同地形部位的识别
地形地貌 等高线图(m)
等高线特征
缓坡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小
陡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 距离内的高差大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等值线的判读》课件(共21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等值线的判读》课件(共21张PPT)
Q
P
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P的海拔大于a B.P为山地,Q为洼地 C.Q的海拔小于b D.Q为山地,海拔范围为b<H<2b-a
11
活动四:我思考,我知道(等值线的判读规则二)
1、读图名,读数值。
等值差 -(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 相或等为 。0)
2、判断变化趋势。
(1)弯曲时,可添加 辅助来线判断。
解析:与图中M相 邻的等值线有三条 ,其中两条的气压 为1015Hpa,一条 1017.5Hpa,因此 ,M处的气压只可 能是1015Hpa或 1017.5Hpa。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7
二.等值线的判读规则: 1、读图名,读数值。
3、分析疏密状况。
14
3.分析疏密状况: 例4: 读右图,已知c>b>a; 则
下列因果叙述正确的是----------------( ) C
A.若为山地等高线,S比N陡 B.若为近地面等压线,N处风力比M地大 C.若为等降水量线,S比M降水变率小 D.若为山地等高线,M处气温递减率比N处小
15
活动六:我思考,我知道(等值线的判读规则三)
4、读走向和形态,分析影响因素。
21
课题:等值线的判读
授课人:胡飞
1
活动一:我阅读我知道(高考能力要求)
等值线图是地理高考题中最常见的图 形之一,通过等值线图,不仅可以考查 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知识的 掌握情况,更可以比较全面的体现对地 图的判读能力,对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 和对地理现象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判读等值线图数值范围和极值、疏密 程度、弯曲方向、分析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